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0-1 21: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本坛的好处倒是,大家有话就直说出来,不至于动辄就删贴封ID.
即使有一些烧友会有一些不干净语言,但大多数的烧友还是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的。
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一词出自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下》,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另有罗兰名著《赤子之心》。
目录
1、词语2、罗兰《赤子之心》
词目 赤子之心
发音 chì zǐ zhī xīn
释义
赤子:初生的婴儿。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
出处
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近义
纯真无邪
反义
蛇蝎心肠
示例
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所谓~,原不过是“不忍”二字。(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概述
性本善。赤子之心,就是指具有婴儿一样的纯洁无瑕的心。
它是一块莹白的玉,不是华美而耀眼的,却有一种清澈的魅力
心理健康的人常常被描述为具有童稚气(幼稚),这是因为,他们像孩子一样,往往带着天真、毫无挑剔的眼光观察世界。
在我看来,赤子之心是回归自身的一种表现。人首先要对自己真诚、坦然。
善待自己,善待别人。 是开阔、宽容、真诚、温暖、欲求的自然表露。
纯洁的心是开放的心。不存在成见。
局限于某种认识,以成见看待身边的人或事,是不能称为赤子之心的。
心已经被污染,已经存在某种颜色或图画,自然很难容下新的东西。
时时清理思维,反省自己的接受能力、以及对变化的敏感程度,是校验并恢复赤子之心的最有效的手段。
纯洁的心是吸附的心。喜欢更多的刺激,喜欢更广泛的接触。
赤子之心也是圣洁心灵的一种要求。
赤子之心除了纯洁、真诚、善良、自然等,还应该有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也就是用求索的心态,追求真理。
赤子之心是一种无法污染的神圣。
编辑本段2、罗兰《赤子之心》
一个人如能让自己经常维持象孩子一般纯洁的心灵,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待人,不自私,不猜忌,光明坦白,勇往直前,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一切最美好的都由于它是最真挚的。稍稍有一点流于造作,那价值就降低了。认真说来,世上有哪一件最恒久、最美好的东西不是由于它具备一个“真诚”与“真纯”的“真”字呢?
我们常说,一个人最快乐的时候是小的时候,无愁无虑,一片天真,是人生难得的一段好时光。其实,童年快乐的原因并非因为那时遇不到难过的事,也并非因为那时一定未受过亏待主要的是因为童年时遇事不去多想,一瞬间就会把痛苦忘记,而去想些快乐的事了。这是小孩子经常快乐的最大原因。如果我们也能使自己不斤斤计较,能及时把痛苦放开,积极地朝前看,不记恨、不自怜,心情一定能够维持开朗与轻快。
(注:童年时光是人身体生长最关键的时刻,当时不去想太多是因为脑域并未得到更大的开发,除了一些脑域宽广的孩子外;一般孩子都是很容易忘记痛苦的,因为他们的脑域受不那么大的痛苦.当然与赤子之心相反的蛇蝎心肠就是在小时候脑域阔度大,记住了那些小时侯发生的不愉快与仇恨影响了他(她)一生的心态.)
小孩子能够经常快乐的原因,不但因为他们不计较痛苦,而且因为他们容易满足,一个小玩具,一块糖,都能使他们转悲为喜。成年人由于经验多了,等闲的小快乐不能安慰他们,所以不易抛开烦恼。如果我们也能尽量让自己保持一种知足感谢的心情,不要轻视眼前手边拥有的东西,快乐也就比较容易得到了。“成人不容易摆脱烦恼的另一原因是太严肃、太固执,故意给自己制造约束,使自己放不开、丢不下、不如孩子们洒脱。
成年人往往用严肃而患得患失的态度去学习,因为负担重而效果少。孩子们在游戏的心情中去学习,因此学得快,乐趣多。
许多伟大艺术家、文学家、音乐家,都曾以天真诚挚的心情创作过为孩子们所喜欢的作品。大音乐家海顿的《玩具交响乐》,柴可夫斯基的《胡桃钳组曲》、《睡美人》、《天鹅湖》,德布西的《儿童天地》,以及大制片家华特.狄斯尼的卡通影片中的音乐,都流露着非常美丽多彩的、属于孩子们的幻想。我们可以想象,这些大师的心灵是何等的纯净与天然!惟大艺术家能始终保持一片天真的童心,事实上保持童心也就是成功的一大要素
[ 本帖最后由 davidxtb 于 2011-10-1 21:1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