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1778|回复: 31

罗卡定律与jitter

[复制链接]

24

主题

49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9-6-27
发表于 2009-7-7 04: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罗卡定律与jitter有关系吗?我不知道,或许有。。。 。。。

一条定律,道破必然


  [ 凡两个物体接触,会产生转移现象。


  即会带走一些东西,亦会留下一些东西。]


  ——法证之父罗卡


  [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法证之父罗卡


加上些个人的遐想:据说宇宙中我们能看到和探测到的物质仅仅占10%,而宇宙中有90%的物质是我们目前无法知道的,是否:能以数字形式记录的也仅仅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这10%而已呢?记录人类基因的DNA是否也是一种数字形式呢?而这些也仅仅是宇宙中10%的物质而已。还有90%是我们看不见探测不到的暗物质和反物质。
有很多人认为人类的科学已经很进步了,但是我们抬头看看茫茫的宇宙,思想我们生命的由来?为什么要来?将来要到哪里去。。。 。。。其实我们一样都很迷茫!

记的白版说过:我们必须承认在HI-FI里存在一些mystery,一些我们目前无法完全解释的东西.
成熟的态度是,如果目前的理论无法解释一些现象(可靠的主观听感),那说明还有未知的领域. 而不是把这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否定掉.承认这个事实,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 它代表一种认真的,科学的态度.

只有不懂科学的人才相信科学能够解释一切,真正懂科学的人却都是谦卑的!

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美.物理学家):

    科学只能确定怎样,而不能确定该怎样。其范畴之外,各种价值的判断仍是必需的。
    最美丽的东西是神秘的。它是艺术与科学的根源。
    我们对生命只有两种看法:全非神迹,或都是神迹。我相信后者。

牛顿 Sir Isaac Newton(英.物理学家及数学家):

    这极其美丽的宇宙系统,只能由于大智大能者的管辖下而产生。
    若无任何其他证据证明上帝的存在,单单大拇指这一项就可说服我相信。
    若我(对社会)曾有什么新贡献和新发现,那不是因为我有什么天才,而是我较有耐心研究。

凯尔文(热力学第二定律)

“上帝在这个时代还行神迹吗?是的!科学知识来自上帝,放在我们心中,使我们能够了解。过去,他把异象放在先知的梦中,现在他把知识放在人的心中,使人能建立理论以说明这个世界的真实。人的理解心智,是上帝创造的”

[ 本帖最后由 witness 于 2009-7-7 14:3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8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6-2-22
发表于 2009-7-7 07: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LZ有把JITTER上升到宗教高度的天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1026

帖子

32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32
注册时间
2006-8-28
发表于 2009-7-7 08: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71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08-10-29
发表于 2009-7-7 10: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HI-FI完全是人类科学的产物,不存在任何未知领域。
所谓的未知只是自己没有专研过`~ 自己无法理解而已, 其实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的.
切莫把无知当成是未知领域.

另外别对自己的听力太自负了, 如果有这么敏锐的听力~ 去海军当声纳员吧   当美国的海狼级核动力潜艇驶出夏威夷港的时候 ~ 如果你在渤海就监听到~ 恩...........那我开始渐渐支持你的观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09-7-7 10: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的帖子

只要跟“人”有关,一定有未知领域的。

[ 本帖最后由 mifeng 于 2009-7-7 10:26 编辑 ]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93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7-6-19
发表于 2009-7-7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境界太高...没啥好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0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7-6-28
发表于 2009-7-7 10: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兄弟,声学现在还没有完全成熟和研究透彻呢。。更况一定会牵涉到心理声学的,那就更缺乏研究了,可以说只是起步阶段。

至于材料本身的特性,也很难说把握得很完美了。

数字部分呢,永远都会有更好的算法面市。

最成熟的部分是电路设计,可惜没有哪个电路是完美的,都有一定的适应性。

归根结底东西是人在那里听,没听说谁用更敏感的仪器帮助他自己听,然后看着那些数据一脸满足的

另一方面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同时也是和自己斗争的过程:你到底相信些什么,你到底认为什么才是真理,是那种音乐厅的感觉,还是数字的准确;是相信悦耳的声音才是真实的声音,还是相信频率响应;真实自然的声场到底来自于人造的失真还是保真。。看着纸上的数据和你的听感不同的时候,你必然要怀疑至少其中一个。

俺总觉得历史是有其价值的:如果80年代的时候所有人都只认测试数据而不会对它起怀疑心,如果大家没有办法从群体的共同认知中取得一定的信念,CD的种种缺陷也就不会被挖掘出来。毕竟单从指标看,LP完全没有竞争的能力。

测试工具只是一种手段,一种稳定可靠的参考来源,没法展现各种现象的原貌;科学只是一种信仰,但是它的信条只有一个,就是永远怀着怀疑的心,永远不要急于肯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罢了。

当然了,我没看出楼主的贴子跟hifi有关。。。当然我也不厌恶宗教。谁也不能最终说服谁,关键还是看你的心里到底相信什么。信仰总会带来某些力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096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8-4-5
QQ
发表于 2009-7-7 10: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骑墙待红杏 于 2009-7-7 10:02 发表
HI-FI完全是人类科学的产物,不存在任何未知领域。
所谓的未知只是自己没有专研过`~ 自己无法理解而已, 其实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的.
切莫把无知当成是未知领域.

另外别对自己的听力太自负了, 如果有这么敏 ...


这牵扯到一部分世界观的问题

“现实世界中人类已知的和能解释的事物占绝大部分”,我发现似乎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占大多数

但我认为人类掌握的是大海中的一盆水,几千年的科学进步只是让一碗水变成了一盆水
对科学了解越多,就越觉得如此。

还有很大一部分事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能严格证明无解,或是复杂度接近无穷大,这些是 已经确认的 不能解决的问题
想看精选美女图片吗?来耳机俱乐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7-7 10: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1900年发生过这么一件事: 当时物理学界的权威人士开尔文勋爵,在一篇展望新世纪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们只需做一些零星的修补工作就行了."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的20世纪,我们有了相对论,量子力学,物理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微观领域,时间和空间被联系起来,物质和能量可以转换. 在这些领域内的有些地方,连被开尔文勋爵奉为<圣经>的经典牛顿物理学都失去了用武之地,不再适用 ...

开尔文勋爵并不是傻瓜. 他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不过我们似乎永远是这样的.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9-7-7 10:48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71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08-10-29
发表于 2009-7-7 10: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9-7-7 10:47 发表
1900年发生过这么一件事: 当时物理学界的权威人士开尔文勋爵,在一篇展望新世纪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们只需做一些零星的修补工作就行了."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的20世纪,我们有 ...

这样解释不恰当 白板
应为HIFI完全属于科学产物, 而且不属于尖端科技 。 并非是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7-7 10: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骑墙待红杏 于 2009-7-7 10:50 发表

这样解释不恰当 白板
应为HIFI完全属于科学产物, 而且不属于尖端科技 。 并非是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不. 此事普遍适用.  hi-fi内的未知领域多的是,你说没有,是因为你根本没有深入了解过而已. 这点不仅对hi-fi适用,也适用于任何一个领域. 一个我不了解的领域,我会认为它似乎不该存在未知领域,但如果我钻进去研究了,一定发现很多未知,未清领域.

论坛上应该有一些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大家不谈hi-fi,只说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是否存在外人不知的未知领域? 我相信肯定都有.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09-7-7 10: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的帖子

HIFI面对的是人,本初目的是为了重播乐音,给人带来审美体验服务的的。
撇开人可不妥当。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7-7 10: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hi-fi撇开人?? 我只问一句: hi-fi是给人听的? 还是给牛听的? 还是给机器听的?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71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08-10-29
发表于 2009-7-7 11: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9-7-7 10:54 发表




不. 此事普遍适用.  hi-fi内的未知领域多的是,你说没有,是因为你根本没有深入了解过而已. 这点不仅对hi-fi适用,也适用于任何一个领域. 一个我不了解的领域,我会认为它似乎不该存在未知领域,但如果我钻进去研 ...


我接触更多的是网络与存储  可能这是个特殊领域, 只存在为开发的领域, 开发的领域真不存在未知。

我认为HI-FI的未知只是我们的, 对于那些设计者来说~ 比如资深的放大器的设计者来说 ~ 那个领域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未知的,遵循各种定律以及自己的听音观点就可以调试出各种自己想要的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7-7 11: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骑墙待红杏 于 2009-7-7 11:12 发表


我接触更多的是网络与存储  可能这是个特殊领域, 只存在为开发的领域, 开发的领域真不存在未知。

我认为HI-FI的未知只是我们的, 对于那些设计者来说~ 比如资深的放大器的设计者来说 ~ 那个领域对他们来 ...




那国内的资深放大器设计者不少,他们为什么做不出世界一流的放大器? 你真以为他们什么都知道了?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24 04:49 , Processed in 0.102203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