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08|回复: 30

第三只眼睛看新鲜 [分享] [转贴]

[复制链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2-9 11: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最近有很多有意思的帖子,随手转过来,凑凑热闹。

古典音乐网站的:

2003年7月26日在新墨西哥州圣塔菲(SANTAFE,NM)夏季歌剧节上首演歌剧《毛夫人》(Madame Mao)

这是美国素负盛名的一个歌剧节,作品是密西根大学音乐教授、中国大陆旅美作曲家盛宗亮( Bright Sheng)的新作。

剧照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3-12-9 11: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剧照二
这个剧照给人的联想也是很丰富的;)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3-12-9 11: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唱片封面,是设计图还是完成图,说法不一。

批评者: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跌入商业泥沼,不能自拔
理解者:形式本来就是市场需要现实需要,未尝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4531

帖子

110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10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2-9 12: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跟2003的太象了,估计不是最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557

帖子

3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9
注册时间
2003-6-11
发表于 2003-12-9 12: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模糊的背景是什么塑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1772

帖子

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0
注册时间
2003-6-4
发表于 2003-12-9 16: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这出戏演的!咱啥时候也能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3052

帖子

128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8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2-9 17: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号走资派怎么叫刘定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853

帖子

4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1
注册时间
2003-9-1
发表于 2003-12-9 19: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医学生 发表
[B]那个模糊的背景是什么塑像? [/B]
音乐厅柱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1285

帖子

128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8
注册时间
2003-9-9
发表于 2003-12-9 20: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上那个是谁,毛爷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1315

帖子

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6
注册时间
2003-1-14
发表于 2003-12-9 20: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要是可以看看洋人的解读一定很有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557

帖子

3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9
注册时间
2003-6-11
发表于 2003-12-9 22: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是看不到了   这段历史被删除了。 像我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0 22: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铁生的试卷    

   尊敬的领导:书面考试的进行就这么过去了,对此,我有点感受,愿意向领导上谈一谈。
  本人自1968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质工作。每天近18小时的繁重劳动和工作,不允许我搞业务复习。我的时间只在27号接到通知后,在考试期间,忙碌地翻读了一遍数学教材,对于几何题和今天此卷上的理化题眼瞪着,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不愿没有书本根据的胡答一气,免得领导判卷费时间。所以自己愿意遵守纪律,坚持始终,所以愿意老老实实地退场。说实话,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法外的浪荡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而有着极大的烦感,考试被他们这群大学迷给垄断了。[他们的自由生活和为个人的努力,等于了我的为人民热忱忘我的劳苦工作和诚恳的心。人们把我送到这里来,谈些什么呢?总觉得实在委曲。]在这夏锄生产的当务之急,我不忍心放弃生产而不顾为着自己专到小屋子里面去,那是过于利己了吧。如果那样将受到自己为贫下中农事业的事业心和自己自我革命的良心的谴责,有一点我可以自我安慰,我没有为此而耽误集体的工作,我在队里是负全面、完全责任的。喜降春雨,人们实在的忙,在这个人与任何利益直截矛盾的情况下,这是一场斗争(可以说)我所苦闷的地方就在这里,几个小时的书面考试,可能将把我的入学资格取消,我也不再谈什么,总觉得实在的有说不出的感觉,我自幼的理想将全然被自己的工作所排斥了,代替了,这是我唯一强调的理由。

  我是抱着新的招生制度和条件来参加学习班的。至于我的基础知识,考场就是我的母校,这里的老师们会知道的,记得还总算可以。今天的物理化学考题,虽然很浅,但我印象很浅,有2天的复习时间,我是能有保证把它答满分的。自己的政治面貌和家庭社会关系等都清白[如洗,自我表现胜似黄牛],对于这这个城市长大的孩子,几年来真是锻炼极大,尤其是思想感情上和世界观的改造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飞跃。在这里我没有按要求和制度答卷(算不得什么基础知识和能力),我感觉的并非可耻,可以勉强的应负一下嘛,翻书也能得它几十分嘛!?(没有意思)但那样作,我心是不太愉快的。我所感到荣幸的只是能在新教育制度之下,在贫下中农和领导干部们的满意地推签之下,参加了这次学习班。

  [我所理想和要求的,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入考学生之中,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以考虑为盼!白塔公社考生张铁生。]

-------------------------------------------------------------------------------------

  录入者附注:此信是1973年辽宁知青张铁生在参加高校入学文化考试时写在理化试卷背后的一封信。信中方括号内的文字,是当年发表时被删节的内容。文中有些错别字是写信者(不是录入者)的笔误,录入者未加修改。

  另外:张铁生在写此信之前,已经参加了语文、数学考试。考试均为开卷,允许翻书。张铁生此次考试的成绩是:语文:38分,数学:61分,理化:6分。语文考试的作文题是“学习《为人民服务》的体会”。

  此信被毛远新发现后,张铁生的命运从此改变。他上了大学,被突击入党,受到江青同志的亲切接见,江青同志称他是一块“有棱有角的石头”,并说“我要用这块石头打人了!”张铁生入学后,任该学院的党委副书记,1975年任全国人大常委。1976年四人帮被捕后,张亦随即被捕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摘自:经济学习
---------------------------------------------------------------------------------------
《人民日报》1973年8月10日发表,标题为:《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 作者:张铁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0 22: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冬梅:张铁生的感情生活

●41岁——走出监狱大门   

●来之不易的姻缘   

●她等他15年   

●一颗温柔的女人心   

●不敢多看那束花   

●初为人父   

●开办饲料公司

  张铁生在经历了政治上的大起大落之后,一心想默默无闻。

  1991年10月16日清晨,他就是抱着这种逃离尘世的心境,走出凌 源监狱的大门,重返尘世的。

  当他重新呼吸到大自然的空气时,他已经41岁了。

  站在监狱门口,他很想背靠电网高墙拍一张照片,可惜,由于狱 方在家人来接他前一小时放他出来,他出狱后的第一个愿望便没法实 现。他跨出铁门没有见到亲人,感到有点清冷,他向招待所走去,路 上的行人忙着赶路、上班,没有人注意他,也没有人认识他。这一点 很让他欣慰。时间过去得太久远了,他真希望人们把他忘记了,不再 知道他是谁。他渴望像山野之人那样,过普通平常的日子,以让自己 的心灵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但是既然这些很难做到,他也就明白了, 已经重返尘世,他就无法逃避尘世了,面对人间纷纭,惟一正确的选 择只能是正视现实,而不是躲避。于是,尽管他不愿意回首往事,他 还是开启了记忆的闸门。

   来之不易的姻缘

  张铁生出狱一小时后,驱车从兴城赶到凌源的家人,在招待所里 找到了他。他的身体有些发福,头发还是那样黑,皱纹刻在他的脸上, 但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多么深。

  张铁生一眼就认出了董礼平,虽然15年未见,姑娘已不再年轻, 但她此刻在张铁生的眼里却美若天仙。过去,董礼平是他的同学,现 在,董礼平对他来说重于生命。他站起来,走上前去,紧紧地握住她 的手,万语千言尽在不言中。他想起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1973年 9月,根据张铁生想学兽医或学水利的志愿,分配他去铁岭农学院牧医 系学习。提前报到的同学听说和大名鼎鼎的张铁生一个班,异常高兴, 都希望能接到他,而真正接到他的是董礼平。她热情地接过张铁生手 中的提包,带他向站外走去。张铁生还记得,当时她的脸挺黑,牙齿 很白,一眼便知也是从大田里走进课堂的知青,他问:“你是哪个班 的?”

  董礼平爽朗地说:“咱俩一个班,我昨天晚上就到了。”

  “你二十几岁?属什么的?”张铁生又问。

  “23岁。属虎。”

  “我也属虎,咱俩同岁。”

  这以后,他们共同学习了3年,是很要好的朋友。毕业时,全班只 有董礼平一人留校工作,所以,1976年12月,张铁生被押送回母校批 斗后带走时,也只董礼平一人默默相送。在那个沉重的时刻,她多想 上前去和昔日的老同学张铁生打个招呼,说几句宽慰的话,可是,她 没有机会,也没有勇气。她只能在心里呼唤他的名字,祈祷他平安归 来。

  现在,他终于归来了。他向她走来,拉住了她的手,尽管她为此 等待了5400多个日日夜夜,她毕竟等到了。

  她含着泪笑了。

  张铁生说:“如果世上真有缘分的话,我们俩的缘分就在那一接 一送中。”

  董礼平点点头,用妻子的口吻说:“走吧,咱们回家!”

  这句话张铁生听得真真切切,他也有家了!他握住董礼平的手不 放,他要永远拉着这双手,一生一世永不松开。对一个心灵受过重创 的男人来说,医治的良药,就是一颗女人的心和她那双温柔的手。

  张铁生出狱半个月后,迎来了他的41岁生日。11月4日这天,他当 年的几位要好的同学(包括董礼平在内),为他举行了一个小型生日 晚会,为他订做的生日蛋糕上写着:祝铁生41岁生日快乐!

  张铁生被这深深的同学情谊感动了。半个月来,这些同学带他去 登彩电塔,去卡拉0K歌舞厅,让他看一切新鲜的东西,体验所有全新 的感受,为的是让他尽快适应外面的世界。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他 觉得自己观念落后、反应迟钝,真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 世界很无奈!

  这些同学当年因受他牵连而饱经磨难,有的甚至几年没有给分配 工作。可是,他们并没有嫉恨他,他们仍是他的挚友。15年来,这些 同学没有忘记他,他们多次去兴城看望他的母亲,替他尽一点孝心。

  他举起酒杯,向大家敬一杯酒。他的胃病很重,不能喝酒,但是, 这杯酒他一定要喝,这酒是和泪一起咽下去了。他说:“你们对我的 情谊,我没齿难忘!”

  张铁生因此懂得了一个真理:比大海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 的是人的胸怀!

  张铁生出狱后,董礼平与他步步相随,他很快就觉得离不开她了。 他们本想悄悄地结婚,正如他们悄悄地相爱。可是,家里人坚决不同 意,礼平等了你这么多年,悄没声地娶进门可不行。没用他俩插手, 弟弟让出自己的一套两居室楼房诚心诚意给他们做新房,用最快速度 装修,花了上万元(这笔钱是父亲留下的遗产)。

  12月22日,张铁生的婚礼在他弟弟刘铁山(张铁生本姓刘)承包 的天鹅饭店举行。只有家人、亲戚和几位同学参加。沈阳来的一位女 同学问:“有没有录像?”   张铁生说:“没有。”

  “那不行,现在结婚都录像。”

  于是,摄像师被请来了。

  凌源劳改二支队的政委、大队长一行5人,千里迢迢从凌源赶到兴 城,还带来一条毛毯做贺礼。他们特意都穿了便衣,政委解释说: “我们是作为朋友来祝贺的。”他拍着张铁生的肩膀说:“小董是个 好姑娘,你千万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姻缘哪!”

  张铁生说:“你放心。我永远不会辜负她。”

  婚礼开始了,张铁生第一次穿着西服,系着领带,站在身穿红毛 衣的新娘子身旁。他郑重地说:“我是一个坐过15年牢的人,由于我 的原因,很多亲友受到牵连,你们身心遭受的损失,我无力偿还。只 能在此向所有受我牵连的人表示我深深的歉意!”说着,他向众人三 鞠躬,张铁生接着说:“我的老同学董礼平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和珍贵 的爱情,她的高尚情操是我无法报答的,她对我情重如山,从今后, 我们要相亲相爱,相依为命,手拉着手,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

  枣山乡情

  张铁生出狱后,有一种自卑感,他不愿意让人家知道他是谁。不 知道,他就自由自在,知道了,他就不自然。他更不愿意回当年插队 的枣山去,似乎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而枣山的父老乡亲却没有忘记他, 听说他回来了,纷纷带着东西来看他。年岁大的老爷子让儿子用自行 车带着走了20多里地,来看这位当年的知青、当年的队长。张铁生实 在担当不过这份浓厚的乡情,只好带着董礼平回枣山去看乡亲们。   张铁生一进村,正碰上小程拿一把镰刀从山上下来。15年未见, 小程姑娘明显见老,不过模样一点没变。她热情地把张铁生和董礼平 拉到自己家里,张铁生见她家房子高大、设备齐全,两个孩子也都长 大了,很高兴。

  见到小程,张铁生必然想到他当年的未婚妻小侯。她们俩当时是 好朋友。小程也必然要对张铁生谈起小侯,性格刚烈的小程含着泪说: “她没等你,当初山盟海誓的。”

  张铁生慨叹道:“我不怪她,是我没让她等。”

  小侯是还乡青年,比张铁生小两岁,在人品长相上,村里的姑娘 没人能超过她。

  张铁生上大学后,名声越来越大,小侯心里没底,便止步不前了。 但张铁生并不是在感情上见异思迁的人,他依然一片真心地爱小侯, 大学3年,他写给小侯的情书不断,并公开了他们的关系,也斩断了一 些姑娘对他的情意,董礼平就是通过这件事才看重他的。

  张铁生入狱后,小侯家悔婚,小侯坚决不同意,甚至从家里搬了 出来。可是,她不知道张铁生在哪儿,也不知道他会怎样,来找她外 调的人接连不断,赤脚医生也不让她干了,走到哪里背后都有人指指 点点,痛苦时时刻刻撕咬着她的心,张铁生给她写了最后一封信,告 诉她不要等了:我是没有指望的人,那块表留给你做个纪念吧。

  小侯26岁时嫁给了城里的一位工人,丈夫对她很好。张铁生与董 礼平结婚时,她曾想前去祝贺,却终究没有鼓足勇气。一个月后,她 托人给张铁生送来一束花,写了一封信。张铁生百感交集,一个人握 着那封信跑到海边。冬天的海边,静无人影,面向大海,张铁生足足 站了1个小时,曾经历过的情感是一辈子也忘不掉的。他不敢多看那束 花,把花锁了起来。

  张铁生出狱后,几个月没有工作。

  当地政府把给他安排工作的事当作难题,一级一级往上交,张铁 生生活无着落,妻子又怀孕,他堂堂七尺男儿不能长期靠妻子养活。 经一位校友介绍,他来到另一位老校友开办的饲料公司任职,公司为 解决他们夫妻两地生活的问题,特地安排他在沈阳建办事处。

  目前,他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他学农出身,搞饲料也算是专业 对口。他不再迷信“铁饭碗”了,来办事处工作的两个研究生就是扔 掉“铁饭碗”的,他们正在努力工作,要把手中的“泥饭碗”变成 “金饭碗”。

   初为人父

  1992年11月12日,42岁的张铁生陪着42岁的妻子到沈阳医大三院 妇产科检查,预产期已经到了。非常喜爱孩子的张铁生多么盼望早日 见到自己的孩子啊!   由于胎儿过大,董礼平接受剖腹产,当天生下一个8斤8两的女孩。 守候在分娩室外的张铁生听到婴儿的啼哭,异常激动,那一声响亮的 啼哭,就是他人生命运交响曲的一个崭新乐章。他做爸爸了,他做梦 也没想到,自己今生今世还能当父亲,他太高兴了。   当护士跑出来告诉他生了一个女孩时,他略为感到有些失望。倒 不是因为他重男轻女,而是为了安慰盼孙子心切的父亲。张家的下一 辈已有5个女孩就缺一个孙子,老爹对他们寄予厚望,这下让老人失望 了。

  护士送孩子去婴儿室时,对这位中年得子的父亲格外关照:“先 抱抱你的女儿吧!”

  张铁生伸手抱起自己的女儿,一种从未有过的柔情顿时充溢了他 的心胸,他望着女儿的小鼻子小眼儿,看不够亲不够,神圣的父爱从 他心头升起。他坐在那足足抱了1个小时,如果不是护士催促,他还不 舍得放下。

  中国人是最善良、最富于同情心的民族,张铁生赫赫有名时,老 百姓可能并不买他的账,可是,当他落难后,人们就给他极大的同情 和帮助,而且是完全不要求回报的援助。张铁生在兴城街头买油条时, 卖油条的孩子不收他的钱,他问:“为什么?”孩子回头看看父亲说: “他告诉我不让收你的钱。”

  出狱之后,不论办户口还是办结婚登记,所到之处,人们都很热 情地给他提供方便。这次在医院里,他又一次感受到了来自普通人的 帮助和爱护。这让张铁生感到,生活是多么美好!他无法用语言表达 自己对生活、对人民的谢意。

  孩子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生机,张铁生私下与董礼平合计,现 在咱们得多挣点钱,为孩子,也为自己。因为我们老的时候,孩子还 没有长大,我们必须依靠自己养老,我们也有责任为孩子的将来做一 点储备。

  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他才全力工作,不仅承包了办事处,还与 同伴合伙开办了自己的饲料公司。

  社会生活就像一条永不回头的河流,张铁生曾是河滩上一条搁浅 的小船,现在,这条刚刚修复的小船又汇入了大河,向前航行。他不 能对那块搁浅地频频回首,也没有时间去数走过的足迹。失去的时间 太多了,他必须比同龄人付出更艰辛的努力,才能追赶上时代的脚步。

(中华读书报1998年07月29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0 22: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铁生:昔日“白卷英雄”今日千万富翁

1973年,正在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插队的张铁生被推荐参加大学考试。6月30日,在理化考试时,他仅做了3道小题,其余一片空白,却在试卷背面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张铁生诉说了自己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的心理冲突,发泄他因不忍心放弃集体生产而躲到小屋里去复习功课,而导致文化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不满情绪。

  同年7月19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了张铁生的信。编者按说:“张铁生的理化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问题,却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8月20日,《人民日报》又转载了张铁生的信,又另加编者按语“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确实发人深思。”随后,全国各地报刊纷纷转载,张铁生一夜之间成了名噪全国的勇于交“白卷”的反潮流英雄。

  “四人帮”一伙对张铁生交“白卷”的行为赞不绝口。1973年,张铁生顺利地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1975年,第四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张铁生当选为人大常委。江青、王洪文亲自接见他,以示笼络。1975年8月张铁生升任铁岭农学院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副书记……

  从此,红得发紫的张铁生开始频繁参加社会活动,成了绑在“四人帮”战车上的一名打手……

  “四人帮”被粉碎后,张铁生的政治靠山冰消雪融。

  1983年3月23日,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公审张铁生反革命案件。3月25日,该法院判处张铁生15年徒刑,剥夺政治权利3年,刑期从1976年算起。张铁生在辽宁省凌源监狱里度过了漫长的刑期。

  如今,张铁生出狱已经整整12年了。很少有人知道,他现在已成为了腰缠万贯的千万富翁。

  昔日“白卷英雄”成了千万富翁,这无疑是一个爆炸性新闻。那么,在知识时代,这位曾经对知识采取了极端蔑视态度的“白卷英雄”是靠什么打拼成了千万富翁的呢?

  2003年8月15日,记者采访了张铁生的挚友和创业伙伴——禾丰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卫东先生。9月5日晚,记者又拔通了张铁生家里的电话,这位年过50的汉子在电话里畅谈了自己出狱后这十多年来迭宕起伏的创业之路。

  出狱后,初返社会他只能替人跑腿1991年10月16日,41岁的张铁生刑满获释,怀着一颗忐忑的不安的心情回到社会。同年12月22日,他和沈阳农业大学讲师董礼平女士在辽宁省兴城县结婚。

  婚后,张铁生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出狱后的他有一种自卑感,不愿意让人们知道他是谁,更不愿意见熟人。因此,在工作问题上,他一直寄希望于辽宁省葫芦岛市政府给他安排一个岗位。那段时间,他几乎很少出门,每天就呆在家里,戴一副墨镜,谁也不见,就等当地政府的安排。

  然而,当地政府觉得给张铁生安排工作的事挺敏感,而且他们担心张铁生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便把这事当作难题,一级一级往上交,却一直没有一个结果。

  1992年初,按捺不住的张铁生终于第一次走出家门,找到一位在市政府部门供职的远房亲戚,询问安排工作的事。那位远亲语重心长地说:“铁生啊,你不要寄什么希望了,还是自谋生路吧!”张铁生彻底绝望了,郁闷不得志的他来到沈阳农业大学妻子董礼平那儿。这时,他得到一个喜讯:妻子怀孕了!高兴之余,40多岁的张铁生痛感堂堂七尺男儿不能再靠妻子养活了!于是,张铁生决定走出去自己创业,发誓发当一名好父亲。

  可是自己能干什么呢?张铁生想,自己在监狱里曾帮人看过病,有医疗卫生方面的经验,便想回到兴城办一个私人诊所。可是,由于没有专业技术职称,他打听了半天还是不能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这样,张铁生刚升起来的希望又成了泡影。那段时间,他十分失落,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

  幸好,妻子董礼平是一位善解人意的人,她一方面安慰丈夫,一方面暗中帮丈夫找工作。当时,董礼平有一位学生名叫金卫东,毕业后下海在正大康地(深圳)有限公司做预混剂(畜牧饲料)销售,1992年又受聘于北京康地公司担任东北地区经理。她想,这位学生在外面能力强,不如找他帮忙。于是,董礼平便找到金卫东说:“卫东,铁生没有工作,你帮帮他吧。”金卫东一听,便点头答应了。

  刚好那时,北京康地公司正准备扩展东北市场,需要招兵买马,而金卫东认为张铁生是一个大名人,如果能进康地公司,一定会带来名人效应。于是,几天后,金卫东提着礼品来到了董礼平的家,准备请张铁生出山。不想,他进门时,董礼平不在,而张铁生正戴着一副墨镜,坐在阳台上听收音机。金卫东没有认出他,便问:“我是董礼平的学生金卫东。铁生大哥在吗?”张铁生早就听妻子提过金卫东,听说他来了,便立即摘下墨镜说,说:“我就是。”这时,金卫东腰间的呼机突然响了,还没等金卫东反应过来,张铁生的双眼已开始四处搜寻:“哪来的虫子呢?什么虫子在叫?”金卫东不禁笑了笑了说:“大哥,别找了,在我腰上别着呢。它不是虫子,是呼机。如果有人呼我,我就能知道他的电话号码,然后我再给他打过去。这是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说完,金卫东就拿出“大哥大”准备回电话。“卫东,你怎么拿一个发报器呢?”张铁生更是不解地问。“大哥,这个叫‘大哥大’,就是移动电话,不需要电话线,你想打到哪里就能打到哪里。”面对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张铁生恍如隔世。尽管如此,金卫东还是想让他进北京康地公司。不想,张铁生一听说要他给外国人打工,便一口回绝了。因为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六七十年代,认为中国人应该把自己的才华贡献给自己的国家。

  无奈,金卫东只好将张铁生介绍到辽宁省鞍山市辽河饲料公司。辽河饲料公司是辽宁当时最大的一家饲料公司,其老板黄经理又是金卫东的朋友。当金卫东将电话打到黄经理那里说明此事后,黄经理开始有点担心张铁生能否适应私营企业的管理。但他碍于金卫东的面子,只好同意让金卫东带张铁生过去看看。

  第二天,金卫东和张铁生乘火车来到了鞍山市辽河饲料公司。不想,这位老板和张铁生见面后,发现张铁生是一个爽快而办事干练的人,便答应让他先在公司下属的一个工厂办公室当一名小职员,主要任务是干一些杂事。

  有了工作后,张铁生的性格变了,他不再自卑,甚至连说话的声音也提高了。尽管那时他在办公室里只是一个跑跑腿的小职员,可他仍然十分投入。很快,他的能力例让公司的老板刮目相看。

  从头再来,40岁的汉子像小学生一样求学1992年秋天,辽河饲料公司为了开拓沈阳市场,决定在沈阳设立办事处,负责沈阳的市场开发和售后服务。

  当时,公司认为张铁生的能力不错,便决定派他到沈阳创建办事处,并担任办事处主任。

  张铁生是一个十分好强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那时,办事处刚刚成立,开拓市场是当务之急。

  有一次,张铁生带着一位叫汪洋的员工到沈阳一家大型国有养鸡场推销饲料。找到养鸡场的负责人后,他便直接掏出随身携带的样品,请那位负责人过目。不想,那位负责人手一摆,说:“我们不需要这个。”张铁生十分纳闷,心想养鸡场怎么不需要饲料呢?最后,他才弄明白让那位负责人生气的是,他没有自我介绍。其实,张铁生那时最怕在别人面前介绍自己,害怕别人笑话他干这一行。

  这时,另外一家饲料公司的业务员也找到了养鸡场的那位负责人,只见那位业务员先是递上一张名片,接着介绍自己的产品。而那位负责人认真听取了他的意见后,准备试用那人的产品。

  这件事让张铁生认识到了名片的作用。回到办事处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设计了一款名片,第一次将“张铁生”这三个字推销出去。果然,他发现有了名片后,许多事情好办多了。

  接下来,张铁生开始学习市场营销知识。他到书店买来一些市场营销方面的书,一有时间就埋头苦读。就这样,他一边学,一边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果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半年后,沈阳办事处的业绩从最开始的零销售迅速上升为几十万吨的销量。张铁生也从中认识到了知识的力量,从此更加发奋苦读。

  然而,就在这时,公司总部认为张铁生带领的一帮人都是沈阳农业大学的人,怕沈阳的业务做大了,局势不好控制,便从公司总部派了一名经理来沈阳接管办事处的事务。张铁生知道此事后,十分生气,认为公司老总不信任他了。于是,他离开了办事处。而办事处失去了他的支撑,不久就被撤消了。

  刚好此时,也就是1992年11月12日,42岁的董礼平剖腹产下一个4.4公斤的女婴。孩子的降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生机,张铁生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1993年4月,张铁生找到在北京康地饲料公司做高层管理工作的金卫东,希望和他一起创办自己的饲料公司。刚好金卫东正有此意,他又邀请康地公司另一位同事丁云峰一起参加。很快,由金卫东、张铁生、汪洋和丁云峰四人控股的天地饲料公司在沈阳农业科学院附近正式成立。

  开始,公司的总经理由金卫东担任,丁云峰主要负责饲料的配方,而张铁生和汪洋则负责市场销售。然而,这时已认识到知识重要性的张铁生不甘心只做一名推销员,他想自己既然在做饲料生意,就必须懂得饲料的配方。

  为了完全搞懂饲料的配方,张铁生没事干的时候就跟着金卫东和丁云峰学习。张铁生虚心学习的劲头,像一个小学生,有时弄得这两位年纪比他小的合伙人都不好意思,不得不将饲料配方的技术教给他。

  半年后,张铁生不仅弄懂了电脑的系统操作,而且对饲料的配方也精通了。从此,他觉得自己真正迈进了一个“知识创造财富”的时代,与自己年轻时判若两人。

  诚信经营,昔日“白卷英雄”成了千万富翁1993年底,就在张铁生准备大干一场时,北京康地公司为了留住人才,决定提升金卫东为东亚地区的销售部经理。于是,金卫东和丁云峰为了谋求更高的发展机会,便先后退出天地饲料厂,留下张铁生和汪洋继续打拼。

  张铁生得知这一消息后,心头非常沉重。那时,张铁生手头最缺的是钱,资金不足令这个刚刚起航的小公司生存十分困难。

  就在张铁生四处求款无门的时候,他的一个老客户,沈阳辽河养鸡厂的厂长汪文平给张铁生预付了10万元货款,希望订购一批饲料。而恰好这时,汪文平需要的那种饲料十分紧缺,一时根本没办法弄到。做事老实的老铁生向汪文平说明情况后,正准备将货款打回辽河养鸡厂。不想,令张生今生无比感激的是,汪文平居然爽快地说:“货款就先存在你那里吧,什么时候有货了,你就什么时候给我发货。”老朋友的信任让张铁生有了新的希望。

  于是,张铁生便用这笔钱在郊外租了一个厂房,并到沈阳市第三粮库进了两吨原饲料。那时,他请不起饲料配制的技术人员,便自己试着用电脑配制。由于这是第一次操作,他害怕配不好,会砸了“天地”的牌子。于是,他亲自跑到北京,请教先前的合伙人丁云峰。丁云峰没有保留,教给了他如何配制饲料的技巧。

  很快,张铁生的天地牌饲料上市了。然而,就在公司刚刚有起色的时候,一场灭顶之灾悄悄地袭来。

  1994年7月的一天,张铁生正在工厂的生产车间检查刚刚生产出来的饲料。突然,工厂的保安冲进来说外面有几个农民在闹事。张铁生走出工厂大门一看,原来是那些农民家里饲养的小雏鸡因为吃了天地牌饲料,不但没有长大,反而一只只地瘫了。

  得知详细情况后,张铁生马上赶到事发地,将瘫在地上的小雏鸡拿回检验。结果,他发现他们刚刚生产出来的饲料因生产质量把关不严,氟的含量超标了。张铁生赔给遭受损失的农民共6万多元现金。

  消息传出后,一时间,许多供销商纷纷要求退货。为了稳住市场,张铁生立即停止饲料的生产,将自己关在家里,全心研究新的饲料配方。一个星期后,他终于又配制了一种新饲料配方。

  有了新的配方,张铁生便开始重新让自己的天地饲料进入市场。然而,由于发生了上次的事件,推销饲料的难度就更大了。加上当时国际知名品牌饲料——台湾大成饲料已进入沈阳市场。张铁生非常清楚,在这个时候,如果跟它竞争,显然是鸡蛋碰石头。于是,他采取了一种“跟进”的战略,即将天地饲料的价格定位于比大成的价格低50元,而大成销售到哪里,张铁生就跟到哪里。由于天地饲料的价格低于大成饲料,而且配方又经过改良,因此,一年后,张铁生让天地牌饲料很快在沈阳站稳了脚跟。到1995年,天地饲料已经占据了沈阳绝大部分饲料市场。

  1995年6月18日,张铁生先前的合伙人金卫东等人在沈阳正式注册成立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后改为集团公司)。于是,1998年初,天地饲料公司正式并入禾丰公司,张铁生和合伙人汪洋(后来撤股)以参股10%的形式,进入禾丰公司的管理层。目前,53岁的张铁生除担任集团公司商政总监外,还兼任监事会主席一职。而目前的禾丰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净资产过亿元、拥有17家子公司的大集团。

  世事轮回,历尽沧桑。如今,昔日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已成为腰缠万贯的千万富翁。

新华网 2003.1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1 08: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铁生的“白卷事件”,直接联想起当时的那部很好看的电影,改革上大学入学标准,最主要的条件是,谁手掌的老茧厚,谁就有资格。不要考试,这个多吸引人啊!

电影里有趣味的场面很多,最经典的就是根据张铁生这个新闻编写的“马尾巴的功能”的故事。葛优的老子葛存壮扮演的农林学院老教授,其他都不懂,上课只会讲授“马尾巴的功能”:D :D :D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看很多知识分子热情高涨,编写文章,最最严重和愤怒地谴责这个故事,还有个别血气方刚的,大声呐喊,为马尾巴声张公道:马尾巴就是有作用,而且还有巨大作用! ;) ;) ;)

电影里有一首民歌很好听,一首男女声的对唱。女的是郭兰英,男声是谁,记不清楚了。很久没听郭兰英歌声,当时感觉特别过瘾。转眼多少年过去了,呵......

否兄告诉我吧:confuse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25 10:31 , Processed in 0.104631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