|
发表于 2009-2-27 11: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eryu 于 2009-2-26 21:53 发表 
这个现场有点复杂, 即使忽略器材的影响, 也不能不考虑我们听到的现场是21世纪的, 而唱片录音上个世纪的居多, 如何比较呢?
精确的比较肯定是不可行的,也没有必要,因为现场与现场不同、当代的建筑与过去时代的建筑在声学标准上也可能不同。
但音乐厅古典现场还是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这特征主要来自于乐队的基本结构。一个管弦乐队,其弦乐部分的人数在编制上是管弦乐队的主体,相关资料介绍说弦乐部分应/可达一个管弦乐队人数的三分之二,但实际上又可能达到或超过70%。弦乐部分的声音是管弦乐队声音的主体,低音大提琴提供基础低音、大提琴参与,中音区部分的主体由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共同担当。以如此高比例的弦乐群组为主体的声音,任何一个合格的音乐厅都不太可能把它弄得清亮明丽、单薄;无论是从古典音乐所需要的动态强度看,还是从弦乐器的声音特性看,绝大多数古典音乐的动态不可能过于强悍;能上正规音乐厅演绎古典,其乐手的水品和提琴类乐器的品质都是混得过去的,因此音乐厅古典现场的声音其声线不可能锐利、不可能过于干涩(特殊音效除外);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