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12-20 16: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erson 于 2013-12-26 12:31 编辑
有人感兴趣,这段时间的浅薄经验,做些分享。当然不能太依赖于别人的听感,听感只是特定系统下的产物,离开系统是否成立要多个心眼。
基本系统配置:Accuphase DP90--(AES)-->Bricasti M1---(XLR)-->Headamp KGSS---->STAX SR-009
系统里耳放和耳机都是主打透明度的,基本上前端的特点能比较明显的表现出来。根据这些特点,我判断M1的特性如下。特点概括为:透明、连贯,功能灵活。这里的透明是指没有雾气感,就是透过音场可以把发声单元看得更清楚,没有阻隔,实体感更强,不要理解为声音质地虚弱半透明。
关于音色:中性,在中频区域有微幅的温暖感,但染色性不强烈,有因细节充分而呈现出乐器正常的温度。M1会很容易受到线材的影响而呈现出音色上的偏向,所以更多要注意你的设定。通过播放不同的录音和更换不同的线材可以验证上面两点。如果你感受到强烈的,不分录音的温暖感,我觉得不会是M1自身带来的。另外音色可以使用滤波选择进行小幅度的调整。
关于速度:中等偏快一点,在瞬态好的后端上反而会觉得很“笃悠悠”,和细节充分也有关系。
关于力度和密度:密实有力但不会太狠。力度和电平设置有关。
USB,初步地感觉了一下M1的usb,仅仅以普通的惠普打印机附线直插MBP(OSX),即有一定惊艳感,主要体现在声音的层次条理和饱满度上,都不错,能给你一个舒适的听感,让你觉得听音乐的享受感“成立”。尽管和转盘差距明显(转盘素质全面地更强,细腻且更有底气),但考虑到没有用好线,也没有做任何优化,这样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头一回我觉得啥也没弄,解码的声音就能站得住脚了,以往随便一插听到的声音只想掀桌子。
玩M1需要注意的两点:平衡口输出电平调整和滤波模式选择。
M1的平衡口(3.9v)电平比RCA(2v)几乎翻倍,所以要特别注意是不是匹配你的系统。如果太强势,甚至高频能听到明显的刺激性,就要调低电平,方法是调整解码器后方平衡口附近标记有level的小孔中的螺丝(顺时针减小,逆时针增大)。但是调节的时候由于不会在面板上显示出来,所以要用到万用表。接电脑播放一个恒定的频率信号比如1khz(0db),然后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和调整(最好充分热机后再调,另外调的时候要等信号稳定测得输出电平数字不变后,有些播放器开始结束会采用淡入淡出,所以头尾并不准确)。最简单方法就是先大致调整出一个自己通过试听感觉饱满度/柔顺度比较好的值,然后再左右精细调整为一致(稍微差个0.0x也没啥)。当然如果你觉得默认就很好的话,说明合适你的系统,就不用调。只有XLR才可以调整,RCA的输出不可调,但可以作为取值的参考。我个人觉得比较适合我系统的取值是2.8~3.5的范围,我最后定在3.1。
滤波模式其实自己根据听感调整就可以了。最小相位模式和线性模式有十几个模式可以选,0-5滚降不太一样,数字大高频相对暗一些。我感觉最小相位音场好一点,线性声音整体性更强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