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耳机、音乐、耳机俱乐部(我的随感及回忆录)
为什么大家选择耳机听音乐?对我是因为不影响别人,还可随时随地听音乐。
一、 耳机只是音乐的传话筒
没有耳机,音乐依然存在,没有了音乐,耳机存在价值趋近零。
二、 器材的个性与人的个性、听音习惯相符
耳机厂家森海、拜压、AKG等风格还是有一定差异的,森海在专业、民用市场运作都比较好,比较圆滑,适合大部分人,对于真正的拥户者,及跟风者,都是好选择。拜压、AKG专业性强,比较有个性,真正的用家都是有主见的,知道自己的欣赏口味,爱的就是那个味。
三、没有完美的耳机
喜欢一个耳机就是能容忍它的短处,欣赏它的长处,用它的长处给别的短处比,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
四、耳机随着音乐、器材变
我应该也算个音乐爱好者,每天睡前的一个多小时,及其他空闲,没有音乐简直浑身难受。最先接触的是港台音乐,苏芮的《搭错车主题音乐》是从别人处借来听的,当时很震撼。侯德健的《侯德健作品集》是我买的还保存的最早的一盘磁带,里边的《归去来兮》 《WELL I NEED TO BE ALONE》等歌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时买的都是磁带,用的随身听,耳塞当然就是原配的。后来喜欢上欧美音乐,刚开始听的是流行音乐,喜欢呼风唤雨的迈克,娜姐;然后摇滚,喜欢E. C、MARK、STING等。随身听的原配耳塞的音质已经不满意了,磁带随身听,也换为CD随身听。耳机升级开始了。我买的第一个耳机是爱华J30,那时爱华V553 SONY888爱华J30都挺热,选爱华J30因 为造型漂亮,为如意状后兜式,为运动耳机,音质也对得起其价格。上耳机俱乐部我买的耳机首先是KSC50。那时论坛KSC35,炙手可热,但对其样子的确不敢恭维,还是KSC50又漂亮又便宜,音质也很好。为了更便于外出携带,后又买了森海的MX500。等我买了拜压DT231后无奈的发现,随身听,特别是新出的,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驱动力。上二房还是上带耳机口的台机?因为经济有限,我选择了后者。这时,听的音乐,不仅是歌曲,器乐也喜欢,比如神秘园一类的NEWAGE ,保罗.莫里哀之类的轻音乐。等我买了DT831,发现古典音乐,更有持久的魅力。大家都熟悉的约翰、斯特劳施的作品: 《拉德斯基进行曲》、《春之声》《蓝色的多瑙河》等;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三大舞剧:〈天鹅湖、胡桃夹、睡美人〉 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莫扎特的三大交响曲(39、40、41)罗马三部曲(节日、喷泉、松树)、《天方夜谭》、《展览会之画》肖邦的《夜曲》等都是些通俗易懂的作品.
生活中是不能没有音乐的,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如果没有音乐,生命将是一种错误。音乐给人精神的愉悦,是心灵与生命的需要。”耳机等器材是为音乐服务的,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谁是主人,谁是仆人?地球人都知道。
说起耳机爱好者俱乐部我是有特殊感情的,耳机爱好者俱乐部是我能上网后注册的第一个论坛,看注册日期 2001年11月21日,还挺早呢。对于耳机俱乐部以前的帖子也都看过一遍,印象比较深的人如小白、电视、南开米饭等. 南开米饭对于其老SONY耳塞的推崇,对因买了SR60不遂所意而对推荐者耿耿入怀。当然米饭的玩物不丧志,自力更生的精神值得学习;电视的理性,小白(孙皓)的器材与音乐的齐头并举,器材测评文章、音乐欣赏文章,文采飞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开始上论坛是不知所云,后来买了耳机,就有了参与的资本,人云亦云。对自己买来比较满意的耳机,有写文章给别人推荐的冲动:为KSC50写了《说说 ksc35 50》为DT231写了《HI-FI入门耳机的超值选择》为DT831写《DT831使用报告》慢慢有些感想写了《耳机发烧七宗罪》。现在小白提议征文,我是又支持又响应,除了对耳机爱好者俱乐部有感情,对小白也比较佩服,因为人家不仅器材发烧也是音乐发烧友(最近翻老的音像世界97年有几篇孙皓的音乐欣赏文章)有道是:你未曾见过我,我未曾见过你,在耳机爱好者俱乐部我们多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