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我:是ARCAM好还是MARANTZ好?低端机是SONY好还是TEAC好?转盘是PHILIPS好还是CEC的好?这些问题小张只好苦笑,不是不肯回答,实在是没有办法回答,因为没有确定型号,谈品牌一谈起来就是几天几夜,一个一个型号地说过来.还有些朋友看不起日本牌子,崇尚欧美机种,这不一定客观,小张觉得不能因为ARCAM是欧洲声就觉得LL,而MARANTZ是日本声就看不起,如果是ARCAM的CD72我看就比不过MARANTZ的SA-1。所以说,不确定型号,什么都是空谈,什么都别谈!
第3点:音源不要忽视产地
决定二手CD价格的,还有一个因素是产地,产地重要么?现在很多产品不都国产了么?只要QC能够过关,还有必要在日本做还是泰国做?18岁少女做还是80岁老爷爷做?问题就在于我们玩的CD不是目前最新的产品,是一些几年前,十几年前的老机,在那时各地的生产水平还不是特别齐平,而且,发烧友是特别顶真的,对任何细节要求一丝不苟,几乎苛刻的地步,他们还是最相信原厂的制品。比如MARANTZ的CD15,是MARANTZ 1BIT机的老旗舰,当时就有三个不同后缀版本:F/P/K,F是100V电压的日本本土版,P是提供欧美地区的版本,多为发达国家,各种电压都有,K是提供日本外的亚洲地区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的220V。日本的HIFI厂家自豪地认为本国的HIFI发烧友是世界上最为挑剔的发烧友,对声音要求最为苛刻,接下来是欧美,所以,本土版的总是享受第一批筛选最优秀的原料,保证制作最为到位,接下来制作欧美地区的机器,最后的留给阿拉亚洲兄弟们,所以很多人,也包括我在内,选择日本制作的机器都首先挑选带F或者100V的本土版,以保证声音。所以,在二手市场上,JS也很明白我们的目的,一样成色条件下,价格方面F总是最贵,K总是最便宜,即使搭配100V变压器肯定会劣化音质也在所不惜,因为有人相信变压器带来的劣化要低于本身分级别制作带来的声音等级差别,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对比过CDffice:smarttags" />15 F/P/K后缀的三台机器,也打开看过,他的结论是差不多,没有我们想象当中的差别。有时,我们降低电压要求,挑选100V的机器还有一个言不由衷的理由,那就是有些CD只对日本本土发行,不对其他国家的AUDIOPHILE销售,而这些机器往往又是高级/顶级的制品,理由也是因为“本国最苛刻”原则,我以前用过DENON S10II,比较满意,S1太贵买不起,就琢磨着想弄台DENON经典S10系列里的最高级机S10 III LTD,但是总是找不到220V的版本,一请教才知道,原来这个机器不仅产量很少,而且只有100V的本土版本市售;SONY的天皇名机CDP-R10转盘+DAS-R10解码,一套一共200W日圆,也是只提供日本国内发烧友才有福气享受的100V版本,让人惋惜,国内还有很多发烧友拼命寻找这两件R10,而不考虑变压器的问题,就是因为其声音太好,远远超过任何一款SONY的其他CD 机种,什么SCD-1,XA7ES,统统弹开,200W日圆一套SONY公司还说是赔本的制作,你说能不买么?
另外关于SONY的机器,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时ES级别最新款且最高级制作XA7ES CD机,以销售到美国的黑色XA7ES为最高级,要价3000美金,比本土的还要好,不知道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所以,这次小张收的二手SCD-777ES也要偷笑了,到手一看铭牌原来是99年第一批的黑色120V电压版本,据说这批的制品是提供给美国打品牌用的,所以各方面挑选极其严格。
PHILIPS平价的CD930/950是比利时制作的,CD931/951是新加坡制作的(还有一说是北京等也做过),产地不同导致二手价格不同,买的时候请注意。
很多HIFI厂商仍然相信,最LL的货色一定要在自己的工厂里制作,保证品质!其他消费级的一般货色可以发到劳动力便宜一些的地方制作,多赚点钱.
第4点:请买专业CD厂家的经典作品
阿拉在干吗?说的片面点,阿拉要承认自己在玩音响,既然是玩,就要挑那些值得的去玩,不要去玩那些没名气的DD。现在有很多厂家是以前做功放/箱子出名的,为了占领更多的HIFI市场,赚取更多的发烧友血汗钱,在小有名气之后,就开始把魔爪伸向其他HIFI领域,做一些它们不擅长的器材,比如做功放出名的XINDAK也出了HIFI咸菜,做喇叭出名的丹特声现在做电子管发大器了,做胆机出身的欧博竟然也出号角喇叭产品了,做功放的ONIX也CDP了,这些器材值得玩么?如果有真才实料,比如MARK LEVINSON又做放大器又做音源,照样LL给你看,照样能够登上《STEREOPHILE》的A级榜,照样拿《STEREO SOUND》的COTY大奖,这些才值得买.所以,买音源就要买在数码方面有专长的厂家的产品,哪些呢?美国有WADIA和THETA,英国有MERIDIAN和DCS,日本有ESOTERIC和SONY,德国有LINDEMANN和THORENS。。。。。。同时,不光光要看准厂家,还要选择其经典的系列,比如,SONY的CD机,除了一些顶级机外,只需要看后面有没有ES后缀就可以了,ES表示EXTREME STANDARD,是一个档次里最为高级的系列,买SONY的只需要盯住ES系列的几台机器就可以了,其他的无视,呵呵。(难道X-5000,MS-1也无视?!当然不是,SONY的另一个看点就是是否搭载了固定光头转盘系统)TEAC/ESOTERIC的机器,值得选择的是带有VRDS转盘系统的机种,表示带有Vibration-Free Rigid Disc-Clamping System独门转盘的机器,比如VRDS-20,VRDS-25,VRDS-P700等(当然VRDS转盘还区分不同材质的CMK-1/2等),其他的机种如果连TEAC的金字招牌,独门秘籍转盘都没有使用,那还能称得上是TEAC之音么?!还有买回来把玩的意义么?WADIA与THETA的解码器,精髓在使用DSP(Digital Signal Prossor)进行数字滤波。所谓DSP数字滤波就是厂商把软件写在EPROM中,然后通过高速DSP芯片运算进行数码滤波,目前顶级的解码器几乎都使用DSP数码滤波,不过其他厂商一般都使用摩托罗拉的DSP芯片,但是Wadia一直使用三片结构的AT&T芯片。没有DSP的WADIA与THETA解码,价格便宜,当然也享受不到原厂正声了.
第5点:关注内部结构与做工
内部结构与做工是判断这个机器档次的重要手段,尤其对日本CD非常有效。比如MARANTZ最新SACD机SA11S1与SA15S1,由于考虑到外壳重复开模的成本,所以看外观差不多,但是你一打开机器一对比,你就会发现两者的差别,SA11S1的机身里面整个都是经过镀铜处理的,连电源变压器的外壳都是的,而SA15却半点都没有;SA11S1提供RCA输出之外,还有XLR输出,而SA15S1没有平衡输出;SA11S1的电源处理部分是独立做成一块板的,与模拟部分的板完全独立,避免干扰影响,而SA15S1考虑到成本妥协都做在一块板上面了;SA11S1使用D/A转换IC从以往SA15S1上的CRYSTAL的制品,变为NPC的最新锐的DSD/PCM对应的SM5866AS,而且每声道一个;转盘部分与SA15S1完全通用,但为了区分档次.进行了机械结构上的补强,安装了中央转盘上的稳定器以提高刚性。这些细节都是能够被观察到的,当中的任何一个,你都能敏感地意识到,SA11S1比SA15S1更高班。除了采用镀铜处理外,日本人还比较喜欢的区分档次方式是分牛,也就是说原本是使用一个牛的,开始采用两个牛,数字与模拟独立供电,比较夸张的例子是SONY的CDP-333ESD与其上级机CDP-555ESD,333ESD只有一个牛,而且没有屏蔽牛罩,而555ESD是两个牛,而且都有黑色牛罩,不光如此,555ESD还把两个加了牛罩的变压器放到了机身的外面,就像在背部张了两个瘤子,好处当然是彻底解决了数模分开,也彻底杜绝了干扰。所以在预算允许的前提下,小张一直推荐555E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