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9651|回复: 78

近距离听“指环”的震撼

[复制链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0-9-20 07: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昨天晚上5点30一直到11点,泡在上海大剧院里观看德国科隆歌剧院上演的瓦格纳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最后一部“众神的黄昏”。座位在第一排的侧面,最近距离感受乐队和瓦格纳演唱家们的震撼,特此记录。


图为开场前在大剧院门口的大幅宣传海报。很多人在其前留影,包括大把老外。
DSCF3061.JPG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07: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场前,场外有不少黄牛和乐迷的谈判场景。最后临开场时,原价800元的票价似乎黄牛300元就放手了。
DSCF3064.jpg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484

帖子

3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0-7-2
QQ
发表于 2010-9-20 07: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 ̄)╯埋头学习吧╰(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462

帖子

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10-2-15
发表于 2010-9-20 07: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192

帖子

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10-9-20 07: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was ist e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07: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瓦格纳的巨作“尼布龙根的指环”全剧4部,演出时间总共达16小时,分四晚演出。我观看的是最后一部“众神的黄昏”,也是四联剧中最长的一部,表演时间算上两次幕间休息要五个多小时。

我的座位在第一排左侧,即最靠近舞台和乐池的一排。大家注意在瓦格纳歌剧的表演中,整支乐队是躲在舞台前下方的一个乐池里表演的,这样声音从下升上,而乐队演奏员们也和舞台分离,不干扰观众的视线和对剧情的欣赏。

下图在我的座位上拍摄,可以看到演奏员们正在就坐和热身。第一小提琴组的演奏员们差不多就在我的脚下,隔着一排护栏。透过护栏的缝隙,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几位圆号手、黑管手在整个表演中的神色表情。
DSCF3065.jpg
DSCF3066.jpg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07: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整部“指环”在上海大剧院的四晚表演时间。“众神的黄昏”由于时间最长,故最早开始,5点30分开始表演,否则就要到子夜结束了!实际的开始时间推后了一些。
DSCF3067.jpg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主题

5410

帖子

94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4
注册时间
2009-10-18
QQ
发表于 2010-9-20 07: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好演出,没法去看啊~~~
不是版主的音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07: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歌剧表演中不宜拍照,我只偷拍了几张,大家随便看看算数。三张照片分别摄于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大剧院的工作人员抓偷拍非常紧,我看到很多人带了单反相机都无法在歌剧表演过程中拍成。
DSCF3071.jpg
DSCF3075.jpg
DSCF3084.jpg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07: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带了相机而无法偷拍,结果很多人非常郁闷,在幕间休息时跑到乐池前乱拍留下来练习的德国演奏员。科隆歌剧院的德国演奏员们也确实非常敬业,在开场前就已有不少人在那里练习。注意了一下主要是管乐手,提琴家们都很放松,没有练习的。
DSCF3081.jpg
DSCF3082.jpg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07: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唯一偷拍到的一张开始表演前指挥和乐队起立向观众致意的场景。本次表演的指挥是科隆歌剧院的音乐总监Markus Stenz。此人1965年出生,是伯恩斯坦和小泽征尔的学生,目前同时担任科隆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科隆歌剧院的音乐总监。之前他是澳洲墨尔本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
DSCF3074.jpg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07: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瓦格纳的歌剧,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乐剧”,是戏剧、音乐、演唱的一体化融合,与意大利歌剧在音乐、演唱、乐队伴奏、戏剧表现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区别。意大利歌剧更象是“主调音乐”,乐队是起“伴奏”作用的,剧情是简单而推进缓慢的,观众主要是欣赏歌手的美声演唱,歌手的地位、咏叹调的地位、旋律的地位,是第一重要的。有时听一部歌剧主要是听几首关键的咏叹调。

而瓦格纳的乐剧,更象是“复调音乐”,是戏剧、音乐、演唱几者的复调性交织。整部歌剧的音乐部分是一个绵延的整体,从头至尾音乐浑然一体,歌手的演唱浑然一体,所有这些都服务于乐剧这个整体,不存在歌手的“个体英雄表演”,也不存在几首旋律优美的咏叹调突兀于整体戏剧之上的效果。

瓦格纳“乐剧”最好就是看现场,而不是听唱片,甚至也不是看DVD。现场的布景、舞台气氛、乐队演奏、歌手演唱、戏剧化的情节安排,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营造出无与伦比的的独特效果,令人边看,边不禁欣赏瓦格纳的天才!这是一位完全可以和莫扎特、贝多芬、马勒平起平坐的音乐巨人。他单枪匹马仅靠一人之力便创造并实践了“乐剧”这一形式,对歌剧艺术是一种革命性的贡献。在音乐史上,这样革命性的开创型人物实质上是屈指可数的。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0-9-20 07:42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主题

4750

帖子

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0
注册时间
2010-6-25
发表于 2010-9-20 07: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准SF强顶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644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09-11-3
发表于 2010-9-20 07: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白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07: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坐在第一排聆听“众神的黄昏”的乐队,是蛮震撼的一次体验。瓦格纳乐剧的乐队音乐,是厚重、激情、多彩的,铜管、木管声部的色彩尤其吸引人。为了制造出某些独特的效果,在剧中特别安排了坐在舞台后台小隔间里演奏的圆号,听起来象是从很遥远的地方传来,甚至有一支圆号是从观众席的后方传来的,引得观众都回头张望。第三幕齐格弗里德死后的葬礼音乐,是效果最为震撼的一段。乐队的全奏、钹的尽力一击,都有着振聋发聩般的效果,这样强烈的音响,是HI-FI系统根本不可能表现出来的,超过了人类电声系统能包容的动态范围。听到高潮之处,令人有“怒发冲冠”之感!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23 20:36 , Processed in 0.106737 second(s), 41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