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最近对几种不同的单端甲类输出电路的音质进行了实验试听,实验平台是以STK 3048A为基础的自制耳放第六版(参见我的“T1专用耳放”一帖),输入放大采用高耐压、超低失真的STK 3048A厚膜电路,采用中点直流伺服,所以不需要输入电容和反馈电容。一般单端甲类输出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用一个大功率电阻作放大管的平衡臂,卢迪的RPX33、RPX300、RP010B均采用此形式,其特点是形式非常简单(见附图中1),这种电路的音质模拟味比较浓,声音比较厚实,但稍显混浊。
第二种形式是用集成三端稳压电路LM317担当恒流源的形式充当放大管的平衡臂(见附图中2),这种电路形式音质纯净透明,高音穿透力强,推800具有明显静电耳机味道,但缺点是声音稍嫌薄了一点,稍嫌不够耐听。
第三种形式是以和放大管相同的三级管担当恒流源(见附图中3),这种形式为三种电路中声音最为平衡的一种,声音柔和细腻、似乎是折中了第一、二种电路的特点,没有了第一种电路的混浊感觉,但厚度略逊一点,不过仍然明显好于第二种,声音的纯净度和透明度似乎不如第二种,但听上去比较平衡细腻。
上述三种单端甲类电路形式的音质与推挽纯甲类(我的自制耳放第三和第五版)比,还是有所不如,主要是声音的厚度(或称密度)还是不满意,特别是推800时明显不如的,有偏薄和中空的感觉(这正好印证了很多人说推800中空的问题),而推挽甲类的第三和第五版推HD800已基本上没有明显的不满意之处,另外,三种单端甲类形式的结像清晰度和轮廓感也稍差,听人声,嗓音没有第五版那样突出和清晰。最后,这三种单端甲类形式的耐听度也比推挽甲类的第五版稍逊一点,第一、第二种形式稍嫌不够耐听,久听似乎有一种类淡淡的涩味,第三种稍好,声音纯净透明、细腻柔和,但比较直白,久听既没有涩味,但也没有感觉有悦耳的甜味,总体没有推挽甲类好听和耐听,高音缺乏推挽甲类那种淡淡的舒适感和悦耳感。我估计卢迪大叔其实也很清楚单端甲类的这些问题,所以在RPX33、RPX300和RP01B上用输出电容来增加味道,但在他的旗舰耳放RP1000上就没有再采用单端甲类,而是用上推挽甲类,使得耳放的味道更加自然、悦耳(完全不同于用电容提味的人工味道,用电容提味是要牺牲声音的纯净度和透明度的)。由此来看,采用推挽甲类的RP1000推HD800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搭配,推挽甲类声音比较丰满的特点可以完全克服800声音偏薄和中空的诟病。但单端甲类电路推T1、HD650这样声音本来就比较厚实的耳机倒是很好的搭配。例如,RPX33、RPX300、RP010B。
在实验中,也分别试听了好几种的不同的三级管,包括莱曼和A1耳放所用的BD139管子,BD139的音质比较平衡,算是比较耐听的,但推动功率有些不够,即使采用正负30多伏的电压,推800和T1仍显稍混浊、脚软,当然优点是价格便宜,只要几毛一个,但只要用上稍贵一点的管子,音质就可大幅度改善。例如2SD2061,声音细腻柔和、平衡大气,推力好,只是高音延伸似乎稍欠缺一些,2SD2528、2SD1276A声音与2SD2601类似,但高音延伸得到改善,声音细腻度更好一些,已基本上挑不出什么明显的毛病。期间也试验了东芝的音响名管,2SD669A,音质与BD139类似,但显然是功率或耐压不够,装上后不久就烧了一个声道,所以后来就没有再采用。
[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11-7-19 16:23 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