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06|回复: 70

人人搞入耳 究竟多"入耳"?

[复制链接]

4213

主题

10万

帖子

3764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4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10-3 10: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当初美国Etymotic研究入耳耳塞时,肯定做梦也想不到,入耳耳塞这个东西竟然能象现在这么"风靡",以至于所有的耳机厂家都卷入其中,以至于传统的贴耳式耳塞近几年毫无进展,几乎可以进入博物馆成为历史文物.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719

帖子

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09-3-24
发表于 2009-10-3 10: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沙发……
又有好文看了~~~
铁掌奶上漂…铜指股间游…oh…yes!!
会暖床…求包养…
抓栏杆!!撕床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8

主题

4007

帖子

96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96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9-10-3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家里的CD總是缺了一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13

主题

10万

帖子

3764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4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 10: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先开始研究入耳式耳塞的美国Etymotic, Westone公司都是专业研究听力保护装置的专业公司,并非HI-FI耳机公司. 之后以制造话筒而知名的舒尔公司开始关注并进入这个领域. 同时诞生了Ultimate Ears这么一家小公司,它的成立目的是为歌手提供舞台返听耳塞,即歌手在舞台上表演时监听伴奏效果用的耳塞产品. 传统上舞台返听是用喇叭,但是用入耳式耳塞做舞台返听十分方便,所以当时出现了这么一种需求和趋势.

至此,所谓的"美国四大入耳厂家"背景我们都知道了. 其中三家是做听力保护,舞台返听产品的,一家是做话筒的,他们的背景都并非传统HI-FI耳机.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13

主题

10万

帖子

3764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4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 10: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入耳式耳塞的星星之火就这么被这几家小公司点燃了. 当然,之前象SONY等消费类大公司也已经推出过有入耳式概念的耳塞,比如大家熟悉的ED系列,但并未成为主流. 主流仍是大家熟悉的传统贴耳式耳塞.

那为什么入耳式耳塞会迅速风靡,并流行到令传统贴耳式耳塞"无地自容"的程度呢? 我觉得关键还是在于它的隔音性能.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13

主题

10万

帖子

3764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4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 10: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入耳式耳塞和传统贴耳式耳塞,不论音质高下,最大的本质区别,就是隔音性能. 贴耳式耳塞犹如头戴耳机里的开放式耳机,用它播音乐时,并不阻挡周围的环境声,而入耳式耳塞则能较好地阻隔掉环境声,使用者即使身处一个较为嘈杂的环境,也能安然聆听音乐,而不被环境声所干扰.

当然与此同时也带来一个安全性的问题,因为使用入耳式耳塞时,如果隔音性能非常好,很容易使人不注意周围的喇叭声,车辆声,有潜在的安全隐患. 所以一般是建议在安全,不动的环境下使用入耳式耳塞,而不要在移动状态中使用它.

从声音角度说,两者还有一个区别: 贴耳式耳塞都是采用动圈单元制造的,而入耳式耳塞则有动圈单元的产品,也有动铁单元的产品.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262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09-2-14
发表于 2009-10-3 10: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D
!!!!!!!!!!!!!!!!!!!!!!!!!!!!!!
               ...................  独乐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457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8-5-15
发表于 2009-10-3 10: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像SE530、W3、三节套这样的入耳隔音要好,直插的要差些,最差的是像EX90那种

[ 本帖最后由 neverwinlh 于 2009-10-3 10: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13

主题

10万

帖子

3764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4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 10: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发烧友的意识里,存在一个理念,觉得动铁单元比起动圈单元要"先进". 其实此事并不如此简单. 动铁发声技术固然确实是比动圈技术晚出现,要"新"一些,但两者本质上并无差异,都是依靠电磁感应原理,以一小片振膜发声. 动铁单元并不是以一块移动的铁片来发声的(这是很多人的误解).  

与传统的动圈单元相比,动铁技术主要的优点是在于体积小,这就可以把耳塞做得更小,以便塞入耳道,并且可能把一个耳塞做成两单元,三单元,甚至四单元.  当然,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是,以为单元越多,声音必然越好. 并不是这样的. 设计得好的单单元耳塞,音质可以非常好,好到丝毫不弱于两单元,三单元的耳塞. 设计不够好的多单元耳塞,也可以声音非常一般化.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9-10-3 10:39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06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8-10-12
QQ
发表于 2009-10-3 10: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占个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13

主题

10万

帖子

3764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4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 10: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星星之火后,就是燎原了. 这个"燎原",还是靠那些传统耳机厂家们来完成的. 这个历程,我在这里稍微回顾一下.


森海塞尔: 最早是CX300入耳耳塞. 这个CX系列后来发展开来,形成了多个型号. 08年推出了IE系列高级产品. 目前最高级的是IE8,但仍采用传统的动圈单元.



AKG: 最早是K324P这款产品,这是一款不错的耳塞,而且外型和森海CX300几乎完全相同. 之后09年又推出几款入耳产品,如K330,K340等,而且与森海的情况一样,都是动圈式的设计.



拜亚动力: 最早是一款DTX50. 这个产品可以说不成功,推出后又被"招回". 现在又推出了DTX100. 也都是动圈式的设计.



KOSS: KOSS倒是早就有了一款名为Plug的入耳式耳塞,并且非常流行. Plug之后演变为Spark Plug. 之后KOSS又推出KEB系列耳塞(KEB意为Koss Ear Buds),包括了KEB 20, KEB24, KEB79等动圈入耳耳塞. 新近的产品还有KDX100,KDX200,KDX300等.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9-10-3 11:13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8-6-10
发表于 2009-10-3 10: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入耳历史教学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13

主题

10万

帖子

3764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4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 10: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方面,几大传统耳机厂家个个都不落后,而且走得飞快,显示出了日本人极其敏锐的商业感觉.

SONY: 有着EX51,EX71,EX81,EX90,,EX300,EX500,EX700等各个档次的动圈式入耳耳塞. 很显然,眼光敏锐的SONY很早就已经把入耳式耳塞当成了主流. 贴耳式耳塞没有什么进展,卖了N年的E888继续在卖.



铁三角: 动圈式入耳的CK系列,从CK31,CK32开始,风靡一时,型号发展出几乎"无数"(CK6,CK7,CK1,CK52,CKM30,CKM50,CKM70,CKF300,CKS50,CKS70...... ); 动铁设计的入耳耳塞起始于CK9,又发展为双单元的CK10,三单元的CK100.





天龙: 日本天龙的耳塞产品全部是入耳,"入耳率"达100%. 最高档的是C751,俗称"子弹头",但这也是个动圈单元产品. 最低的是入门产品C252,也十分畅销.




JVC: 这个国内见得不多,但也有销售,比方安润公司这里就有卖. 比如FX66这个型号,有一定的知名度.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9-10-3 15:13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244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8-10-26
QQ
发表于 2009-10-3 11: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播好……等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13

主题

10万

帖子

3764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4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 11: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美国GRADO也在09年推出了两款入耳耳塞产品,分别是动圈式的iGi,和动铁式的GR8.





德国歌德(German Maestro)的入耳式耳塞我见过样机图片,但到目前还未见到正式上市的产品. 在此一提.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29 12:41 , Processed in 0.109604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