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小白

[其它] Mike Bladelius先生点点滴滴(补充10月29日活动报道)

[复制链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21: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令人惊讶的是Bladelius先生甚至设计过耳机放大器。虽然他自己的产品中没有耳机放大器,但他确实为其他厂家设计过耳机放大器。具体什么产品、什么牌子?他不能说。这是商业协议规定的,所以我们不得而知。这是比较遗憾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某一款或几款有知名度的耳机放大器,事实上就是他设计的。

顺便提到,在欧洲,耳机发烧友、或者音响发烧友中使用耳机听音的人群,其主流使用方式,仍是音源+独立耳放+耳机。虽然有些放大器上带有耳机插孔,但主流的发烧友还是会购买独立的耳机放大器,去欣赏耳机。不过Bladelius先生是否会在自己的产品线中添加一个耳放呢?这点他还没有下决心。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361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1-1-13
发表于 2011-10-28 21: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919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11-5-20
发表于 2011-10-28 21: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先进的理念,不论在哪个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21: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Bladelius公司是一个很典型的“设计公司”,其核心竞争力、核心价值,在于音响设计能力。所以我们所见到的打着Bladelius牌子的产品,其实只是它设计能力的一小部分体现。更多的业务是体现在其他牌子的HI-FI产品中。只是我们不知道哪些产品是他设计的而已。

现在有很多HI-FI公司,但并不是每个HI-FI公司都有设计能力。不少公司其实主要的价值是一个牌子,而设计队伍经常更换,或者根本就没有设计能力,而是请外脑设计。但毫无疑问,象Bladelius这样的的具有很强设计能力的公司,生命力会更强。而经常更换设计师的公司、或者外聘设计的公司,一是声音难以保持稳定一致的特征,第二,竞争力也会弱一些。

举个例子瑞典还有一家著名HI-FI公司“翩美”(Primare),那就是一家典型的没有设计能力的公司。前一代的翩美音响产品几乎全部是Bladelius先生设计的。是翩美公司买断了Bladelius公司的一系列产品设计,贴上Primare的牌子而已。但之后Bladelius先生不再为翩美做设计,于是翩美的老板只能满世界到处找新的设计师,甚至找到台湾、大陆。在这样的情况下,翩美的大旗还能打多久?其实是很有疑问的。而像Bladelius这样的公司,只要Mike Bladelius在,其设计能力、推出新产品的能力,就是无可怀疑的。这是此类公司(老板就是设计师)的一个优势。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1-10-28 21:47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

主题

1万

帖子

253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3
注册时间
2006-12-28
发表于 2011-10-28 21: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JRDG也是这样的公司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屈蓄而有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21: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音响设计的问题,自然而然又引到了“主观聆听”和“客观测试”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Mike Bladelius的观点是非常清晰的——所有重要的设计决策,最终都是靠耳朵来完成的,而不是靠看曲线、看数据来决定的。这个在HI-FI设计中是个常识。HI-FI设计师最重要的资产,是他的耳朵,而不是眼睛。

那么测试数据重要吗?有多重要?我觉得Bladelius的看法,总结起来说,就是“并不是很重要”。比分说到THD(总谐波失真),很多人追求小数点后多少个零的很低的谐波失真度,有意义吗?Mike认为意义不大。关键还是THD失真数字的大小,和人的实际听感,并不能挂钩起来,或者说关联度很弱。重要的并不是THD有多低,是0.01%或者0.001%,而是这一点点失真的具体性质。我们知道失真不管是多少,反正不可能为零,总有一点点失真,但这一点点失真的性质,却是很影响听感的。其中有些我们已经掌握,比如偶次谐波失真,听感好,奇次谐波失真,听感差。其实深入下去更为复杂——到底什么性质、什么种类、什么方面的失真最影响听感,而哪些失真却并不怎么影响听感,这里面学问很深,人类迄今还没有能力去把这个问题研究透,所以最终,回到根本,还是只能靠耳朵去辨别声音品质的好坏。这是最靠谱的。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2819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11-5-23
发表于 2011-10-28 22: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391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0-7-31
QQ
发表于 2011-10-28 22: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1-10-28 21:58 发表

说到音响设计的问题,自然而然又引到了“主观聆听”和“客观测试”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Mike Bladelius的观点是非常清晰的——所有重要的设计决策,最终都是靠耳朵来完成的,而不是靠看曲线、看数据来决定的。这个 ...




非常认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22: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这里我问了Bladelius先生一个有些唐突的问题——既然设计师的耳朵那么重要,那当一个设计师年龄变老,听力逐渐衰退后,他对声音的辨别能力也会衰退,那时,他是否就难以设计出好声的音响器材?

Bladelius先生的回答是:虽然人的生理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但经验是与日俱增的,也就是说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在这方面的经验,会越来越多。这些经验的增长会抵消听力的衰减。与此同时,尽管人年纪大了之后,对高频的辨识能力会下降,比如原本能听到18000赫兹的声音,年老后只能听到12000赫兹,但是,对高频信号,耳朵仍是有反应的,虽然未必能听到12000赫兹以上的单音信号,但如果音乐讯号中缺少了这样的极高频信息,耳朵仍能感知。这个说法是有实际研究和实验支持的。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3324

帖子

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7
注册时间
2010-3-14
发表于 2011-10-28 22: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震精,VOLVO居然聘请音响设计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214

帖子

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8
注册时间
2006-5-14
发表于 2011-10-28 22: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312

帖子

0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1-9-3
发表于 2011-10-28 22: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我耳朵聋了,表诱惑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22: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Bladelius先生的介绍,他们设计和测试一个产品时,永远是用真实的音乐去聆听、辨别、判断的,而且用到的音乐类型非常广泛,从古典、JAZZ、人声独唱、器乐独奏、摇滚、无所不包。Bladelius先生并不特别侧重古典音乐,而是更注重音乐种类的完整性、丰富性。

Bladelius先生参考系统中的喇叭是什么?这个问题肯定是很多人好奇想知道的。可惜的是,这个“参考喇叭”是无可复制的,因为是Bladelius先生亲自DIY的自制作品,不对外销售。他自己做了5对这样的喇叭,用来测试自己的产品。Peter给我看了这个喇叭的图片,看上去很象是美国Wilson Audio的喇叭,只是外壳为木箱,而非金属材质。看上去就是一对木箱体的Wilson喇叭。高频单元是丹拿的,中频单元是一种手工制作的非常昂贵的小众产品,低频单元是Scan-speak产品。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22: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Bladelius先生对他的EMBLA播放器非常满意,他坚定地认为CD将慢慢地死去,而未来属于音频流。在欧洲,这个市场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很多欧洲的HI-FI烧友都逐渐把CD收藏数字化,开始欣赏音轨,而非碟片。虽然在一些亚洲市场,特别是日本,CD、SACD还有一定的市场,也很难判断CD最后死亡的时间还有多久、是否会彻底死亡,还是退缩到一个很小的角落,但音频流的主流地位和未来发展,是无可限量的。

讨论中还谈到英国Naim。这个牌子近年来经营不佳,已经被法国“劲浪”(JM Lab)收购。我们知道在中国NAIM的CD机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但在欧洲,NAIM的CD几乎没人买,倒是它的流媒体播放器HDX销售不错。看来在不同的市场上,HI-FI的情况和特征都有明显的差别。比如在中国,Bladelius的CD机还是有人买的,比如最便宜的SYN、2万多元的Freja。但在欧洲,绝对是EMBLA的天下。至于USB解码器,现在已经处于“是个厂都要做”的状况。

又顺便一提,Mike和Peter都异口同声地表示EMBLA作为CD机使用时,音质好于Freja。不过Freja是可以播放SACD的,这是一个差异。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1-10-28 22:40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787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11-3-9
发表于 2011-10-28 22: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直播咯。
君と約束した優しいあの場所ま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21 21:22 , Processed in 1.141854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