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52|回复: 26

[音源] 关于点总、裴总及AURALiC Aries G1/线厂也跨界MIT Vero 50ex耳放/Cavalli未死CTH浅析

[复制链接]

286

主题

3258

帖子

151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51
注册时间
2002-2-17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18-8-6 11: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曾经是九段 于 2018-8-14 08:41 编辑

8.14更新美国MIT VERO 50ex耳机放大器楼层

8.12更新AURALiC Aries G1楼层



九段继续来挖坑,本文主要聊一下几台最近发烧友私下PM最多的几款产品。

1.关于AURALiC、“点总”、“悲总”以及九段刚刚入手的Aries G1新版网路串流讯源的一点使分享及使用体验。

2.MIT作为知名线材大厂,老烧友都是非常熟知的,它最早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最大特点是其线身上总会有一只神秘的小盒子,尤其是高端贵价系列。正因为这一点,很多发烧友并不认为MIT是一家传统的线材厂家,而是“音响器材”设计者。最近,MIT也玩起了跨界,推出了一款采用Silent Power Multipole Technology技术的电池供电耳放,九段将在后文中详细聊聊这台Vero 50ex High Current Headphone Amp。

3.自从九段在微博“闲来无事开开箱”话题里晒了MassdropCavalli TUBE HYBRID(CTH)耳放后,至少收到过不下几十条关于它的问题,可见虽有传言Cavalli工厂关闭、老头退休,但大家对这家品牌的关心却依然不减。半年过去了,CTH九段也玩得差不多有一些小体会,稍后文章就来浅析下这台大家关心的Cavalli老头“不务正业”的新作。


微博:http://weibo.com/1092441475
HIFI交流群3310174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6

主题

3258

帖子

151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51
注册时间
2002-2-17

优秀版主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8-6 11: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曾经是九段 于 2018-8-12 15:09 编辑

IMG_0321(20180804-061454).jpg


首次听到AURALiC Aries G1这台串流播放讯源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念头是:它是为谁设计的?是原先已经在使用VEGA等AURALiC设备的数字系统用家?还是普世的其它发烧友也可以选择搭配?当转过机器看到背后接口后,我才明白这次设计师的用意,AURALiC Aries G1是一台面向大众的作品,当售价公布后这种认知就更加明确了。

关于AURALiC声韵

在数字音源领域中,AURALiC一直都是引领技术风潮的先行者之一,很早之前它们就推出了Aries、Aries mini等可以完全整合域内讯源与网路串流的机型。除了具备率先支持到DSD256等先进技术的硬件设计,AURALiC还第一次在软件操作控制方面引入了自己的Lightning DS APP移动软件,大大提升了系统的使用体验和操作便利。
AURALiC是最早由两位王姓老板联合创立于国内的高级音频品牌,两位王先生不仅都酷爱古典音乐及音频鉴赏,同时还都是完美主义的奉行人。负责硬件开发的王先生因经常出没于网络论坛而被发烧友熟悉的称为“点总”,他出身音乐氛围浓郁的家庭,自幼师从著名音乐家周广仁先生研习钢琴弹奏,后进入中国传媒大学主修录音艺术(Recording ART)并取得硕士学位,随后在工作中多与像李小沛先生等录音大师合作,是业界少见的在艺术修养与硬件设计方面兼有作为年轻设计师。

另一位王总在网路上则更出名一些,作为一名在大HOUSE的超豪华地下视听室内拥有巨多旗舰YG音箱的热心老烧,他也有一个被发烧友所熟知的网名:“裴总”。“裴总”同样是一位海归人材,在海外学习毕业后他进入了一家精密度量衡设备制造企业从事运营与管理工作,在公关洽谈与市场分析等方面有着丰富的见识。
十多年前,两位爱乐人士偶遇在柏林音乐节,两位少见的东方面孔擦出了基情的火花,关于音乐、喇叭、声音…….“热恋”下的二人很快就萌发了共同创建一家理想的,忠实于“真实音乐”的音响品牌,AURALiC声韵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于2009年的北京。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与AURALiC的旗舰机种G2相较,Aries G1的外形几乎完全得到了传承,远观与旗舰并无二致。但细究就会发现这台机器要“朴素”很多,首先是G2全航空铝切削出的贵价外壳被替换成了铝板拼合方案,背部接口也取消了L-Link专用接口,这意味着它并不能通过扩展支持自家的LEO GX独立原子时钟,也不能用其连接自家的VEGA G2解码。继续深入剖析硬件,Aries G1与旗舰机型的差别就更多了,九段大体罗列如下:
1. 因为机器内部变压器、电路板等组件的位置不同,G2的物理重心并不会位于机身正中,为了让机器可以保持最佳避震,AURALiC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出了G2的模拟重心位置,再通过机身内部配平与特别设计的弹簧脚钉重新让机器的重心归于正中。同时,特别设计的弹簧减震脚钉还采用了多种避震材料的复合,中间的不锈钢材质对中低频震动有着极好的吸收而特别选用的橡胶材质则可以更好的吸收高频震动。AURALiC Aries G1不具备以上配置。
2. 不管是G1还是G2均采用了超低噪音的线性电源并备有双份,一份为处理器供电、另一份则为数字与模拟音频线路供电。但区别是G2同时还具备有特别设计的物理隔离,通过线路上的物理设计让不同线路间的电气彻底隔离。熟悉物理隔离技术的发烧友一定不会对isolator陌生,这是一家澳洲的老牌资深电源处理品牌,早在多年前的第一代产品中,AURALiC就引入过这家澳洲品牌的物理隔离技术,但因为当时的技术限制,仅仅用在了USB供电部分。现在,通过不断的研发与创新,AURALiC已经可以将这项特别的物理隔绝技术用在G2系列上,不管是USB还是其他数据传输线路上都有应用。这一技术目前G1系列暂不支持。
3. Aries G2除了强大的串流播放能力外,还具备内置存储播放的能力,用户可以选择在机身内加装硬盘来存储各种音频文件。目前G1系列暂不支持。
虽然AURALiC Aries G1与旗舰机种有这么多的不同,但它扔保有亮点。比如G1沿袭了G2绝大部分的数字处理技术,比如完全版的AURALiC Tesla G2平台,双组72飞秒时钟,以及为音频电路专门设计的10uV低噪声双线性电源等等,这些AURALiC应用于旗舰串流讯源平台的核心技术都得到了下放。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AURALiC Aries G1拥有远超过目前同价位同类型产品的硬件配置。考虑到其远低于G2的售价,以及对于通用品台的适配,从外在来看目前的AURALiC Aries G1还是美好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内在。
关于一台网路串流讯源的大脑

对于一台网路串流讯源产品,除了需要拥有足够优秀的硬件设计外,实际操控使用体验是否良好,串流软体功能的搭载或许会是更重要的。细数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网路串流讯源产品,撇开机器本体,能够利用手中的移动设备不管是手机还是平板电脑来操作且拥有独立好用稳定的APP支持,能够支持基本的网路音乐在线软件的控制与回放的,还是少之更少。
AURALiC从初代Aries上市开始就自行编写著名的Lightning DS APP,多年过去后LDS经历了从界面到功能等方面的多次重大升级改进,目前的版本已经非常易用且稳定,拥有目前同类型APP中最佳的使用体验。不管是iPhone还是iPad,发烧友均可以通过App Store方便的下载到Lightning DS,现在的LDS可以轻松的帮你实现AURALiC家硬件的全功能控制、音乐播放与管理。目前所有的AURALiC网路串流讯源产品均为Roon Ready机种,都有内建这个Bridge软件,利用Roon的强大功能来实现无限制的网路串流播放。当然,包括Tidal,Spotifly等APP一样也是完美支持的,只要你是会员,拥有账号及密码就可以轻松通过AURALiC的设备来播放。
Lightning DS就像是AURALiC硬体的大脑,如果没有它G1或许只能算是一台非常普通的进阶网路串流播放器,但有了它的加持后G1等机种就完全不同了,好用、功能强大、声音优异,Lightning DS与Aries是一对最佳CP。
徕卡,禄来?不,它更像飞思

最早的Aries被AURALiC定义为Bridge,想必设计师的原意就是希望把音乐文件与DAC通过Bridge串联起来,不受任何干扰不加入任何杂讯原原本本无差别的传输。来到最新一代的G1,Aries在这方面依然保有优势,将其加入系统开声给人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干净、精准。干净,表现在整个背景的完整通透,声底无杂讯。精准,音色质地的清晰,音像轮廓的完整准确,轻松的位置辨识能力以及各部分的分离度完好。
用九段喜欢的测试唱片《DALI CD Volume 4》的第七首,Musica Temprana乐队演奏的《Misa Criolla》来试机,鼓声敲响后的泛音真实且丰富,由近及远的扩散感非常考验机器的声场再造能力,可以确认G1的背景非常干净且深邃,鼓声飘散远去后依然可以清晰感知,透明度很不错。以九段的玩机经验来看,这一点大体应该归功于G1优秀的双线性低噪声线性电源吧,它对于机体杂讯的抑制能力体现无疑。继续聆听,鼓声很紧凑,鼓皮震动由重变轻再到轻微的过程闭上眼睛感觉像是清晰的影像般被呈现出来,这种震动带动着鼓内的空气产生共鸣,同时伴随着空间残响,透过喇叭释放出来干脆又自然,这声音很真。
再试听第八首Zemtsov Viola Quartet四重奏《Verano Porteno》,此首四重奏最大的特点是四把都是中提琴,音色比起传统四重奏中的小提琴来的更加润泽,比起大提琴则显得更加光泽明亮。在AURALiC Aries G1的验一下,中提琴的真实琴音得到出色的还原,整把琴的声线富有美妙的粘稠感、丰富的腔内共鸣亦是甜美,同时弓弦转折间产生的丰富音色变化更是出神入化。听者能够享受到的是本真的录音,很难察觉AURALiC Aries G1有把任何修饰加入音乐本身,这种写实的声音是非常美妙的,与相机一样,G1并不会像徕卡、禄来一样赋予照片以更多的色彩以烘托氛围,它更像是一部极高分析力的飞思,保真写实。

艺多不压身,技压群雄

开头九段罗列过AURALiC Aries G1沿袭自G2的部分技术亮点,这些亮点的作用在机器开声后会一览无遗。不管是从细节揭示能力,声音平衡性,声场的三维再造还是音色的自然方面,九段甚至感觉G1与G2的差距只存在于各方面的极端表现方面,或许在认真AB两者时会有明显的差别,但仅限于聆听G1时依然觉得它的声音足够优秀。以Tdial上的DSD64版本小克莱伯《贝多芬第七交响曲》为例,乐团强奏之后,木管悠悠地响起吹奏,慢板的导奏渐渐增强,AURALiC Aries G1把音乐的层次铺陈得松弛而又富有力量。小克莱伯指挥的贝7是各版本中最受欢迎的,或许每一位古典音乐发烧友对其都不会陌生,或许都听过无数场次,但在AURALiC Aries G1上面九段依然听得兴趣盎然、津津有味。
流畅的节拍在丝滑的音乐线条下滑行,音色悠扬而致密,第一乐章从慢板的导奏进入快板,木管群相互呼应,旋律慢慢的开始鲜活,音色浓郁的木管开始变得清爽,交响乐团齐奏呼应木管的旋律,贝多芬的活力被彻底激活,AURALiC Aries G1把音乐无限的拉近到了现场,定音鼓的强奏,小克莱伯挥舞的指挥棒,用力敲打的定音鼓在快板的运行中变化起伏,G1真的不简单,几十年前的录音依然焕发着徐徐生机,鲜活的回放自然而真实。在万元+的这个价位做到这样的表现实属不易,技压群雄的表现。

能够打败AURALiC的只有AURALiC

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表现让听者兴奋,适当控制下情绪让理性重回高峰,AURALiC Aries G1确实表现出众,它真的已经到了可以与大哥G2同台竞技的水平了吗?是也不是。首先不管是声音风格、基础素质、使用体验等方面G1都无限接近G2的表现,在日常的使用中九段不认为在这些方面两者能有多么巨大的差别。但如果将两台机器并列放在一起,做一下咱们发烧友们最喜欢的AB试听,你就会发现他们还是有差距的,而且G2的声音的天限会全方位的好过G1,不管是从基础的三频表现、极高频的延展、空间残响、细部的刻画等等方面均是这样,虽然这些在单独试听时是非常不容易感知的区别。考虑到G2还可以通过自家L-Link接口加持LEO GX独立原子钟、VEGA G2 DAC以及未来的升频器等等设备,追求极致的用户还是应该选这台贵出万元的旗舰作品。但如果你没有AURALiC家的DAC,那售价低出万元的G1或许会是同价位最具声价比的选择,至少在AURALiC没有推出更新的作品之前会一直保持这种局面。


微博:http://weibo.com/1092441475
HIFI交流群3310174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6

主题

3258

帖子

151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51
注册时间
2002-2-17

优秀版主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8-6 11: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曾经是九段 于 2018-8-14 08:40 编辑

IMG_0162(20180711-140124).jpg

午后的咖啡店里九段告诉朋友自己终于等到了MIT,朋友激动的差点跳起来“你考了麻省理工学院?”…………
也难怪,MIT不就是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Technology)的意思么?坐落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MIT是全球最为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历史上曾经造就了近百位诺贝尔奖得主,更有多位菲尔兹奖及图灵奖得主出自这里。毫无疑问,MIT是当今世界上最富盛名的理工大学之一,有多少年轻人曾经幻想过能够步入它的殿堂。
不过,今日九段要聊的MIT并非大学缩写而是一家同样在音响圈享有盛名的美国线材大厂Music InterfaceTechnologies的缩写。老烧友或许对这个牌子会非常熟悉,还记得上个世纪末的圈内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巨量的发烧品牌,能够被大家认可且奉为神器(当然主要还是贵到没天理)的品牌只有两三家,其中就有今天文章的主角MIT

关于发烧友心中的MIT

它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著名材料学研究者Bruce Brisson先生是它的创立者。其实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Bruce Brisson先生就已经从事音响线材的研发设计工作了,只不过当时主要是以技术研发为主,比如我们熟悉的大牌子Monster Cable就曾在1980年代初授权使用过BruceBrisson先生研发的BandwidthBalanced(频宽平衡)技术。我们所熟悉的Monster Cable线材中采用的Phase orrect(相位修正)与Time Coherent(时间一致)等技术也一样是由Bruce Brisson所研发授权。

MIT线材的最大特点是其线身上总会有一只神秘的小盒子,尤其是高端贵价系列。正因为这一点,很多发烧友并不认为MIT是一家传统的线材厂家,而是“音响器材”设计者。确实,这些小盒子集成了MIT的“灵魂”,虽然它随着时间的更迭也有着不停的升级和优化,但核心都是以MIT独家的“相位修正”技术为基础。很多人对这只小盒子的内部而感到神秘,其实它里面一般都是由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组成,MIT通过特别的设计让其能够尽可能的“还原”线材本身对于音乐电讯号产生的损失。这种还原主要作用在极高频及极低频噪声的过滤上,从而提升人耳可闻的信号范围内的清晰度提升。同时,通过“Time Coherent”等技术让经过处理的不同频率信号能够在同一时间传输,因线材材质产生的传输延迟得到修正,从而在不损失传输信号电流量的前提下保证声音的“高保真”传送。

如果看完上面的介绍后你对
MIT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的话,九段就举一个更容易理解的例子,目前MIT Cable的小盒子线材发展到了可以调整控制传输信号的高度,最新顶级型号ACC 268 ArticulationControl Console喇叭线系统的售价只要10万美金不到的。

核心技术的首次跨界演出

Vero 50exMIT第一款内置Multipole技术的主动供电设备,它采用了高电流、AB类放大电路。以往,Multipole技术仅仅用于MIT的高级别线材上,在由三只特别设计的充电锂电池负责供电的超低噪声电源系统的加持下,厂家认为Vero 50ex可以做到目前耳机放大器产品中最极致的背景表现。

同时,Vero 50ex具备3瓦的输出功率,10k输入阻抗让其在适配各种类型的耳机系统时都能有不错的表现。为了能同时搭配低阻高敏类型的耳机,Vero 50ex配备了高低增益开关,这让其在匹配极为灵敏的入耳式耳塞类产品时也不会有任何的噪声可闻。其他,除了标准的6.35mm耳机接口外Vero 50ex也配备了一枚4XLR平衡耳机接口。

与普通耳机放大器的使用有所不同,Vero 50ex在使用前需要连接电源充电器先为内置锂电池充电,当内置锂电池电联不足时你是不能开机使用的。为了能更方便的使用耳放,MIT Vero 50ex的开关部分有三档可选,关/仅充电/开,不需要完全充满电池就可以开机使用,甚至可以插着电源随冲电随用。但是,九段还是建议大家使用纯电池供电模式,在使用时不要充电,因为只有在纯电池模式下Vero 50exMultipoleSilent Power技术才会完全开启,用户才能真正感受到MIT所提供的超安静背景表现。

黄金三瓦,教科书般标准

发烧友一定有听说过“黄金一瓦”的说法,这是美国著名音响设计师Nelson Pass先生的理论,他当年为PASS公司设计迷倒众生的Aleph后级是标榜纯A类工作,从“第一瓦开始就拥有超低失真”。Nelson Pass先生说,很多音响爱好者钟爱电子管机器,这是有非常充分的理由的。因为电子管产品的输出功率虽然很小,但却拥有非常优秀的工作线性,就算是从极小音量开始聆听亦可以保证足够低的失真,或者说电子管根本从第一瓦到输出功率极限间都可以维持基本相同的失真度,这是晶体管放大器所无法比拟的。直到Nelson Pass先生退出Pass公司开始设计自己的小玩物品牌,他依然信奉并追求这一设计理念,他甚至把自己的新品牌定名为:First Watt。回到本文主角MIT Vero 50ex,它的设计可以与Nelson Pass先生的理论非常贴近,绝对的低失真,苛刻的信噪比设计标准,足够优秀但又非常克制的输出功率,最终实现了这台“黄金三瓦”耳机放大器。

这么多的设计思路与技术分析对于很多发烧友还是太过枯燥,九段后面就用实际的音乐来谈下MIT Vero 50ex的表现。假如深夜寂静无声时,您想聆听一曲肖邦的《夜曲》,这时的音量一定不能开的很大,MIT Vero 50ex像极了很多电子管作品,虽然音量很小,输出功率不高,但它并不像一般晶体管放大器一样出现明显的失真,教科书般的声音表现,你很难从它的发声中去找到任何的黑点,干净通透,甚至一不注意就让你忘记了它的存在。

音乐与聆听者的距离越来越近

因为声音表现中性,所以在MITVero 50ex上面聆听到的录音总是最原汁原味的,比如李宗盛的《山丘》,在歌曲中你会感觉到吉他不仅是拨弦还有拍打琴弦的动作,同时你会非常明确的感知到吉他箱体厚实的共鸣。因为《山丘》演奏的不仅是分解和弦,还有特殊的调音,演奏者用手掌拍打吉他就有和弦的伴奏,而在MIT Vero 50ex上面这些都不会被错过,哪怕是非常细微的录音细节。而李宗盛那中年大叔仿佛经历过太多风霜的嗓音,听起来更是诚恳且真挚,音乐播放器系统仿佛在这一瞬间消失了,闭上眼睛你就像是坐在现场角落的黑影中,伸开手仿佛就能触碰到这至真的歌声。

在九段的试听过程中,几乎一致都在使用高增益档位,不单单是因为我一直在用森海塞尔Final D8000Focal Clear这种并不算特别容易驱动的头戴式大耳机,而是因为九段认为这个档位下的声音最能代表MIT Vero 50ex的真实水准。只有当我聆听Bryan AdamsMichael Jackson这类节奏感更强,甚至有些爆裂的音乐类型时才会考虑把档位切换到低增益状态。但不管是使用MIT Vero 50ex的哪一种增益状态,它的输出都是非常干净且扎实的,高增益下九段也并不能发现任何底噪,低增益下则不会有任何软腿。
一点也不美国,倒像是来自北欧的冰雪美人

MIT虽然是一家典型的美国厂商,但MIT Vero 50ex这台耳机放大器却一点都不美式,这里的美式是指九段以往接触到的美国放大器产品一般都会保有特别充沛甚至暴力的推动力,相对并不那么细腻甚至有些粗犷的声线,热情浓郁的感情迸发会更多一些。而MIT Vero 50ex则冷静很多,但这种冷静并非表现在听感冰冷无情,而是出奇的通透干净。比如我们来听一首Jennifer WarnesFamous Blue Raincoat》专辑的第一首《First We Take Manhattan》,虽然MIT Vero 50ex只有区区3瓦的输出功率,但极为干净的背景下你依然可以听到扎实有力的鼓皮敲击声,质感绵密,量感丰沛,但又通透至极,声场呈现为开放式,绝对不是汇聚在一起的小里小气的声音。

接着播放一曲电影《冰雪奇缘》原声专辑,女声的线条浑厚且悠扬,厚度感被完美的呈现在了白雪版的空间内,但声音有多少带有一丝暖意,不干不涩,没有一点压力,是很容易接受且讨耳的音色。值得一提的是,MIT Vero 50ex的声音上、下延展均很自然,能够让九段手中的平板耳机也拥有轻松的大场面营造能力,三瓦的驱动能力很见功力。不过,中性且无特殊染色的MIT Vero 50ex和一些监听类耳机的搭配或许不会是理想的CP,那种声音或许会太过于直白和硬性,缺少欣赏音乐所需的感染力和自然听感。
有多大本事?钢琴见真章

一台设备的终极考验是什么?人声、钢琴,九段的经验是这样的。我们来听一首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由Pletnev弹奏,Rostropovich指挥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演奏的版本。MIT Vero 50ex下的钢琴颗粒圆润晶莹,真的可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当演奏家弹到高音时,琴声一收,光泽的尾韵依然飘逸在空气中,让音乐的浓烈浪漫情怀书上了些许的诗意。九段在试听笔记上注下了“泛音”、“尾韵”两词,在我的记忆里这台耳放对于飘然而上做出了完美的诠释。不过,钢琴又岂止只有高音,当厚重的低音到来时,那瞬间的能量冲击,Taurus Stereo能量丰沛,力道十足。舞台纵深的画面还原地自然,各声部错落有致,又不会刻意造作。弦乐声部袭来时,那厚实绵密的声音,着实让人有酥麻的感觉,而当低音弦乐鸣奏时,重量感,音乐的幅度也都被很好的拉开了。

钢琴没有听过瘾?我们再来试试Argerich演奏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是一张现场的录音,钢琴女王的演奏格外投入,轻重力量的对比很明确,让声音听起来更显凌厉与犀利。现实中,这首曲子是肖斯塔科维奇写给钢琴、弦乐团与小号的协奏曲,但后来他又出版了一首钢命名为《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曲目,因此人们习惯将这一首称为《第一钢琴协奏曲》。但要知道的是,这首曲子的编制非常特殊,它只是弦乐团加上一把小号与一架钢琴。所以它的编制是很小的,有的钢琴家会用非常灵巧的手法来演绎它,用以凸显乐曲的精致。不过,Argerich在这张专辑中的演奏却充满了热情,与普通版本截然不同,近忽忘我。所以这是一首非常考验系统的曲子,无论是在速度感还是动态表现方面。从九段长期的对比试听经验来看,MIT Vero 50ex在播放这首曲目的表现方面可以名列前茅。
启示录,写在最后

其实MIT Vero50ex在使用中有很多不便,比如使用前你要先给它充电,电量不足了它就要罢工。其次是它很纯粹,纯粹到只有RCA单端模拟输入,只有耳机放大功能,你不能再给它接入任何平衡设备,不能让它实现任何其他例如前级等等的功能,但不管怎样九段依然非常爱它,因为它是那么的善于“揭示”、“呈现”,又非常的“灵动”、“丰沛”,就像是一本音乐启示录,不加任何杂念的把音乐里的一些美好,一些感动原本的奉上。

IMG_0163(20180711-140142).jpg

IMG_0164(20180711-140202).jpg

IMG_0165(20180711-140215).jpg

IMG_0166(20180711-140241).jpg




微博:http://weibo.com/1092441475
HIFI交流群3310174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6

主题

3258

帖子

151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51
注册时间
2002-2-17

优秀版主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8-6 11: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0224(20180713-122606).jpg
微博:http://weibo.com/1092441475
HIFI交流群3310174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5255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5-10-9
发表于 2018-8-6 15: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56

帖子

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7
注册时间
2013-5-27
发表于 2018-8-6 16: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一下G1,不过据说和G2差距不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9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18-8-7 07: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mit的放大器看起来有点意思,查了下价格,略显惊人。感觉好像最近很多东西都无止境的膨胀,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点评

现在100块人民币,只能吃2碗面。  发表于 2018-8-13 09:52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28

帖子

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7
注册时间
2018-1-8
QQ
发表于 2018-8-7 08: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底刚买的CTH+SDAC一体机 估计8月中到手
Linn KDS3 & UNIDISK1.1 DMP-A6
Telegärtner M12 Gold w/ Hypsos
TingFengX OOR P-1u
HD800 HD650 RS1i W5000 SUSVAR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4008

帖子

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0
注册时间
2011-5-26
发表于 2018-8-7 08: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是裴还是悲。。。。。真的分不清楚了。。。。。。
auralic g2全家桶nc1200后级piega coax511;puritan/神农/tpn/mps/aq线;d100和驸马的蓝光机(带线电输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6

主题

3258

帖子

151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51
注册时间
2002-2-17

优秀版主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8-12 15: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次听到AURALiC Aries G1这台串流播放讯源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念头是:它是为谁设计的?是原先已经在使用VEGA等AURALiC设备的数字系统用家?还是普世的其它发烧友也可以选择搭配?当转过机器看到背后接口后,我才明白这次设计师的用意,AURALiC Aries G1是一台面向大众的作品,当售价公布后这种认知就更加明确了。

关于AURALiC声韵

在数字音源领域中,AURALiC一直都是引领技术风潮的先行者之一,很早之前它们就推出了Aries、Aries mini等可以完全整合域内讯源与网路串流的机型。除了具备率先支持到DSD256等先进技术的硬件设计,AURALiC还第一次在软件操作控制方面引入了自己的Lightning DS APP移动软件,大大提升了系统的使用体验和操作便利。
AURALiC是最早由两位王姓老板联合创立于国内的高级音频品牌,两位王先生不仅都酷爱古典音乐及音频鉴赏,同时还都是完美主义的奉行人。负责硬件开发的王先生因经常出没于网络论坛而被发烧友熟悉的称为“点总”,他出身音乐氛围浓郁的家庭,自幼师从著名音乐家周广仁先生研习钢琴弹奏,后进入中国传媒大学主修录音艺术(Recording ART)并取得硕士学位,随后在工作中多与像李小沛先生等录音大师合作,是业界少见的在艺术修养与硬件设计方面兼有作为年轻设计师。

另一位王总在网路上则更出名一些,作为一名在大HOUSE的超豪华地下视听室内拥有巨多旗舰YG音箱的热心老烧,他也有一个被发烧友所熟知的网名:“裴总”。“裴总”同样是一位海归人材,在海外学习毕业后他进入了一家精密度量衡设备制造企业从事运营与管理工作,在公关洽谈与市场分析等方面有着丰富的见识。
十多年前,两位爱乐人士偶遇在柏林音乐节,两位少见的东方面孔擦出了基情的火花,关于音乐、喇叭、声音…….“热恋”下的二人很快就萌发了共同创建一家理想的,忠实于“真实音乐”的音响品牌,AURALiC声韵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于2009年的北京。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与AURALiC的旗舰机种G2相较,Aries G1的外形几乎完全得到了传承,远观与旗舰并无二致。但细究就会发现这台机器要“朴素”很多,首先是G2全航空铝切削出的贵价外壳被替换成了铝板拼合方案,背部接口也取消了L-Link专用接口,这意味着它并不能通过扩展支持自家的LEO GX独立原子时钟,也不能用其连接自家的VEGA G2解码。继续深入剖析硬件,Aries G1与旗舰机型的差别就更多了,九段大体罗列如下:
1. 因为机器内部变压器、电路板等组件的位置不同,G2的物理重心并不会位于机身正中,为了让机器可以保持最佳避震,AURALiC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出了G2的模拟重心位置,再通过机身内部配平与特别设计的弹簧脚钉重新让机器的重心归于正中。同时,特别设计的弹簧减震脚钉还采用了多种避震材料的复合,中间的不锈钢材质对中低频震动有着极好的吸收而特别选用的橡胶材质则可以更好的吸收高频震动。AURALiC Aries G1不具备以上配置。
2. 不管是G1还是G2均采用了超低噪音的线性电源并备有双份,一份为处理器供电、另一份则为数字与模拟音频线路供电。但区别是G2同时还具备有特别设计的物理隔离,通过线路上的物理设计让不同线路间的电气彻底隔离。熟悉物理隔离技术的发烧友一定不会对isolator陌生,这是一家澳洲的老牌资深电源处理品牌,早在多年前的第一代产品中,AURALiC就引入过这家澳洲品牌的物理隔离技术,但因为当时的技术限制,仅仅用在了USB供电部分。现在,通过不断的研发与创新,AURALiC已经可以将这项特别的物理隔绝技术用在G2系列上,不管是USB还是其他数据传输线路上都有应用。这一技术目前G1系列暂不支持。
3. Aries G2除了强大的串流播放能力外,还具备内置存储播放的能力,用户可以选择在机身内加装硬盘来存储各种音频文件。目前G1系列暂不支持。
虽然AURALiC Aries G1与旗舰机种有这么多的不同,但它扔保有亮点。比如G1沿袭了G2绝大部分的数字处理技术,比如完全版的AURALiC Tesla G2平台,双组72飞秒时钟,以及为音频电路专门设计的10uV低噪声双线性电源等等,这些AURALiC应用于旗舰串流讯源平台的核心技术都得到了下放。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AURALiC Aries G1拥有远超过目前同价位同类型产品的硬件配置。考虑到其远低于G2的售价,以及对于通用品台的适配,从外在来看目前的AURALiC Aries G1还是美好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内在。
关于一台网路串流讯源的大脑

对于一台网路串流讯源产品,除了需要拥有足够优秀的硬件设计外,实际操控使用体验是否良好,串流软体功能的搭载或许会是更重要的。细数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网路串流讯源产品,撇开机器本体,能够利用手中的移动设备不管是手机还是平板电脑来操作且拥有独立好用稳定的APP支持,能够支持基本的网路音乐在线软件的控制与回放的,还是少之更少。
AURALiC从初代Aries上市开始就自行编写著名的Lightning DS APP,多年过去后LDS经历了从界面到功能等方面的多次重大升级改进,目前的版本已经非常易用且稳定,拥有目前同类型APP中最佳的使用体验。不管是iPhone还是iPad,发烧友均可以通过App Store方便的下载到Lightning DS,现在的LDS可以轻松的帮你实现AURALiC家硬件的全功能控制、音乐播放与管理。目前所有的AURALiC网路串流讯源产品均为Roon Ready机种,都有内建这个Bridge软件,利用Roon的强大功能来实现无限制的网路串流播放。当然,包括Tidal,Spotifly等APP一样也是完美支持的,只要你是会员,拥有账号及密码就可以轻松通过AURALiC的设备来播放。
Lightning DS就像是AURALiC硬体的大脑,如果没有它G1或许只能算是一台非常普通的进阶网路串流播放器,但有了它的加持后G1等机种就完全不同了,好用、功能强大、声音优异,Lightning DS与Aries是一对最佳CP。
徕卡,禄来?不,它更像飞思

最早的Aries被AURALiC定义为Bridge,想必设计师的原意就是希望把音乐文件与DAC通过Bridge串联起来,不受任何干扰不加入任何杂讯原原本本无差别的传输。来到最新一代的G1,Aries在这方面依然保有优势,将其加入系统开声给人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干净、精准。干净,表现在整个背景的完整通透,声底无杂讯。精准,音色质地的清晰,音像轮廓的完整准确,轻松的位置辨识能力以及各部分的分离度完好。
用九段喜欢的测试唱片《DALI CD Volume 4》的第七首,Musica Temprana乐队演奏的《Misa Criolla》来试机,鼓声敲响后的泛音真实且丰富,由近及远的扩散感非常考验机器的声场再造能力,可以确认G1的背景非常干净且深邃,鼓声飘散远去后依然可以清晰感知,透明度很不错。以九段的玩机经验来看,这一点大体应该归功于G1优秀的双线性低噪声线性电源吧,它对于机体杂讯的抑制能力体现无疑。继续聆听,鼓声很紧凑,鼓皮震动由重变轻再到轻微的过程闭上眼睛感觉像是清晰的影像般被呈现出来,这种震动带动着鼓内的空气产生共鸣,同时伴随着空间残响,透过喇叭释放出来干脆又自然,这声音很真。
再试听第八首Zemtsov Viola Quartet四重奏《Verano Porteno》,此首四重奏最大的特点是四把都是中提琴,音色比起传统四重奏中的小提琴来的更加润泽,比起大提琴则显得更加光泽明亮。在AURALiC Aries G1的验一下,中提琴的真实琴音得到出色的还原,整把琴的声线富有美妙的粘稠感、丰富的腔内共鸣亦是甜美,同时弓弦转折间产生的丰富音色变化更是出神入化。听者能够享受到的是本真的录音,很难察觉AURALiC Aries G1有把任何修饰加入音乐本身,这种写实的声音是非常美妙的,与相机一样,G1并不会像徕卡、禄来一样赋予照片以更多的色彩以烘托氛围,它更像是一部极高分析力的飞思,保真写实。

艺多不压身,技压群雄

开头九段罗列过AURALiC Aries G1沿袭自G2的部分技术亮点,这些亮点的作用在机器开声后会一览无遗。不管是从细节揭示能力,声音平衡性,声场的三维再造还是音色的自然方面,九段甚至感觉G1与G2的差距只存在于各方面的极端表现方面,或许在认真AB两者时会有明显的差别,但仅限于聆听G1时依然觉得它的声音足够优秀。以Tdial上的DSD64版本小克莱伯《贝多芬第七交响曲》为例,乐团强奏之后,木管悠悠地响起吹奏,慢板的导奏渐渐增强,AURALiC Aries G1把音乐的层次铺陈得松弛而又富有力量。小克莱伯指挥的贝7是各版本中最受欢迎的,或许每一位古典音乐发烧友对其都不会陌生,或许都听过无数场次,但在AURALiC Aries G1上面九段依然听得兴趣盎然、津津有味。
流畅的节拍在丝滑的音乐线条下滑行,音色悠扬而致密,第一乐章从慢板的导奏进入快板,木管群相互呼应,旋律慢慢的开始鲜活,音色浓郁的木管开始变得清爽,交响乐团齐奏呼应木管的旋律,贝多芬的活力被彻底激活,AURALiC Aries G1把音乐无限的拉近到了现场,定音鼓的强奏,小克莱伯挥舞的指挥棒,用力敲打的定音鼓在快板的运行中变化起伏,G1真的不简单,几十年前的录音依然焕发着徐徐生机,鲜活的回放自然而真实。在万元+的这个价位做到这样的表现实属不易,技压群雄的表现。

能够打败AURALiC的只有AURALiC

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表现让听者兴奋,适当控制下情绪让理性重回高峰,AURALiC Aries G1确实表现出众,它真的已经到了可以与大哥G2同台竞技的水平了吗?是也不是。首先不管是声音风格、基础素质、使用体验等方面G1都无限接近G2的表现,在日常的使用中九段不认为在这些方面两者能有多么巨大的差别。但如果将两台机器并列放在一起,做一下咱们发烧友们最喜欢的AB试听,你就会发现他们还是有差距的,而且G2的声音的天限会全方位的好过G1,不管是从基础的三频表现、极高频的延展、空间残响、细部的刻画等等方面均是这样,虽然这些在单独试听时是非常不容易感知的区别。考虑到G2还可以通过自家L-Link接口加持LEO GX独立原子钟、VEGA G2 DAC以及未来的升频器等等设备,追求极致的用户还是应该选这台贵出万元的旗舰作品。但如果你没有AURALiC家的DAC,那售价低出万元的G1或许会是同价位最具声价比的选择,至少在AURALiC没有推出更新的作品之前会一直保持这种局面。


微博:http://weibo.com/1092441475
HIFI交流群3310174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95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6-10-26
发表于 2018-8-12 15:42: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ries、aries g1、aries g2都是120飞秒,72飞秒的是vega g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3-4-13
发表于 2018-8-12 20:05: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MIT耳放听感,非常有兴趣,但貌似还没见过中文听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4008

帖子

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0
注册时间
2011-5-26
发表于 2018-8-13 09: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名觉得g1比g2配色好看。。。
auralic g2全家桶nc1200后级piega coax511;puritan/神农/tpn/mps/aq线;d100和驸马的蓝光机(带线电输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6

主题

3258

帖子

151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51
注册时间
2002-2-17

优秀版主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08: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午后的咖啡店里九段告诉朋友自己终于等到了MIT,朋友激动的差点跳起来“你考了麻省理工学院?”…………
也难怪,MIT不就是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Technology)的意思么?坐落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MIT是全球最为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历史上曾经造就了近百位诺贝尔奖得主,更有多位菲尔兹奖及图灵奖得主出自这里。毫无疑问,MIT是当今世界上最富盛名的理工大学之一,有多少年轻人曾经幻想过能够步入它的殿堂。
不过,今日九段要聊的MIT并非大学缩写而是一家同样在音响圈享有盛名的美国线材大厂Music InterfaceTechnologies的缩写。老烧友或许对这个牌子会非常熟悉,还记得上个世纪末的圈内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巨量的发烧品牌,能够被大家认可且奉为神器(当然主要还是贵到没天理)的品牌只有两三家,其中就有今天文章的主角MIT



关于发烧友心中的MIT

它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著名材料学研究者Bruce Brisson先生是它的创立者。其实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Bruce Brisson先生就已经从事音响线材的研发设计工作了,只不过当时主要是以技术研发为主,比如我们熟悉的大牌子Monster Cable就曾在1980年代初授权使用过BruceBrisson先生研发的BandwidthBalanced(频宽平衡)技术。我们所熟悉的Monster Cable线材中采用的Phase orrect(相位修正)与Time Coherent(时间一致)等技术也一样是由Bruce Brisson所研发授权。

MIT线材的最大特点是其线身上总会有一只神秘的小盒子,尤其是高端贵价系列。正因为这一点,很多发烧友并不认为MIT是一家传统的线材厂家,而是“音响器材”设计者。确实,这些小盒子集成了MIT的“灵魂”,虽然它随着时间的更迭也有着不停的升级和优化,但核心都是以MIT独家的“相位修正”技术为基础。很多人对这只小盒子的内部而感到神秘,其实它里面一般都是由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组成,MIT通过特别的设计让其能够尽可能的“还原”线材本身对于音乐电讯号产生的损失。这种还原主要作用在极高频及极低频噪声的过滤上,从而提升人耳可闻的信号范围内的清晰度提升。同时,通过“Time Coherent”等技术让经过处理的不同频率信号能够在同一时间传输,因线材材质产生的传输延迟得到修正,从而在不损失传输信号电流量的前提下保证声音的“高保真”传送。


如果看完上面的介绍后你对
MIT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的话,九段就举一个更容易理解的例子,目前MIT Cable的小盒子线材发展到了可以调整控制传输信号的高度,最新顶级型号ACC 268 ArticulationControl Console喇叭线系统的售价只要10万美金不到的。


核心技术的首次跨界演出

Vero 50exMIT第一款内置Multipole技术的主动供电设备,它采用了高电流、AB类放大电路。以往,Multipole技术仅仅用于MIT的高级别线材上,在由三只特别设计的充电锂电池负责供电的超低噪声电源系统的加持下,厂家认为Vero 50ex可以做到目前耳机放大器产品中最极致的背景表现。

同时,Vero 50ex具备3瓦的输出功率,10k输入阻抗让其在适配各种类型的耳机系统时都能有不错的表现。为了能同时搭配低阻高敏类型的耳机,Vero 50ex配备了高低增益开关,这让其在匹配极为灵敏的入耳式耳塞类产品时也不会有任何的噪声可闻。其他,除了标准的6.35mm耳机接口外Vero 50ex也配备了一枚4XLR平衡耳机接口。

与普通耳机放大器的使用有所不同,Vero 50ex在使用前需要连接电源充电器先为内置锂电池充电,当内置锂电池电联不足时你是不能开机使用的。为了能更方便的使用耳放,MIT Vero 50ex的开关部分有三档可选,关/仅充电/开,不需要完全充满电池就可以开机使用,甚至可以插着电源随冲电随用。但是,九段还是建议大家使用纯电池供电模式,在使用时不要充电,因为只有在纯电池模式下Vero 50exMultipoleSilent Power技术才会完全开启,用户才能真正感受到MIT所提供的超安静背景表现。


黄金三瓦,教科书般标准

发烧友一定有听说过“黄金一瓦”的说法,这是美国著名音响设计师Nelson Pass先生的理论,他当年为PASS公司设计迷倒众生的Aleph后级是标榜纯A类工作,从“第一瓦开始就拥有超低失真”。Nelson Pass先生说,很多音响爱好者钟爱电子管机器,这是有非常充分的理由的。因为电子管产品的输出功率虽然很小,但却拥有非常优秀的工作线性,就算是从极小音量开始聆听亦可以保证足够低的失真,或者说电子管根本从第一瓦到输出功率极限间都可以维持基本相同的失真度,这是晶体管放大器所无法比拟的。直到Nelson Pass先生退出Pass公司开始设计自己的小玩物品牌,他依然信奉并追求这一设计理念,他甚至把自己的新品牌定名为:First Watt。回到本文主角MIT Vero 50ex,它的设计可以与Nelson Pass先生的理论非常贴近,绝对的低失真,苛刻的信噪比设计标准,足够优秀但又非常克制的输出功率,最终实现了这台“黄金三瓦”耳机放大器。

这么多的设计思路与技术分析对于很多发烧友还是太过枯燥,九段后面就用实际的音乐来谈下MIT Vero 50ex的表现。假如深夜寂静无声时,您想聆听一曲肖邦的《夜曲》,这时的音量一定不能开的很大,MIT Vero 50ex像极了很多电子管作品,虽然音量很小,输出功率不高,但它并不像一般晶体管放大器一样出现明显的失真,教科书般的声音表现,你很难从它的发声中去找到任何的黑点,干净通透,甚至一不注意就让你忘记了它的存在。



音乐与聆听者的距离越来越近

因为声音表现中性,所以在MITVero 50ex上面聆听到的录音总是最原汁原味的,比如李宗盛的《山丘》,在歌曲中你会感觉到吉他不仅是拨弦还有拍打琴弦的动作,同时你会非常明确的感知到吉他箱体厚实的共鸣。因为《山丘》演奏的不仅是分解和弦,还有特殊的调音,演奏者用手掌拍打吉他就有和弦的伴奏,而在MIT Vero 50ex上面这些都不会被错过,哪怕是非常细微的录音细节。而李宗盛那中年大叔仿佛经历过太多风霜的嗓音,听起来更是诚恳且真挚,音乐播放器系统仿佛在这一瞬间消失了,闭上眼睛你就像是坐在现场角落的黑影中,伸开手仿佛就能触碰到这至真的歌声。

在九段的试听过程中,几乎一致都在使用高增益档位,不单单是因为我一直在用森海塞尔Final D8000Focal Clear这种并不算特别容易驱动的头戴式大耳机,而是因为九段认为这个档位下的声音最能代表MIT Vero 50ex的真实水准。只有当我聆听Bryan AdamsMichael Jackson这类节奏感更强,甚至有些爆裂的音乐类型时才会考虑把档位切换到低增益状态。但不管是使用MIT Vero 50ex的哪一种增益状态,它的输出都是非常干净且扎实的,高增益下九段也并不能发现任何底噪,低增益下则不会有任何软腿。
一点也不美国,倒像是来自北欧的冰雪美人

MIT虽然是一家典型的美国厂商,但MIT Vero 50ex这台耳机放大器却一点都不美式,这里的美式是指九段以往接触到的美国放大器产品一般都会保有特别充沛甚至暴力的推动力,相对并不那么细腻甚至有些粗犷的声线,热情浓郁的感情迸发会更多一些。而MIT Vero 50ex则冷静很多,但这种冷静并非表现在听感冰冷无情,而是出奇的通透干净。比如我们来听一首Jennifer WarnesFamous Blue Raincoat》专辑的第一首《First We Take Manhattan》,虽然MIT Vero 50ex只有区区3瓦的输出功率,但极为干净的背景下你依然可以听到扎实有力的鼓皮敲击声,质感绵密,量感丰沛,但又通透至极,声场呈现为开放式,绝对不是汇聚在一起的小里小气的声音。

接着播放一曲电影《冰雪奇缘》原声专辑,女声的线条浑厚且悠扬,厚度感被完美的呈现在了白雪版的空间内,但声音有多少带有一丝暖意,不干不涩,没有一点压力,是很容易接受且讨耳的音色。值得一提的是,MIT Vero 50ex的声音上、下延展均很自然,能够让九段手中的平板耳机也拥有轻松的大场面营造能力,三瓦的驱动能力很见功力。不过,中性且无特殊染色的MIT Vero 50ex和一些监听类耳机的搭配或许不会是理想的CP,那种声音或许会太过于直白和硬性,缺少欣赏音乐所需的感染力和自然听感。
有多大本事?钢琴见真章

一台设备的终极考验是什么?人声、钢琴,九段的经验是这样的。我们来听一首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由Pletnev弹奏,Rostropovich指挥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演奏的版本。MIT Vero 50ex下的钢琴颗粒圆润晶莹,真的可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当演奏家弹到高音时,琴声一收,光泽的尾韵依然飘逸在空气中,让音乐的浓烈浪漫情怀书上了些许的诗意。九段在试听笔记上注下了“泛音”、“尾韵”两词,在我的记忆里这台耳放对于飘然而上做出了完美的诠释。不过,钢琴又岂止只有高音,当厚重的低音到来时,那瞬间的能量冲击,Taurus Stereo能量丰沛,力道十足。舞台纵深的画面还原地自然,各声部错落有致,又不会刻意造作。弦乐声部袭来时,那厚实绵密的声音,着实让人有酥麻的感觉,而当低音弦乐鸣奏时,重量感,音乐的幅度也都被很好的拉开了。

钢琴没有听过瘾?我们再来试试Argerich演奏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是一张现场的录音,钢琴女王的演奏格外投入,轻重力量的对比很明确,让声音听起来更显凌厉与犀利。现实中,这首曲子是肖斯塔科维奇写给钢琴、弦乐团与小号的协奏曲,但后来他又出版了一首钢命名为《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曲目,因此人们习惯将这一首称为《第一钢琴协奏曲》。但要知道的是,这首曲子的编制非常特殊,它只是弦乐团加上一把小号与一架钢琴。所以它的编制是很小的,有的钢琴家会用非常灵巧的手法来演绎它,用以凸显乐曲的精致。不过,Argerich在这张专辑中的演奏却充满了热情,与普通版本截然不同,近忽忘我。所以这是一首非常考验系统的曲子,无论是在速度感还是动态表现方面。从九段长期的对比试听经验来看,MIT Vero 50ex在播放这首曲目的表现方面可以名列前茅。
启示录,写在最后

其实MIT Vero50ex在使用中有很多不便,比如使用前你要先给它充电,电量不足了它就要罢工。其次是它很纯粹,纯粹到只有RCA单端模拟输入,只有耳机放大功能,你不能再给它接入任何平衡设备,不能让它实现任何其他例如前级等等的功能,但不管怎样九段依然非常爱它,因为它是那么的善于“揭示”、“呈现”,又非常的“灵动”、“丰沛”,就像是一本音乐启示录,不加任何杂念的把音乐里的一些美好,一些感动原本的奉上。



点评

看到三千刀我先跪着等看老师评  发表于 2018-8-16 10:50
微博:http://weibo.com/1092441475
HIFI交流群3310174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4008

帖子

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0
注册时间
2011-5-26
发表于 2018-8-18 06: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auralic g2全家桶nc1200后级piega coax511;puritan/神农/tpn/mps/aq线;d100和驸马的蓝光机(带线电输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2-24 10:48 , Processed in 0.128388 second(s), 42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