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rainless

[耳放] 翻译一篇面对弱智的科普文:平衡驱动的三个优势

[复制链接]

13

主题

971

帖子

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7
注册时间
2014-2-17
发表于 2019-7-30 22:05: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UJIKID 于 2019-7-30 22:07 编辑
gurian 发表于 2019-7-30 21:28
记得俱乐部还有个相关的投票贴,关于好听还是高保真的讨论。这话题真的是永不过时

虽然绝对的现场写实极难,也不客观
但是相对的传神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比如说卡拉扬一些经典的贝多芬录音,虽然细节不算多不太现场味,但是录音的色彩氛围空气感,还是很好地衬托出了乐曲本身所表达的神韵
我想这也是录音师在后期刻意地去朝着自己对于乐曲的理解向去表达
聆听唱片多了,会发现其实很多唱片都是如此,包含着不光是演奏家指挥家的表达,更有录音师对于乐曲的理解
系统能把这些细微的不同表现出来,这样聆听欣赏起音乐也更有滋有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97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10-5-12
发表于 2019-7-30 22:24: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UJIKID 发表于 2019-7-30 22:05
虽然绝对的现场写实极难,也不客观
但是相对的传神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比如说卡拉扬一些经典的贝多芬录音 ...

喜欢的话单声道版本不是一样听得更喜欢,不少好的演绎只有单声道版本,目前我是不行,古典入门初级阶段,不要好演绎要好声音(录音),当然演录俱佳就更好了。个人觉得古典,演绎是基础
这话题与lz讨论主题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28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8-11-22
发表于 2019-7-31 11: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gurian 发表于 2019-7-30 21:26
也不全然吧,听音就是个人喜好、取舍,音响器材厂商、录音做不好高保真 ?!肯定不是,这个市场发展多年 ...

纵向来看,一直是在进步的,也由少部分高端器材厂商在引领消费。

其实:
1、参考不插电现场,是建立对声音的构成、形态、比例、演变等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理解。

2、录音是去捕捉演奏表达的这些特点进行采集,最后与演奏者一起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混合编排整理而灌成唱片。90%的录音出来已经和真实相差很多了,音响只是重播至少经过3次处理的录制结果而已,普通的处理环节都有5次之多。

3、器材的重播,是为了“尽可能不失真“的去复原上面的结果。在这里,器材厂商就有变得很热闹了,也是考验器材设计师的地方。技术投入与对声音的理解和审美会在作品里体现,也是器材层级划分的分水岭。
耳机:HD800/HE1000 V2/K702——胆耳放/前级:HWA-II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2521

帖子

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1
注册时间
2010-3-24
发表于 2019-7-31 15:33: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唱片,就得听别人的多次再加工,无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4

主题

7745

帖子

13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30
注册时间
2013-2-20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15: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隔一年再次出碟,请搜我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15 16:36 , Processed in 0.07351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