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9-30 18: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angmetal 于 2010-9-30 17:25 发表 其实玩好这些音源用到的道具都差不多,无外乎线啊,避震啊,搭配啊。只是模拟音源你参与的更多,唱头唱放匹配啊,拾取的角度啊,针压啊这些,在cd系统里面是黑匣子,一般人是不可能亲自去调整的。
分享一下过去玩模拟的经验。。。
唱盘 (当时用的是Heybrook TT2):
- 基座的避震 :当时用过大理石垫在一块像foam/乳胶之类的物质垫来避震
- 基座的水平:最好是水平
- 唱盘座的水平 :一定要水平
- 唱盘的水平:一定要水平
唱臂:如上说。。。拾取的角度,偏压,Damping (我用的SME 3010R有Optional silicon fluid作为damping)
唱头 :如用动圈,如何配搭step up transformer 等。我用过Ortofon MC20Mk2, Surpex (记不起型号)等动圈头。用的是Surpex的step up transformer. 如用动磁唱头,如何搭配前级放大器的抗阻等的要求都要配合(曾用Quad 33它有optional 的唱头RIAA module可调不同抗阻
唱片的保养:最好备有洗唱片机因唱片播放多了就需要清洗
前级 :除了备有好的RIAA 放大module,它也需要备有一个subsonic filter. 这可把唱头从播放时所拾到的唱片机械震动隔除(这超低频可从喇叭看到它的存在)
其实模拟系统是最要求高也最考经验的一种播放形式。也肯定不是最简单的一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