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聆听的人 于 2023-11-21 12:40 编辑
最近又是砸线材比较猛的阶段,作为器材定型后的最后冲刺,从总线的pad pr优美到aq飓风,过机线的银彩35周年到晶彩梵高,后级电源线的tiglon a1到pad25周年,再到今天的海姆达2usb到神雕旗舰v3usb,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信息量的释放,从听感上来概括就是“从容”二字,对比起来先前的声音就会有局促和卡脖子的感觉,同时我认为从容是宽松的充分必要条件。 换个角度来理解,如果一个人在专业领域具有相当实力,那他应对相应问题也能从容不迫的很好解决,因为实力在线。但反过来如果实力不够或有所欠缺,正常情况下或许还能应付,但当碰到棘手或突发问题时还能保持这份从容吗? 这次还要认真回应下不少人说三大件优先级大于线材等周边的问题,这个说法没有问题,因为器材档次是直接奠定声音级别的,但这只是基础。我自己的理解三大件就好像房子的大框架,大件越好代表建筑面积越大,但同时需要装修打点的环节会呈几何倍数增长,尤其在箱子系统下更是明显。我喜欢大平层,但我不喜欢简陋的不完善的大平层。与其简陋倒不如选个小一点精致一点的房子,每个环节每个点位都精雕细琢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 同时我认为耳机系统的三大要素,即电、避震、搭配。不论什么时代什么级别的系统,想要声音好,优秀的供电绝对是必要条件之一,电即器材的“血液”。避震也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环节,系统越好感知度越明显,其次搭配,这在我看来和前两者比属于小巫见大巫了,因为电和避震到位,搭配只要不是故意乱搞,声音不会难听到哪里去,有需要调整的问题和不满意那另说。以上三点是本人通过不断的经历与探索所深刻体会的所谓重中之重,脱离这三点任何一样,耳机系统都不可能玩好。 我不止一次被人“指教”把线材的钱升级大件效果更好,但真的保证效果更好吗?要知道每个人只能基于自己听过的系统和器材来判断好坏,换言之所谓的“认知局限”。尽管可以通过文字来了解一件器材的特性特点,但再精细的文字描述和实际接入自己系统听完全是两码事。就拿我自己来举例,我有过器材升级非常不愉快的经历,当然我相信这属于少数情况,但在线材升级上几乎都是愉快的,正向的。也侧面验证系统就是完完全全的木桶效应,处理好每个环节使其处于基准平均水平才能发挥系统该有的实力。 我自己总结一个升级经验,不论器材还是线材,在原有系统满意度不错的前提下,同品牌升级几乎不需要考虑不合适的问题,属于非常保险稳定的升级方法,因为同一品牌的产品一定是越贵越好,一定一定。所以如果你满意自己的系统但又想更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同品牌里去直接升级,99%不会出错。 如果系统原先就非常不满意或满意度比较低,那就要先选定品牌之间的搭配,在达到自己较为满意的程度后再逐渐加码升级(当然这条不适合有钱人,条件好的朋友请随意直接上旗舰) 综上所述,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系统的理解与玩法。我基于自己对系统的理解所以愿意在周边砸的比大件更猛,但这并不适合所有人,玩法没有固定的正确答案,好声音的标准可以只有一个那就是好听,但好听的种类可以有无数种,这背后的答案值得每位烧友去追寻,不止是对金钱和时间的磨练,更是自我对声音理解的追求与向往,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