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个人一向不怎么待见各种定制监听耳机,原因很简单,因为多了“定制”两个字,价格是翻了几倍的。而且从功能上将,定制监听耳机并非就是佩戴舒服,而是歌手们舞台表演时的需要。 所以对于不少人花高价做自己的监听耳机,我并非赞成的,要知道耳朵永远是无法满足的。然而这市场依然有不少厂商在竞争,不仅有高价钱,还能形成热点,这点我并不反驳,毕竟有钱人是有多土豪,不是我们随便一个人可以想象的。
JH的全称是Jerry Harvey,它是专业监听耳机的先驱之一,早在1994年就诞生了,当然市场一直很小众,作为定制监听耳机,JH一直是为美国的歌手、乐手们服务的,进入内地时间也比较早,在HIFI圈内有些口碑,但近年来反而被拥有强大营销能力的友商抢占了风头。 我手上这条JH AFR是朋友借给我的定制款,单耳拥有双音路的4高4低一共8个单元,除了声音,它在设计上还有一个功能是用户在佩戴时不用刻意松开耳机,就能听到周围的环境声,很显然它是为那些有表演需求的人准备的。
上图中白色的部分就是这款JH AFR的独特之处,它是一个开气孔,里面还有一个-15dB的隔音组件。
先听枪花的《Don,t Cry》时,低频有点点糊,氛围不错,宽松自然,,下潜有一定深度,量偏大,凝聚感欠缺一些,弹性中规中矩; 鉴于弹性不甚优秀,我又听了James Blunt的《1973》,这首歌的低频上有着比较明显的弹性,不过JH AFR仍谈不上细致入微,到时低频和人声的层次感非常好,而且人声保持着适中的位置,这个感觉是令人很平静的,没有那么煽情,低频保持着稳定的能量,但得说这是很多人不大喜欢的,有些素。 所以我又认真听了林肯公园的《My December》,拥有电子乐合成的低频并没有因为它的量大而显示出震撼感,细腻程度有限,器乐分离感保持的不错,弹性是出来了,但声场显得有些拥挤。 所以我最后听了陈勋奇的《天地孤影任我行》,JH AFR是比较好推的,我音量只开到33(100满),中国大鼓的细节就出来了,弹性改观比较明显,声场没那么大,但有立体声的感觉,且很自然,动态不是特大,也够体验氛围,唯独缺的是凝聚感,我想这个跟AFR开气孔有相当的的关系。
人声相对低频而言是非常监听的,还原极高,位置适中,密度并不偏大,但结象明了,细节不至于抢耳,像李宗盛、黄霑这些老家伙的声音表现的很有穿透力,它的穿透力不是凌厉的解析,而是波澜不惊的平淡和还原,即使很细小的颤音也能听的清清楚楚。 让我来总结JH AFR的人声特点,我只能说它的细节和整体保持着非常稳定的协调,不刺激,但十分耐听。为此我专门对比听了一下谢兰图的人声,后者表现的更为舒展和醇厚,解析更强一点,但在音色和风格上,AFR和谢兰图保持着同样级别的监听本色。
高频是我比较喜欢JH AFR的地方,听蝎子乐队的《Hurricane 2000》(交响乐版)一开始就会被很不错的动态和瞬态所震撼。在这首编曲磅礴而复杂的曲子里,三频依然保持着不错的层次感,而且高频声场并不拥挤。虽然依然会有糊的地方,但大提琴合奏的延伸感是很出色的,不过在这首歌里很难听到过多的高频细节,有一点可以保证的是它不会让你觉得嘈杂或者压抑,通透感是很不错的。
所以我又听了胡伟立的《琴箫合奏曲》,这首曲子乐器较少,箫声贯穿始终。用JH AFR听起来是很亮的,延伸感明显,顺滑感是相当的出色,婉转而又大器,那种在嘴边漏出去的气息细节也能感受的到,不过有些地方依然是有毛刺的,AFR还是做到了可以忽略不计。 整首曲子的箫声、琴声、大鼓层次分明,大鼓弹性不错,但依然是凝聚感不够,所以影响了整体的器乐分离感,但整体的声场感和情感、意境是相当出色的。
整体总结 作为专业监听耳机,JH AFR并没有刻意保持难推的高冷,相反它还是比较好推的。低频大概是受设计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强的解析,但听摇滚的时候还是保持着该有的氛围感,缺乏的是细节。但用来听其它风格的歌曲,损失并不是那么明显。 整体上,JH AFR还是偏中高频,尽管拥有4个高频单元,它并不张扬,高频上是比较节制的,勉强说它是三频均衡的,也说得过去,因为在我看来它还是比较杂食的。 而这个跟其产品定位是有关系的,因为内置隔音组件是为了让乐手在表演的时候可以兼顾现场的环境声,所以关注它的声音更重要的还是真的那么监听。 我个人的答案是,中高频,它很闷骚,内敛却又是专业级别的监听,不过我还是建在搭配的时候选推力强一点的前端,之前个人用几款机器试听过,乐彼L6推的是很出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