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本板块认证商家
安润耳机上海店 润丰名线坊 上海名线屋 小熊猫清清 nuxus roon 核心专机
查看: 4053|回复: 0

[唱片] 【黑胶唱片6.21】上世纪初的4位女高音歌唱家的历史录音,6张唱片,打包出售

[复制链接]

480

主题

558

帖子

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7
注册时间
2014-9-23
发表于 2017-6-20 23: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01、软件类别:LP黑胶唱片
02、软件单位:张
03、软件数量:6
04、软件来源:二手
05、软件包装:纸套
06、软件成色:10成,详见介绍
07、外包成色:10成,详见介绍
08、版本类别:日本、欧美版
09、版本序列:不知
10、版本编号:不知
11、软件价格:3206张,包顺丰
12、播放状态:好
13、置换方式:先款后货
14、能否议价:不可
15、运输包装:瓦楞纸板+发泡包装
16、邮寄方式:顺丰快递
17、邮寄费用:卖家包邮
18、买家确认:标准语为我要了(仅此三个字)。
19、卖家确认:回复买家的标准语确认(仅此两个字)。
20、本网站中介:支持中介
21、付款方式:
           工商银行,开户名—鹿放,卡号—955888 ,0200, 003991733
     建设银行,开户名—鹿放,卡号—6217,0000,1005,0370,256
     支付宝:szhsh111@sina.com
     微信:15611394873
22联系电话:15611394873
23、售后保障:协商
24、附件说明:此唱片同时也在线下店中出售,可能随时被卖掉,请尽快出手,以免耽误。

第一张、第二张:2LP,“英雄女高音之母”——芙拉格斯塔特演唱的著名歌剧选段
曲目都是历史录音,唱片的品相和质量都很好。
曲目包括:
    瓦格纳:《女武神》,布伦希尔德与齐格蒙德的场景,伯姆指挥伦敦爱乐乐团,1949.7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第一幕,伊索尔德和布兰甘妮的场景,多布罗温指挥伦敦爱乐乐团,1948.3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第二幕,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布兰甘妮的场景,伯姆指挥伦敦爱乐,1949.7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第三幕,伊索尔德的场景,福特万格勒指挥伦敦爱乐乐团,1952.7
    瓦格纳:《唐豪塞》第三幕,伊丽莎白的咏叹调“万能的圣母,请听我的倾诉”,多布罗温指挥伦敦爱乐乐团,1948.4
    瓦格纳:《神界的黄昏》第三幕,布伦希尔德的场景,福特万格勒指挥伦敦爱乐乐团,1948.3
    巴赫:《马太受难乐》选曲,苏斯金德指挥伦敦爱乐乐团,1950.6
    普赛尔:《狄朵和埃尼阿斯》第三幕,伦敦爱乐乐团,1948
    亨德尔:《薛西斯》第一幕,广板,伦敦爱乐乐团,1948.7
    格鲁克:《奥菲欧和尤里迪西》第三幕奥菲欧的咏叹调,苏斯金德指挥伦敦爱乐乐团,1948.5
    格里格:三首艺术歌曲《天鹅》、《死亡》、《德林鼠》伦敦爱乐乐团,1948.4
    基尔斯滕.弗拉格斯塔特 (1895.7.12--1962.12.7)挪威“瓦格纳女高音”歌唱家。被誉为"英雄女高音之母”。100挪威克朗正面使用了她的头像。
    20世纪初的声乐历史也不仅仅是花腔女高音们的天下,芙拉格斯塔特就是世纪初出现的最伟大的“瓦格纳女高音”之一,与后来的尼尔森(BirgitNilsson)不同,芙拉格斯塔特拥有浓重的音色,她的音量也很大,但高音的穿透力更强,她的胸声很重,呼吸深入,而且,芙拉格斯塔特的中音区很好,这就是她何以能既唱瓦格纳歌剧又唱德奥艺术歌曲的原因。1895年7月12日,芙拉格斯塔特生于挪威哈玛尔,她的父亲是奥斯陆挪威国家歌剧院指挥,母亲是钢琴家,因此,芙拉格斯塔特从小就受到过良好的音乐启蒙教育。芙拉格斯塔特的记忆力惊人,据说10岁就能默诵《罗恩格林》中埃尔莎的全部唱段,成年后,更是以背诵瓦格纳歌剧为乐事。入学奥斯陆音乐学院,师从雅各布森等,在学院期间,芙拉格斯塔特的表现并不十分突出,她天生音量很大,但是,当时不知道如何使用,空给人大号女高音的感觉。
    1913年,芙拉格斯塔特在奥斯陆挪威国家歌剧院首次登台,出演阿尔伯特的歌剧《低地》中的奴利一角,表现平平,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与后辈歌唱家如卡巴耶等的经历相似,芙拉格斯塔特也属于那种大器晚成的艺术家,直到1932年之前她一直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地演唱,虽然逐渐有了一些名气然而在其他地方却仍然默默无闻。一个人要经历漫长达20年的失意而不放弃自己的事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当时,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芙拉格斯塔特主要演唱轻歌剧,这类歌剧根本就不符合她的气质和音色,但是,她依然不肯息影舞台,不过,在那段日子里芙拉格斯塔特并没有刻意学过瓦格纳歌剧,她本人对瓦格纳的兴趣也很不稳定,日后能成为杰出的瓦格纳女高音连芙拉格斯塔特自己也有些吃惊。1932年6月芙拉格斯塔特在奥斯陆首次扮演伊索尔德赢得热烈欢迎,这是一次意外的成功,人们感到这位女高音具有穿透力的高音和扎实的气息,是难得的瓦格纳女高音人才。成功给予了芙拉格斯塔特信心和勇气,也促使她用心于瓦格纳歌剧并以此为自己终生的事业1933年芙拉格斯塔特应邀出席拜罗依特音乐节,虽然没有演到女主角,但是,在拜罗依特的舞台锻炼更加坚定了芙拉格斯塔特专攻瓦格纳歌剧的信念。功夫不负有心人,1934年芙拉格斯塔特终于在拜罗依特演唱古特丽和齐格琳德,受到德国音乐评论界的一致赞誉,她的胸声厚重,声音就像是从一块厚实的木板上弹射出来的,坚定无比,同时,又能超越进而穿透乐队的音障,轻松达到高音,这些奇迹般的举动令观众神往不已。
    1935年,芙拉格斯塔特等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她被邀请参加纽约大度会歌剧院的演出季,首演当日她演唱了齐格琳德,4天后演唱伊索尔德,1个月后唱布伦希尔德,热情的美国评论界马上把她与瓦格纳歌剧划上了等号,她就是瓦格纳的化身,是真正“英雄”般的女高音,要知道,当时芙拉格斯塔特已经40岁,这个年龄是有些戏剧女高音开告别演唱会的时候,而她才刚刚开始活跃于国际声乐舞台。
    1936年,芙拉格斯塔特来到伦敦,在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登台,依然饰演伊索尔德,这时,她的声乐技巧已经相当成熟,芙拉格斯塔特充分发挥了自己中音区柔美的特点,将悲剧性的伊索尔德演绎得淋漓尽致,英国评论界赞誉她为“完美的伊索尔德”。不过,她扮演的伊索尔德与传统的处理有些不同,没有过分的喊叫,而是更多妩媚、动人和悲情,因此,正统的瓦格纳信徒对芙拉格斯塔特扮演的伊索尔德有所保留,拜罗依特音乐节就从来没有邀请芙拉格斯塔特演唱过伊索尔德。第二次世界大战伊始,挪威与德意志帝国合并,芙拉格斯塔特在美国得知丈夫在挪威已加入德国,于是毅然回国。战时,他们夫妇积极与第三帝国合作文化艺术事业,芙拉格斯塔特的行为在美国人眼中变成了“投敌”,为此,芙拉格斯塔特战后在美国遭到审查和犹太财团所推动的文化舆论的抨击,成了被其打击“制裁”的诸多艺术家对象之一。但是,芙拉格斯塔特没有退出舞台。
    从1948开始,由于盟军侵占欧洲战后的文化清洗政策,拜罗伊特决策层迫于形势和更迭,与以前的音乐策略暂时隔离,富特文格勒等指挥大师被迫转为在德国以外进行音乐活动,芙拉格斯塔特也随富特文格勒在英国等地演出.
    1949年,她首次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演唱,扮演《费岱里奥》中的莱奥诺拉,这是芙拉格斯塔特的一个新角色。1951年在伦敦演唱了普赛尔的歌剧《迪多与埃涅阿斯》。同年在伦敦首次演唱理查·施特劳斯的《最后四首歌》,富特文格勒担任指挥,她成为这套著名声乐作品最完美的诠释者之一,她从来不用大音量来唱艺术歌曲,相反,芙拉格斯塔特经常用细腻、含蓄、恍或天然之悲痛的音色来演绎艺术歌曲,她演唱的《最后四首歌》品格别致、幽韵高贵。
1950年--1952年,在意大利米兰斯卡拉大剧院,罗马及英国科文特花园剧院,芙拉格斯塔特与富特文格勒合作,演出了《尼伯龙根指环》等作品,写下了瓦格纳音乐演出史上的辉煌一页,此时,可以说是她声乐艺术和演唱生涯的巅峰。同时也留下了两位大师合作的杰出录音。
    1951年芙拉格斯塔特在利物浦最后一次演唱了伊索尔德,1953年芙拉格斯塔特正式宣布退出舞台。息演后,1958-1960年出任挪威国家歌剧院院长,从事格里格歌曲的校注录音工作,晚年很少登台演出。此后,芙拉格斯塔特患癌症,因此也终于没能完成整部《尼伯龙根指环》的录音。1962年12月8日,一代“英雄女高音”之母齐尔丝腾.芙拉格斯塔特不治在挪威奥斯陆去世,享年67岁。





第三张、第四张:2LP,女高音歌唱家玛利亚.切博塔利演唱的著名歌剧咏叹调,历史录音
曲目包括歌剧著名咏叹调和当时流行音乐改编曲,20世纪30、40年代年的历史录音。唱片的品相和质量都很好。
曲目包括:
    莫扎特:《后宫诱逃》第二幕,康斯坦莎的咏叹调,1935.4.9
            《唐璜》第一幕、第二幕,安娜的两首咏叹调,普罗哈斯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1947.12.16
            《费加罗的婚礼》第三幕,伯爵夫人的咏叹调,克里普斯指挥伦敦爱乐乐团,1941.9
    尼古拉:《温莎的风流娘们》第一幕,普罗哈斯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1949.1
    古诺:《玛格丽特》第三幕,“珠宝之歌”,普罗哈斯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1949
    威尔第:《弄臣》第一幕、第二幕,吉尔达的咏叹调“可爱的名字”,1935.4.9
            《茶花女》第一幕,薇奥列塔的场景和咏叹调,1936.6
    普契尼:《波西米亚人》第一幕,咪咪咏叹调“他们叫我咪咪”,1932.11
           《波西米亚人》第二幕,缪塞塔的圆舞曲,1935.9.19  
           《蝴蝶夫人》第一幕,平克顿和蝴蝶的二重唱,1935.12   
           《蝴蝶夫人》第二幕,蝴蝶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1948
           《蝴蝶夫人》第三幕,蝴蝶的咏叹调,1948.12
   列昂卡瓦洛:《丑角》第一幕,1935.9
   理查.斯特劳斯:《阿利亚德尼在拿索斯》第一幕, 阿利亚德尼的咏叹调1948.11
   约翰.斯特劳斯:《吉普赛男爵》第一幕,1948.11
                 《春之声》圆舞曲,1935.12
   阿尔蒂缇:《立体》圆舞曲,1936.6
   拉赫玛尼诺夫:《格里高利圣咏》,1935.9
   阿里亚比耶夫:《夜莺》,1935.9
   马克本:电影《维也纳夫人》插曲,1936.8

玛利亚.切博塔利( 1910-02-10 至 1949-06-09)来自罗马尼亚的女高音,尤其擅长莫扎特、施特劳斯、威尔第、普契尼的歌剧女角色。
    原姓为Cibotaru。生于基希讷乌(Chişinău )。家中十二个孩子里她是老五。早年求学于家乡的基希讷乌音乐学院,1929年加入了莫斯科的契诃夫艺术剧院,不久被派到柏林学习声乐。1931年,德累斯顿上演普契尼的《波西米亚人》,她饰演了咪咪,首演即获成功。由布鲁诺·瓦尔特邀请,她于萨尔茨堡音乐节饰演了尤丽迪西(格鲁克的歌剧《奥菲欧与尤丽迪西》)。1934年,她获得了Kammersänger的头衔(即“宫廷歌手”,缩写为Ks.),这是德奥音乐界对歌唱家的最高奖励。
    1935年,施特劳斯的新作《沉默的女人》首演,由卡尔.伯姆指挥德累斯顿歌剧院,切博塔利唱了阿明塔。作曲家本人建议她到柏林发展,于是她加入了柏林国立剧院,时为1936年。1936-1946年间,她是柏林国立剧院的当家花旦。柯文特、斯卡拉与维也纳国立剧院也是她的演出地。
    1947年,她被查出癌症,但仍然坚持原计划随维也纳国立剧院赴英(战后首次),在柯文特花园演了《唐·乔瓦尼》的安娜,与理查德·陶伯搭档。1949年,她最后一次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登台,和卡拉扬合作了《费加罗的婚礼》。
    1949年初,她在米兰的斯卡拉演出时多次感到剧痛,但并未查明原因。同年3月,她在演出中昏倒,不久医生确诊她已患上肝癌与胰腺癌。6月9日,Cebotari在维也纳去世,终年39岁。她的两个儿子由英国钢琴家柯曾收养。
    施特劳斯说,她是欧洲最好的全能歌手,从不迟到,从不毁约。她去世后,卡拉扬通过BBC表示,切博塔利是自己所遇中最了不起的蝴蝶夫人。
    切博塔利的录音,主要以现场录音为主,有些来自歌剧院现场,也有些来自广播室现场。如今经过数码处理,多数录音的质量已经相当好了。伯姆、凯尔伯特、黑格、艾尔曼多夫、克劳斯、罗特、弗里乔伊、卡拉扬等指挥家都和她合作过。
    她1940年代还曾拍过电影。
第五张,洛特.莱赫曼演唱舒曼的两部声乐套曲
曲目为:舒曼的两部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生活》、《诗人之恋》。
唱片由CBS/SONY出品,品相和质量都很好。
这张唱片的特别之处在于,担任钢琴伴奏的是指挥大师布鲁诺.瓦尔特,真是少见,也就是莱赫曼才担得起
洛特.莱曼是20世纪著名女高音,是德国声乐艺术杰出的代表人物。
    1888年2月27日,莱曼生于德国巴雷堡。早年在柏林,莱曼随女高音歌唱家马琳格学唱时,她只不过想尝试一下而已,没想到一试成名。马琳格是瓦格纳的《纽伦堡的名歌手》首演时第一个饰演伊娃的女高音,也是莱曼唯一的声乐老师。
    12岁时莱曼就开始了她的演唱生涯,1910年,汉堡歌剧院上演《魔笛》,她在其中反串第二男童。而后,逐渐获得一些比较重要的角色,如:尼古拉的《温莎的风流娘们》中的弗劳弗露、《卡门》中的米卡埃拉、理查.斯特劳斯的《玫瑰骑士》中的索菲等。1914年,她在伦敦首演时,也演出了这些剧目,指挥是比彻姆。
1916年起,莱曼成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主要女高音,在此的22年间,他参演了无数剧目,理查.斯特劳斯的《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没有影子的人》、《间奏曲》等,都是她的得意之作。
    1924年,莱曼在伦敦皇家歌剧院首次演出歌剧,剧目是《玫瑰骑士》这是一次最佳阵容的演出:莱曼饰演玛莎林,著名女高音伊丽莎白.舒曼饰演索菲,著名男低音迈尔饰演巴伦,指挥是布鲁诺.瓦尔特。这场演出轰动了伦敦歌坛。同时莱曼还在伦敦成功出演了瓦格纳《女武神》中的齐格林德。这两个角色,再加上《唐豪塞》中的伊丽莎白,是莱曼最喜欢的角色,也是她扮演最成功的角色。
    1930年的萨尔斯堡音乐节,莱曼在托斯卡尼尼的指挥下,饰演贝多芬《费德里奥》中的列奥诺拉,也很出色。1934年,莱曼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饰演齐格林德,大受赞赏,声誉日隆。在维也纳,莱曼地位特殊,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她是一个可爱的咪咪,一个感人的蝴蝶夫人,她的曼农和苏菲,同样受到观众欢迎。1938你,莱曼定居美国,并加入美国籍。1945年,莱曼宣告退休。1976年。莱曼逝世于美国。
    莱曼不仅是出色的歌剧表演家,而且也是卓越的音乐会演唱家。她对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理查.斯特劳斯的艺术歌曲都十分精通。
莱曼嗓音圆润,音色丰富,音域宽广,乐感敏锐,是位SPINTO女高音,胜任从抒情到戏剧性的各类女高音角色。
    她演唱贝多芬《费德里奥》中列奥诺拉的咏叹调“来吧,希望”,激昂的宣叙调带有戏剧性的气质,稳健的咏叹调则富于抒情的气质。在威伯的《奥伯龙》中,她以浓重的胸声唱出雷吉亚的咏叹调“海洋,你这巨大的怪物”,不论高中低音,都有小号般的特质。在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她演唱伊索尔德的咏叹调“温柔与轻声”,在威伯的《魔弹射手》中演唱阿加特的咏叹调“低声叹息,白昼即将逝去”中,充分发挥了她那壮实、有力、豪迈、洪亮的戏剧性音质。
    她那抒情性音质又是那么明亮、纯净、光彩、柔润。如瓦格纳《唐豪塞》中伊丽莎白的咏叹调“圣母啊,请听我恳求”,《罗恩格林》中艾尔莎的咏叹调“晚风啊”,声线连贯,旋律抒情,声音的控制尤为出色,在保持音色明亮的同时,她特别注意乐句中语气的力度变化,从而加强了歌声的表现力。
    她演唱理查.斯特劳斯的《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阿拉贝拉》、《玫瑰骑士》中另有一番乐趣,速度的伸缩性大,色调的对比性强,声音的可塑性好。特别是跳跃的音型对她而言,唱得轻盈、灵巧、明快,带有花腔的味道。
这一切都说明,莱曼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全能型女高音歌唱家。



第六张,德国抒情女高音歌唱家伊丽莎白.舒曼演唱的专辑
唱片由东芝EMI出品,品相和质量都很好。
曲目包括:
    巴赫:《第159号康塔塔》选曲,1927
          《如果有你陪伴》,1934
    约翰.斯特劳斯:《蝙蝠》选曲“我的侯爵”,1927.10
    亨德尔:《约书亚》选曲,1928.10
    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1934
    斯美塔那:《吻》中的《摇篮曲》,1936
    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船歌”,1938
    舒伯特:《岩石上的牧羊人》,1937
    霍伊贝格尔:《歌剧舞会》选曲,1938
    雷格:《玛利亚的摇篮曲》,1937
    蔡勒:《夜莺之歌》,1930
    蔡勒:《矿工》选曲,1930
    马勒:《少年魔号》选曲,1930
    勃拉姆斯:《夜莺》,1935
    伊丽莎白.舒曼,这位擅长演唱莫扎特作品的德国抒情女高音以甜美的声音、清秀的风度和优雅的风格,风靡了整个欧洲乐坛,差不多有半个世纪之久。
    1885年6月13日,舒曼生于德国萨克森梅塞堡。她的父亲是一位风琴手,舒曼从小就接受父亲的良好音乐教育。小小年纪的伊丽莎白就曾在汉堡歌剧院参加瓦格纳的《唐豪塞》演出,在剧中扮演牧童(童声女高音)。这是她的第一次登台,嗣后,歌剧小角色都找她来扮演。
    伊丽莎白.舒曼曾先后向三位声乐老师学唱,经过严格训练和刻苦钻研,她终于学成。1909年,24岁的舒曼在汉堡举行了她的职业性首次演出,大获成功,一举成名。
    1912年,在指挥大师克伦帕勒的指挥下,舒曼出演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一角。双方互相欣赏,两人曾发生了昙花一现的爱情。多年来,她一直在慕尼黑音乐节、萨尔斯堡音乐节中演唱莫扎特的作品。
    1914-1915年演出季,伊丽莎白.舒曼应邀参加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巡回演出,扮演莫扎特《魔笛》中的帕帕根娜、理查.斯特劳斯《玫瑰骑士》中的索菲、洪佩尔丁克《汉塞尔和格雷特尔》中的格雷特尔、普契尼《波西米亚人》中的缪塞塔。特别是索菲,受到纽约歌坛的高度赞赏,从此,索菲就成为她演唱的最出色的角色之一。
    理查.斯特劳斯十分欣赏她的才华,于1919年特意介绍她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唱。在那里,她的角色新添了莫扎特《女人心》中的黛丝碧娜、莫扎特《后宫诱逃》中的布隆德、莫扎特《伊多梅纽》中的伊利亚、比才《卡门》中的米卡埃拉、列昂卡瓦洛的《丑角》中的涅达、多尼采蒂《唐.帕斯夸勒》中的诺丽娜、古诺《浮士德中的玛格丽特》、普契尼《波西米亚人》中的咪咪等。她那醇美的音色及富于乐感的舞台表现,征服了音乐之都维也纳。
    1924年,伊丽莎白.舒曼在英国伦敦皇家歌剧院首次登台,剧目是《玫瑰骑士》,这是一次最佳的演员阵容:伊丽莎白.舒曼饰演索菲,著名男低音歌唱家迈尔唱巴伦,指挥是大师瓦尔特。正常演出震撼了伦敦歌坛。
    伊丽莎白.舒曼四处演出,活动频繁,成为欧洲最忙碌的女高音,不过她始终以维也纳Wie中心。1937年,她成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首席女高音。除歌剧外,     他还是一位音乐会歌唱家,专门演唱莫扎特、舒伯特、舒曼、沃尔夫和理查.斯特劳斯的艺术歌曲。
    二战后,她被迫离开德国,侨居美国,出任费城寇蒂斯音乐学院声乐教授。1952年4月23日,舒曼在纽约逝世,享年67岁。
    伊丽莎白.舒曼的声音抒情优美、音质纯净,音色明亮,发声清脆,行腔纤细,歌声控制自如,感情深厚真切。她的音量不大,却充盈着强烈的音乐感染力,成为20世纪德国最杰出的抒情女高音歌唱家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5 02:31 , Processed in 0.07932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