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音迷 于 2018-9-6 17:43 编辑
不得不承认,最近我是真的没什么动力写文章!一方面确实有点懒,另一方面是实在没听到什么能够打动我的器材,让我有欲望去写。不过话说回来,老写器材测评类的文章也真的有些烦了,于是乎干脆“作一次大死”得了,简单写一写我个人对当前发烧音频行业的几点看法吧。
1. 话说,当前的发烧音频行业并没有统一的行业规则,也就是没有排他性的硬性标准。虽然有行业协会存在,但其并不具备任何强制约束的能力及权限。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来“玩游戏”的厂商都可以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同时也都可以推翻当前的“游戏规则”再建立新的“游戏规则”。因此,对于任何厂商而言,这个行业永远存在着机遇,就看你有多大能耐,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了。
2. 近一两年来,由于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影响,各大厂商似乎都热衷于赚快钱。即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研发周期、最快的上市时间以及最短的产品生命周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后期维护成本)来获取最大的利润回报。但这样做的结果似乎很令人堪忧,比如大把产品因为研发周期不足而出现了完成度低下的情况,精品几乎少得可怜。
3. 许多厂商似乎很难拉到投资,一般都是投资人看不到未来而犹豫不决所致,因此目前的发烧音频行业极少有大资本进入。虽然这个行业本来也不需要投入太多资金便能让它运作起来,但或多或少还是会对部分厂商的研发实力、创新能力以及研发产品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4. 最令人惋惜的还要数一些设计优良的方案因为厂商拿不出足够的启动资金而“胎死腹中”或被迫阉割。
5. 行业中似乎还存在着一些不太好的风气。比如高端产品定价混乱,旗舰产品随随便便就将价格标上万,甚至标个几十万成了理所应当,且不说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某些产品连自圆其说都很困难。除此之外,还有一套设计方案多家厂商套用的现象,有的只是品牌LOGO不同,骨子里是换汤不换药。关键活儿做得太糙,事儿办得太显眼,实在让人有些看不下去了!还有许多例子,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6.一些厂商似乎发现这个行业有利可图,在短时间内纷纷集中涌入行业内,在获得一定利润之后(大部分是以失败而告终)又迅速脱离行业,甚至还有“鸟枪换炮”、“改头换面”重新来过的。表面上看,行业中厂商繁多,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实际上整个行业水平提升缓慢,甚至止步不前,更甚至是有所倒退。
7.发烧音频行业好似一艘行驶在狂风巨浪中的大船,现在船底已经千疮百孔,开始进水下沉。但船上的人似乎并不团结,不是你瞧不上我,就是我嫌弃你。假如船沉了,大家肯定是一起掉入水中,何不从一开始就齐心协力呢。
8. 但还是有许多厂商令人感到欣慰,产品越做越成熟,品质越来越好,其中不乏还有许多国产品牌。无论是作为用户,还是作为音频媒体的作者,都发自内心地为你们点赞!
结尾一定得是光明的。。。。。。。
发烧音频行业发展到现在,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瓶劲期,同时也走到了一个新老交替的转折点上。此时此刻,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人能够逆风出列,将更多不可能创造出来,令其变为可能,从而让这个小小的行业变得更加美好。
但不管行业如何改变,我们都不希望看到噱头满满的产品充斥整个市场,也都不希望看到厂商“定时”、“例行”开发布会互相炫技,而发布的产品却毫无新意,也毫无分量。
虽然发烧音频行业现在正经历着漫长的“寒冬”,而且这个“寒冬”要持续多久似乎也没有人知道。但这绝对是考验一个厂商耐心和毅力的时刻,坚持下去,也许明天就能见到第一缕阳光。
以上结论为个人感受,无任何指向性,如有冒犯,概不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