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82|回复: 18

弱问下,为啥流行的比特率比古典的高呢???

[复制链接]

8

主题

221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8-11-16
QQ
发表于 2009-5-26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无损格式 ape下 流行歌曲的比特率一般比古典来的高
古典很多都是600kbps左右。。而流行一般800+kbps
而且貌似是动态越大。。比特率反而越低  不知道为什么??
应该古典的信息量远比流行的多才对啊。。
兼听则明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104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8-4-5
QQ
发表于 2009-5-26 20: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能给lz解释清楚我给金币
想看精选美女图片吗?来耳机俱乐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3447

帖子

17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74
注册时间
2002-10-7
QQ
发表于 2009-5-26 20: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声音信号是很复杂的东西...
流行乐也好古典乐也好,声音越是复杂就越难压缩,速率也就越高
这个不是定论,毕竟还要看声音是如何的
另外也很有可能采用的压缩比率不同
比率不同速率也会不一样
你甚至可以尝试用猴子最高级去压缩WAV,好似这样的APE播放起来等待时间会比普通速率稍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1万

帖子

207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注册时间
2005-2-22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09-5-26 21: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yao11 于 2009-5-26 20:19 发表
谁能给lz解释清楚我给金币


要看用哪种流行同哪种古典比
00年后的现代流行录音都喜欢用大电平 限压高切等手段 所以录音整体上响度十足但是动态余量很小
古典录音则一般严谨很多 基调都是小电平 这样就留有很大的动态余量 能保证有很强的对比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声音信息相对更少的古典 在编码的时候用到的空余位比较多 所以压缩的时候能够压掉更多

当然如果用一些轻柔的80、90年代流行乐同现代录音手段下的马勒之类对比 就会发觉古典码率也会蛮高
PC hi-fi : IBM x220i->TC K8->Apogee Rosetta200 (Mutec iclock Syn Both) ->Drawmer MC2.1->ADAM S4X-H
CD system : CEC TL3N-> Apogee Rosetta200(Mutec iclock Syn Both)->Drawmer MC2.1->ADAM S4X-H

2* TAOC 25MF + 35S
WB isolation transformer + LITE P100
AA Ferrite2,WireWorld Silver Electra 7 * 3
Nordost Tyr2(AES),Tyr(XLR),Mogami 3173(XL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21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8-11-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21: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adesicozhao 于 2009-5-26 21:04 发表


要看用哪种流行同哪种古典比
00年后的现代流行录音都喜欢用大电平 限压高切等手段 所以录音整体上响度十足但是动态余量很小
古典录音则一般严谨很多 基调都是小电平 这样就留有很大的动态余量 能保证有很强的对 ...



:D 原来这样子。。。学习了。
兼听则明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2221

帖子

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8
注册时间
2009-3-15
发表于 2009-5-26 22: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adesicozhao 于 2009-5-26 21:04 发表


要看用哪种流行同哪种古典比
00年后的现代流行录音都喜欢用大电平 限压高切等手段 所以录音整体上响度十足但是动态余量很小
古典录音则一般严谨很多 基调都是小电平 这样就留有很大的动态余量 能保证有很强的对 ...


解释得很清楚,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3447

帖子

17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74
注册时间
2002-10-7
QQ
发表于 2009-5-27 01: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adesicozhao 于 2009-5-26 21:04 发表


要看用哪种流行同哪种古典比
00年后的现代流行录音都喜欢用大电平 限压高切等手段 所以录音整体上响度十足但是动态余量很小
古典录音则一般严谨很多 基调都是小电平 这样就留有很大的动态余量 能保证有很强的对 ...


在这里提个问题
既然APE等无损压缩工具采用的是类似RAR的压缩方式,那是否只和数字信号有关系,而数字信号是否利于压缩则取决于声音信号的复杂程度?而声音信号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电平?

以前尝试过用一段无任何声音的WAV压缩成APE,结果一段5MB大小的WAV压缩后只有几十kb,当然,这是无声的状态下,这种压缩比率是APE最高的吧.

有一点不是太明白,录音的电平是导致文件压缩率低的原因吗?如果用软件制造一段很均匀的高电平WAV,那是否速率会高?其实只要制作的声音是有周期性的单纯声音,那这个WAV压缩成APE就绝不会大.

那是否用软件将电平降低后压缩出来的APE速率会变小?换句话说,如果将声音信号的电平调低之后压缩出来的APE文件更小?

[ 本帖最后由 狂天方 于 2009-5-27 01: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3447

帖子

17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74
注册时间
2002-10-7
QQ
发表于 2009-5-27 01: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天有空再做这个实验吧~

其实个人认为是声音信号的复杂程度引起的,一个比较杂乱的声音信号应该比一个相对干净简单的信号更难压缩

这个问题在动态速率的MP3上的表现也很明显,当声音很单纯的时候往往压缩率是很高的(相应的速率会比较低)

压缩比率高低问题我个人认为和录音电平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应该从数字层面上去分析,到底什么样的声音生成的数字信号是更有利于被压缩的,这个方面我认为才是最关键的地

如果是做图形JPG压缩原理也是如此,相同两张JPG采用同样等级压缩(PS里分为12个等级),如果其中一个JPG比另一个多一条只有1像素宽的红色线条,那这个JPG通常比之前没有线的JPG要大一点,不同颜色的线条越多,差别就越明显.

我认为数字声音信号的压缩方式也有类似的地方.毕竟都是数字信号,单单从数字层面去研究的话,有规律的周期性的数字信号的压缩比率是最高的,越是没规律越是复杂的信息压缩比是越小的.

[ 本帖最后由 狂天方 于 2009-5-27 01: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主题

2945

帖子

11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13
注册时间
2009-3-3
QQ
发表于 2009-5-27 01: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偷偷问下 什么是小电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主题

2945

帖子

11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13
注册时间
2009-3-3
QQ
发表于 2009-5-27 01: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便问下 速率 电平 动态有什么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3447

帖子

17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74
注册时间
2002-10-7
QQ
发表于 2009-5-27 10: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交响乐的动态可以很轻易达到120DB以上
以CD为记载媒体是记录不下这么高动态的声音的
但可以尽量去挽救这个CD的缺陷

所以在录音的时候电平要以最大动态的部分作为临界点,如此一来才不会因为一开始录音电平过高而到了大动态的地方声音爆掉(也就是削波失真)

而流行乐的动态相比古典乐来说要小多了,声音动态起伏不会这么夸张,没必要将录音电平也像古典乐一样给最大动态留足空间,所以通常流行乐一开声就是非常大声的,这个很正常

不过确实有不少流行乐的电平过高而将声音爆掉,这也是流行乐制作不严谨最明显的一个方面

[ 本帖最后由 狂天方 于 2009-5-27 10: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1万

帖子

207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注册时间
2005-2-22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09-5-27 10: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的模拟信息如何转换为数字信号理解的话 不难知道一点
整个CD格式允许的频响范围内 空频率越多 或者某个频率的电平越低 转出来的2进制的0位越多
一般数据压缩的算法对0位的压缩是最有效率的

[ 本帖最后由 nadesicozhao 于 2009-5-27 10:41 编辑 ]
PC hi-fi : IBM x220i->TC K8->Apogee Rosetta200 (Mutec iclock Syn Both) ->Drawmer MC2.1->ADAM S4X-H
CD system : CEC TL3N-> Apogee Rosetta200(Mutec iclock Syn Both)->Drawmer MC2.1->ADAM S4X-H

2* TAOC 25MF + 35S
WB isolation transformer + LITE P100
AA Ferrite2,WireWorld Silver Electra 7 * 3
Nordost Tyr2(AES),Tyr(XLR),Mogami 3173(XL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1万

帖子

207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注册时间
2005-2-22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09-5-27 10: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狂版说的东西也是一方面
只不过为了容易说明问题 我用了电平这个说法

总之数字压缩的算法实在太多了 以前大学毕业论文就是弄这个 要说清楚不是几句话的事情了 呵呵

[ 本帖最后由 nadesicozhao 于 2009-5-27 10:42 编辑 ]
PC hi-fi : IBM x220i->TC K8->Apogee Rosetta200 (Mutec iclock Syn Both) ->Drawmer MC2.1->ADAM S4X-H
CD system : CEC TL3N-> Apogee Rosetta200(Mutec iclock Syn Both)->Drawmer MC2.1->ADAM S4X-H

2* TAOC 25MF + 35S
WB isolation transformer + LITE P100
AA Ferrite2,WireWorld Silver Electra 7 * 3
Nordost Tyr2(AES),Tyr(XLR),Mogami 3173(XL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21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8-11-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6: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狂天方 于 2009-5-27 01:09 发表
改天有空再做这个实验吧~

其实个人认为是声音信号的复杂程度引起的,一个比较杂乱的声音信号应该比一个相对干净简单的信号更难压缩

这个问题在动态速率的MP3上的表现也很明显,当声音很单纯的时候往往压缩率是很 ...


提问下,按这个说法。。那么可以推断流行音乐比古典更复杂(主要是多了人声)??  但是直观感觉我会认为古典比流行音乐更复杂啊。
因此流行比古典音乐更难压缩,以至于压缩无损需要的比特率要高于古典。
兼听则明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21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8-11-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6: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adesicozhao 于 2009-5-27 10:39 发表
音乐的模拟信息如何转换为数字信号理解的话 不难知道一点
整个CD格式允许的频响范围内 空频率越多 或者某个频率的电平越低 转出来的2进制的0位越多
一般数据压缩的算法对0位的压缩是最有效率的


奇怪。。数字只有0和1.
0和1没有必然的区分关系,做个颠倒很容易的啊。。怎么回就单独对0 最有效率呢??
兼听则明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7 10:51 , Processed in 0.112623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