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8-8 04: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啊....這就是音場啊 (SOUNDSTAGE)
轉篇以前寫得東西,很拉雜,加減看看吧
既然講到音場和空間感,我就轉個有趣的故事,大家看看就好
音場是很新的概念,至少在30年前,是沒有人在講「音場」的,而是講音色
如何如何,音質如何如何──這並不全然是因為單聲道或立體聲技術的緣故
事實上立體聲的錄音技術在50年代末期就已經商業化了,真正登高一呼
,正式提出「音場」這概念的是The absolute sound雜誌的主編Harry Pearson
他老人家的地位有點像劉漢盛在中文世界的地位,猶有過之
而提出音場這個概念的時間點也很巧妙,正好是70年代管機和晶體機交替風潮的時候,那時候大家都認為晶體機技術比較先進,紛紛淘汰手中的管機換成「失真較低」的晶體機,只有像Audio Research和CJ這種「認為真空管比較好聽」的小廠還在死撐著,也許是機緣湊巧,HP負責評論ARC D150這台後級,當這台後級接上他嘗試打造的混血巨型屏風喇叭系統時,發出了前所未聞的聲音
──喇叭消失了,逼真浮凸的音像與舞台浮現出來了
(就算是以現在的眼光看,還是很誇張的安排,INFINITY QRS屏風負責中高頻,MAGNEPAN屏風單獨負責低頻,分頻點是150hz,分音器使用Dalquist DQLP1,想像一下把今日百萬元等級的A家喇叭上半截單獨拿來跟百萬元等級的B家喇叭接在一起玩分音,這年頭有哪個音響雜誌敢這麼玩?我很欣賞HP的一點是因為他的玩心,雖然他有那個地位可以讓他這麼玩.....不過我總覺得玩音響還是要有點玩心就是.....這是後話)
問題還沒結束,這個系統要大聲唱才有這種驚人的現場感,小聲的時候聲音會又衝又利,樂器細微的音色變化,打擊樂器精細的泛音都還沒辦法恰當的呈現,各頻段音色和動態變化也不夠協調,這些HP後來都有再討論,但無論如何,「音場」這個概念正式躍上了歷史,並主導了今日音響界的發展:準確的定位、音像和音場,巨大的音壓和接近現場的動態對比,只是隨著這個名詞的流布,或多或少的誤解或變化也產生了
以多年後的後見之明來看,當年的音響設計思維其實沒有考慮到很多問題
例如相位漂移、阻尼係數、諧波失真的悅耳與平均分布、瞬態互調失真
喇叭的繞射干擾問題等等
但是反觀今日,實際上我們對「聆聽音樂」這件事,知道的仍然不太多
音響界充斥著似是而非的偽科學或非科學,真正嚴肅面對重放音樂的人們
仍然只能靠經驗、直覺與試誤慢慢摸索、歸納出一套原則
我想上面這些故事,應該可以幫助大家弄清楚音場是什麼性質的概念
Q:所以在此之前沒人覺得喇叭有音場?
A:蘋果熟了會掉在地上大家都知道,但是就是有個牛頓莫名奇妙提了個「萬有引力」的概念出來
Q:神人:我的音場 突破天際了!!!
A:實際上在音場概念剛提出來的時候,是有不少人不相信音場可以破牆而出的
Q:30年前雙聲音、四聲道都出來了,沒有音場概念,那當時在玩的應該叫作什麼呢?
A:立體聲(stereo)或四聲道之類的技術其實訴求的是更自然的空間感(sound field),至於音場(sound stage)是另一個概念,實際上這問題還蠻複雜的,一時也講不清.至於四聲道技術.....1971年的stereophile總編專欄就已經在寫
「Bye Bye, Quadrifi?」了....可以說HIFI很早就放棄了條路
回到牛頓的例子,在牛頓以前不能說沒有人察覺到這種「力」的存在,但是是牛頓首先將這個概念釐清的應該沒問題
實際上在stereophile 70年代的文章時,雖然他們沒有特意提「SOUND STAGE」這個觀念,不過stereophile那時的主編在評上文提到的Magnepan Tympani喇叭時(也就是拿來做低音的B喇叭) ,用了個很罕見的詞「stereo stage」, 不過stereophile雜誌正式使用「Sound Stage」這詞時恐怕已經是80年代的事了
當然,可以舉個更早的例子,說明其實很早就已經有人隱隱察覺「音場」的存在了,1958年蕭提錄的魔戒,製作人在唱片封套上的解說已經暗示:夠仔細的聽眾,應該要能聽到萊因的黃金接近結尾的段落,萊因女妖在舞台「底下」歌唱著
最後,稍微離題一下,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stereophile 70~80年代的一些專欄文章,很發人深省
比如說認為初期的晶體機聽起來瘦、乾、硬只是因為我們一時之間不習慣這麼高的頻寬、這麼低的失真 (很有代表性的音響迷阿Q心態),又或者是大罵CD格式騙了我們,音質根本沒有黑膠好! (時代的眼淚)
與其說是鑑古以知今,不如說是人類永遠不會從歷史學到教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