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2400|回复: 54

您是否象我一样离不开音乐 ......

[复制链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3-19 12: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把持久的,长期的发烧友分为两类: 由于喜爱音乐而发烧的,以及由于对音响技术感兴趣而发烧的.

文章全文在这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0bm91.html

我自己是属于前一类的. 对音乐的喜爱,虽不能说从小而始(因为我的童年时代根本没有家用电声重播设备),但可以这么说,自从家里买了收音机和收录机起,音乐就一直贯穿在我的生活之中.

记忆中较早的欣赏音乐的片段,也许是小时候趴在床上,用家里的大落地收音机听"纳凉晚会"节目. 这是那个年代(七十年代)夏天时比较常见的一种广播节目,当然还是以唱歌为主.

后来开始听磁带了. 记得最早的是单喇叭的录音机. 当时最流行的应该是日本三洋的制品. 后来单喇叭变成两喇叭(因此也进入了立体声时代),又变成四喇叭. 再后来出现了能对拷转录磁带的"双卡收录机".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2: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双卡收录机这个东西,现在想起来真是fun. 从同学那里借来喜爱的磁带,放在家里的双卡机里对录,看着磁带转动,音乐转录到自己的空白磁带上,这个过程我觉得是充满乐趣的. 至少现在回想起来是如此.

现在要复制音乐太过容易,也太过迅速,几分钟可以把一张碟抓到硬盘上,反而怀念那时候对拷磁带的情景. 虽然很慢,很麻烦,还有转录的损失,但非常地fun. 录完之后聆听着属于自己的copy,再比较一下原版磁带,羡慕一下原版带,颇有意思.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9-3-19 12:32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592

帖子

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4
注册时间
2006-12-27
发表于 2009-3-19 12: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第一次真正留意音乐是中国国歌,然後就买了第一张LP,俞丽娜的梁祝,到现在都爱听小提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2: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国产的双卡收录机升级成了进口牌子的双卡收录机(松下). 再后来考进了大学. 因为无法把双卡收录机带入寝室(其实不是无法,而是舍不得而已),于是如何在大学寝室里欣赏音乐,就成了一个问题. 幸好也就在这个时候,磁带随身听进入国内市场了. 那是AIWA,SONY大出风头的年代. 拥有一台AIWA或SONY的磁带随身听,带杜比降噪的,带自动翻转的,绝对是能在大学校园里亮骚一番的.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2: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玩了一两年磁带随身听,CD唱机就出现在报纸,杂志上了. 在当时人的眼里,那绝对是个高科技的玩意儿. 亮晶晶的CD碟片还以为是玻璃做的,拿在手里小心翼翼,怕掉在地上摔坏 ......

我也算是赶潮流,不久就买了一台CD随身听(日本西铁城),开始进入了"数码时代".

和与我同龄的大多数音乐爱好者一样,我直接跳过了LP这个东西. 同学里有玩LP的,但由于当时的周边设备(放大器,喇叭)实在没有高档的,所以LP的音质优势,在当时是无法充分体验的,这也造成了很多人不玩LP,觉得磁带就够好了,因此跳过了LP阶段.

直接跳过LP阶段,进入数码时代. 这恐怕是我同龄的大多数中国爱乐者的路线图.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9-3-19 12:43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9-3-18
发表于 2009-3-19 12: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会烧很长时间,相对器材,更看中音乐。

没有退烧的可能,只有安静聆听音乐的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523

帖子

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8
注册时间
2007-10-5
发表于 2009-3-19 12: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用aiwa随身听
原版磁带比国内xx音像好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1397

帖子

45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
注册时间
2006-8-6
发表于 2009-3-19 12: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还有到别人家里去买拷贝带子,走好远的路去淘打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2: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爱乐者欣赏音乐的方式,从无法自由选择听什么的"收音机时代",到可以选择的"收录机时代",可以对拷磁带的"双卡机时代",到更方便的,数码化的"CD机时代",再发展到如今,我已经亲眼看到了,体验到了CD的没落,和新一代网络音频媒体的兴起.

我个人觉得,时代的发展,除了带给我们大致越来越好的音质之外,一个很重要的进步是,爱乐者们可以更自由地,更舒适地,更灵活地在各个场合欣赏高音质的音乐.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1004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9-1-6
发表于 2009-3-19 12: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我以前是我爸爸日本买的一个sharp的录音机,功能很强大,有两个喇叭一体的,后面装一号的电池,装四节吧,同时可以放两个磁带的,左右声道可以换,我小学就是那么过来饿,呵呵,而且可以内录,呵呵,因为八几年买来也要要1300多块,我特别的保护的好,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250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4-12-27
QQ
发表于 2009-3-19 12: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小学时第一个随身听,一台爱华的磁带机,塑料的,中等厚度吧,还带线控,用原代的耳塞听孟庭苇,哈哈。那时候很快乐~~~现在呢,A900TI SE530,没一个给我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1004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9-1-6
发表于 2009-3-19 12: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反倒是中学时候最笨重的那个索尼的磁带机的那个立体声的广播爽,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2: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我是只能趴在床上听收音机的. 跑出卧室就没有东西可听了.

考进大学,我有了自己的磁带随身听,可以背着它跑到图书馆边看书边听音乐,甚至可以在上课时往耳朵里塞个耳塞偷听. 也就是说音乐更多地陪伴着我.

现在,我听音乐的场合和方式就更多了. 我的个人习惯,是在户外走动时,环境嘈杂时,我是不听音乐的. 这种情况下人是处于不安定状态的,没有接受音乐的mood; 而且周遭的复杂情况和环境噪声,也是极其干扰聆听音乐的,即使戴着入耳式耳塞.  

除了这个坚决不听音乐的场合之外,别的任何时候,我都有欣赏音乐的方案.  上下班途中有Car Audio; 办公室里我常拿解码器接在笔记本电脑上插耳机听,或者外接到QUAD有源喇叭听; 办公室里还备有一台SONY NE920,那是听碟片的——我现在就用它接SR80i 在听一张新买的碟片;  试听桌上的CD系统我可以用来认真地,仔细地听一些东西.  

技术的发展,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使我们这些爱乐者可以更方便地在各种情况,各种环境中都欣赏到音乐,让音乐不离开我们,我们不离开音乐.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1004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9-1-6
发表于 2009-3-19 12: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小白老师,只是我现在每天去图书馆不太好意思用SR80,呵呵,我听大家个跟着我一起听,有一次还误会了,一个女生过来问我咋么在听古典,。还攀谈起来了,期间我女朋友上洗手间,回来 刚好碰到。。后来直接火冒三丈自己一个人回去了。。尴尬死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

主题

8581

帖子

257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9-3-19 13: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器材就是个手段,我家穷,自己没挣钱的时候,一个冒牌随身听120块买的,听了4年.兼学英语用.后来彻底坏了,买了个马来西亚产的SONY,当时觉得音质真好,把我当时收藏的100张磁带,都听了一遍.

器材是有经济能力就可以改善的东西,

音乐是需要花时间听,和去研究的东西. 我更大的兴趣在探索一切自己动听的音乐,现在探索到了早期音乐的器乐.宗教的声乐刚刚进去一点,还需要时间.  不过最近突然回过头来,又听起了当年喜欢的张清芳,齐豫.80年代的流行高人,我觉得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是可以留下来的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22 18:30 , Processed in 0.112547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