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yangmetal

『转』北京老关的文集,写得真挺好,值得读读

[复制链接]

19

主题

2345

帖子

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3
注册时间
2007-11-11
发表于 2011-1-10 23: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巨长略过
牛¤个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1万

帖子

602

积分

荣誉会员

Discophil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2
注册时间
2005-9-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23: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一组是一些他的思考,值得一看
Nelson Pass roc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1万

帖子

602

积分

荣誉会员

Discophil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2
注册时间
2005-9-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2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HI END 终极于想象

我久久思考着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人们对于HI END音响的认知,竟差异如此之大?

有我这样的经历,到我这样的岁数,我已经对一切争辩淡然了。

然而,这不妨碍从一个过来人的眼光来看HI END

如若执着于器材本身,只会永远困惑和迷茫;但如果返回到音乐本身,事情就豁然贯通了。

既然不同的人被不同的音乐所感动,同时也无法感动于他不感兴趣的音乐;那么一样的道理,

就是从器材方面,不同的人被不同的器材感动,就是理有固然的了。

其实,人类的认知并不是机械地,正确地复制,而是一种综合和扭曲,在每个人头脑中形成

新的东西。

在非强制状态下,这个过程每个人当然都是自我的体验,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此之

谓也。

也因此每个人的音乐观,音响美学,能够沟通的层次是相对的,终极境界无法沟通,午夜独

处,孤独倒反而是正常的。

在别人看也许不是这样。但至少在今天在我看,音乐和HI END音响给人提供的不仅是满足

更是缺憾;然而正是这种适宜的缺憾,给体验者留下了巨大的私人想象空间。

放在中国传统文化,这就叫“留白”。

大观园雅集赏荷,湘云说若是在她家,便立刻上船了;黛玉冷冷道,“事若求全何所益”,只

这样就也罢了。

我想和憨憨的湘云比,早熟敏感,身世飘零的黛玉,更能体味“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若是到了卢浮宫,肯定更欣赏《米罗的维纳斯》而不是《自由领导人民》罢。

因此,那种矜奇弄怪的商业秀,喧嚣的展览人潮,实在与我理解的HI END境界相去甚远;

板桥云,“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

小小蒙童”。维特根斯坦不亦然乎?

故众人捧场,不如二三知己深谈,二三知己又终不能代替一人独处。

盖微妙处,只可会心体味,则酒不如茶;苦中之甘,疵中之趣,引人入胜处。

人生苦短。到了哲学层次的私人追求,更何必斤斤于所见不同。

解人自解,不解者亦奈何不得。这就是作为商业的HI END,作为私人癖好的HI END和作

为文化的HI END之不同。

还是少些争论,多些自我的体味和想象吧。
Nelson Pass roc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1万

帖子

602

积分

荣誉会员

Discophil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2
注册时间
2005-9-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23: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毁于何人之手?

鲁迅有言,后人常说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殊不知还有清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今人(民国)好印古书而古书亡。

这里要解释一下。所谓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指的是明人好名,有钱人盛行附庸风雅翻刻古籍;然村学肤浅臆断,多有把自己看不懂的地方指为错简任意改之的。由于新本流行,反而把古本湮没,贻害后学。

而所谓清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是指清朝文字狱盛行,士人转而埋头故纸,考据辑校发达,然忌讳既多,则往往毁改古书以避祸,古本是亡。

到了民国商业出版介入,现代印刷推行,加之读者心态浮泛,故各种速成的标点本,选本,翻印本,辑要本盛行,严谨的古本无人问津,又是一劫。

老关年轻时读到此段,历半世人生,如今才深有所感。传统这东西,毁于反传统者十有三四,而毁于提倡传统者热爱传统者倒有十之六七,岂不痛哉,岂不慎哉!

老关在20年前在香港,初次接触到以3/5A喇叭为代表的英国音响文化,以欧美手工胆机为象征的HI END小众音响,沙龙私室,恍然别有洞天。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会心处正不必远。斯时便深深以为这东西本应该为知者言而无须强求向大众推广普及,否则终必淮橘成枳,画虎为犬。

但从来这种书生意气,难敌财势迷狂。90年代大陆开放,HI END电器商品化,财富象征化,规模经营化,全民运动化,。。。。。。犹记得20年前和曾德钧兄,雨果易,东京张,手执Leo冯的手绘图纸在深圳谈合作,仿佛如昨。其实那时候我已经直觉感悟到华人参与HI END音响的终极障碍并不是材料,并不是技术,而是表现为文化的深层生活理想。

是借物行道,还是玩物丧志?

道在我心,则箪食陋室,回也不改其乐,这是真传统,真贵族。

然,这又何足为不知者道。

其后则眼见着现金为王,眼见着品牌易手,挖角猎头,做营销买枪文,骨气丧尽物欲横流的华人社会,弄什么什么黑,玩什么什么亡。比之联想买IBM,则玩死几个英国音响品牌,尽是小菜一碟。比之于满地的横拆滥建,山河易容,则做做妆点风雅歪曲传统的发烧音响,实在谈不上有多罪过。

然而,若以此求承继音响文化,传统,则不足言了。

仿佛板桥曾言,拜此人要学此人,休要胡乱磕了头就去。

若仅仅磕了头就去,尚且罢了。怕的是就此以为得了真传秘方。

说回来英国BBC声的传统,我以为其精髓就在于“守拙”,在于“择善固执”,在于谦静,不介意市场潮流。

而这都不是能以力求之以技达之,而实质乃是以德守之。

故,人在传统在,非其人则传统亡,岂有它哉。

传统只能顺其天性,以德静养。若得其人,若逢其物,则万万不可以以自心臆度,妄求六经注我。

以此回顾,则90年代已降,华人在“发烧音响”的旗号下,到底闹出了多少类似乃至超越“紫檀3/5A”“花岗岩A5”那样富于喜感的行为艺术?

其实若境界修为到了,则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或竟自我作古,或老实依法修行,只要不欺心,原无高下,等是功德。

而作者本色师心,得者却不可叶公好龙,传统便在其中了。

这其中至要,就是诚,静,戒除当代快餐商品社会的消费者迷狂和妄念,不卑不亢,淡泊坦荡,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庶几近之。
斯人岂易得,此境难再求。

传统?行文至此,忽然感觉要下一转语。

“士大夫是常要夺取民间的东西的,将竹枝词改成文言,将小家碧玉作为姨太太,但一沾着他们的手,这东西也就跟着他们消亡。”
这,本身也是传统啊。
Nelson Pass roc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1万

帖子

602

积分

荣誉会员

Discophil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2
注册时间
2005-9-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23: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类发烧三类店,三种心态三种人

作者:老关   发表时间: 2004/04/15   

      老关是个好思考的人。自家做HI END音响,一直保持着十多年前“发烧”还没有市场化时那种“厂家、写手、销售、用户一身四任”的思想方法。同时对HI END,MID END,LOW END之分野,持欧美业界的的标准,简单来说,就是资深玩家下海的个人小品牌属HI END,英国式专注音乐重播,忽略HI END极至,规模生产,价钱中庸而可靠实用的算MID END,而日式的AV,时尚流行,功能繁多,标榜技术指标,服务大众的当然是LOW END。

      两年多以来,重出江湖,和国内业界,媒体,以及网上朋友,经销渠道重新见面,深感“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自己的思想方法真是“落后”啦!

      现在的年轻一代发烧精英,动辄带着仨表来论音响,真可谓“与时俱进”,连语言都网络和WTO了,常常闹的老关“一头雾水”,许多概念“鸡同鸭讲”,令老关感到“说都不会话的说”。

          说是讲笑,但老关是个认真的人,没有搞清楚的东西,绝不会随便放过。

          在此万物逢春,勃勃蠢动之时,困扰我几年的,“大陆音响概念”这个公案,忽然一时顿悟!却原来大陆已经是存在三种不同的“音响发烧”,但此三种可不能等同于欧美业界的HI END/MID END/LOW END分野,而是“三类发烧三类店,三种心态三种人”。

          许多搞不清的争论,从这种角度来看,全清楚了。

         一种发烧是拜改革开放之赐,春风得意的新贵富豪发烧。相应于这种发烧,精品化的音响店,以B,D,JM为代表的喇叭,K,M为代表的晶体巨无霸放大器,国语老歌,HIFI小提琴之类的软件,是其典型。器必人所共知,碟必人所共有,音响待客来听,衬托其身份,器材乃是一种舞台道具。

         一种发烧是服务于工薪收入,量入为出的“国货精品”发烧。讲究的是“精工重料,超值抵买”,顾客则是挑来拣去,货比三家,生怕花错了血汗钱。为了迎合这类顾客,免费发放宣传品,把机器开盖来比,就仿佛切开瓜果,先尝后买,无论顾客品味如何,也要力求留住。店家和顾客仿佛在进行斗智斗勇,为打开荷包还是捂住钱袋,一家人中真正掌财权的,此时会露面定夺,但声音往往是不懂的,AV大片和KALAOK是要兼顾的!表面看,钱是一分也不愿意多花的!可真正有系统概念,有声音品味的配搭,反而要碰运气的说。

          当然,传统的,有HI END概念的,讲究流派,学问,真正为自己耳朵,自己情趣的发烧也还在少数人中坚持,但如果作为职业,商家,实在无法不天天面对前两种发烧的竞争。这种玩家色彩的音响生意往往无法做出起码的规模,很难走出家庭经营,“俱乐部”,朋友圈的范围。妥协之结果,往往只能走兼营DIY和二手音响,也就很难影响有消费能力的“新贵富豪发烧”,提高其品味,把真正HI END的东西推广出去。

          我以为如果严肃来讲,大陆发烧的困境,和大陆社会人际伦理,商业伦理的环境恶劣分不开。切开来卖的“国货精品”式的发烧,背后正说明消费者对宣传,对销售的极度不信任;那种在90年代初,开放,公正地热情传道式的推广HI END,“天下发烧是一家”的气氛,不管从宣传者还是受众来说,已经不复存在。真正的精致声音,理性而有品味的音响消费概念走不出朋友圈,正说明理解沟通,基于信任的交流,已经只存在于小圈子。旧的基于人格道德的信任已经破灭,新的基于平等的权利规范的信任又建立不起来,所以中国的劳动成本虽然低廉,而潜在的交易成本,信任成本非常高!

         现在必须面对的发烧音响“三类发烧三类店,三种心态三种人”这种形势,其实也无可否认就是现在中国社会心态的真实映照。在人权平等的概念上,象欧美那样,大多数人对发烧音响不感兴趣,用AV,把HI END留给少数人去钻研其实倒很正常。但问题是中国音响生意的立足点已经长期放在吃国人的盲目攀比,作大上,所以“三类发烧三类店,三种心态三种人”都没有能够坦率地,真实地面对自己该做的事。打个比方,我们身边富豪发烧友,任谁人也不敢和比尔.盖茨比富吧?但反而好像没有听说盖茨玩什么音响,用什么HI END器材,发烧线?

        所以其实“三类发烧三类店,三种心态三种人”本无所谓什么高下,乃是互相无法比的不同事物。放宽心态,尊重理解他人各自范围的规范,于是可以愉快地借鉴交流。而媒体,店家,厂商也可以各自明确自己所长,分门别类,集中精力搞好自己的事情。

       不要“妖魔化发烧”,不要“神秘化发烧”,而要真实化发烧,乃是走出发烧泡沫热潮后的困局之唯一途径。

        三春过后芳菲尽,各自须归各自门;这才是长久之计?

Nelson Pass roc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1万

帖子

602

积分

荣誉会员

Discophil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2
注册时间
2005-9-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23: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有趣的现象(二十八)
作者:咱是老关 发表时间: 2006/08/31 05:00


近来看自己周边的人,有一个趋势,从多数来讲,就是比较成功,比较有钱的,往往持自由派政治理念和生活方式。

相反,穷人则比较极端,混杂保守和激进的理念和生活方式。

在消费方式和处世态度上,随便就看到不同。

买东西,极端者就趋于贪婪炫耀和猜疑悔恨的交织中,而自由派就比较温和,考究和怡然自得。

从这个角度可以推想许多。

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是人自由派了就中产了白领了,还是人中产了白领了就自由派了?

相反亦然。

我曾经说过,有时候你向慕某种生活水准,先努力敢于那样生活,消费,建立那种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结果就往往出现让你挣钱的机会,慢慢达到融入那种生活水准。

信不信?

好像不可置信?

其实有很深的缘故,有其道理。



这种现象,和十年,和二十年三十年前,已经大不相同。

早年直接由是政治地位决定一切。

后来是政治权势和资本联手起决定作用。

现在已经萌生新的趋向,人的教养(不是考试成绩之类),人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的生活方式,开始渐渐对个人命运起重大作用。

也就是说,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人为生造的社会分层,社会分野,开始恢复。

有什么样的教养,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这才是一个正常局面。



温和,自信,怡然自得,健康的怀疑态度,理性和友善的对人对事,在各方面都对你有好处。所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就是这个意思。



玩音响,不也是如此么?

Nelson Pass roc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1万

帖子

602

积分

荣誉会员

Discophil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2
注册时间
2005-9-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23: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类是他自己的经营,器材啥的。虽然难免自吹,但更多是他文人身份的自持,看看无害。
Nelson Pass roc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1万

帖子

602

积分

荣誉会员

Discophil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2
注册时间
2005-9-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23: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关氏的20年实践谈"商业就是商业"

最近,从2手关氏器材的买卖,付费维修改装等等的一些争论,促使我回顾关氏的20年,也在结合实践,思考什么叫"商业就是商业"。

现在必须承认,这20年中国整个社会形态变化很大。我们和欧美洋鬼子不同的一个重要地方,就是人家与生俱来的社会环境就是建立在法治契约,商业信用上的;而我们大不然,中国的法治契约商业信用,要在我们这几代人中摸索创建。

那么讲这些,和关氏,关氏胆机有什么关系?

不管对关氏的产品有什么不同的具体评价,几乎所有和关氏打过交道的人都会感到,关氏是很特别的,是和雨后春笋般的国人发烧品牌,相当不同。

诸位,我是业界,我是写手,我还是文化人和自由知识分子。1993年,对于草创的关氏胆机,台湾的刘大胡子就谈到,"十年后见"。他为什么这样说我?我为什么认真对待这句话?

他了解我,说这句话他有深意,我也心领。

因为我们同时都触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华人社会为什么没有象欧美那样的经典个人HIEND品牌?

论技术实力,论发烧狂热,论媒体的支持,台湾当时已经做到极致。我们大陆朋友当时还不知晓,但刘大胡子心知肚明,许多赫赫有名的欧美名器,内里早已是在台湾OEM的了。因此刘大胡子自己出面鼓吹华人的HIEND创业,"出柜",要为MADE IN TAIWAN出头!

但流水落花,10年过去,我还记得"大观园"的繁花似锦,可如今物是人非,为什么?

反过来,关氏坚持的又是什么呢?

如今国人做事,基本出发点,就是"利"与"名"两个字。除此之外,找不到从商的目的。这非关个人道德良心,乃是全社会在转型期的茫然。

然而,我数十年的思考,终于找到了比较文化学这个思想工具。从这点出发,我认为中国向法治契约的商业社会转型之路径,不能企图倚靠国有垄断的快速捷径,相反要走个人私有小企业实践,演化,从一点一滴建立商业契约精神,在实践中重新教育每个人。

我之搞"关氏",人称"文人经商"。但我和今日绝大多数顶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标榜炒作根本不同。我是将之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来办,小范围,私人来做,身体力行,寻找社会转型的一种实践模式。

回顾这20年,非常讽刺的是,若是单纯从"赚钱"看曾有许多机会实现关氏的快速发展,仅仅因为我个人的理念固执,都没有进行下去。

然而我不后悔。我越来越不后悔。我越来越明白中国不会有第二个关氏,我就越来越感到我有责任为这个"唯一"坚持下去。而且正是由于关氏在理念上的探索性质,在实践上的清贫自守,所以我实在不敢接受将关氏"做大"的想法,以免贻误众生。

所以,我常告诉自己,虽说关氏在中国的地面上,但关氏的经营理念是欧美个人私人作坊,私有制的小小王国。这里,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下实践着法治契约的商业精神。

关氏虽小,你在这里闻不到一般华人经商的油滑狡诈习气。

该我所得必得,不必假作谦让。

不该我所得,不必费一分钟妄想,便是送来也不要。

"商业就是商业"并不是国人旧时误解的"惟利是图",而是公正坦诚,习惯和行为即是法,上可以对天,下可以对地。

由于关氏的纯净私人性质,从不和官方发生关系,所以非常清楚"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的成本,都清清楚楚。你每一个关氏客户从这里获得的优惠,最终只能间接摊在其他客户头上。所以,我深感在我的小小天地中,维持公平的责任重大。

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关氏所以坚持2手关氏产品的付费服务,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对一手用户的公平,维护商业契约的法的意义。很抱歉,有些朋友也许是出于好心,认为关氏放宽2手产品的"保修"会获得更多的商业回报。也许这是其他国人品牌的经营之道,我不了解,但是这无论从理念上还是实践上,都不适合关氏。

孔子当年就遇到这样的问题,"以德报怨,可乎?"孔子的回答很直接------"何以报德?"

所以,应该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所以,从这角度就回答了,"何以报一手用家?"

这最简单的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难道深奥?

我相信,如果关氏失败了,那至少说明现今中国地面上不适合正派私人品牌,可以教训后人。而如果关氏终于能够生存,就也存了私人探索在商业契约下成功发展的一点血脉。

关氏不会没有原则,模棱两可,含含混混地当一个"精品发烧土炮"。这种东东,在文化上,社会意义上没有新意,也不是关氏该做的。

感谢持各种意见的朋友。关氏的理念,正是在实践和争论中越来越明晰的。这同时对关氏的用家和经销关氏的朋友来真正理解关氏,都有参考意义。
Nelson Pass roc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1万

帖子

602

积分

荣誉会员

Discophil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2
注册时间
2005-9-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23: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音响 ---作为系统,工具,陈设,还是成人玩具?
(如需转载,请列明来源  音乐之旅http://www.hifi711.com)


        常说“辩论是思想的催生婆”,这话确实有道理。

        这些天的论辩,使我在想好多事,好象现在才把笼统归于“发烧友”这个名字下的种种不同的人的心理,看得比较清楚。

        戴先生指出本人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身份,是不错的;但有关“宽容”的含义,我们可能理解上有些差异。我理解的宽容,是在人生意义上尊重各种不同的选择,但反对强制,不管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明显的,还是隐含的。

        拿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比如“性工作者”,我不反对自由,自愿的成年人的性交易,但绝对反对强迫卖淫,更反对拐骗,贩卖妇女,买卖“新娘”!尽管这可能是当地的风俗,在一个小社团中,由于某种习俗,偏见和即得利益,多数本地人支持这种行为。

         所以,虽然“我完全不同意你的见解,但我坚决维护你发表见解的权利”是自由主义者的基本信条,但在中国的现实下,更需要的,是维护少数人的权利,维护个性的权利。向强制者说“不”,才是一种勇气。

        提到电影,戴先生看过《浓情巧克力》吧?看过《甘地》吧?有机会可以交流一下。

        这几天的论辩,其背后有一个基本事实:关氏是中国音响界的一个特殊现象,却在国际音响圈中,是类似的小厂的常规。举凡主持人的脾气个性,执着于理念而不善市场,规模小管理差,工艺不稳定,资金缺乏,都是典型的山寨土炮,欧洲,美国的许多名牌,草创时期未必胜过关氏, M 。 F 的 A1 是在厨房里诞生的, ARC 是从摩 DYNACO 开始的。但为什么,欧洲,美国的小厂能够走向 HI END ,而在中国,关氏却一直命运坎坷呢?

         我和 XIAOFANG 的分歧,除了幕后无法查证的东西,公开的来说,就是关氏坚持的“小厂原则”,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关氏的东西,如果 XIAOFANG 从声音水准上不能接受,我无话可说;因为关氏的声音水准,是被象《雨果》老易, YK 这样的发烧名人肯定的,其他专业用家,我不想一一列举,以免“草鸡和凤凰攀亲”,况且以 XIAOFANG 的素质,他也未必知道人家的水准。就拿老易, YK 说吧,雨果录音的监听,在北京,多次就是用 K6 配 SL6 ,比如录杨秀明的《千声佛》,在化工部电影中心借的棚,录了上下午,当时好象耿亮也在场,用的就是 K6 和 SL6 监听。 XIAOFANG 认得耿亮吧?可以去问问。至于 YK ,自己掏钱买了我的 K211 , 300BM 两种旗舰, K211 是 12000 , 300BM 一对 28000 ,这都是真金白银,如何?如果 XIAOFANG 就是不接受,那是个人口味,无法强求。

         其他的问题,就是商业运作的问题了,我在前面的文章里,被逼不得不把许多业界的内情披露,想来 XIAOFANG 这样的大公子不需要自己挣饭,有人养,但我想一切懂得在中国生活,尤其是体制外生活的艰辛的人,会多几分谅解。

        我最不能接受 XIAOFANG 的就是他那种“成王败寇”的概念,成功了,赚了钱了,就是好的厂家。人家如何如何......他是根本不能理解“一箪瓢,一壶浆,人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乐”的人生境界的,而这正是我认为中国人现在的精神危机。我之所以提“人品问题”,提“教育失误”问题,根本就在这里,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热情,负责与否。

        这里,我想回答一些发烧友的回复中有代表性的一种认识:老关的文章,为人不错,但机器好象并不“发烧”么?

        老实说,能听到这些议论,我非常震撼,对我极有启发。这种议论,即使出于 XIAOFANG ,我也会非常认真的思考。

        我想,如果读过我早期的文章,又能领悟我的一贯思想过程,就可以发现,我好象从来就不怎么感兴趣“物料发烧”的。其实,就拿“反对迷信测试数据”来说,思想深处也是反对对物料的迷信 ------ 测试数据也是一种物料呀。

        我和许多大发烧,包括 YK 都是朋友,但我在思想方法上,好象和刘汉盛比较沟通,虽然交情比较少,众所周知的原因嘛。

        我的“ HI END ”观,带点禅味,也就是“得鱼忘筌”,一套系统,达到人房合一,心耳无二,仿佛没有音响设备,只有自然的声音,是为至境。

        所以,“发烧的至高境界是见不到发烧”。

        我不是说我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但我知道这种境界是存在的。

        这种“发烧观”有什么好处呢?

        我想,好处就是把器材当一种达到这种境界的工具,既不忽视器材,也不崇拜器材,器材只是一种物件,工具罢了。

        不以物累,不以己悲。

        许多人看过《格调》吧?

        是什么人开破汽车,是什么人开“大奔”?

        所以,说句“大不敬”的话,一个大男人,仅仅沉迷于“音响发烧”中,“高”么?

        是“玩音响”,还是为音响“玩”?

        如果我是仅仅是“商人”,我不会思考这个问题,我更不会说这个话题。

        所以从这种角度来说,同样在“发烧音响”旗帜下,可以有这样不同的观念:

        把音响器材当作重播音乐的工具,为再现音乐的灵魂,努力从房间,软件,硬件上无尽地追求,改善。

        把玩音响,听音乐当作一种高品味的生活嗜好。

        把音响器材当作身份象征,当作精品陈设。

        把音响器材当作社交工具。

        把音响器材当作一种成人玩具。

……

       我站在“自由知识分子”的立场上,对这各种选择并不作高下的判断,但我发现人们的有意无意的分歧,都是缘于没有认识到这些观念虽然交错,却有分歧,尤其是既被称为“发烧友”,头脑不清楚,对自己的真实立场不清楚就仿佛理所当然,“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是经常看到的现象,而尊重对方,承认自己的无知,抱着客观的态度尊重对手,倒十分鲜见。

       作为一个“商人”,我要提醒顾客,你到底要什么?

       有的东西我无法提供,请找别人。

       有的东西,我可以提供,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想,华人“音响发烧”热了 20 年,为什么搞不出什么名牌?如果说是技术,资金,工艺,在香港,台湾早就不是问题,而校声水准,老外经常败给华人,这决非吹嘘。那么为什么?

       不从整体华人社会心态上找原因,永远没有答案。

       其实答案已经明白:没有设计观念,没有为不妥协的观念坚持下来的操守,没有能够理解这种观念的市场,做出来的东西能靠物料鼓噪一时,终久不能成为留下的作品。

       因为 -------- 没有灵魂,没有风格,没有自我。

       华人混乱的“发烧圈”,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另外,好象马克思曾经坚决否认自己是个“马克思主义者”,这又意味着什么?

Nelson Pass roc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1万

帖子

602

积分

荣誉会员

Discophil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2
注册时间
2005-9-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23: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壁十年
        新K211M的故事

在我的面前有一堵声音的墙。
我曾经没有察觉它。察觉它之后,又为如何打破它而苦恼。
已经10年,哦,十多年了。

1989年雏形K6加土炮3/5A,开创了我自己的HI END破冰之旅,也打破了电子管扩音机在内地的沉寂。在一帮北京热心朋友的策力下,到92年K6已经初步商品化了,我们的聆听观念也走出了“金嗓子“之类日本豪华晶体机的范围。
此时,与K6相对应,玩美国入门级HI END的晶体机成为首先富起来的烧友之流行选择。4004,555这类大功率晶体机我们听的比较多了。此时也正是“爆棚录音”风靡一时的时代。
大家都承认,与K6比,这些机器是一种强劲雄辩的直接征服,而K6则是给人一种温和的对话。
朋友间念叨的是,我们也要有更高档的顶级机,旗舰!
而在当时,那些几万元的美国发烧巨无霸,肯定就是榜样和对手。
当时,摆在中国HI END土炮发烧友面前的“登顶方案”,基本上有三种:1.仿制美国大功率巨无霸晶体机,即所谓KRLLE方案。。2. 仿制美国大功率推挽胆机,用KT88/6550或者EL34。即所谓ARC方案。 3.参考日本管球派的路线,搞单端直热管纯A类。
有意思的是,十多年后,所谓内地发烧音响厂家的领军人物,几乎都是出身于当年研制这三种“登顶方案”的,而他们对疯狂制作,极品HI END的想象力,也一直没有超出当年。

一堵墙,一堵无形的墙,也许不仅仅是声音的墙。
想想,我们这十多年到底有什么实质进步?
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现在回顾当年的认识,应该承认中国人是满聪明的,确实很快就找准了极品HI END扩音机的商业脉络,这些“登顶方案”也确实是几十年来能够成功商品化的品牌HI END仅有的三种案例,其他如电子管OTL/OCL,磁场放大器,数码功放,“看上去很美”,实际上都相当不成熟。

然而中国人又是比较缺乏大智慧的。表面皮毛学的很快很快,外观仿得很像,但这三家,三种流派的精微灵魂却甚少深究。尤其就是设计者自身对声音的判断理解,基本是止步于比较肤浅的层面,所以时至今日,业界如果谈起某品牌的声音概念,大家往往也只能流于一般套话敷衍,靠外观的时尚点缀来想象其声音素质,靠内部的用料配置来定位其产品价值。
唯此,则外观HI END,声音LOW END復何足怪。

设计,创造的本质是想象力。如果想象不出比“满城黄金”更高的境界,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外观是这样,声音更如此。
行文至此,想起趣人趣事的曾兄,就经常让我带着微笑回想当年。。。。。。

回到当年。三种“登顶方案”,北京老关小组选择211单端直热管,倒确实有原料和技术上的具体原因。那时音响专用的大功率晶体管,差分对国内根本买不到,相当一阵香港鸭寮街上的DIY套件都是内地发烧友口水一地的宝物,马宁带回一堆发烧补品,焊成的东东一时成为北京发烧圈追捧,倒卖的抢手货,可见当年的零件饥渴。所以内地玩音响“上胆机”的战略必要,竟成为老关早期发烧文章的经常主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灯胆”流传一时,想想如今满地蘑菇似的胆机厂家,中国胆机成了出口土特产,无言。。。。。。
胆机的疯狂旗舰制作,ARC/JADIS主大功率旁热管并联推挽,日本小厂“新藤”,AUDIO NOTE等主小功率直热管单端A类。长沙曙光当时已经接外单生产KT88/6550多年,但质量的不稳定惊人,普通推挽一对都经常烧,JADIS用中国胆只能大规模采购,自己老化淘汰。就这样曙光还不想卖国内,要买KT88拿美金来!而同时生产的211由于改自成熟的805生产线,就可靠得多。
日本DIY资料中,211单端的成功经验很多,这鼓舞了我们尝试。加上变压器制作我们有幸找到专家,困难逐一克服。
于是92年前后,我们北京的211单端第一次出声了。
此时正是北京最早的HI END热潮,我们搞211单端广受圈里高手关注和支持,可谓有人出人,有设备出设备,有资金出资金。
雨果老易,家兄关乃忠都多次听声,帮助调校,出资订货推广。
外观的疯狂制作,则是航天部的高人老孙协力,用一英寸厚太空级铝合金,电脑铣床铣出。
而发烧音响YK陈老编,真金白银买下最早的产品化K211,长期用在试听室,更是对国产HI END的最早肯定。
家兄关乃忠更克服运输困难,前后将数台K211运至温哥华,推他电子分音的MG3屏风,一用至今。
K211在相当长时间,成为关氏胆机的旗舰,也是95年前国内胆机的参考级标准。
K211的声音,有一种殿堂级帝王般的威严,在当年确实曾经是我想象中的极品声音。
而K211的铝板结构更相当长时间成为国内各厂牌旗舰产品的模仿对象。时至今日,国内许多展览上的新品,仍然不脱10年前K211的影子。

此后,曙光生产300B成功,我们也推出相应的旗舰机型K300BM,和后来实用化的常青树3004。在3004的设计中我们谨尊古方采用了WE91线路,结果尝到的是与K211截然不同的醇厚甜润声音。相当时间我们认为这就是两种电子管本身声音的不同。喜欢刚劲威严比较前进的声音可以选211,喜欢醇厚宽容的声音可以选300B。
然而,自己慢慢更喜欢300B的从容,细节和空气感,211听得越来越少。。。。。。

根本的转折,是2A3单端直耦的出现。3W的输出功率,竟然创造出那么多奇迹!
仿佛面前一堵墙壁打开了!
原来的录音,再清晰,相形之下仿佛细致精微的商业摄影,而此后仿佛罗丹的雕塑,圆起来,活起来了,使你不用刻意拘束于细节却可以触摸到流动的生命。
与这种生命感相比,功率重要么?

此后,2000年以来我没有再动211.

适合小音量的音响美学者,直接用MA-1,2A3.4。
中庸兼顾喀秋莎,3004.
比较低效率的喇叭用K88T,K2A3。

一个偶然机会,让我重新见到故人。一台二手过多次的K211送回彻底翻造。这给我重新审视当年自己“少作”的机会。
完工之后试听。一方面,211单端的气势动态,关氏现在机器还是没有全面可比的。
但另一方面,回头看,K211内部结构的幼稚,工艺不合理处甚多。
以现在的工艺结构,设计理念,重上211肯定可以更好。

此后,改成双单声道的K211M计划上马。

由于不必拘泥大铝板机箱,放弃了一台巨型机器的呆板概念,双单声道的设计一举把K211残余噪音的顽症解决,可靠稳定,散热等都合理多了。

而且结构设计创意惊人,到处有神来一笔。

然而,K211M的声音却一直让我自己有所保留。
这也就是我漫长时间,未肯把K211M正式发布的主要原因。

如果是90年代初,K211的声音完胜那些晶体巨无霸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是“后2A3时代”。
尤其是许多盼望着老关K211M的老用户,他们的耳朵已经让MA-1惯坏了,空灵流转的感觉,一日不可无,而K211M如果只给他们一个庄重威严的答案,肯定让他们难以满足。

十多年了。对于211,那堵墙壁依然没有打开。
难道这就是211的天性?
这几乎也就是业界对211的传统定评。
许多国内厂牌都生产211单端机,每次展览会必有211单端机,常见高级音响店陈列211单端机,但仿佛少人真正用它,众口一词,声音还是300B好听!而211矗立在单端机的庞大底座上,仿佛威严却带一丝恐怖的末日武器,谁也不愿按动按钮。

难道这就是211的宿命?

一个例外。近藤公康手焊,价值8万美元的211合并机“音乐”却一直十多年享有梦幻般的盛誉。从来没有人批评它声音不好,没有韵致。然而纯银线绕变压器,纯银电容,更不用说满机都是纯银线。。。。。。
斯人已逝!难道211好声的秘密也带去了天国?

我苦恼着。如果不打开这堵墙壁,我宁可放弃K211M计划。
我也想过临摹“音乐”。传闻“音乐”的剩余材料还可以订购,但仅仅几只银变压器已经超过10万,即使做出来,也没有生产的意义。

理念,思索。墙壁的缝隙在那里?什么是因,什么是果?

我面壁苦思。

我在逐一梳理前人的尝试。原料?电源?走线结构?接地?电容?

在偶然看到台湾一群玩家的经历时,灵光出现了。难道,日本人多年在电路上的努力,走错了路?

我立即按这个思路,对照自己在2A3单端直耦上摸索的过程。阻尼?反馈?难道。。。。。

开始实验。开声的一刹那,我明白找到了,墙壁消失了。

211的声音一样鲜活,自然。

211并不是必然拘于庙堂之威严庄重,一样可以万象千姿。

好了,十年面壁,终成正果。

等待K211M的朋友,今天终于没有让你们白等。

这一天,JACK兄特意从郑州赶来。
两个方案,对比示范。
不用一分钟,谜底就出来。没有疑问。
现在终于可以说OK了。

我们开心地逛后海,买唱片,吃吃喝喝,终于松心了!
特别感谢提供资料,启发我思路的JACK兄!

特别欢迎家兄关乃忠,雨果易有伍,YK陈老编来评鉴“破壁之后”的新211M!
Nelson Pass roc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3147

帖子

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8
注册时间
2009-4-11
发表于 2011-1-10 23: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顶,慢慢看、
50mm以冷静,真实甚至有些严肃的视角去体现画面最本质的内容,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张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1万

帖子

602

积分

荣誉会员

Discophil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2
注册时间
2005-9-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23: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嘻嘻,这里贴的都是资料性质的,一口气能看完到这里的,受我一拜~
Nelson Pass roc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1万

帖子

602

积分

荣誉会员

Discophil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2
注册时间
2005-9-17

优秀版主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23: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了几天时间看完了关生的文章,对他许多观念深以为然!若要挑刺,可能也就是那份自持和高傲吧。另外器材党可能会嫌不够烧,呵呵。

其他则非常和我心水,更好奇他个人极力推崇的2a3管机的声音了~
Nelson Pass roc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06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8-10-12
QQ
发表于 2011-1-10 23: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 先顶 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790

帖子

2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6-5-1
QQ
发表于 2011-1-11 00: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http://sjztg.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26 19:19 , Processed in 0.104495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