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老唱片

请F15谈谈维也纳之声!

[复制链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4-2-27 09: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泽现场最良好的表现是全部背乐谱指挥,昨天和今天!可见他熟悉程度和付出努力!

顺带说说现场“露拙”的事情。

小泽习惯轻松的步伐跳上指挥台。上海的听众热门的是小泽,不是维也纳爱乐。因为维也纳的乐手很“呆办”,看看那个首席就知道了。据说不是乐团那个像“施大爷”的第一首席?

此前有人告诉说,昨晚的作品,专业性强点,不好听;今天很好,适合大家。嘿,很有趣的解说。

也许真如我遇到的那位年轻“现场痴迷音乐爱好者”所言,这是中国首演老布的第二,大家太不熟悉了,所以四个乐章,每个乐章结束都是掌声雷动。

回来的路上我想,确实很为难大家,谁叫老布喜欢一个乐章里,三番五次突然停顿?这不是一个曲子演奏结束吗!

呵,第三乐章再次被掌声打断时,小泽似乎有点接不上延续来的情绪。其实在第二乐章演出时候,左侧2次传来砰的重重关门声。第三乐章结束,热情的听众还是用掌声打断音乐,小泽显得无可奈何。这次他不再回头去看后面的观众......

不过现场确实没有手机声,没有人说话声,但讨厌的咳嗽声,不是一个二个......:ma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1315

帖子

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6
注册时间
2003-1-14
发表于 2004-2-27 22: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严禁呼吸道疾病人士入场!: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4-2-28 0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声音又想到了场所。上海的东方艺术中心明年可以建成吧?那里的声音应该不错。同一批的有国家大剧院和深圳的一个艺术中心。

据说国家大剧院已完成了2/3主体,明年9月可建好演出。有消息说,文化部已经向海内外的一流团体发出演出邀请,但是,现在遇到了比硬件更棘手的问题:至今尚未建立起运营班子,当然没有确定管理模式和体制。

最新的消息是,埃森巴赫今年还要来中国演出,这次指挥的是法国的乐团。另一个消息似乎与国家大剧院有关的,柏林爱乐中国演出明年四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4-2-28 10: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说他们无论大起大落都没问题,其实没有“大起大落”。从音量大小来说,还是那种调整声音旋纽的感觉;从音色变化来说,还是阳光对海浪折射以后发出的不同光泽般感觉;从音乐表现来说,他们是一层层一浪浪的涌现,用“潮起潮落”,直至高潮到来的感觉。站在海边观望涨潮的那种感受一般,似乎他们对布鲁克纳的演绎更是这么准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1541

帖子

135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35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2-28 20: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两位的描述维也纳的铜管水平好高啊!要是演出布鲁克纳后三部说不定我就能下决心赶过去了。维也纳的座位法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4-2-28 22: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的乐队没有用美国乐器,至少长号和小号是典型的欧洲号。“圆润而不明亮”是最主要的特点。

维也纳摆位,前面第一第二小提琴都在左边30--32把?,靠后是竖琴;右边是中提琴12把,中间和右边是10把大提琴和8把贝司

大剧院的声音明显是左边座位好过右边。至少右边的低音感觉不够松弛自然。一层的声音有些发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1541

帖子

135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35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2-28 23: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老唱片 发表
[B]圆润而不明亮[/B]
有些黯,没有突兀的毛刺和侵略性的金属声,是吧?

这好象不是传统的座位法哦,老式的好象是小提琴分坐两侧

信箱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4-2-29 09: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维也纳爱乐整体的声音,音色是偏暗的,但光泽很好,或许是叫质感很好。就像一件新的东西,色彩不是艳丽的荧光的,但我们感觉的到他是新的,是几成新的!

这个使我想起小提琴的声音。不是因为它用了金属弦,就一定是钢丝的声音。这次有几段首席的独奏,很能说明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16

帖子

11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2-29 14: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这边听了几十场音乐会了,因为在这边古典乐是没落音乐,喜欢的绝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所以每次现场,都会听到咳嗽的声音,我想这个大概不能太强求老人家了,我见过很多次,一些老人在开始前吃几片药的,老唱片兄也应该多些包容才是。

关于鼓掌,这个当然是和熟悉曲目的程度成正比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每次要是没有鼓掌还演奏不下去呢,呵呵呵。我的做法是在去现场之前,尽量听一下CD,如果没有听过的曲目,我一般不会贸然鼓掌,其实最后演奏完了可以多鼓一下嘛,谢幕可以多谢一次,也就是了。在曲目演奏之中,国外的观众也是不鼓掌的,交响乐的乐章间也不鼓掌的,都是每个曲目完了再鼓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4-3-1 11: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我理解你心里要说的!

其实我不一定这么苛求现场一定要做到鸦雀无声,一些声音是无奈的,是可以宽忍的,例如你说的情况。但总觉得如果都考虑到大家的因素多一些,采用有些其他的小措施,似乎可以避免咳嗽声盖过乐器的声音,例如用个纸巾手绢遮挡一下,是否可能好一些?

我的前面,右手的边上都有人咳嗽,但不是老年人,我不好说他们肆无忌惮;)

可是还有至少四个到五个却在用手机发短信,当然他们是震动,没有声音,但蓝色的耀眼屏幕在现场格外醒目,也是一种干扰:mad:

无奈无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4-3-1 20: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自然联想到录音与唱片的话题。
喜欢DG的声音?
卡拉扬与维也纳爱乐最精彩的合作之一,可惜时间只有54’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4-3-1 20: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看,在杰西·诺曼面前,卡拉扬又老又小的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4-3-1 23: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维也纳爱乐在人民大会堂的演出情况(Cina)

跟各位朋友汇报一下吧。

周二那天演的。本来周二是我的“铁定回家日”(孝敬父母),而且人人皆知人大会堂并不是听音乐的地方。但毕竟是维也纳爱乐,非同小可。即使是凑热闹,这个热闹也还是想凑一下。前些时在保利看ASHKENAZI指挥中国爱乐的节目时,已经跟“牛哥”打了招呼,请他帮我盯着点楼上的票。

那天不是上班吗。家是回不成了。XSM说她到电视台录节目,然后就直奔人大会堂。我比她去得晚。等我到人大会堂“斗牛场”即存包处附近时,已人头涌动,买卖双方都有,相当热闹的说。

那牛哥手中没有楼上的票,XSM已经请他去找,迟迟不见他回来。身边来了“无数”兜售门票的,大部分认识。起初我们开价是100,倒爷们听了扭头就走。想起上次费城交响乐团来时跟YR一起斗牛险些失败,害得YR没看成的经验教训,决定也不能太财迷,致使前功尽弃。于是调整了一下心理价位(口头出价200,心理价位最多300)。最后是合计500RMB成交两张。实属“历史上”(我自己的历史)人大会堂的“牛价新高”(以往的“最高价”是那次YR没看成的150RMB)。

本是后排的票,去了就直奔前排。见4、5排有大排空座,料定不会坐满。后得知这些座位已经由一个公司给包了,都没人来,所以好多人落得个便宜。

很可惜,VPO好不容易来一次,北京却只有人大会堂一场。另有上海大剧院2场。但想想也能“理解”。因为虽然小泽征尔是跟中国最好的“国际特级大师”,但却从未在人大会堂演出过。因为他早年带波士顿交响乐团访华时还是改革开放初期,尚无外国艺术家在人大会堂演出的先例(这“先例”好像是从80年代中期前后PAVAROTTI来北京时才开创的)。后来他再来基本上都是指挥中国的交响乐团。本来那年波士顿交响乐团要来,偏偏临行前遇到美国“误炸使馆”事件,临时取消,只有他一人来中国帮忙训练了一下中国交响乐团。后来就是跟老罗、中央音乐院学生一起演奏。再来就是前年在天桥演出“蝴蝶夫人”,也无法安排在人大会堂。自1990年代初期以来,凡国际大交响乐团来北京演出,必安排人大会堂演出一场,是一种“待遇”。上次VPO是“ZUBY BABY”带来,也在那里演出了一场。ZUBY还不止这一次,那年带佛洛伦萨歌剧院演出张艺谋版“图兰多”,也曾顺便在人大会堂演出过威尔第“安魂曲”。同是来自亚洲的“特级大师”,ZUBY都“享受”了这么多次,SEIJI假如不“享受”一次,岂不是老朋友“亏待”他。再说北京也没什么真正好的音乐厅。不如在上海多安排一场。

不过人大会堂既然不是演奏(欣赏)音乐的“正地方”,曲目安排就以通俗一点的为主。上半场是舒伯特第八交响曲“未完成”和R.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堂璜”,下半场便是几个小PIECES。

根据以往经验,在人大会堂演奏节奏慢一点或者安静一点的音乐反而好些。总的来说,“未完成”还是相当不错的。各个声部前都安放了麦克风,声音都是经过了扩音,而不是“真声”。但由于该作品中弦乐、木管、圆号之类演奏的歌唱性旋律较多,“扩”出来的声音显得甚是“深沉”,尤其是大提琴的声音,甚至有点“歪打正着”的效果。第一乐章的处理颇句戏剧性,突出对比。但第二乐章中某些段落的木管与弦乐的配合,按照SEIJI 的能力本来能“调”得非常动听,非常绝妙,可惜在人大会堂这样的音响条件下就出不来那种效果了(那年在NY的CARBNEGIE HALL听SEIJI指挥VPO马勒第二,那第二乐章奏得真是扣人心弦的说,虽是坐在五楼最后一排,却听得我“魂儿”都快出来了)。但总的来说,VPO在演奏舒伯特方面确实不同反响。而且各个声部,尤其圆号、单簧管、双簧管等“醇厚而绵绵不绝的内力”(瞧这“张无忌”看的),尽显“世界顶尖高手”之风范。

像这种属于比较“通俗”一点的曲目,听国际大师演奏的机会倒不是很多(一般都演奏“难度”更大的之类)。国际一流乐团里,印象里我也只是那年在东京听过GUNTER WAND指挥北德而已(不过那个曲目安排属于一个“系列”,是舒伯特的“未完成”和布鲁克纳的“未完成”的交响曲第9。由德高望重的老大师垂暮之年演奏,自有其意义的说)。只可惜的是,尽管我们坐在楼上前排,那秩序实在也够乱的。说话声、手机声、跺脚声(人大会堂地板声音很大的说)不绝于耳不说,还老有人来回走动(工作人员、保安都是“会议服务”的,演奏过程中毫无顾忌地在通道里跑来跑去)。所以听者实在无法专心致志地欣赏音乐,“投入感”差多了。十分遗憾的说!

第二个曲子R.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堂璜”,本是个比较辉煌热闹的,交响诗要的就是音响效果不是吗。这个在人大会堂演奏就显得实在差强人意了。一开始的声音出来就是“散”的,全然没有那种气势。想起来也是,小号、打击乐这类乐器,想必麦克风“拾音”比弦乐等慢一点,于是完全形成不了应有的音响效果。我过去不是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常客吗,SEIJI指挥的R.施特劳斯又不是没见识过。他的技术特点指挥这类东西应该是比较拿手的,还应该有些“爆棚”效果,可惜到了人大会堂,整体效果不及应有的30%(我认为)。

下半场都是小PIECES,上来就是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1、3)。这种舞蹈性音乐SEIJI很擅长,又是弦乐为主,音响虽不好,但“破坏程度”有限。而且扩音设备把弦乐群的声音“扩”得更加“宽广厚实”一点,倒也是不错的说。本来SEIJI的指挥就像跳舞,有本关于指挥的开玩笑的小册子,曾经列举了几位“a joy to watch”的指挥,其中当然有SEIJI(ZUBY也在其列),一边看我就一边想起这事了。确实有“看头”的说!过去在BSO的SEASON看他都是指挥“严肃”一些的曲目,所以充分“领略”其“舞蹈动作”风采的机会倒也不太多。

下半场第二个节目是“乔治 埃奈斯库”的“罗马尼亚狂想曲第一号”。“乔治 埃奈斯库”这名字实在太“熟悉”了,因为改革开放初期收音机广播里总是听广播他的作品,都是叫这个全名,以至于我都不习惯叫“埃奈斯库”,只能叫“乔治 埃奈斯库”,属于听觉而来的“先入为主”。但说实在的,实际的音乐会中听他的交响乐作品演奏机会还真不多。其实这个作品也可以称作是“罗马尼亚民歌大联奏”,就是把好多罗马尼亚民歌的旋律串在一起。这个节目真是SEIJI给我们的一个surprise,实在是太绝妙了!主要它给很多演奏员,尤其各种木管,还有小提琴首席亮出自己“绝活”的机会,真可谓出神入化,妙不可言的说。心里便十分感谢SEIJI,幸亏他喜欢这样的曲子,否则真难想像还有哪个“国际特级大师”敢于带世界最高水平的交响乐团演奏这样的“炫技性”通俗作品呢?

下面是“维也纳气质”,既然下半场安排的都是“加演曲目”(encore pieces)性质的曲子,当然不能忘记他们的老本行所谓“小施特劳斯”。曲中几位弦乐声部的首席或第二把“编织”出来的旋律也颇有几分动人之处,只是“罗马尼亚狂想曲”掀起的高潮之后,这些东西都显得稍微“平淡”了一点。下面的“雷电波尔卡”因为打击乐传声效果不好(扩音器的“拾音”问题,我认为)而影响了整体效果。

此后加演了两个,也都是波尔卡之类。本以为最后要加演“蓝色多瑙河”或“拉德斯基”之类,没想到才加演了两个曲子就完了。SEIJI一下子就把首席拉走了。观众一看没有了进一步“占便宜”的希望,全场掌声立刻就泄了下来,十分“势利眼”的说。

从演奏效果来看,上半场的“未完成”深沉动人,与众不同。下半场的“罗马尼亚狂想曲”出神入化,高潮迭起。这两个是当晚效果最好的演奏。可惜“未完成”之后掌声不够热烈,我想一个原因是喜欢音乐的观众都受了些感动,还有几分沉浸在作品的情绪之中,没心情使劲喝彩,而不喜欢音乐的观众也听不出好来。不仅乐章中间有人鼓掌。而且“罗马尼亚狂想曲”时还老有人在演奏过程中鼓掌(一有个小停顿就以为曲子结束了)。下半场的“罗马尼亚狂想曲”掌声喝彩声最为热烈,我们也大喊了好多“BRAVO”,这个能引起共鸣也是必然的,热闹不是吗。

想起来,250块钱的票,加上30块钱的演出说明书,合计280块钱,能看到这样水平的演出也算很难得了。本来最低价位的门票不是500多块钱吗。可惜SEIJI据说身体不适,否则冲他的热情和与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加演两个是肯定下不来的。我们不能到上海看演出,就在北京看看也算不错了。

VPO每年都去日本演出(日本是他们“创收”的重要来源),我们这里倒不大来。这次才是第三次。70年代初第一次来时我还没看着(在体育馆演出,ABBADO指挥。我们学校到红星公社劳动,我在大喇叭里听到“实况转播”了。心里羡慕得很,无奈却无法“飞”过去)。

重要提示:那位大提琴JJ也来了。此外第二小提琴声部也有了个PPMM,加上竖琴JJ。现在至少有三位MMs了。可惜忘了确认我们尊敬的施大爷到底来没来。这么重要的事情,本不该忘的。还是因为在楼上,实在远了点,不便于观察。一眼望去,没见到那熟悉的面孔就是了。XSM后来也说倒数1-3排里好像没见到他。莫非他没来?今天晚上上海还有一场。不知哪位朋友看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4-3-1 23: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钱江晚报记者2月28日报道
小泽上海遭遇鲁莽掌声

1000元到3000元一张的天价,这仅仅是一场音乐会的门票……当代顶尖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和世界级明星乐团维也纳爱乐的这般身价,几乎能够和当年令人咋舌的“三高”相媲美。

2月26日晚上,在这场上海大剧院有史以来最为昂贵的交响音乐会上,出现了几次与这样的档次和价格极不相称的尴尬场面,而且如出一辙:多次不合时宜的掌声,甚至干扰了台上的小泽和音乐家们。观众的不懂规矩和自作多情,给这场水平绝顶、气氛融洽的音乐会添加了不和谐音符。
   
音乐会上半场的曲目是布鲁克纳的《c小调第二交响曲》,布鲁克纳和他的这部作品并不为中国人所熟悉,是在小泽特别要求下才加入本次中国巡演的。显然,出生在中国的小泽是想把更多的欧美优秀作品介绍给中国人,为中国的爱乐者做些实事,更何况维也纳爱乐演奏的这部交响曲曾经受过指挥大师卡拉扬的调教。
   
但是,当第一乐章结束时,这些经常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的音乐家们大吃一惊,台下响起了颇为热烈的掌声。按照惯例,古典音乐都是在一曲终了后才鼓掌,观众在交响乐作品乐章之间停顿时是不该鼓掌的。

这类外行的掌声一般出现在普及性质的音乐会上,对维也纳爱乐来说倒是件新鲜事。怪不得前排的两位小提琴手不住地往台下看,显得有些纳闷。这时,舞台顶上的屏幕上打出“乐章之间请不要鼓掌”的提醒语,但显然台下不容易看到,掌声持续了四五秒钟。
   
当田园般诗情画意的第二乐章终了时,掌声再次响起,而且与第一次同样热烈。这下,小泽终于有所表示,背对观众的他向台下摇着双手,示意“不要鼓掌”。他没有转过身来,这个动作很给观众面子了。可是掌声并没有立即停止。同样的场景,在第三乐章结束时再次发生,这次声音小了些也短了些,小泽依然作了背向摆手的动作,而金发碧眼的第二小提琴见状则忍俊不禁。
   
下半场的曲目都是不分乐章的单个乐曲,可是,依旧出现了鲁莽的掌声!那是埃乃斯库的《第一号罗马尼亚狂想曲》演奏临近结束时,有一个短暂停顿,并未出现终止音符,台下就有人忍不住拍手。这不知趣的行为引发了台下的短促议论和抱怨,有的观众连连摇头。
   
不过对于小泽和维也纳爱乐来说,这样小小的干扰并不足以影响演奏质量。在世界级音效级别的大剧院里,维也纳爱乐展示了正宗的“维也纳音色”,那是一种纯粹的音调,无论小提琴的细腻、低音提琴的雄浑和双簧管的通透都不含杂质,能够给现场聆听的人一种置身金色大厅的尊贵感受,尤其是下半场演奏的两个保留节目——约翰·施特劳斯的《维也纳的气质》圆舞曲和《雷电》波尔卡尤其激动人心。

年近七旬而且身患感冒的小泽在谢幕时都要扶着围栏,但音乐一响却立刻激情四射,从不拿指挥棒的他,几乎是用全身除双腿外的各个部位来指挥。不擅言辞的小泽,用溶入他生命的音乐语言,表达了对中国的深厚情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4-3-1 23: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世界级音效级别的大剧院里,维也纳爱乐展示了正宗的“维也纳音色”,那是一种纯粹的音调,无论小提琴的细腻、低音提琴的雄浑和双簧管的通透都不含杂质,能够给现场聆听的人一种置身金色大厅的尊贵感受......”

什么叫世界等级音效?
什么是维也纳之声?
写的什么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2-22 10:30 , Processed in 0.097886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