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6435|回复: 19

到底什么样的音响才是最适合于自己的

[复制链接]

144

主题

1957

帖子

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3
注册时间
2010-7-11
发表于 2010-8-18 14: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现如今,咋一看到类似如这样的文章标题,大多数人很快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想到了诸如那些不要脸的美容化妆品广告又在做什么“忽悠式”的推销啊!大概也不过如此,让人提不起继续往下看的兴致。不过笔者今次妄自下笔落墨,绝非想是骗人钱财,只是把自己平日里把玩HI-FI音响的一些感受和感慨诉诸文字,好与吾辈发烧同好交流切磋和分享,仅此而已。这点我得申明在先:信则有,不信则无,一孔之见,错谬之处难免;但尚不至于使人误入歧途,望睿智的您在阅览此文时有所警惕,“有则加勉,无则改之”嘛。呵~呵!

    发烧一词进入我们的视线或撞击人们的耳膜,已不是一时半会的新鲜玩艺了。随着国人从改革开放到现如今的二十多年以来,音乐与音响发烧热潮的兴起,发烧友对HI-FI音响的认识和追求,又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国内发烧友的发烧水准相比二十年前,现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笔者相信这一认识上的趋同是无庸置疑的。


     回顾二十几年前,在从我们的东瀛之国日本漂洋过海而来的套装组合音响大行其道之时,一些从未经历过高级HI-FI音响器材洗礼的音乐爱好者们,大多数人都有过购买套装音响组合的“光辉岁月”。然而,随着匆匆流逝的光阴岁月永无止步的前行,一些先人一步涉猎其中并对HI-FI音响深知究里的音响或音乐发烧友们发现这种“呕哑嘈杂”的套装机,不过是些徒有流光溢彩的外表和花里胡少的功能,其音色、音质离真正的“HI-FI高保真”相去甚远!而发烧友按照“发烧理念”“自行配置”的所谓发烧音响,才是聆听和鉴赏音乐的最佳利器!

     很多发烧友恐怕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就是尚在发烧门外徘徊之时,偶然的一次HI-FI音响聆听体验,促就了自己今生今世难以割舍的HI-FI情缘!不无难为情地说,笔者正是那一次不经意间的街边“艳遇”,才踏入这条通往灵魂深处的不归之路。那是初春时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正午,恰好公务忙毕,路过一个僻静雅致、装潢考究的HI-FI音响器材销售店铺门口,忽闻耳边飘来邓丽君那缠绵醉人的歌声,顿时停下匆匆而行的脚步,鬼使神差、不由自主地寻声“走近”邓丽君,伫立良久,直到店家微笑地朝我走近时方才晃然醒悟。店家心知肚明,“花香自有蝶儿来”,寒暄之后,店家换上一台大功率的晶体管机,重又放入一张试音碟,将放大器的音量旋钮一个劲地加大,那惊天动地的“迪十高”爆棚、荡气回肠的帕瓦罗蒂,静如山涧清泉,流逝无痕,动如惊雷闪电,劈裂无僵;那甜润柔滑的小提琴声在琴弓交错间婉转如泣,一任空气中四处飘散的“松香味”随意飘浮弥漫;那迅捷如飞的钢琴弹奏仿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晶莹剔透、铿锵有力;帕瓦罗蒂那壮如洪钟、响彻云霄的歌喉,立时让人明白什么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邓丽君小姐那清晰的胸腔音、口齿声、呵气如兰的气息流动声,尤如近在耳边,让人浮想联翩。事隔二十多年了,现细想起来仍不免有些尴尬,因为至今也记不起那时店家所用的是些什么器材,只记得那天倾其囊中所有,捧回一台当时店家所用的不知产地的“山川”CD机,之后犹如木兰参军前的一阵忙活,“东市买鞍马,西市买佩头”,七拼八凑,开始了自己的发烧之旅。

     纵观当今音响市场,HI-FI发烧器材日新月异,新品牌层出不穷,但要想选配好一套称心如意的发烧器材却绝非易事,特别是那些尚未入门却又跃跃欲试的发烧初哥们,更是不知如何下手。虽然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不过有一点不得不被提及,那就是一些沾染了浓厚商业味的音响杂志媒体无不用其极的推介和诱导,更是让人无所适从。有精通此道的善良的烧友对此提出批评说:看看现在的一些音响杂志上的“器评”文章,分明个个都是商家(代理商)的御用写手,对每件器材的评价简直就像给某个已故的人在写悼词,让熟悉这位已故之人的朋友听了之后顿生疑窦:躺在那的人是我认识的那个人吗?是不是走错了追悼会场?全篇的溢美之辞,让人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跑到店家或代理商那去,把他们评价的这些完美绝伦的器材都搬回来,好像你无论买了哪种都算是拣了个大便宜!然而,我们绝大多数的发烧初哥都是非常厚道的,经常把杂志上的文章当作采购指南,甚至是“圣经”来看的,稍不留神就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愚见以为,要想决心成为一名真正的“终身制”发烧友,不妨首先玩好手头上在用的“简单组合”,多听懂几个音符,炼就一对“金耳朵”又何妨呢!多提高一点音乐素养,对各种乐器的发声机理和音色特点要有所了解,懂得聆听和鉴赏不同种类的音乐形式,如什么是交响乐?什么是协奏曲?什么是序曲?什么是乐曲的旋律和节奏?等等。到了一定的境界后,恁凭你的一对“金耳朵”,还怕挑选不到满意的、物有所值的音响器材?切记:用不着人云亦云,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了一定的音乐素养和动手摩机能力,腰包不够鼓的就去补机或摩机,手头宽裕的尽管换机,都是为了日渐升级的耳朵,“发烧”程度由此又一次晋级。“发烧”的乐趣在于“玩”,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精神境界。而玩的内容免不了无休止的折腾和无休止的“摩机进补”。动不动就换机的人除了是大款,肯定是傻瓜!当然了,真正的HI-END器材是无须“摩”的,弄不好还会画虎不成反成犬。

      那么,什么样的器材配置才称得上“发烧级配置”呢?遗憾的是纵使是“特级资深发烧友”,或“九段发烧大师”,它们对这个问题也不能给出唯一的正确答案,而只能给出相对的一些典型配置方案或建议。之所以这一“答案”具有相对性和普遍性,除了受发烧友的经济和环境等实际条件的不同影响外,最重要的是因为“音响发烧”更多地沁入了人文和艺术的因素,其“音响发烧”的本质特征是人们为了更完美的音乐聆听我们说HI-FI音响器材的设计与制造,既有科学的一面,又有艺术的一面,这一点在音箱上表现得最为突出。与其说音箱是一种音响的器件,道不如说它是一件乐器。那些价值连城的世界著名乐器,如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瓜奈里名琴更是堪称稀世珍宝。由此可见,作为音乐载体的各类发声乐器,以及现代工业制成品的HI-FI音响器材,可以归结为一个植根于科学技术的“抽象艺术”类别。而作为一门抽象艺术,其再现的形象或表象,虽有可能通过科学指标来界定和反映,但发烧友最终追求的并不是这些什么指标之类东西,而是一种情调、一种思绪、一种气氛、一种气势或者是某种满足和享受。还由于每个发烧友对各种品牌音响器材的审美取向及喜好各异,也会对音响器材的配置方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不会只有一种模式。


     当然了,器材搭配的好坏,大体上还是能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则,而并非完全主观偏爱与任意所为。最简单不过的就是“物以类聚,机以群分” 这一“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适用性原则,你得遵守之,不能 “乱点鸳鸯谱”地任意搭配一通。

     根据众多资深发烧友过往的一些发烧体会,我们还是可以能够总结出一些供发烧初哥们参考的几点最基本的搭配原则。

  

    链条强度原理

     器材的搭配是组建HI-FI高保真音响系统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套音响系统的重放音质如何,不能仅孤立地看一件器材的好坏,还应该看它们在组成系统中的搭配是否合理,因为,从系统工程学的角度来说,在一个完整的音响系统中,前后相连的音响器材,可以看成是若干环节组成的一个链条,而这个链条的整个强度就等于其中最弱环节的强度值!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系统工程中的“链条强度原理”。根据这一原理,在音响系统中各部分器材素质搭配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各部分器材素质的高低应大致相当或相等各部分器材素质的高低应大致相当或相等。这样的搭配就可以避免音响链条中出现不相称的过弱环节,从而影响到系统整体素质的发挥。


     ②、
把音箱选择放在第一位


    一对好的音箱将是您组建一套HI-FI音响系统成功的一半,音箱是整个HI-FI音响系统中对重放音质影响最为关键的一环。一般认为,音箱对音响系统音质好坏的作用达一半以上。在全套音响系统的各类器材中,音箱的个性是最为突出的。因此,在组建HI-FI音响系统时,音箱是第一位要考虑的器材。所以你最好在这方面多花点时间、多花点心思,根据你目前的实际情况,如听音爱好与用途、听音环境与空间大小、资金投入的多少等等,统盘考虑周全后,先选定一款足以令你心动的音箱后,再选择放大器等其它的器材,如放大器的功率大小和音色偏好等。即所谓从后向前倒推的办法,通常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凡是效仿这种事后诸葛亮式的经验之谈来事者,大可会省去不少烦心事,甚至于金钱呢。


     ③、
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是一门学问


    在音响系统中,各部分器材是相互配合、共同工作的。这就必然有一个配合的好坏问题,这其中音箱与放大器的配合是最重要的,它包括音色特点上的配合、音箱灵敏度和放大器功率的匹配,以及阻抗的匹配等。音箱与听音环境的配合也很重要,对于同一对音箱来说,不同的听音环境可能有很不相同的重放效果。为了使音箱发挥最佳的重播效果,必须注意听音环境的布置,并且根据听音环境来调整音箱的摆位。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是一门学问,它是每个发烧友在组建HI-FI音响系统之前必须弄明白的事。是发烧友,就必须深谙此道。






      ④、
耳听为实


     虽说音响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但在一套音响系统的背后,人类所处的文化背景和音乐素养无不渗入其间。从音响制造者的初衷来说,人们喜爱音响、使用音响是为了通过音响欣赏音乐艺术,追求音乐的美,而由音响所释放出的“音乐声响”是否美,最终还是要有人的耳朵,实际上是由人的大脑来判断的。这就是在选购音响时人们通常所说的眼见为虚,耳听为实的缘说吧。可见,人们在对音响器材的设计、制造、评价和欣赏中,无不渗入了人文的因素和艺术的因素。实践上,一套令你着迷的音响,就是你对该音响音色的认同和肯定。因此选购时,也就最需要强调要用自己的耳朵去试听。而依靠主观听觉来判断一套音响效果的优劣或是否中听,是一个比较复杂个性化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听音者的主观因素、音乐素养、听音响的经验、音乐的类型。听音时的响度、听音的环境,以及器材的配合等诸多因素。因此,不同的人听同样的音响,很可能会得出不同的评价,归根到底,自己耳朵的感觉才是判断的最终标准。
Blacknote CDP500
DarTZeel CTH-8550
Kharma  CE-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957

帖子

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3
注册时间
2010-7-11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14: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来说,想要“自行配置”一套“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最佳HI-FI音响组合,除了必须遵循以上所提到的四条基本则外,还有以下五个方面需要综合权衡、统盘考量。


    一、个人的聆听爱好


    音响是人们生活娱乐的一种消费品, HI-FI发烧音响无非是比普通音响更为奢侈的一种娱乐性消费品,发烧其实就是每一位发烧友自己的爱好、需要和追求。音响又是科技的产物,每件HI-FI经典铭器的成功背后无不渗透着设计制造者所沁入的人文哲理和艺术情愫,铭刻上现代工业文明的烙印。因而在世界音响文化发展的背后,理所当然地与其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背景紧密相连。比较流行的看法就是有所谓的美国声、英国声和日本声等不同派别之冠。尽管当今世界的任河一种流行趋势都将日渐“趋同”或彼此相融,但不同品牌的音响器材之间还是各有各的特色,你喜欢那个呢?


     一套HI-FI音响是否悦耳动听,与聆听者的个人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归根结底,就是聆听者对其声音音色、音品的喜好取向,这有点儿像追星族的“粉丝们”偏爱某某歌星是一个道理的。纵观当今HI-FI品牌林立的音响器材及市场,你总不能都想拥怀入抱听个遍吧,看来谁也没有这个本事!不过我们大可“择其口味只取一瓢”,这样既容易得到满足,也符合经济效益。实际上,音色这个东西各有所好,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大都数人普遍认为纯甲类晶体管功放的音色就是暖调的,有着类似于胆机一样温馨迷人的音乐气氛而深得HI-FI音响迷的青睐。但也不可否认,一些设计周到、用料精良的甲乙类机同样也能营造出温馨迷人的音乐情调。所谓的暖调与冷调只是相对的,是一种属于人们听觉上比较主观的东西,不是每个人的听觉都是那么的敏感和偏爱,但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它不仅存在于甲类功放和胆机中,还同样存在于音源、音箱中。在一套系统中,恰恰是冷暖器材之间的相互搭配,有时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终成“绝配”;而一味的暖调或一味的冷调反而是音响器材搭配的大忌!这也许就是能否成功的搭配出一套HI-FI音响的奥秘所在呢。

      除此而外,还有年龄代际之间的差异,“烧龄”长短与发烧经验的认知差异等,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谁也不能忽视。恐怕没有几个老派发烧友能一口否定自己当年意气风发时所喜欢的那些动感十足的青春旋律和节奏。由于各人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年龄不同,即各人所取的文化背景和阅历的不同,听同样的音响,很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聆听评价。这不仅仅只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就笔者个人而言,从最初的BOSE、JBLWharfedale(乐富豪)、TANNOY、BσW、AE、ROGERS,现又回到Wharfedale。由于财力不济,就玩过的音箱品牌也仅是中低端而已。现家中在用之物就是Wharfedale的OPUS1和JBL4312BMK,还有不想出手的典藏之物是TANNOY的水星M20M( MK黄金版)、BOSE301黄金纪念版音箱等。在笔者所能接受的价位内(当然还包括孤陋寡闻见识所限等原因吧)最中意的却是Wharfedale。这纯粹是个人的喜好使然,尽管它是一个具有七十多年历史的老品牌,但还是被很多发烧友不屑一顾。


      二、经济条件或能投入的上限价格

      在当今这个社会里,买什么东西都要讲究个性价比,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玩音响也莫能例外。譬如,五千元的投入能达到一万元的预期,这就是你的精明和高超之所在。

      但凡把玩发烧音响有些年头的烧友都有过令人煎熬的痛苦选择,很多时候我们是不得不在“金钱”投入上做出一定的妥协!--你总不能毫无休止的投入大量的金钱和太多的时间,更不能过于自私一味地玩赏音响而疏远家人吧,生活还得要有家人的相伴和扶持啊。因此,你愿意一次性花在购买音响上的最多投入有多少,事先必须有个大体的上限价位,这一点非常关键,不能含糊!因为它将直接关系到整套音响器材购买、以及搭配方案的规划和实施。在这一点上,有很多人由于事先忽略了统筹兼顾和谋篇布局的对于系统配置的重要性,往往给后期的器材采购和搭配带来无所适从的境地。时常有“专家”建议说,一套音响器材中三大件部分花费的比列是多少多少,如音箱的投入至少要占一半以上什么的,笔者对此愤愤然,完全不能赞同!这话如果出自那些做音响工程的专业人士之口,尚且情有可原,可是,家用HI-FI音响器材的配置则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的。那种认为有了一款好的音箱,而不太有足够的注重功放和音源的品质,其结果必然是“爹头娘脚”,整体性能和效果大打折扣。这是音响器材投资配置上典型的“投机取巧”论。君不见,德国王盘LP黑胶机叫价200万啊!10万元的CD机也是见怪不怪了。有诗曰“问渠那得清与许,惟有活水源头来”。想想也是啊,没有好的音源,再好的功放、音箱也都无济于事或于事无补!

     三、听音室的大小、装修条件和环境情况

     听音房间的大小与放大器功率之间的关系是:房间容积愈大,听音距离愈远,听音需要的功率就越大。此外,音箱的灵敏度、声音环境的特点,也对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存在着影响。无论是采用晶体管放大器还是电子管放大器(胆机),输出功率是其最主要的技术指标,而输出功率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到一部放大器的价格多少;音箱也是如此。人耳的听觉特性与功率之间的关系是:随着放大器、音箱输出功率的增加,人耳感觉的声音响度也是增加的,但这种增加不是一种线性的,而是一种对数关系。这么说好像有点专业了,不过请记住以下的话还是会有所帮助的:一些专业功放和中远场扩声音箱是不能用在家中的听音室的!一些高品质的专业音响器材家中也无法容纳得了,扰邻不说,根本无法入耳。但是反过来,如在偌大空旷的听音房里,守着十几瓦的灯胆机(那怕是价值不菲的300B)听着鞋盒般大小的罗杰斯3/5A,想必和那过往聆听灯胆收音机的感觉好像没什么区别吧。

      良好的音响系统必须在声学特征合适的房间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改善房间声学环境上下点儿功夫,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世界著名音乐厅、歌剧院都是按照最严格的建筑声学要求设计的。因此,在组建家用HI-FI系统时非常有必要将听音室内的环境影响因素事先一并考虑在内。

      说到听音环境的影响因素,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在大多数国人目前现有的住房条件下,选择音响器材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味强调低频够不够有力,下潜够不够深,功放力道够不够足、功率是否超大等是不足取的。有几位烧友常把每声道100W的功放开在十点钟位置听音?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你还得考虑一下左邻右舍。如果你的住所和现如今大多数的都市人一样隅居于格子楼中,你的娱乐项目必然受制于周边环境,切不可一意孤行,否则一定会招惹四邻落下恩怨,这点笔者是有感而发啊。好在笔者那可怜的两个好邻居,一个主妇本身也是个爱好者,一个家中有一小孩与本人小孩仅差两岁,最近的四年时间里,笔者基本上从未将家中的LUXMAN L-109(力士)功放开过九点,像是一个正点回家的好男人,为的是让小孩考大学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你是一通情达理之人,选购发烧音响时,请将这点考虑进去。英国人的绅士思维方式值得推崇,很多英制100W左右的功放都能做出令人满意的效果,如ROTEL(路遥)、MYRYAD(美丽安)、Audiolab(奥迪兰勃)等。而一向横行霸道的老美则不同,音响器材也免不了“巨无霸”倾向。这就看你如何取舍、如何选择了。


     四、个人的摩机水平

      个人摩机水平的高低,对你选购和搭配器材有着不可估量的正向加权作用。在发烧圈内,有一部分人是不从问津音响器材的电路及其工作原理,不太懂也不想懂,从不动烙铁,甚至都不愿随意打开器材盖一探“内里乾坤”。然而却有相当一部分人则是喜欢动手又动脑的,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可以说是从一窍不通到逐渐动手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音响知识、经验和技能,直至成为把玩HI-FI音响的DIY派高手。有了一定的发烧经验和动手能力,更为您增添发烧的乐趣。

      前面已经谈到,真正的HI-END器材是无须“摩”的,笔者强烈支持这种观点。LO-END、MID-END 器材最值得一“摩”,你不妨展露一下厚积于胸的“雄才大略”。

      要摩机,除了那些有着超强理论和丰富经验的高手之外,一般的发烧友也得首先炼就一套必要的“绝技”和“本领”,除了须要有一些必不可少的常用工具外,搜罗和收集“发烧补品”将是你发烧生涯的又一业余爱好。大可不必什么机器都要大动干戈,小“补”小“摩”一样出效果,问题是你对“补品”的认知度到底是个什么程度,并不是不知所以然地一劲恶补,那样有可能适得其反。根据笔者的经验,二手器材最该“摩”,在选购时你就得留心这部机器怎么摩,如何摩,这样你就有了大展手脚的空间。譬如,十几年前的一些做工靠究、用料也算超猛的器材,可能是那时还不太时兴发烧装扮,有些器材的电源进线较为薄弱,在现如今看来一些接线更是“不堪入目”,电源滤波所用电容不够档次,等等,根据你掌握的一些已有发烧知识和经验,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吧。除去随机电源线,更换一条价值相当、真正发烧的高品质电源线(千万别买那些用粗大的电缆线伪装而成的家伙!),定能令你眼前一亮。你说这摩机到底有什么高深莫测的秘揭可言,赶快动手吧!很多烧友至今对发烧电源线的“魔力”心存疑虑,笔者用个比方抖落其中的“奥妙”吧,不管你有没有车辆驾驶的感觉,人人都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凹凸不平又泥泞路滑的盘山公路与平坦宽畅的高速,任何车辆行驶其上,其速度与舒适度谁优谁劣想必不言自明。可别小瞧了这短短的一截“发烧”电源线,它可是让自由流动的电子流在接近正负电荷碰撞之前的一次加速飞越,就如同车辆已越过那崎岖不平的山路驶上了平坦宽畅的高速,正可全速前行啦!

     五、升级换代计划

      怎样升级?如何升级?是每个HI-FI发烧友最为头疼之事,但也是最兴奋之事。合理搭配和不断升级HI-FI音响系统,是每个发烧友乐此不疲的不懈追求。如果是对现有器材进行升级,想必你已仔细地分析研究过目前所用器材在那个环节存在着那些问题和不足了,对症下药就是啦。但是,要是首次选购音音响器材时就预留了日后的器材升级换代计划,这可有点难度,非一般人普通发烧友所敢为。

     把握住最基本的原则,搞清楚“发烧”的本源和归宿,你就一定会明白:到底什么样的发烧音响才是最适合于自己的。
Blacknote CDP500
DarTZeel CTH-8550
Kharma  CE-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7447

帖子

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2
注册时间
2010-1-20
发表于 2010-8-18 14: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017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8-4-22
发表于 2010-8-18 15: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mbl 1531
mbl 7008
Anaconda CX
AS MAGIC GEM v2t
TARA LABS The One LE
NORDOST     BRAHMA
)))) DT990 600Ω
Burmester  961MK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512

帖子

8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8
注册时间
2010-3-23
发表于 2010-8-18 15: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开裆裤 于 2010-8-18 14:59 发表
千万别买那些用粗大的电缆线伪装而成的家伙 ...


估计不少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反正俺是,那时就认为越粗电越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160

帖子

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6
注册时间
2005-1-6
发表于 2010-8-18 15: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的能给出出处和作者名字不?这样比较尊重原作者
退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99

帖子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0-6-25
发表于 2010-8-18 17: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绝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345

帖子

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3
注册时间
2007-11-11
发表于 2010-8-18 17: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の文
牛¤个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110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7-12-26
发表于 2010-8-18 17: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俺家里面还有十几年钱的JVC台式组合音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017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8-4-22
发表于 2010-8-18 17: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破碗打饭 于 2010-8-18 15:08 发表


估计不少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反正俺是,那时就认为越粗电越足。
我就喜欢粗家伙。
mbl 1531
mbl 7008
Anaconda CX
AS MAGIC GEM v2t
TARA LABS The One LE
NORDOST     BRAHMA
)))) DT990 600Ω
Burmester  961MK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8983

帖子

246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46
注册时间
2007-10-13
发表于 2010-8-18 17: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kh 于 2010-8-18 17:31 发表
我就喜欢粗家伙。

俺的电源线:
蛇皇,粗得过分
丝带,细得可怜
至高,尺寸正好
按住那颗驿动的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29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05-11-4
发表于 2010-8-18 17: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应该考虑的是经济上限,其次才是个人喜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746

帖子

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0
注册时间
2008-10-10
发表于 2010-8-18 17: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这种文章比较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991

帖子

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7
注册时间
2010-4-1
QQ
发表于 2010-8-18 18: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裤版最近发了不少“初哥向”帖子,也是希望只玩耳机的童鞋也去玩玩箱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8879

帖子

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9
注册时间
2010-7-4
发表于 2010-8-18 18: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离我现在的经济能力也太远·······
这年头总有人喜欢秀下线,以突破下线为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23 07:36 , Processed in 0.145023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