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808|回复: 0

[耳机耳塞] 【12】 老人家最新圈铁耳机 Oriolus 新成员 灰黄鹂 首发听音评测

[复制链接]

374

主题

4259

帖子

472

积分

核心会员

俱乐部铁杆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72
注册时间
2004-11-21

优秀版主奖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16-9-9 01: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16-9-9 02:13 编辑

开场白......
       2014年的12月,首次听到了老人家的耳塞作品:黑黄鹂,2015年4月,上海音展上,在知音堂的展房,目睹了黑黄鹂+金菊花被烧友围了,火爆场面依稀记得。同年5月,成为第一批黑黄鹂的用户。黑黄鹂这个名字在国内耳烧圈渐渐被人们所熟知,烧友们还给了一个相当好记的名字给它:鸟塞。在国内的品牌耳塞里面,鸟塞也算是口碑不错的一款作品。时隔一年半,老人家接力推出这款声音线条感清晰,轮廓鲜明,声场通透,佩戴舒适性更好的三单元耳塞:灰黄鹂,这次大家又会在鸟塞的前面还是后面加备注呢?

       第一次听到灰黄鹂这个名字,是在7月23日雷音音频的深圳烧友活动上。在老人家音频工作室的展台前,围满了试听样机的烧友。当时因为人太多,所以只是拍了照片,就匆匆离开。第二次邂逅,是在今年8月初香港视听展上,在DMA的展厅内。两次都是在人多热闹的场合,所以没有去仔细试听。直到8月26日,收到了灰黄鹂的正式版。
1.JPG

产品概述
       老人家的新作灰黄鹂,继续沿用了以黄鹂鸟Oriolus为主调的命名,正式版的耳机在2016香港视听展上首度曝光,售价为3120港币。港币兑人民币汇率:0.8613(2016.9.4)折合人民币约2687 RMB,但据说实际在中国上市价格比这个要低一点,大概2400 RMB左右。所以,国内的朋友,并不需要专程跑香港买。

       由黑黄鹂到灰黄鹂,老人家做产品还真贴题,面板来个金属灰色,看到名字,再看看耳塞,以色辨塞,马上能把名字记住了。

       从耳塞的架构来看,新耳塞灰黄鹂采用了三单元圈铁的结构,架构上少了一枚动铁单元。并且这次的动铁单元采用了名气不俗的娄氏30017复合动铁单元,它是一颗复合双单元。按照官方所述,灰黄鹂是一款三分频耳塞,这颗复合单元是负责回放中频和高频信号的。复合单元的最大好处在于:减小多单元结构所占用的腔体空间同时,实现相应频段的声音回放。

基本参数
阻抗:24 ohm
灵敏度:111 dB
线长:120 cm
净重:9克(不含耳机线)
线材:4芯 4*80高纯度无氧铜导线
架构:三分频三单元圈铁耳机(1枚 ø:10mm动圈单元 + 复合动铁双单元<娄氏30017>)
类型:入耳式耳机

外观细节
灰黄鹂其实外壳也是黑色,面板和黑黄鹂不一样,多了一片银灰色的铝合金面板,大概灰黄鹂的名字也是跟这个也有点儿关系。
2.JPG

灰黄鹂的外壳比黑黄鹂略小一点,大家可以从以下图片看出分别。
3.JPG

留意与内廓内壁贴合的地方,灰黄鹂有一道凹槽,这个位置,其实是抵住耳廓内壁突出的软骨的,凹槽可以让耳机的配搭更贴服。
4.JPG

掰开耳塞套,可以看到灰黄鹂的耳塞导管排列,灰黄鹂是两路三分频。
5.JPG

       线材方面,这次灰黄鹂采用了4*80规格的无氧铜耳机线。外被是黑色的,弹性和韧性都不错。连接耳塞本体的位置依旧使用以往的针插座,只是佩戴在耳朵的位置,是加了热宿管并经过加热定型的,佩戴时只需挂在耳背上即可,减少每次佩戴都根据耳背轮廓折弯耳机线。
插头,分线档均采用了模体成型注塑工艺,以下是插头及分线档部位的图片。
6.JPG

7.JPG

包装配件
灰黄鹂的包装盒相当简洁,黑色的外盒,正面中间金色烫印着Oriolus字样,左下角是一个Hi-Res小金标,右侧面是产品名称标签。
8.JPG

9.JPG

10.JPG

灰黄鹂随耳塞附赠以下配件
硅胶套三对(S , M , L码各一对)
双节硅胶套一对
海绵套两对(S , L码各一对)
耳塞清洁棒一支
线材固定夹一个
便携收纳包一个

如下图:
11.JPG

12.JPG

佩戴感受
这是我手上的几款公模版耳塞里面,佩戴舒适性,使用便捷等方面最好的一款。为何说好?且看以下三个方面:
1. 腔体体积大小适中,外壳设计相对符合人体工学,佩戴后不会露出耳廓以外。
2. 腔体背面凹槽能有效减低腔体外壁对耳廓软骨的挤压,长时间佩戴也不会产生不适。
3. 耳线绕耳位固定折弯,无需每次佩戴都重复折弯耳机线,使用更便捷。

       和黑黄鹂一样,都是圈铁耳机,所以外壳正面面板上有个小孔,隔音方面会比纯动铁公模耳机稍微差一丁点,但比起很多普通入耳,还有一些半封闭式入耳如EX1000这类,灰黄鹂的隔音是相当不错了。

主观听音
       耳塞收到这一周里,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煲机及简单试听,均使用乐图PAW-GOLD为基准前端。以下听音感受,也是基于PAW-GOLD这台音源。

       使用了一周,灰黄鹂给我的感觉是,线条感很清晰,声音通透,轮廓分明,层次清晰,横向声场不错的耳塞。但人声结像相对靠后,不贴面,这一点和前作的黑黄鹂很不同。

       在回放一些舞台感较明显的音乐时,能重现通透开扬的声场空间,听感上会比黑黄鹂稍为刺激。在播放人声录音时,人声的定位会稍微靠后,形体感比黑黄鹂小,女声会相对合适。播流行音乐,能获得不错的低频氛围,整体解析力不错,细节清晰丰富。

优势:整体解析力良好,线条清晰,低音有下潜,有力度,量感足。声场通透,开扬。
不足:人声稍薄,结像靠后,播放男低音,女中音类,需要讲究音源搭配。

器材搭配
       正文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音源搭配分享。针对灰黄鹂的声音特点,从手边选了几台数播去搭配。顺道分享一下这几组搭配的听感。

音源:M5(山灵音响)
          M1 Pro(享声音响)
          HM802s(头领科技)
耳塞:灰黄鹂(老人家音频工作室)
音乐:<矜持> 《天空》(王菲)
          <生命的插曲> 张学友《爱与交响曲》
          <Peer Gynt Suite #1, Op. 46 - Morning>  Grieg  Czecho-Slovak Stat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6天空-zip.jpg 王菲《天空》

17 爱与交响曲 zip.jpg 张学友《爱与交响曲》

18 皮尔金特组曲.JPG   格里格 《皮尔金特组曲》
         

M5 + 灰黄鹂
13.JPG

<矜持> 王菲
       这是一首我自己相当熟悉的音乐,几乎每次测试新器材,都会用到的一首音乐。<矜持>收录在王菲1994年发行的国语专辑《天空》当中。是该专辑里面,我最喜欢的一首歌。虽然是属于流行类音乐,但更多时候,我是用作测试人声的一首音乐。

       M5 + 灰黄鹂,听这首流行女声,厚度方面我觉得可以接受。王菲声音的透明,苍白,空灵的感觉基本能表现出来,有齿音,但不算重。人声的细节很丰富,换气,呼吸,口水声,都能准确地还原,没有可以放大。配乐与人声的分离度良好。但高音部分稍薄,锐度高,通透,有穿透性。第二段落的低音很足,有厚度,有量感。整首音乐所营造出来的空间感良好,声场宽松,背景清晰。整首音乐下来,听感通透,乐器结像及轮廓清晰,层次错落有致,中频薄的问题在M5的搭配下得到一点的缓解,不足在于,颗粒感稍明显,高音略偏薄,听感仍略显刺激。

M1 Pro + 灰黄鹂
14.JPG

<生命的插曲> 张学友
       这是一首旋律及歌词略带伤感的情歌,讲述的是一对男女,在机缘之下认识,及后发现原来对方已有属于自己的另外一半,到最后只有无奈的分手......原作收录在1992年发行的专辑《爱火花》当中。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收录在1996年的现场录音《爱与交响曲》当中的版本。

       这个版本,属于现场录音,由香港管弦乐团伴奏。比起原版,乐器更丰富,声场更开阔。这对组合,但从声音的解析度来说,在各自同等价位的器材搭配来比较,已经基本到头了。灰黄鹂给我的感觉是,声音很通透,非常透,弦乐部分清晰,纤细,但感觉这条新耳塞高音部分还没完全放开,动铁单元还得需要多煲。声音略薄,锐度足,有穿透力。张学友的声音结像有清晰的距离,口型不大,中频略微后缩。舞台空间感清晰。人声同样是略偏薄,但密度足,且细节很丰富。一首音乐下来,感觉中高频是亮点,当然,低频部分,鼓和贝斯量适中,在M1 Pro设置中增益的驱动下,力度适中,不轰头。整体听感不算浓郁,人声属于偏解析,突出线条的风格。高低频都不过,高音通透,低音沉稳,空间感拉得开,舞台感不错。
     
HM802s(荣耀卡III) + 灰黄鹂
15.JPG

<Peer Gynt Suite #1, Op. 46 - Morning>  Grieg
       最后分享的一首音乐,是一首古典作品,属于挪威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格里格皮尔金特组曲里面,第一组组曲的第一节<morning>。分享的文件是NAXOS唱片公司于1988年录制的版本。是一首大编制管弦乐类。乐曲由悠扬的长笛拉开序幕,单簧管与之互相呼应,随后的弦乐群,加上深沉的低音提琴的点缀,构筑出一幅朝阳初升,一缕缕阳光洒落在弥漫着薄雾大地上的晨景。乐曲充满田园气息。

       乐曲中段跃动的小提琴演奏,为乐曲带来活泼,清爽,明亮的画面,而首位的管乐演奏的部分,充满了清新优雅的田园气息。以HM802s这台中频颇有特色的播放器,其精致细腻的声音底蕴去驱动,灰黄鹂回放古典音乐,也能玩一把。这套组合基本能将乐曲中,所要表达的乐器信息,完整地表达出来。三频中,依旧是中频稍薄,结像稍微后缩。高频清晰细致,线条感出色。低音部分力度,下潜都有,量适中,整体听感通透,开扬,清晰,利索。唯一略欠点火候的,还是高频的细腻度方面,声音锐度是够了,但略欠一点“柔”和“美”。

产品评价
       灰黄鹂的特点:清晰,高解析,细节丰富,线条感突出,不含糊,全频段通透,声场开扬的耳塞。和此前的黑黄鹂声音特点不太一样。黑黄鹂中频细腻,精致,整体听感柔顺,平滑,不刺激,但轮廓和线条感没有灰黄鹂那么清晰。两条耳塞听感上算是有点互补。当然,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两款成品素质上都不弱。只是适应的音乐及前端搭配略有不同。

简单来个主观评分。

【综合评分】
外观:78(银灰色的面板很抢眼,外壳不大,形状和市场上一些公模耳塞有点不同)
工艺:80(外壳打磨还是很光滑,耳机线比起黑黄鹂更具批量化)
做工:80(国产公模版的耳机里面算是不错的做工了)
线材:80(4*80无氧铜导线,黑色外被,弹性,韧性均不错)
插头:75(3.5mm镀金插头,注塑成型外模)
腔体:82(黑色树脂腔体,背面带凹槽,佩戴舒适贴合)
配件:85(皮质收纳包,四对硅胶套+两对海绵套,线夹,清洁棒)
便携:82(耳塞仅9克,收纳包并不大,易于携带)
驱动:85(111dB灵敏度,24欧电阻,一般随身听就能推动)
佩戴:82(一般的绕耳式佩戴,舒适性良好,轻微听诊器效应)
隔音:88(只要佩戴正确,隔音是不错的)
声音:80(中频略薄,高低频延伸良好,高解析度,线条轮廓清晰,声场开扬)

【声音评分】
高频:80(通透,锐利,有延伸,但声音略偏薄)
中频:78(高密度,高解析,但厚度感略有不足)
低频:82(有力,有量,有一定下潜,干净不拖沓)
细节:80(细节良好,明暗清晰)
解析:82(高解析力,高清晰度,线条清晰)
定位:80(定位基本准确)
结像:82(结像清晰度良好,人声口型适中)
动态:78(动态响应尚可,暂未发现失真)
瞬态:80(瞬态响应良好,三频有速度感)
声场:80(横向声场宽,纵深略逊于横向)
空间:78(空间感通透,开扬,有一定的垂直高度)
层次:80(层次鲜明清晰,有伸延)

       以上是基于搭配上述三台播放器,对灰黄鹂的综合评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如有不同观点,欢迎进来交流讨论。最后感谢各位阅帖朋友的支持。谢谢大家!


                                                                                                                                                                       刘嘉明@三耳工作室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钱 +39 收起 理由
体验中心 + 1 + 39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人生就如一场映画,什么时候出场,什么时候离去,命运似乎早已经有安排。我不知道我是否是一个合格的演员,但我只希望,我的女主角能够陪伴着我,完成这套映画中属于我们的戏份。

我的个人空间:http://www.headphoneclub.com/index.php?uid/209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15 02:11 , Processed in 0.182625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