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6-3 22: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hase 于 2013-6-4 13:59 编辑
1. 夹稳和摆放上,我觉得R PIT只要是有接触了都有一定效果的,我这里的tiglon, ar钉都和其不冲突,高度也足够矮。最好还是摆两边。如果机器前面板摆两个,空气感更足,但是略有失衡,至于后面端子太多了是摆不了的。
(更新:另外发现一个用法也不错——夹在垫板四周都可以...)
2. 如果高度不够,r pit下面垫东西恐怕要效果会降低,在我这里r pit 下面垫大理石或者橡胶,r pit的功用感觉完全消失了
3.在吸收和传导上,r pit的介绍只谈到了传导而丝毫没有谈到吸收。实际听感上也是有所类似的:r pit在我这里夹在两边的话,并没有改变音色,两端延伸和力度等HIFI素质,甚至信噪比也没什么大变化,只是音像更饱满且具深度。可以说自有癖性是小的。
顺便把枪文效果转帖一下:
音楽の躍動感が増し、音像のfocusが向上するような印象です。音楽の隅々まで見通せるようで、生々しい楽器の質感や、透き通るような美しい余韻が得られることでしょう
4.偶看杂志介绍,避震道具的话,除了常见的传导/吸收之外,悬浮也是另外一种处理途径,不过悬浮的钉子不多,板子架子唱机什么的更多吧.....普遍的听感都反映悬浮式的音场音像最为自然/.模拟(克莱默的悬浮弓法除外).....当然价格就木有便宜的了 。使用上更是....
5.我也把USB移动硬盘上试了脚钉,r pit,大理石等道具。基本都比直接落地要噪音小。但是r pit的确改变是最“见微知著”的。脚钉可以让USB移动硬盘的噪音和手摸上去的振动大幅缩小,但并不能让振动更均匀。(垫五个才最稳),而R pit我觉得是能让手摸上去的振动更均匀的。
6.关于效果和价格问题。由于这个小玩具基本对HIFI素质没什么大帮助,也不能代替吸收性的避震道具,所以卖5000日元还是挺合理的啊。至于它带来的改变,我觉得是极其对我的口味的。偶本来用的是一对,后来把解码耳放界面排插都夹上了...
7.在垫材对整体的风格影响,线材搭配上,偶是用的全套机线啊。ifii iusbpower+ap1+glasstone d3000+ar信号线+m902+gski/zk。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大饼舒曼吸音丝绸水晶黄铜大理石电磁屏蔽膜胶纸橡胶垫镁钉黑檀木垫什么的,和r pit基本都是互相加成。
而偶这里的两个垃圾电源线(jps gpa2/accuphase apl)比机线的素质,背景宁静度之类的略好,但是一上去系统原来的深邃的气质就完全被淹没在线材的个性下了
而且感觉表达方式相较之下挺无聊的..
嘛反正是最低端估计品牌FANS也不会在意233,
金嗓子电源线不管插哪里都是又甜又鲜又厚的脂粉气听起来就恶心的过期蛋糕声只有搭hd580才能听,JPS电源线不管插哪里都是高频像水晶低频像钢筋听起来就像是走的特别憋屈控制过度发声就是秒针的嘀嘀咕咕的一款低档石英表只有搭hd580才能听——咦,好像有什么莫名其妙的中枪了....
相比之下贝尔登线的气质完爆低端JPS和金嗓子啊,贝尔登线就是没什么深度也没有素质,总觉得和音乐有点隔,但是气质活跃外向又有醇厚的感觉,听起来就是醉酒者的声音,要是有绝佳深度的贝尔登线就能成诗仙李白了)。
但是好点电源线什么的又太硬基本摆不下,(我都是落地的,耳放和解码屁股对屁股的距离就是信号线的长度....),所以就用机线了。反正也不指望线材调音...(不过比较感兴趣的也用,proxima的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