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白

[解码器] 说说Dave 顺便说说Aqua

  [复制链接]

198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16-5-4 17: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feng 于 2016-5-4 17:56 编辑
chaisan 发表于 2016-5-4 17:49
我也交过很多学费,尤其是以前。那个时候国内可供选择的器材少,大家的眼界都有很大局限,很多时候听不到 ...

大把谈不上,但小口被咬避免不了。
烧随身到烧耳机,烧耳机到烧音响,烧音响到独立听音室声学装修,坑无处不在,无一例外!烧到一定程度,怎么样的信息也没卵用,甚至根本没什么信息是真实可依靠的。
无数人想扑上来咬你一口,烧到了那个层次,大家慢慢就会懂。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2

主题

3191

帖子

5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7
注册时间
2012-11-8
发表于 2016-5-4 17: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chaisan 发表于 2016-5-4 17:42
hifi市场为什么不是充分竞争市场?无论在哪个细分领域,耳机/功放/喇叭/线材,没有哪个品牌哪个代理占据 ...

信息成本高,指的是产品很多,但是绝大多数人听不到这些产品的声音,更难以在家里实际搭配搭配,只能依靠杂志,音展,论坛等等二手渠道或者浮光掠影的听一下。跑一趟大城市需要时间和金钱成本,学习HIFI搭配和调整更是经年累月的事情。因此,信息获取成本高。代理提供试听,提供搭配,就减低了信息获取的成本...

我没说代理黑心啊,恰恰相反,没代理的东西,出二手都出不去,就是因为没有代理去承担这个成本了。

例如在日本,试听会较多,免费借出的商家也很多,代理,厂家,杂志之间的裙带关系错综复杂,定价就非常的均匀,几乎找不到任何高性价比或者低性价比的商品。相反,美国产品,就经常各种奇葩出没

点评

原来如此,一直在想如何解释日本器材定价相当反映档次。  发表于 2016-5-4 18:01
master set摆位http://www.headphoneclub.com/thread-300456-1-1.html
Salvatore的音响评价标准:http://www.high-endaudio.com/rec.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3

主题

1万

帖子

263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63
注册时间
2001-11-21

积极参与奖

发表于 2016-5-4 18:05: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isan 于 2016-5-4 18:10 编辑
mifeng 发表于 2016-5-4 17:51
大把谈不上,但小口被咬避免不了。
烧随身到烧耳机,烧耳机到烧音响,烧音响到独立听音室声学装修,坑无 ...


小口被咬很正常。生活中,吃的穿的喝的,谁能总是买到不吃亏的商品?总有上当的情况,这不是hifi界特有的。

有时候,决定是自己做的,不能总找理由怪别人。没办法的事情,我也想每次消费都100%满意,可能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16-5-4 18:19: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hase 发表于 2016-5-4 17:54
信息成本高,指的是产品很多,但是绝大多数人听不到这些产品的声音,更难以在家里实际搭配搭配,只能依靠 ...

部分欧美产品在日本定价畸高,却也不乏拥趸,兄怎么看?

点评

关税原因  发表于 2016-5-4 18: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16-5-4 18:21: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haisan 发表于 2016-5-4 18:05
小口被咬很正常。生活中,吃的穿的喝的,谁能总是买到不吃亏的商品?总有上当的情况,这不是hifi界特有 ...

这东西类似房地产,每次买过都会上点小当,但是每次都会有新把戏。没错,我也没说这是hifi独有的。
消费就是这样,很多把戏说开了一文不值,但有些当就是避免不了要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1868

帖子

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11-3-26
发表于 2016-5-4 18: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烧没有一步到位的说法    折腾的过程中交学费是必然的   听音观都是一点点折腾累积出来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只是买东西  无论新旧   了解其大致市场行情还是必要的功课  现在器材的水确实蛮深的  每个牌子水分又都不一样   需要做功课的
慢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1万

帖子

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2
注册时间
2009-2-13
发表于 2016-5-4 19: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mifeng 发表于 2016-5-4 18:19
部分欧美产品在日本定价畸高,却也不乏拥趸,兄怎么看?

日本人也是崇尚美帝国的啊………………2333
就和中国人觉得进口的好也一样,日本人也有很大这种想法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68

帖子

8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8
注册时间
2013-5-30
发表于 2016-5-4 19: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恰空zzz 于 2016-5-4 20:10 编辑

就说DAVE吧,是什么确定它的定价在88000?显然和传统的市场价值换算没有核心关系,单看它的制造成本,可能占售价十分之一都达不到。其他大部分高端器材其实也是一样的逻辑。5~20倍于制造成本不等。

这里要说的其实不是产品概念,而是在说确定市场人群心理预期的定价策略:成本与售价无关,只跟你的认知和购买力有关。

亚洲崇尚欧美,这也是认知层面的价值规律,也跟成本没多大关系。
从信息对称的角度讲, HIFI市场几乎很难做到,因为这行太缺乏标准,社会传播只会导致信息夸大和畸变,人群关系是一条极不可靠的“信号线”。在没标准的领域,最终只有靠大量的亲身试验,才有判断的意义。无标准+信息畸变,因此大众跟这个行业几乎绝缘。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2053

帖子

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0
注册时间
2005-11-11
发表于 2016-5-4 21: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不知道LS这种制造成本怎么算的,你这个就算的是材料费吧。。。。。。
AYRE CX 7E + NAD M2 + DYNAUDIO FOCUS 140
SHUNYATA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53

主题

1万

帖子

263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63
注册时间
2001-11-21

积极参与奖

发表于 2016-5-4 21: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isan 于 2016-5-4 21:40 编辑

很多人觉得HIFI行业肯定是暴利,可惜事实不是这样,至少并不比其他行业更赚钱,否则满大街都应该卖音响才对 。坛子里的职场人士,都知道自己行业的毛利大概是多少,有多少算是“良心毛利”?  

比如根据森海塞尔公布的 2013 年财报,它的全年利润为 1.43 亿,比前两年大幅减少。森海塞尔称这是由于研发资金升高,并在全球范围内铺设销售网络所致。

在耳机这种充分竞争市场,生意是那么好做的么? HD800应该是暴利产品吧,但看起来它也没给森海带来多好的长期利润。。。至于拜亚,多亏靠tesla系列翻身了,当时都快要撑不下去了。

点评

或许去汕头新天可以……  发表于 2016-5-5 09:41
另外前面几位仁兄我想讲的是音箱领域吧,包括音箱功放音源这些。耳机市场可算是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信息非常透明,透明到我随时可以来安润现场对比一堆耳机旗舰。而音箱功放音源这些,几乎是不可能的。  发表于 2016-5-5 09:41
这里有个死循环的:越难卖,就越想提高单件利润,越提高单价售价,就越难卖出去,最后要么死掉,要么进入奢侈品领域。  发表于 2016-5-5 0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3

主题

1万

帖子

263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63
注册时间
2001-11-21

积极参与奖

发表于 2016-5-5 10: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isan 于 2016-5-5 10:55 编辑

回bethans兄:

音源功放喇叭,照样是充分竞争市场。厂商与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就构成充分竞争。。厂商和消费者之间是另外一层关系,没有哪个厂商希望自己的产品隔绝于消费者的体验。

买之前没机会试听,是消费者自己的事情。事实上,只要你肯动脑筋,肯花时间和金钱,总能找到机会试听。

我买k03x之前,也完全可以直接飞到广州去听一圈音源再决定,但碍于时间和金钱没有这么做。但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最终买哪个也是我自己的决定,和厂商和市场没有关系,怪不到他们头上,他们并没有存心不让我去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60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16-5-17
发表于 2016-5-27 08: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yamuling 发表于 2016-4-17 14:53
还等着白版评价耳机口呢,索性直接一点,看看能overprice到什么程度;)

作为用家,只是发表一下不同 ...

刘总,请教一下 DAVE 说的以后从 14bit 增加 Taps 升级到16 bit,是以固件升级的形式,还是以单独发新机的形式呢
这个根据芯片编程的玩意儿,是不是固件的形式升级为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8191

帖子

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8
注册时间
2001-11-21

积极参与奖

发表于 2016-5-27 08:47: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stralark 发表于 2016-5-27 08:26
刘总,请教一下 DAVE 说的以后从 14bit 增加 Taps 升级到16 bit,是以固件升级的形式,还是以单独发新机 ...

能否发个链接给我看看,完全不知道此事...我只知道blu cd机要升级固件算法适应dave...从chord 76系列习惯,近十年硬件大升级都是提供收费更换主板来升级的,固件升级就看厂商了,我之前也没玩过这个牌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60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16-5-17
发表于 2016-5-27 09: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yamuling 发表于 2016-5-27 08:47
能否发个链接给我看看,完全不知道此事...我只知道blu cd机要升级固件算法适应dave...从chord 76系列习惯 ...

如果我没记错是在这个帖子前面看到的,我居然追完了 22 页 ... 把废话删除然后相关文档做了个 Word 文档回头慢慢分析,翻了下没有存在我 Word 里

不是官方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8191

帖子

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8
注册时间
2001-11-21

积极参与奖

发表于 2016-5-27 09:31: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嗯,那个帖子开得早,后来dave延后了,最初定到拿到等了半年...不知道后来改了什么了。我印象当中这几个解码都有转6bit然后再进行处理的...这时候和原始音频规格关系已经不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28 03:44 , Processed in 0.120701 second(s), 42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