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0-3 20: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明确了这个,我们再来看近一周来围绕《痒》所引发的种种争议。
最先质疑的是当晚电视里的欢哥,他摆出了一付“无法理解”的态势,并直接向吴莫愁和哈林发出了质疑。也正是这种质疑,引来了到目前为止针对欢哥的最大一轮口水潮。这是自好声音开播以来没有的。
随后,是各路人马出战。观众,粉丝,词曲作者,专业人士,媒体,各路声音。
总结一下这些声音,从理解和接受的角度,大致可分为四类,一,不理解,不接受,二,不理解,但接受,三,理解,不接受,四,理解,接受。
欢哥是作为第一类的代表被抨击的,而在节目播出后三到四天内(注意这个时间节点),陆续有一些声音,表达了自己从不接受,到一遍遍听,逐渐接受的过程,也即是说这首作品的接受程度在逐渐提高。
第三类,理解,不接受,这点上到目前为止目测是最少的,很少有看过了,说自己听懂了,但不接受的。但我要强调的是,这一批人,我估计,在专业音乐领域,是有的,且不在少数,但目前还大都没参与发声,或者说媒体没让他们参与进来。但是这批人是一批重要的力量。而且我要着重强调的是,欢哥是属于这第三类人, 虽然很多人认为他是第一类,大家要记住这一点。
第四类,理解,接受。这一批人在逐渐增多,也是在经历一个体会的过程后多起来的。目前也有很多言论,通过各种方式来分析这首《痒》,所使用的武器也令人目不暇接,后现代,解构主义,佛学,禅宗,娱乐精神,创新品质……一首《痒》能引发这么多争议,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既然我们没有一种现成的方法去分析、理解这首《痒》,那么显然,能做的就是利用我们所能用的各种理解方式,这也符合人的习惯。要理解这首《痒》,主要是从四个层面:
一,视觉
二,唱腔
三,编曲
四,布局
从视觉方面理解《痒》的帖子到目前已经很多了,基本的理解都是一个经典的三段式,刘欢最早的质疑也是从这里开始。其实这首歌的视觉效果理解起来并不难,为什么欢哥会发出这个疑问呢?
据我的猜想,实际上欢哥在听取这首歌的过程中就已经理解了它的部分用意,但是他不能直接挑明,而是要让别人(莫愁或者哈林)自己说出来。也就是说他刻意回避了听觉的部分。为什么,我之后会解释。
好,从第二个层面,唱腔。这首歌前面的VCR已经展现了哈林和莫愁在准备过程中的一些探讨和尝试。特别是哈林要吴莫愁改变之前那种怪怪的唱腔。在VCR里,莫愁一度用了一种类似地方戏曲的强调,而哈林搞怪的模仿了她这种腔调,并明确指出:不可取。也就是说表演之前哈林就定了调子:不以怪怪的唱腔吸引人,避免上一轮中《美丽笨女人》引发的那种争议。
吴莫愁的唱腔后面还会细说,这里先指出一个细节:这首歌由《痒+天涯歌女》两部分组成,在稍后放出的官方mp3版里,《天涯歌女》这部分经过后期处理,形成了一种类似于老式电台放出的声音。根据之前的经验,这些MP3是官方经过处理、修饰后放出的,相当于最终的成品,也就是说制作者想呈现的就是这样的效果。这也给我们分析这首作品给了更多的启示。
从编曲的角度,这首《痒》包含了很多的音乐元素,从最基础的民乐,到摇滚,甚至有哥特,而开头结尾的键盘快速的琶音弹奏,造出的行云流水的效果,也是原作里没有。所以我说这是一首精心设计的作品。
而最让人不解的就是中间穿插的那段《天涯歌女》。这个布局是什么意思?
叫醒你的耳朵
关于《痒》引发了这么多争议,我之前也总结了受众的四种不同反应。但是有一些共性的东西,是可以先提炼出来的。比如很多人反复听后,觉得越听越好听。这告诉我们,首先这是一首耐听的,有技术含量的作品,也就是我最先强调的:经过精心的准备。其次,这首歌里有能让人理解的部分,又有不那么容易理解的部分,到底哪种更引领了大家的听觉?
我想回到当晚的录制现场。从当时录制的现场直播透露出的信息,刘欢和哈林组是在杨那二组录完后隔一天录制的,那时候媒体与导师已经产生了罅隙,根据后来放出的情况,从导师到学员,压力极大,当晚的录制也是一波三折,临阵换歌,媒体嘘场,哈林罢录乃至泪洒当场。而且录制的顺序是两组交替进行,并不是我们看到的一个导师先录然后第二个。
可以想见的是,前天杨那二组的录制给刘欢和哈林组带来了极大压力,逼得两位导师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排兵布阵,选歌,甚至临场的台词。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刘欢和哈林二人与杨那二人不同。杨坤和那英更在意自己中意的选手能不能走到最后,而刘欢和哈林并不是如此。刘欢之前接受采访曾说,他没怎么把冠军放在心上,我相信这是真心话。对刘欢和哈林来说,借这个平台传播相应的音乐理念和价值观,才是他们真正看中的事情。
当晚,刘欢用杰出的排兵布阵和控场能力,不仅让自己心仪的学员走到了最后,并且还成功化解了与媒体评审团之间的矛盾,尽显大师气派。而哈林则似乎有些失控,不仅泪洒当场,而且精心准备的《痒》还遭到刘欢的质疑,力挺吴莫愁晋级还遭到媒体的嘘声。
但是从事后的效果来看,哈林却并没有落下风,《痒》所引发的巨大争议自不待言,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周五之前,任何一方预测将来的冠军归属时,从来没有把吴莫愁抬到跟吉克隽逸一样的位置,而在周五之后,吉克和莫愁俨然成为夺冠的最大热门,她们的PK已成了比赛最大的看点。而这都是由一首《痒》造成的。所以从话题性到争议性到关注度上,哈林已经完全彻底达到了他的目的。现在还有人关心杨坤那英组的第一名是谁吗?
另外,从音乐本身上,我想指出的是,当晚吉克的表现虽然没有达到最佳状态,但还是当得起刘欢组第一的,她演绎的三种曲风,POP,民乐,蓝调,都是完成度很高的,大家往往聚焦于其中的一些瑕疵,而忽略了歌曲本身的难度。也由此可见大家对吉克的期待太高了。
而吴莫愁之后,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听其他的歌都无感了。其实当晚,金池,师太,包括大山,表现都是很不错的,更不要说刘欢组的袁娅**振东。但大家的注意力似乎完全被《痒》吸引过去了,甚至一遍遍反复听,反复看相关的评论,到了着魔的程度。
这就是哈林所说的“摧毁和重建”。其实相对于要摧毁和要重建的东西,这首《痒》还差的很远,所以目前有些评论,确实有些过度解读的成分。但它最大的意义,是在你原来的听觉习惯和理解方式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金海心有一首歌叫《把耳朵叫醒》,《痒》起到的就是这个效果。
谁在PK谁
相对于视觉重建而言,听觉的重建更加重要。哈林说吴莫愁摧毁了原有的听觉习惯,而重建的效果见仁见智。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建立和摧毁,都有其意义和价值,但是在这之前都必须有一个铺垫。不管是破还是立,破需要有一个东西给你破,立则需要有一个理念,有一个意识。
从这两方面,刘欢和哈林体现出了不同的思路。
刘欢的思路,接近于我在上一节“民族的真的是世界的吗”里提到的三种路径的第一种,即拷贝、模仿、学习先进的音乐体系,再创造和发展。刘欢是教西方音乐史的,深知西方的庞大音乐体系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也知道追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他所指出的路径:分类,类型化,多元化,民族与世界的结合,实际一直是这些年的主流方向。这种思路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有些路是绕不过去的,必须要一步步走。所以,他把吉克和袁娅维一直带到了最后。而吉克无疑是具有最大可能性的那个,无论从天赋,乐感,经历还是接触音乐的不同面,都是一个最好的可造之材。
但当刘欢真正提出这种思路并付诸实施的时候,却有很多人出来反对他,推崇自由的人说他保守,热爱本土文化的人说他崇洋,这也提醒我们,评价一个人要看整体,不能割裂出某一部分言行来断章取义。当然,无论批评或反对声,有些是有目的和别有用心的。这也要注意。
而哈林的动机则更让人捉摸不透。说实话,以哈林目前的地位和身份,已经不需要制造什么噱头来达到什么目的了。那么他为什么要制作这么一首奇怪的《痒》,他要达到什么效果呢?
我们不能孤立的只看一场比赛,而要把视野放大一些,看看整个台湾地区流行音乐发展的历史,才能得出答案。
整体上,华语音乐的数次突破,几乎都是从台湾开始的。1976年,民谣歌手李双泽走上淡江大学一场“西洋民谣演唱会”的舞台,将手中的一瓶可乐抛了下去,高呼“唱自己的歌”。从此华语乐坛进入了原创时代。而1982年罗大佑《之乎者也》专辑的横空出世,标志着华语音乐进入全面成熟的时期。1984年苏芮《搭错车》的出版,让华语音乐也有了震撼人心的高亢嗓音。随后以李宗盛为代表的将凡人情感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的制作方式,让商业与大众文化有了完美的交融点,并支撑了华语乐坛近20年。上世纪末,王治平发掘陶喆,自学成才的周杰伦,加上海龟的王力宏,将R&B,Hip-hop等西方的流行元素引入华语乐坛,掀起了新一波的高峰,并且跨界音乐逐渐进入主流市场。
而到了今天,华语音乐再一次进入疲软期,谁能引领新一波的潮流,制造下一个高峰,无论音乐人还是受众都在拭目以待。这时候,两种不同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刘欢(大陆原创)和哈林(港台流行)在一档最新型的、代表华语音乐最高水平的音乐评论节目里不期而遇。他们的PK,是华语音乐未来方向的探索,也是不用音乐力量间的交锋。
从情感说起
让我们回到开始的那个问题,任何事物都是有一个评价标准的,但当你理解都不能理解时,评价也就自然失效了。
那么,过去我们是怎么理解音乐的呢?
这里,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那个公式:情感>技巧。台湾为什么注重情感大于技巧,这依然要到历史里去寻找答案。
罗大佑的《之乎者也》是华语音乐史上开天辟地的作品,百张华语最佳专辑第一名。他有一句名言:音乐除了情感什么都不是。可以说,罗大佑是第一个指出音乐的功能是抒发情感的人。
罗大佑音乐的主题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变化。他的作品大多描写人在社会变革中的彷徨和无力感。所以罗大佑的作品中有一些人文的思考,也有一些激烈的内容。罗大佑出道的那个年代,台湾正处于激烈的变革中,工业发展带来的社会格局的变化,政治上要求冲破束缚的诉求,使他的歌具有了一种文化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正因为如此,他的《之乎者也》刚一面世就有5首歌被当局禁掉。
所以罗大佑的歌迷大多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听他的歌有感同身受的体会。而进入新千年后,罗大佑复出,却似乎换了一个人,从深沉的诗人变成了音乐老顽童,当年他在广州的“骂人事件”让很多人,尤其是媒体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此时台湾已经进入了后工业时代,即福山所谓“历史的终结”。社会变革带来的文化自我更新的力量已经没有了。作为一直歌唱变化,关注变化的罗大佑,一下子失去了语境,自然就找不到方向了。这也是台湾那一拨音乐人前赴后继进入大陆的原因,因为他们失去了前进的方向,需要别人来给他们答案。这时候他们发现,他们若干年来制作流行音乐积累下的经验和功底在大陆能够大派用场,大陆的音乐市场非常需要这些东西。靠了这些积淀,华语流行音乐又苟延残喘了几年。
随后,选秀时代突如其来的到来了。各种新生力量不断进入乐坛,但大家唱的歌是旧的,评点的人也是旧的。这种局面无论如何是不能长久的。
2005年的超女,诞生的三大平民偶像,代表了三种不同的音乐风格。李宇春走的实际是日韩的视觉系风格,在音乐上则很杂糅。周笔畅代表R&B,港台流行乐。张靓颖则与欧美音乐接轨。这里面的突破意义来自于李宇春和张靓颖。张靓颖的出现,给华语乐坛带来了两个升级意识,一个是歌唱技巧的全面化,一个是live的重要性。吉克隽逸在类型上,是一个升级版的张靓颖,在后者的基础上加入了民族风。大家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之前一批唱英文歌的歌手的铺垫,吉克这样的类型并不容易很快凸显,
而哈林作为台湾乐坛宗师级的代表人物,若干年来一直进行着多样的音乐尝试。他内心对华语音乐一成不变死气沉沉的现状极度不满,但也找不到缺口,更重要的是没有可以依靠的力量。
2011年底,哈林率领一支由云南地方音乐力量组成的队伍,登上了央视《梦想合唱团》的顶峰。这次经历让他对本土的民族音乐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进一步对华语音乐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哈林的思路接近于我在“民族的真的是世界的”里的第二种思路,创造一种超前的音乐形式,不能做第一,就做唯一。如果创造不了,就先摧毁。
创造&摧毁
摧毁之后可以重建。
这句话怎么理解?还是回到先前的思路。前面提到,罗大佑指出了音乐是表达情感的工具。而台湾乐坛另一位巨匠李宗盛则走了另一条路,他更为关注凡人的情感。李宗盛也有一句名言:一首歌好不好,词比曲重要。
这句话到了10年后,被一个戴着歪帽子的小子颠覆。周杰伦用他口齿不清的说唱和跨界的曲风告诉我们:唱什么不重要,风格(Style)才最重要。
而几乎在罗李的同时代,大陆早有一位先行者,以口齿不清的唱词震动了整个乐坛,他就是崔健。崔健也有一句名言:节奏比旋律更重要。
你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思路成就不同的人。而到了这首《痒》,它体现了什么样的思路,什么风格呢?
这要回到吴莫愁的演唱。由于我们听到的现场版和后来的混缩版有一定的区别,具体在后面的“来啊,流浪啊”开始,混缩版加入了另一个人声声部,可见在演唱方面,原来还有更多要展现的东西。从现场演绎的角度,吴莫愁开头几句声音没稳定下来,有一句还吞音了,肯定跟之前的预设效果有出入,这从哈林的表情也可以看出来。
而从整体而言,她的演唱达到了一个很奇怪的效果,就是很多地方有点走音的迹象,但又没有完全跑调。她的浮动范围都在半音以内,真声、假声、气声杂糅,造成了一种很奇怪的效果,有人称之为鬼声。由于这首歌基本还保持了原来的骨架,所以很多人包括原作者都认为她声音失控了。
只有那英没这么看。她说:“她掌控这些歌曲的能力,了不得。”
那么,这种貌似走音的控制,是为了达到什么效果,或者说颠覆什么呢?
很多人从词曲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把《天涯歌女》穿插在其中。其实《天涯歌女》改编自苏南民歌,由民国一代歌后周璇在电影《马路天使》中唱红。哈林之所以选择这首歌,其象征意义大过内容。《天涯歌女》是华语流行音乐的代表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流行乐走到今天,其基本结构仍然没有脱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曲雏形,即五声调式和小调歌曲。
所以哈林要摧毁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传统华语音乐的曲式结构。对于一首歌来说,调性和调式是最基本的,调一定,风格就定,你对音乐的基本态度就定了。哈林的摧毁并不是完全的推倒重建,也不是往无调性音乐方向发展,而是相当于在水泥中掺入更多的沙子,动摇了房屋的基本结构,摧毁了小调情歌在人们心目中固有的一切美好记忆和想象。至于重建了什么,由于全部效果没有呈现,无法断言。但是这首歌若没有吴莫愁夸张而又到位的演绎,绝对会成为荒腔走板的贻笑大方之作。从这点上来说,哈林赌对了人,也只有吴莫愁这样的苗子才能接受这样的改编。这正像她的东北老乡二手玫瑰在《伎俩》中唱的:
我必须学会新的卖弄啊,
这样你才能继续的喜欢,
看那艺术像个天生的哑巴,
它必须学会新的办法说话!
——二手玫瑰@ 伎俩
高下VS左右
那么,哈林为什么要做这么激进的改编,他的目的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我所看到的所有关于刘哈两组PK战的点评中,有一个人是说的最到位的,他说“吉克分出了高下,而吴莫愁分出了左右”(大意)。
我们要记得,音乐作为一种影响社会、推动变革的力量,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新左派,红色五月,嬉皮士,工人阶级的兴起,需要一种能代表自己心声的文化力量。摇滚乐和随之兴起的大众流行文化,充当了这个平台。若干年来,流行文化一直扮演着先锋力量。上世纪八十年代,内地流行乐开始普及、摇滚乐刚刚兴起的时候,一批台湾的音乐人就以敏锐的嗅觉,捕捉到了难得的机遇。这批人包括张培仁,贾敏恕,方龙骧等。他们打造了后来广为人知的黑豹,唐朝,魔岩三杰等。
但这波风潮随着中国摇滚的衰落迅速走向凋零。关于中国摇滚为什么衰落,有很多原因,窦唯曾经认为这是张培仁等那批台湾音乐人的阴谋,是他们搞垮了摇滚。关于这点,我们不做辨析,我引用乐评人王小峰的观点:当时的摇滚音乐以及一系列文化产品,都没有成熟的市场和生产体系支撑,属于空中楼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的激进只能风光一时,飞的越高,掉的越惨。
随后内地开始全面向港台流行乐低头。这样的潮流一直持续了10年,直到选秀时代的来临。各式各样的比赛重新打开了大家的耳朵,普通听众意识到民间居然有这么多高手,同时除了港台之外,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好听的音乐。从此港台在内地的一套成熟的生产流水线开始全面瓦解。同时,我们开始步履蹒跚的追赶世界的脚步。
因此,近十年来中国流行音乐乃至大众文化的发展,是远远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由于港台音乐人不思进取,内地的市场和工业体系还未成熟,不得不停留在一个比较乱的模仿阶段。这从近些年的内地选秀节目中也可见一斑。
流行音乐若不能走在时代前面,就只能被时代抛弃。哈林作为台湾音乐的老人,同时又是上世纪中叶来到台湾的大陆后人,他身上兼有台湾人漂泊无根的异乡意识,也有大陆丰富文化熏陶的传统意识。所以他的行为总是体现出两面性,无论从音乐风格,还是婚姻生活等方面都可以看出。
这种矛盾性体现在音乐上,就是用激进的方式反叛华语流行乐的根基和本源,同时又不向怪诞的方向发展。因此哈林的这次尝试,既是想保持住台湾音乐对整个华语乐坛的话语优势,又是为未来的音乐方向开辟道路。但整体上,因为基础的缺失和方向感不强,显得底气不足,只能抵用一时,说到开辟一个新领域新风格,为时尚早。
从整体上,我更赞同刘欢的一步一个脚印,但也不反对哈林的尝试。毕竟,路径是为方向服务的。我不赞同把吴莫愁捧的过高。这次的舆论中有很多将刘欢与哈林对立起来,其实在我看来,他们的共同之处大过不同。还有那种简单的拿台湾PK大陆的公式,夹杂着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检阅和投递,其实都是没抓住重点,把次要矛盾上升到主要矛盾,拿音乐浇胸中块垒。
吉克VS莫愁 谁是未来巨星
从未来的展望说开去,颠覆和反叛能成为巨星吗?当然可以,但前提是有一个可以颠覆的东西存在,在这个东西还未成熟的情况下,谈颠覆就是过于激进了。这就是刘欢质疑这种风格的原因。注意,刘欢和哈林的争执是理念之争,但说到底是话语权之争。
有很多人把吴莫愁类比为Lady Gaga,理由是另类,实际上,Lady Gaga在包装上虽然很非主流,但她的音乐风格其实是相当注重传承的。在欧美,各种音乐风格的混搭和糅合,是一个主流方向。因此刘欢这么强调类型化,也是在为创新做准备。
这里我想讲一下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这次很多人用哲学、佛学、后现代主义等分析吴莫愁,里面都突出了一个矛盾关系就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从理论角度,这种辨析很有意义,但非常复杂。从整个西方思想史的角度,后现代主义的地位是非常微妙的。它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同时又反现代工业。传统思想为它提供养料,它却拆解传统。但无论如何,后现代主义是靠着传统思想生存的,它既无法取代,又无法颠覆前者。
因此,这次吴莫愁和吉克的争锋,是一个提前展开的战场,既不是冠军之争,也不是风格类型之争。不要忘了,流行文化的地位最终是由市场决定的。吉克和吴莫愁的PK,争夺的是市场地位。
前面已经说过,流行文化是有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地域性的。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面向。就拿刘哈二组来说,如果袁娅维、王韵壹定位为小众,金池定位于三十岁以上中年群体,大山是25岁以下青年人,那么吉克和吴莫愁争夺的就是中产阶级中具有主流消费能力的那群人。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蒸蒸日上,不同层次的人会有不同的文化需求。未来中国中产阶级具有主流消费能力的人群,既需要与国内的普通消费人群区分开来,也需要与国外的中产阶级区分开来,简单的说就是中国未来掌握经济社会资源的这批中产者,也会占据流行文化的顶端。谁把握了这批人的口味,谁就掌握了未来的滚滚财源。这次好声音能有这么大的声势,其最核心的竞争力就在于这一点。
因此,这种提前展开的PK会显得有点悬空,容易把人搞乱。如果说05年的超女的成功,意外造成了两种主流人群:都市高消费女性,与西化派中青年男性的提前PK,那么这次吉克和吴莫愁的竞争则重演了当时的状况。但不同之处在于,人们的消费能力增长了,眼界也提高了,靠花拳绣腿是糊弄不了人的。这次对吉克和吴莫愁的一些质疑,也是来源于此。所以,我认为还是要以平常心面对,不要为了一个冠军伤了自家和气,眼光放长远一点。
从舞台表现力来说,这两人都是不世出的选手,已经超越了以往。中国需要她们去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吉克要成为巨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样,吴莫愁也不用急切把自己定位为非主流。对于大众文化市场来说,无论主流非主流,都是主流,没有谁可以脱离对方单独存在。这,就是我对未来之星的展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