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48|回复: 4

[功放] Sanders Sound Systems Preamplifier/Magtech——弥足珍贵的安全感

[复制链接]

3

主题

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6-8-9
发表于 2016-8-12 11: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ottoncloud 于 2016-8-12 21:39 编辑

特点
音色细腻、圆融,节奏感良好,透明度、瞬态俱佳,全频饱满、密度高、驱动力和控制力绝佳
Sanders Sound Systems Preamplifier/Magtech——弥足珍贵的安全感
                                     前级背面.jpg
    安全感,这是近几年很热门的一个词。经历过恐袭、战争、求职、购房的人都知道安全感是何等的珍贵。每个人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安全感。一个音响品牌能够给到烧友怎样的安全感?

    首先,我想告诉大家这是截至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唯一一家提供终身免费维修的品牌(仅限正常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故障,用户承担来回运费)。其次,这是一套能够提供8欧姆500w4欧姆900w输出(20Hz20KHz,且能承受低至1/3欧姆负载的前后级。仅这两项就足以让人产生安全感。不仅如此,该品牌在提供安全感的同时,还让人感受到了愉悦感。

    这是一个以设计师姓氏命名的美国老品牌,主事者Roger Sanders1974年成立Sanders(桑德斯)音响公司,40多年来一直坚持生产静电音箱和功放。1980年他发明了弧形静电发声体和传输线低音的整合方案,著名的马田卢根静电音箱就是采用了Roger发明的弧形静电发声体技术。经过多年研发,Sanders已经启用性能更为优越的平面静电发声体技术。1993Roger出版了《静电扬声器设计指南》一书从而奠定了该公司在静电扬声器领域的霸主地位。

在收到这套前后级之前,我一直有两个担忧。一是担心这么大功率会把喇叭推死,二是担心后级与其他前级的适配性。但在之后的使用中,这两点担心消失得烟飞云散。开箱后做工细致的银白色铝合金拉丝面板映入眼帘,前级音量键一反常态设置在面板左侧,后级的散热片也不像其他大功率后级这么夸张,外观看上去比较居家雅致,应该会给女主人留下不错的印象。

     前级一共有6组输入,涵盖了平衡、唱放、直通,且备2rca1组平衡输出,可谓hifiav、黑胶一网打尽。不仅如此,每组输入都可以单独调节增益,这个功能相当实用。前级音量键具有调节增益和左右声道平衡的功能,这些设置需要在与其他按钮同时按下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为了方便操作,所以特地设置在左侧。此外,还配备了一个漂亮实用的智能学习遥控器。由于同时内置了唱放,所以机内线路板上可以调整唱放增益、阻抗和电容值,厂家贴心地在说明书内页附上了一把小六角螺丝刀用于开启顶盖。种种细节都体现出厂家以用户为中心,在功能上做到一体化整合的设计要求。

     后级Magtech(大力神)具有rca和平衡输入各一组,但机背印有提示:请勿同时接驳rca和平衡线。说明书还提到后级关机后需要等待30秒,让电容完成放电后才可进行换线操作。另外,我想提醒各位用家,这套前后级都是用F开头的快熔型保险丝,请勿擅自更换T开头的慢熔型保险丝,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官方还提到,后级保险丝通常只会在喇叭线短路的情况下才会熔断,对于为了提升音质而弃用保护电路的Magtech后级来说可谓是相当巧妙的设计。


后级背面.jpg
后级内部.jpg
后级正面.jpg
前级正面.jpg
文章开头图片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6-8-9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21: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摸透器材脾性,直接用跟机电源线开机。如同Roger之前在邮件中所说,他的机器不需要煲机,但后级需要热机1小时后再做评判。整体聆听我基本将增益调至14--16(最大增益18)。在我这里搭配的讯源是Ayre CX-7emp,音箱为Pioneer S-LH5(90dB,6欧姆)。一开声,让我感觉是在听欧洲器材,声音细腻、通透、圆融且很有亲和力。一点没有新机器干、硬、紧的迹象。重播弦乐时鲜活流畅,水乳交融。不知如此好脾气的声底是否会在重播辛辣类型的爵士乐时有点柔过头,我赶紧拿出DeeDee Bridgewater的《This is new》测试。由于音质细腻、圆融,让我不自觉地加大音量,该劲爆的地方一点也不脚软。Sanders的速度感也开始显现,这种快速是建立在良好的节奏感之上的,并非有些D类功放一味地追求快速而忽略了音乐本身。

     让我比较意外的是,这么大功率的后级居然能重播出Q弹的低频,尤其在重播流行乐时相当受用。难怪我播张信哲给太太听时,她都觉得比平时听到的更好听。经过两周左右的接触,我对Sanders的初步印象如下:她好像一个性格很好的漂亮女孩,远远看到就有一种想跟她交往的想法;接触之后,就会觉得她会是一个适合相伴一生的上佳人选。可这毕竟是一次器材评测,我总希望能寻找到一些激情与亮点。我很清楚地知道,我的音箱无法让后级的潜能完全发挥,我得给她营造一个挑战。于是想到了正在用Magnepan 1.7屏风喇叭的Andy。屏风有多难推?86dB,4欧姆,还有它可怕的阻抗变化。

    由于Andy的讯源是英国Michell Engineering的Orbe 'SE'黑胶唱盘(SME V臂配London参考唱头),鉴于Sanders前级调整唱放参数需要开盖,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当天临时决定先试Magtech后级的带载能力和适配性。没想到原本是想给Magtech出出难题,确正中下怀。连Andy本人都没想到Magtech后级跟EAR 912前级以及Magnepan 1.7是如此的搭调。
   
     系统一开声,Andy就脱口而出:“这后级有劲。经过大半个小时的热机,逐步进入测试阶段。最先登场的是德国音箱品牌Manger的测试碟。随着唱头缓缓落下,Renaud Garcia-Fons 《Ghazali》的bass拨奏指法飞速变换、演奏者的吸气声、bass的腔体共鸣一一呈现在眼前。密度之高就像一把真的bass在你面前演奏。那股韧劲好像在吃去骨的泡椒凤爪,劲爽而有嚼劲。

    接着试听的是Vivaldi的《Winter》,屏风在没有调整好摆位及周边时,往往会有高频单薄、直白的问题。但那天我听到的是有厚度的柔美弦乐,弱奏时的音色依然迷人,有如芭蕾舞演员婀娜的舞姿。而齐奏时迅猛有力,下盘稳健。最后一曲The O-Zone Percussion Group的打击乐作品《Jazz Variants》让我重新领略了屏风的魅力。那电光火石的速度感,大鼓演奏时下盘稳如磐石,屏风超大面积振膜的优势也突显出来,整首曲子的瞬态还原极佳。

    Andy见Magtech后级有如此能耐,便不怀好意的拿出他的杀手锏——Philips版Verdi歌剧《Macbeth》。第一次听到这个曲目是在日本Stereo Sound测试碟vol. 1中,这首曲目经常被用来测试系统对极致动态的招架能力和音乐起伏感。没想到今天居然能听到LP版本。19秒的铜管声一出来(事后,我特地在家播放了同曲目的cd,以找到对应的时间点),我已基本心中有数。饱满、高密度、亮而不刺,宽大的音场将我俩包围起来。乐队齐奏时,面前是一堵密不透风的音墙,当2'26"一浪高过一浪的连续齐奏到来时, Magtech给我俩带来的就是三个字——安全感。这种感觉就好像坦克在枪林弹雨中驰骋,无坚不摧,固若金汤。之后的男高音、合唱曲目都以极佳的控制力和一流的速度感交卷。

屏风系统.jpeg
试听LP.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6-8-9
 楼主| 发表于 2016-8-13 14: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近一个多小时的轮番轰炸,Magtech的散热片已经发烫,声音表现亦完全进入状态。在我那里,室温32度即使开机大半天散热片都只是温温的,可见屏风对功率的索取相当惊人。放松一下,来张Keith Jarrett的《The Koln Concert》。随着Keith的低声哼唱,钢琴音色明亮剔透如水晶,音符之间的连贯性特别好。密度之高让我想起当年听TAD24系列监听音箱。为了确保不是因为录音关系导致如此高超表现,特意又让Andy找张古典钢琴录音做参考。换上的是Horowitz 1985年纽约录音棚专辑。Horowitz将舒曼的作品演绎得灵动、流畅,空气中透出一股芬芳。虽然这是一张录音棚专辑,但我总有种坐在小型音乐厅近距离聆听的感觉。
   
    此时此刻,不想被打扰,希望能从头听到尾。但时间不允许,Andy特意拿出我的最爱——J.J. Johnson的《The Trombone Master》。58年前的录音在今天听来依然是这么的鲜活。鼓刷每次轻击钹后发出的金属声在空中弥散开,bass的节奏感明确,Q弹饱满。J.J. Johnson的伸缩号时而嘹亮,时而低沉,整个人都跟着音乐轻快地摇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当天的试听最终在愉快和惊喜中结束。

    因为那天屏风搭配得相当成功,我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所以发邮件把试听的情况反馈给了Roger。没想到还引申出一段促成Magtech后级面世的背景故事。Roger告诉我,当年他研发成功静电音箱后,发现市场上没有令他满意的、能有效驱动静电音箱的功放。对于功放而言,静电喇叭是电容负载,而传统的锥盆喇叭是电阻负载。因为静电喇叭的阻抗会跌至1ohm以下,且反电攻势很强。大部分晶体管功放无法承受这种负载,它们的保护电路会被触发以保护输出级的晶体管,而保护电路又会导致劣化音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设计一款可以输出高功率和高电压的功放,且这款功放既要安全可靠,又不能配备会引起音质劣化的保护电路。于是ESL功放在Roger的不懈努力下诞生了。当年除了Sanders静电音箱用户以外,还有很多ApogeeMagnepan屏风用户也纷纷购买ESL后级。

    其中一部分屏风用户希望Roger设计一款更棒的后级给他们的音箱。几年后,Roger最终同意他们的诉求,并着手研制性能更为优异的后级。在仔细分析了磁力平面振膜(屏风)喇叭的特性后,Roger发现传统功放的电源供应属于自由浮动类型,在大动态时,电压会出现30%以上的波动,这还不包括用户家中市电本身的电压波动和供电频率造成的影响。当功放电压下降,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包括输出功率下降,失真增加,偏压降低。传统功放的电压管理机制是相当低效的,并且会消耗掉相当一部分功率成为热能。于是,研发一款带有电源管理电路和低工作温度的功放被提上议事日程。通过2年的钻研,Roger终于研制成功了Magtech后级。其中的电源管理技术也获得了专利。具体原理可以参见附文,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直接查看原厂的技术白皮书:
http://www.sanderssoundsystems.com/technical-white-papers

    之前在查阅sanders资料时,看到Magtech后级不仅连续多年获得了TAS杂志编辑选择奖,并且在今年与Sanders Model 10e静电音箱系统一起获得了TAS金耳朵奖。我也注意到有些国外用户评价Magtech后级的声音完全不输给2-3万美金的产品。虽然,我手头没有这个价位带的功放作对比,但我可以很负责地说一句,Magtech即使卖得比现在贵一倍,他依然物有所值。在此,我真心推荐给曾经因功放预算有限而放弃心仪音箱又或者是家中有难推喇叭的用家,一定要尝试一下Roger带给我们的福利。

后级2013tas编辑奖 - 副本.jpg
后级2014tas编辑奖 - 副本.jpg
静电喇叭.jpg
静电喇叭HP 2010金耳朵奖.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6-8-9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11: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Magtech电源管理技术白皮书

    很多烧友会问magtech的电源管理是否有效。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要从基础谈起。首先”效率”可以表现为输入和输出的比,它们之间的差值被热能白白消耗了。Magtech功放可以把这个损耗减为零。Magtech的电压管理为什么如此有效呢?

    电源的目标是产生直流电流和相应的电压至下游设备,线性电源的工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变压器,他首先会把市电电压转化成下游设备需要的电压。并产生正弦波的交流电流正弦波是平滑的,一个正一个负形成一个周期,第二个部分是桥式整流器,由四个二级管组成,二级管会形成单向的电流,原因是它快速的翻转了正弦波的极性(180度)这时交流就变成了直流的脉动的波形,频率提高了一倍。第三部分是电容组,它就像电池一样储存能量给下游设备。电容组和电池的区别是,电容组可随冲随放,这样可以实现电流的大小随时变化。电容组另一个用途是,把上级送来的脉动直流变成持续的直流,我们叫这个功能为过滤,那些直流的脉冲被消除了,不然我们会在音箱里听到很明显的哼声。电容组提供了很大的峰值电流,我们这时可以听到低音鼓的威力了,B类功放就是这样简单的工作的,无声时无电流,大动态就需要大电流。

    电流的这种变化方式,造成电压的波动,你会看到这个变化会达到30%的幅度,这就造成了功放的失真和线性乖离,功放被音乐绑架了。解决电路失真的最好方法是控制电压处于特定的区间,AB类功放它需要持续的偏置电流,而这个电流又与电压的浮动直接相关。但所有人都明白功率不是取之不尽的,所以毫无控制的电压需求,造成功放的性能下降。对电压的无节制的索取,将造成整个电压的不稳,过高的功率需求甚至会造成小范围的电压下降达到10%以上。这种情况在我们大量使用电器时,同样会出现。这就是为什么,晚上音乐好听,其实这是因为这时的电压最稳定。更坏的消息时,你的功放会吸干墙插中能量,一般来说20安培的电路只能提供2400瓦的功率。同时,电源频率是另一个能量源,60赫兹的电源比50赫兹的电源会提供20%以上的额外功率。

    下面我们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领域,P=u^2/R,我们熟悉这个公式就会明白功率与电压的关系不是线性的,是平方关系,音箱得到的功率来源于功放电压的输出。功放的额定功率决定于是输出电压的平方除以音箱的阻抗。我们简单的算一下,100瓦的功率作用于8欧姆的音箱,要求28.28伏的电压,同时音箱可以得到3.5安培的电流。电压减少一半到14.14伏,电流下降到1.76安培。这时进入音箱的功率也就只有25瓦了。所以30%的电压下降会造成50%的功率损失。以上这些因素,造成这样多的恶果,为什么人们不使用电压稳定机制呢?

    实际的情况是,传统的电压稳定机制除了造成机器高热外,毫无用处。这个传统的电压稳定机制是一种降电压的方法,前级就是把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降到90伏,(120伏的国家为例),这样只有电压降到90伏时,机器才受影响。当然,外部电压有时也会升高到125伏,如果我们假设前级的元器件的最佳工作电压是12伏,降压机制依然可以把电压控制在12伏。


magtech白皮书.JPG
电路原理图.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6-8-9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11: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稳压机制见图,电压调整元件与负载组成一个并联电路。其原理可近拟理解为用一个可调电阻与负载并联后接在一个比负载额定电压高的电压源上,当输入端电压升高时,通过调小可调电阻,使输入的电压维持恒定。这种稳压机制是低效的,同时会大量的把电能转化为热能。请记住,由于前级的电流很小,所以即使浪费30%的功率在稳压部分也无所谓,但一个AB型功放照此来做就会浪费50%的效率。那么说来,magtech每产生1000瓦时,就会消耗2000瓦的电功率。这时稳压机制要保证至少30%的幅值控制能力,这还没有考虑外部电压和频率的变化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使用升压稳压控制。升压稳压机制需要两个电源,如前级的例子一个是120伏,另一个是90伏。这个高压的电源只在电压增加时,才投入工作。升压稳压的这种结构只需要处理超过正常值的部分,但需要两个电源增加了复杂性,同时依然会造成能耗。

    另一种稳压技术是开关稳压,通过定时的开合控制电流,从而控制电压。但这种开关稳压会造成噪音,同时设计复杂。其实在市场上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案,我的方法在于既然热消耗产生于电压作用于阻抗,我们是否可以在稳压部分不出现电压。我们观察到,在整流器的输出的脉动直流,在峰值时电压处于最高,但在每一个脉动电流的开始和结束时,电压为零。如果稳压控制电路这时工作就不会有热消耗。Megtech使用了两个电源,就像上面提到的升压稳压,低电压电源提供常规的工作电压。第二个电源只要到大输出时,才加入工作。Magtech功放即使在常规电源需求时,稳压部分也会工作在低功耗的状态下。当需要大的输出时,耦合晶体管会使高电压电源加入工作。这个设计的关键是晶体管只在脉动电压是零时,才导通,所以没有任何的能量消耗。

    其实这个设计的重点不是两个电源而是数字控制电路。这个控制电路时时监控着脉动波,只有在需要时耦合晶体管才会通,最终增加更多的脉动波,以保证电压的稳定。我们可以看到,耦合晶体管在大负载时,会长时间打开,在低负载时他们会实时开启或关闭来控制脉动波。具体来说,稳压部分可以形成120周的脉动波,而每一个脉动都会给80,000uf的电容组充电 。这就如同你用55加仑的水倒入一个泳池,泳池的水位依然不会变动。按照脉冲波的方式调节电压可以达到0.2V每次,而没有这个设计的电压变化可以达到50v以上。当然,在晶体管导通是会有1欧姆的阻抗,会产生一点点热量,但这种状态只有在高负载时才会发生。Magtech功放是独一无二的设计,这个设计受到了专利法的保护。

    Magtech和ESL功放一样的优秀,可以驱动非常低效率的喇叭,不需要任何的保护电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14 17:46 , Processed in 0.070829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