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z1111 发表于 2009-8-3 16:37:36

原帖由 yuwhu 于 2009-8-3 16:02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不知道声称能听出差异的人敢不敢站出来进行盲听测试?

唉,可惜的是,声称能听出的和声称不能听出的都懒得去参加盲听测试,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啊。yuwhu兄有兴趣的话赶紧响应白版号召去下载了盲听吧,积少成多,有足够多的盲听结果,我们就能至少进一步啦。

http://bbs.headphoneclub.com/thread-126732-1-1.html

yuwhu 发表于 2009-8-3 16:46:41

回复 105# 的帖子

我同意你的观点。

现在想请教另外一个问题:
jitter都由哪些环节产生的?哪些又是重点?弄清这些问题对于减少jitter,提高音质有莫大的好处吧?


你觉得jitterA到E哪些更重要呢?

[ 本帖最后由 yuwhu 于 2009-8-3 17:16 编辑 ]

yuwhu 发表于 2009-8-3 16:52:43

回复 106# 的帖子

不用听,我所知道的逻辑已经告诉了答案--本人是肯定听不出差异的。

zzz1111 发表于 2009-8-3 16:53:28

原帖由 yuwhu 于 2009-8-3 16:27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你没有说清任何问题。
确实CD和转盘共同创作了jitter。在从光头读取到了反射光并转换成了HR波形,然后通过ADC转换成数字脉冲波形后产生了一部分jitter(假设jitterA),然后这个数字脉冲波形通过EFM、CIRC解码纠错后得 ...

差不多是yuwhu兄讲得情况,实际情况更要复杂得多。所以我才努力找更简单的说法,用逻辑而不是技术细节来阐述啊。兄整这么一堆ABCDE谁看啊?真看懂的还告诉你还有FGHIJK什么的,你说是不是。

CD凹坑的差异会和其他很多因素一起影响Jitter,大部分烧友都相信。至于它是否是最终失真(好听还是难听)的决定性因素,我觉得大部分情况下不是,看其它条件有多差了。再至于它是不是稳定可靠传递特定的失真特性(怎么好听、怎么难听),我觉得不是。

yuwhu 发表于 2009-8-3 17:01:05

回复 109# 的帖子

碟片质量影响音质不是有没有的问题(理论上是肯定有的),而是有多少的问题。因此从逻辑上来说是说不过的,最好是通过定量计算或是盲听、ABX试验来得出结论。

zzz1111 发表于 2009-8-3 17:01:28

原帖由 yuwhu 于 2009-8-3 16:52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不用听,我所知道的逻辑已经告诉了答案--本人是肯定听不出差异的。

呵呵,这样不好。我是因为懒才不听,不是因为不信有差异而不听。不管信不信,用最大的真诚听完了提交上去也是一份数据啊,对大家有好处。

我也不信,但是我非常愿意看到足够的证据让我相信它。还是那个观点,可以不接受,但是不必排斥“不可能”变成可能。每次这样的变化,如果能有效证实,都是飞跃式进步啊。否则哪里会有虚数、波粒二相性、4维多维空间这些今天科技所依赖的重要基础啊。

yuwhu 发表于 2009-8-3 17:09:00

回复 111# 的帖子

呵呵。

zzz1111 发表于 2009-8-3 17:11:20

原帖由 yuwhu 于 2009-8-3 16:46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也承认有jitter产生了影响,现在的问题是都由哪些环节产生的?哪些又是重点?弄清这些问题对于减少jitter,提高音质有莫大的好处吧?

你觉得jitterA到E哪些更重要呢?

不好说,就这些ABCDE而言,需要量化分析,可是一量化,你会发现具体实现造成的差异巨大,没有哪个步骤肯定产生最大的Jitter,找一根屏蔽破损的同轴线就可以产生淹没之前所有Jitter的新Jitter。高频电路的设计生产又是如此tricky,一条线上下来的两台CD机,Jitter特性也会不同。另外后端还有那么多Jitter过滤技术。DAC的模拟特性,和出了数字领域后,还有那么多的模拟电路,简单得去讲哪个步骤最重要恐怕不合适,要说我说喇叭最重要,呵呵。

zzz1111 发表于 2009-8-3 17:15:10

原帖由 yuwhu 于 2009-8-3 17:0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碟片质量影响音质不是有没有的问题(理论上是肯定有的),而是有多少的问题。因此从逻辑上来说是说不过的,最好是通过定量计算或是盲听、ABX试验来得出结论。

我懒,又想看结果,所以起劲忽悠别人去听,原来你是想忽悠我去ABX啊。呵呵,流氓碰上坏蛋了。

pcear 发表于 2009-8-3 17:27:08

没盲听过的人,要理解盲听的情况是很难的。一旦真正盲听过,会对听感和音质的认识有个变化。有机会,还是盲听一下。
当然,认为没差别的人要听出差别更难。所以觉得有差异的人,更应盲听一下,收获更多。

yuwhu 发表于 2009-8-3 17:29:28

原帖由 zzz1111 于 2009-8-3 17:1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不好说,就这些ABCDE而言,需要量化分析,可是一量化,你会发现具体实现造成的差异巨大,没有哪个步骤肯定产生最大的Jitter,找一根屏蔽破损的同轴线就可以产生淹没之前所有Jitter的新Jitter。高频电路的设计生产 ...

jitter有一个很好的消除方法:就是缓存或fifo。这样,先分析一下路径上有没有缓存,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emmanuelle 发表于 2009-8-3 17:55:43

原帖由 nadesicozhao 于 2009-8-3 14:10 发表 http://www.headphoneclub.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又见LZ的计算机本科专业科普文
这就能解释的话 科学家和普通本科生就没区别了
主力部队终于现身了哈。 ;P

zzz1111 发表于 2009-8-3 17:59:01

原帖由 nadesicozhao 于 2009-8-3 15:28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说道通讯行业 论坛上的白领是阿朗工作的专业认识 稍微了解通讯行业的都知道阿朗的地位
我从来没有说过jitter可以脱离时钟去讨论 但是不太表jitter不能以其他形式在介质上存储 CD压片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白领同意 ...

是的,教皇里也有不信神的,我承认。不过CD压片倒是一个典型的反映Jitter不能脱离时钟被可靠存储传递的例子啊。

CD并不承载Jitter,它承载的只是Jitter的触发因素之一。Jitter可以有无数种定义,既然我们在谈数字音频,我假设我们谈的Jitter是指DA时的Jitter(因为它是唯一起作用的Jitter),包含它的各种组分。CD压片质量是产生Jitter中一个组分的触发因素(但是它在不同设备上触发出的Jitter是不同的,而不是它所“携带”的特定Jitter),如果CD压片上有Jitter的话,那么电源线上也有Jitter,室内温度也有Jitter,因为它们都可能影响DA时的Jitter啊。

有一个实践的办法:找两张来源不同质量都比较差的CD,内容数据当然要一致,再找几台不同的播放设备。

1. 先在每台播放设备上确认一下两张烂碟都可以100%正确读取,不要让误码干扰实验
2. 在一台播放设备上试听(明听),听出并记住两张烂碟的不同失真特性
3. 在其它播放设备上盲听,辨认哪张是一号碟,哪张是二号碟

由此可以作为判断CD碟片能否可靠携带特定Jitter特性的一个实验。

如果一张是摇滚一张是古典,不管放在什么设备上听,只要还能听出区别,我就能分清哪张是哪张。同理,如果一张是携带Jitter特性A,不管在哪里播放都是Jitter特性A,否则就不叫“Jitter的可靠载体”了。

emmanuelle 发表于 2009-8-3 18:07:33

原帖由 zzz1111 于 2009-8-3 17:59 发表 http://www.headphoneclub.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是的,教皇里也有不信神的,我承认。不过CD压片倒是一个典型的反映Jitter不能脱离时钟被可靠存储传递的例子啊。

CD并不承载Jitter,它承载的只是Jitter的触发因素之一。Jitter可以有无数种定义,既然我们在谈 ...
我觉得这个术语比单纯地讲jitter特征可以被传导要准确许多,触摸到了事情的真相。

zzz1111 发表于 2009-8-3 18:12:39

原帖由 pcear 于 2009-8-3 17:27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没盲听过的人,要理解盲听的情况是很难的。一旦真正盲听过,会对听感和音质的认识有个变化。有机会,还是盲听一下。
当然,认为没差别的人要听出差别更难。所以觉得有差异的人,更应盲听一下,收获更多。

是啊,盲听要验证自己的听感真的很难的,我和身边很多朋友都有深刻体会。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两条:

1. ABX盲听确实有缺陷,它是有可能把客观存在的细微听感差异抹杀掉,不过“一耳朵”的差异不在此列
2. 除了被ABX缺陷抹杀的细微客观听感差异之外,其它不能被大量ABX支持的听感差异不是听觉带来的

要承认第二点是很困难的,有时候对自己的认知体系是很残酷的。心理作用对听感影响程度之大,是很多朋友不愿意接受的。如果不愿意调整自己的认知体系,剩下的出路就是否定ABX具有任何实际价值了,这是一道难做的选择题。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Jitter可以在CD,内存,硬盘和网络之间传递吗?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