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w100
发表于 2009-3-10 00:11:00
见SPRINGSON这一说,我原以为那种形状的天朗就是老天朗,同时也借LZ的说法说“老天朗”,看来还不能随便这么说。呵呵(我也一向不大去“学习钻研”器材)。
前面有人提到播马勒,我曾在同事那GRF系统上听过马2全曲(以CD为音源),我觉得基本上没什么明显问题,如果一定要以器材的“乐器分离度”这个HIFI术语来挑剔,或许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我听过的古典大编制现场,没有那么夸张的“乐器分离度”。
bruceshen
发表于 2009-3-10 00:15:01
原帖由 ljw100 于 2009-3-10 00:11 发表 http://www.headphoneclub.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见SPRINGSON这一说,我原以为那种形状的天朗就是老天朗,同时也借LZ的说法说“老天朗”,看来还不能随便这么说。呵呵(我也一向不大去“学习钻研”器材)。
前面有人提到播马勒,我曾在同事那GRF系统上听过马2全曲 ...
springson的系统的乐器也没有夸张的分离度,所以非常有现场的感觉,要挑剔一点的话,我觉得结像位置低了点。
ljw100
发表于 2009-3-10 00:21:23
原帖由 bruceshen 于 2009-3-10 00:15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springson的系统的乐器也没有夸张的分离度,所以非常有现场的感觉,要挑剔一点的话,我觉得结像位置低了点。
若以古典现场为基准来衡量器材,我觉得许多HIFI术语或它们被强调的程度,是在忽悠人。这话虽不好听。
bruceshen
发表于 2009-3-10 00:32:08
原帖由 ljw100 于 2009-3-10 00:21 发表 http://www.headphoneclub.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若以古典现场为基准来衡量器材,我觉得许多HIFI术语或它们被强调的程度,是在忽悠人。这话虽不好听。
确实是这样的,完全同意。
我听过的喇叭中有一个我听下来非常接近现场, 那就是vivid audio B1, k1和GIYA(G1)
估计rockport也是这样,但我没听过。
超新星
发表于 2009-3-10 00:32:16
原帖由 springson 于 2009-3-9 23:55 发表 http://www.headphoneclub.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给大家参考一下喇叭吧.我看有兄弟提到"老天朗"这个概念.
一般来说大家把1990前的TANNOY都叫“老天朗”了,比如贵族系列。皇家西敏死等。但是这并不算老。
80年代有老的,比如“超金”“超红”,但是这还不算老,因 ...
對頭,前幾年有個玩家因事要賣出一對銀天朗,放在一個朋友家,才叫價兩萬多,有一晚幾個燒友去聽,用膽機fisher 火車頭去推,個個都聽到目瞪口呆,爭住要買,可昔在他們來之前已有人在電話中,叫主人留給他了.
還有一款更早更少見的黑天朗.
yangmetal
发表于 2009-3-10 08:26:44
原帖由 ljw100 于 2009-3-9 17:1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前面有人提到播马勒,我曾在同事那GRF系统上听过马2全曲(以CD为音源),我觉得基本上没什么明显问题,如果一定要以器材的“乐器分离度”这个HIFI术语来挑剔,或许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我听过的古典大编制现场,没有那么夸张的“乐器分离度”。
咱就事论事讨论下,我觉得以现场为标准要有个度,不能生搬硬套,完全按照现场的听感来,不然那更多是一种效果器,有点像600播什么都是那种堂音和混响。
观众席和录音时候的位置有很大区别的。现场我听到的确实不可能有那样的乐器分离度,是厚密的音团,但是细节又都在里面了,但那是和听音距离以及混响等有关的。录音的时候情况很不同,如果再加上调音师后期做的成分,那就更麻烦了。要一张唱片,播放出来,跟在现场听到的一样,很多时候是很玄乎的要求。都调成那样了,我觉得就真的成混响效果器了。一般性的器材,我觉得还是揭示力重要,以表现唱片原有信息为主。
hiend层面的所谓第三度创作,唱片演奏家等等俺没那个能力,无论是财力还是技术……留给dx们继续
reedliao
发表于 2009-3-10 09:08:08
原帖由 yangmetal 于 2009-3-10 08:26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咱就事论事讨论下,我觉得以现场为标准要有个度,不能生搬硬套,完全按照现场的听感来,不然那更多是一种效果器,有点像600播什么都是那种堂音和混响。
观众席和录音时候的位置有很大区别的。现场我听到的确实 ... 是厚密的音团,但是细节又都在里面了,但那是和听音距离以及混响等有关的…
至今我也还没能幸运的在重播的情况下听到这种声音,遗憾之极。
jahal
发表于 2009-3-10 09:13:09
原帖由 yangmetal 于 2009-3-10 08:26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咱就事论事讨论下,我觉得以现场为标准要有个度,不能生搬硬套,完全按照现场的听感来,不然那更多是一种效果器,有点像600播什么都是那种堂音和混响。
观众席和录音时候的位置有很大区别的。现场我听到的确实不可能有那样的乐器分离度,是厚密的音团,但是细节又都在里面了,但那是和听音距离以及混响等有关的。录音的时候情况很不同,如果再加上调音师后期做的成分,那就更麻烦了。要一张唱片,播放出来,跟在现场听到的一样,很多时候是很玄乎的要求。都调成那样了,我觉得就真的成混响效果器了。一般性的器材,我觉得还是揭示力重要,以表现唱片原有信息为主。
...
红字部分深有同感,哈哈
pig2man
发表于 2009-3-10 10:04:23
因为同时有直接也有反射的厅堂音,做得好的时候人耳应当难以分辨其时间,只觉得声音厚度增加并且混成一“团”,甚至从设计的角度讲最佳效果是坐在场内任何位置都可以取得类似的平衡度和声像——这也是为啥有时候俺更喜欢单声道录音糊成一团的声音,原本就是希望有这样的整体效果而不是把小提琴每根都数清楚。。
所以老式单喇叭留声机,还是有喜欢的人,就喜欢那个味道。
[ 本帖最后由 pig2man 于 2009-3-10 10:08 编辑 ]
asdffx
发表于 2009-3-10 10:35:24
座首排和座中后排感觉很不一样。
中后排更多是靠悬挂扩散体辐射出来的效果,定位并不怎么明确的。
记得好像音乐厅(播交响那种)要求的混响时间需要挺高的
而录音一般是吧mic放到乐团上方,录出来效果应该和听众听到有很大不同的。
[ 本帖最后由 asdffx 于 2009-3-10 10:39 编辑 ]
pig2man
发表于 2009-3-10 10:53:43
对了,俺有幸坐过第一排(其实是属于最烂的票之一),指挥的后脚跟能够着脸,那时候的声音跟坐后排非常不一样,绝对能分得清每个乐器,不幸的是那声音并不怎么好。
不同演奏厅的声学处理不同的,以新加坡的剧场为例,其顶端有三个可调整位置的声学幕布(acoustic canopy),每只重达17吨,主要用以控制声音的反射方向;其回响室(reverberation chamber)容积达9500立方米,或者四个奥运会游泳池容量,并具备84扇电脑控制的闸门,每个门重达4-10吨,用以控制回响时间。不同乐队演奏的时候都会针对性的调整音色,以求最佳效果。
当然我负责任的告诉您,这种过分现代化和精确的音乐厅,声音也跟CD唱片一样,冷,硬,但是精确!喜不喜欢还是看个人口味了。
您家也有这种声学处理的话,那是没得说了。。:L
[ 本帖最后由 pig2man 于 2009-3-10 11:00 编辑 ]
mifeng
发表于 2009-3-10 11:21:16
原帖由 pig2man 于 2009-3-10 10:53 发表 http://www.headphoneclub.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对了,俺有幸坐过第一排(其实是属于最烂的票之一),指挥的后脚跟能够着脸,那时候的声音跟坐后排非常不一样,绝对能分得清每个乐器,不幸的是那声音并不怎么好。
不同演奏厅的声学处理不同的,以新加坡的剧场为 ...
长见识了,能否多说说。
是每个乐团来此表演都能获得这种效果吗?
由此看来,“现场”之“标准”也是马马虎虎
[ 本帖最后由 mifeng 于 2009-3-10 11:32 编辑 ]
musicforever
发表于 2009-3-10 11:31:05
听说springson兄还留个540g在家吧
pig2man
发表于 2009-3-10 11:32:50
没听过并称世界最强的维也纳金色大厅、阿姆斯特丹“大厅”、波士顿音乐厅,没法比较。。。理论上这个厅的声学参数是完美的,但是少掉那种淳厚的味道,其实那几个大厅的建筑实践已经很古老了,那个年代压根就没什么声学知识,仅仅是以经验来制造,但是即便到了今天,科学还是无法完全解释那些大厅的独特音色。
其实这跟器材一样,新的器材再精确、再Hifi,也没有老器材的那种声音,正如意大利小提琴或者中国的古琴,其木质、油漆甚至油漆上的断纹,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音色,绝对不是计算机能够算到的。
你也可以认为这些是“巫术”,也许是金色大厅本身雄浑的气势造成了心理暗示,也许是名琴的名声和价值使得巴多胺的含量上升,但是传奇终究是传奇,是鬼斧神工,哪里是那么容易复制的。就好比你回到过去送给LS3/5的设计者一种高频宽低失真现代的扬声器元,历史上就永远不会有这个传奇了。
[ 本帖最后由 pig2man 于 2009-3-10 11:39 编辑 ]
mifeng
发表于 2009-3-10 11:38:32
原帖由 pig2man 于 2009-3-10 11:32 发表 http://www.headphoneclub.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没听过并称世界最强的维也纳金色大厅、阿姆斯特丹“大厅”、波士顿音乐厅,没法比较。。。理论上这个厅的声学参数是完美的,但是少掉那种淳厚的味道,其实那几个大厅的建筑实践已经很古老了,那个年代压根就没什么声 ...
“声学参数”跟“味道”“醇厚”,显然不是一个领域的。
自然科学并不能做到通解
我是倾向于相信一些非科学的东西,以后有机会,要实地感受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