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22659784 于 2020-5-29 10:04 编辑
把這話題延伸一點,三大件,線材,電源,避震還有環境(擺位我覺得要放在環境中)
按ˋ照難度分,環境是最難但也是最簡單的,好的聽音環境代價可能以百萬起跳,但有了好環境,其他的就簡單了,如擺位是不花錢的
三大件,90%的問題在於花錢,剩下就是搭配折騰
線材,要等前兩項都弄好再花錢,但不一定是錢花了就好,50%看邭飧{音的心思
避震,如果是現代器材那還是花錢解決吧,我想不通為何古董器材對避震不敏感,有時過度避震可能還會破壞聲音
電源,這個是最簡單花錢少但也是最困難的,只要有本事拉一條專線進家,好聲的底子就算完成80%了,有時用台萬元合併機都比幾十萬的機子好聽,但對住小區加客廳黨的人來說,如果裝修時沒有預埋線,想再加專線根本就不可能實現,除非重裝修.
重點說一下避震,我看過有人用便宜的方式來解決,效果不好說,但那一層層的疊加,板加釘,釘上放板,板再放不同的釘,最後壓器材,也不怕地震啊,效果不說,光放在眼前就辣眼
避震這事就是便宜就那樣,好貨一定不便宜,至於那樣器材對避震敏感,玩到底,每樣器材都要避震,連放在地上的線材也要,只是花錢多少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