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问题和口味问题——我的观点
开宗明义,我觉得对HI-FI器材来说,有些因素是属于口味问题,有些因素是属于素质问题。这两点要分清。属于口味问题的类型,不存在绝对“对错”,各人有各人的胃口,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发烧阶段和时期,口味也会变化。比较典型属于“口味问题”的,我举一些例子:
1)音色的冷-暖,有些人喜欢冷静些的基本音色,有些人喜欢如Grado耳机那种热情的基本音色,有些人喜欢类似铁三角那种很暖洋洋的音色。这里,我认为没有对错。同样,晶体管机容易声音偏冷静、胆机容易声音偏温暖,都属于口味问题。
2)低频量感的多少。有些人喜欢低频“多”一些。注意低频“多”不等于低频“好”。多,只是多一些而已。有些嫌低频量感多会轰头,不耐听,喜欢低频偏少一些。这些,都无对错。
3)整体声音的厚度。有些人喜欢浑厚型的声音甚至金字塔型的声音(中低频能量比较强),有些人喜欢偏薄一些的声音(中低频能量不突出)。当然,高中低三段的分布和平衡,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超出限度的话,都会造成偏差。但在这个合理的限度范围内,人的口味是存在明显差异的。所以既有喜欢森海HD650、老版AKG K701那样浑厚、醇厚型耳机的,也有喜欢拜亚DT880、德国大师450Pro、AKG K702那样清爽纤细型耳机的。我们不能说喜欢哪一个耳机是“错误”。
4)声音的所谓“粘滞感”。比较典型声音有粘滞感的器材,是纯甲类功放。人的耳朵是挺有意思的,音色太过干净直白、不带一点点粘滞感,往往会显得不大好听,而适度地带一些粘滞感和“回味”,很多人会觉得好听。这只能说是一种心理声学的现象。不过它既然是“人性”的一部分,就不能无视它。我的看法是,这是一个口味因素。有些人对纯甲类放大器推崇得不得了,但有些人更喜欢甲乙类,觉得纯甲类的声音太软、太粘。这里,无所谓对错。
还有一些因素,和重播音乐类型有关系。我举两个例子:
1)爵士乐、流行歌曲、古典室内乐,不需要太宽大的声场、太多的距离感。而古典交响则需要宽大、开阔的声场,需要一定的距离感。Grado耳机声场不大(特别是低端型号),但重播流行、爵士乐,反而有一种亲密的距离感和浓郁的氛围感。GS1000声场很大,但重播一些流行和爵士乐反而会觉得不合适,似乎是把流行乐队、爵士乐队搬到了大剧院的大舞台上,开阔之余,亲密感和氛围感反而弱了。
2)重播纯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要求声音尽量地柔和细腻,但非常柔和的声音,重播摇滚、一部分流行和爵士,并非福音。有些类型的音乐就需要一些硬边、刺激感、粗旷感,会表现得更对味。
属于素质问题的范畴,则一般应追求素质尽可能高的器材。如果同样风格的器材,不喜欢素质高的、却去喜欢素质低的,很可能说明听音观存在问题,或者系统存在搭配方面的问题。
哪些因素是属于“素质问题”的呢?我个人举例如下:
1)信息量。“信息量”这个词是比较含混的,它具体是由多项指标综合体现的,如频宽、弱音细节再现力、分离度等。信息量大的器材,能更完整地重播出前面环节的信息。按照我以前写过的一个“加法和减法的理论”(任何器材都会在播放时做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加入它自己的声音特征、并减少一些信息的通过),信息量大的器材,意味着在这个重播环节里,减法做得少,遗漏的信息少。
器材不论是什么风格,信息量都是希望越大越好的。不过,有时候,在一套系统中,风格类似,但信息量小的那一件,反而听感会好一些,但这很可能是由于整套系统的搭配造成的。比如,音源素质比较弱,那么信息量很大的放大器和耳机(或喇叭),可能听感反而不如信息量小的放大器和耳机(或喇叭),因为信息量大的后端反而更清晰地暴露出音源的问题,而信息量小的后端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遮蔽音源的问题。撇开这个搭配是否合适的因素,一般情况下,不论何种风格的器材,我们都希望信息量越大越好。或者说,频宽越大越好、弱音细节的再现力越强越好,分离度越高越好。
经常可以遇到的情况是,同厂、同风格的器材,越高档的,信息量越大。
2)透明度。或者叫“纯净度”、“通透度”。其反义词是“蒙”、“模糊’、“隔纱”、“雾气”。我个人喜欢尽可能好的透明度。不论何种风格的器材,都希望透明度尽量高。换言之,同样风格的器材里,透明度高的,好于透明度低的。味道派的器材也是讲透明度的,同样,透明度越高,说明此器材的品质越好。经常可以遇到的情况是,同厂、同风格的器材,越高档的,透明度越好。
3)结像结实。我觉得这也是一个素质性的因素。如果有人告诉我,A和B两件风格类似的器材,A的结像结实鲜明、B的结像散漫模糊,但他就喜欢B那种感觉,我会怀疑他的听音观。
经常可以遇到的情况是,同厂、同风格的器材,越高档的,结像越结实和鲜明。
4)声音的规模感。什么是“规模感”呢?这又是一个综合素质,是由声场、密度等几方面因素结合成的。大致来说,声场宽大、而且声场能被有效填满,不发空,才构成一个很好的规模感。越高档的器材,具有越大的规模感。规模感是非常“值钱”的,也就是说庞大的规模感,一般是很贵、高档的器材才会具有。如果是喇叭系统,需要大箱体、大口径单元,如果是耳机系统,需要大口径单元(耳塞的声音规模感一般显著地差于头戴耳机)。当然,这样的喇叭和耳机,都需要很好的前端来服侍,所以是很烧钱的。
其实和现场真实的音乐表演相比,再好的HI-FI器材,在规模感上也是缩水的、妥协的。现场真声的规模感是最好的。不过,“规模感”仍构成衡量器材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上,欢迎补充。具体哪些因素属于口味问题,哪些属于素质问题,仍是可能引起争议的,我所写的,是我的观点。
(完)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2-1-12 14:42 编辑 ] 各花入各眼
前提是花开的好
[ 本帖最后由 richter328 于 2012-1-12 13:15 编辑 ] 三项素质里面,我觉得用第三项来判断是最方便的。有些器材会靠强调某些频段制造一种“假信息量”,还有些器材可以靠丢失信息量制造“假透明度”,但我还没听过什么器材能制造假的结实结像的。
结像~~~
个人理解,结像更多靠1)摆位。
2)房间环境。
3)喇叭口径~ 至今不明白什么叫做透明度的飘过 声音不够凝聚 是个反面教材 原帖由 jollee 于 2012-1-12 13:20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个人理解,结像更多靠
1)摆位。
2)房间环境。
3)喇叭口径~
耳机系统里就没有这些因素。另外,经验是,结像和避震关系非常大。当然,我这里所谈的是避震等以外的因素。也就是两件器材在同样的环境中、同样的避震条件下,它们的结像力对比。 原帖由 gaomx 于 2012-1-12 13:2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至今不明白什么叫做透明度的飘过
这个,拿机线跟d猫信号线(ar也行)一对比就明白了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2-1-12 13:22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耳机系统里就没有这些因素。另外,经验是,结像和避震关系非常大。当然,我这里所谈的是避震等以外的因素。也就是两件器材在同样的环境中、同样的避震条件下,它们的结像力对比。
没有避震,结像是虚的, 小提琴听起来像大提琴的形状。
有比较好避震时候,各个频段或多或少都似乎减少了,但是定位就准了,不糊了。
赞同!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2-1-12 13:22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耳机系统里就没有这些因素。另外,经验是,结像和避震关系非常大。当然,我这里所谈的是避震等以外的因素。也就是两件器材在同样的环境中、同样的避震条件下,它们的结像力对比。
避震关系非常大,就喇叭而言,垃圾脚架。放个好点的钉,声音细节增加到以为是换了个喇叭~~~ 原帖由 gaomx 于 2012-1-12 13:2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至今不明白什么叫做透明度的飘过
听音乐时候,正前面突然站一个人,透明度立降。 前排占座观看 好! 白版写的总是那么有观赏性:) 越往高端的器材,声音差距主要体现在透明度 声场和张力(动态)像真的结像(和密度 线条解析度 质感很大关系,E文中称形体感) 刚把一楼主帖更新了一下。加入了2个因素:粘滞感(口味因素)、规模感(素质因素)。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2-1-12 14:2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