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6087|回复: 24

听歌听曲议声场

[复制链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10-2-12 16: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下面是3段歌曲,分别为音轨19-0、音轨19-1、音轨19-2;请评价一下声场。


http://www1.360quan.com/music?uid=10053667&mutiplay=5400405,5400395,54003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9

主题

8101

帖子

129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9
注册时间
2006-6-26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10-2-12 17: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19-0没空间感
19-1跟19-2空间感差不多,歌手的位置不一样
头条:激光鼠HiFi音响工作室
手机/微信:13901797159
淘宝店:https://orava.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18: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同感,不知其它朋友有什么评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21: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空间感、声场是怎么回事?

其实音轨19-0是真正的原始录音,而音轨19-1和19-2是将原始的音轨19-0进行处理以后的结果。

当听了19-0这样的原始录音后,应该会有声音发干、没有声场、没有空间感;而这恰恰才是棚里真实的录音记录。所谓感觉有声场有空间感的却是被后期处理的,这算是对原始录音的润色。哈,所谓声场、空间感是录音师按自己的理解后加工的。

什么是失真,就是与原始不同,或改变了原始的,那就是失真,即对原始记录的失真。可见被加工处理而具有所谓空间所谓声场的正是失真的----对原始记录的失真。
对于录音师为了达到所谓人们的听感的需求,则一定要对原始录音进行加工处理;否则原始的录音制作的CD恐怕是没有人会买的。

HiFi追求的是极低的失真,染色实际就是失真。所以,不要盲目地追求什么“声场”、“空间感”。当录音师完成了加工后的录尔后制作为CD,那么HiFi就应尽量不打折扣地还原CD,而不用再追求所谓耳机的声场、线材的声场等等,想想,再加上了染色,定会向失真方向发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2451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09-7-22
发表于 2010-2-12 22: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0像单声道,1结像在前面但加了太多的echo之类处理,2声音在后面基本没有结像
如果三个挑一个,我选择0,没感觉声音发干。
没烧过 不折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776

帖子

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3
注册时间
2003-4-17
发表于 2010-2-12 22: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0声音真实

1 2都不行

2最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22: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2451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09-7-22
发表于 2010-2-12 23: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3还比较像样,但还是不喜欢故意的混响感。如果0能把结像放到前面去而不是在脑袋里就OK了。
如果说感情的细腻,0还是最好的。

[ 本帖最后由 pcear 于 2010-2-12 23:03 编辑 ]
没烧过 不折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0-2-12 23: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听,只是从道理说说.

流行音乐的唱片,很多混响效果是靠效果器或者软件做出来的,在高档回放器材上听,确实一听即知其假,而且有时很难听. 古典音乐的录制,混响效果经常是真实收录的,当然录音师在后期制作时可有控制和调整的余地. 回放时效果可以真实与自然很多.

流行音乐唱片的这种录法,很象拍婚纱照时常见的"人造背景法",即真人站在一个图片做成的假背景(世界名胜一类)前面拍照. 只有人是真的,背景都是假的. 仔细看当然是虚假了. 古典音乐的录法,则是真正全景式的录法,把乐手和背景混响都真实地收录进去. 做法完全不一样的.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0-2-12 23:23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楼主| 发表于 2010-2-13 11: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录音可有如录音棚录制、现场录制等等。但凡是在录音棚录制的通常是要后期处理的,以“美化”原始录音从而达到所谓好的效果。也是可以理解,棚录是受录制环境的限制,不可能如同真实的环境,如空间感,这样增加空间感是改善效果,模拟环境效果呗。

不论录制流行歌曲音乐还是录制古典歌曲音乐,只要棚录增加一些必要的效果是自然的常事。于是剩下的事就是交给录音师,如空间感的广度是多少,如何美化原录音等等就凭录音师控制了。

增加效果或后期处理毕竟是对原始录音的“失真”,只是失真多少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楼主| 发表于 2010-2-13 11: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cear 于 2010-2-12 23:01 发表
3还比较像样,但还是不喜欢故意的混响感。如果0能把结像放到前面去而不是在脑袋里就OK了。
如果说感情的细腻,0还是最好的。


哈,0是最好的,那看站在哪个角度说,最原始当然是0喽。但是应该说这样的效果几乎不会直接制作为CD的,那样实际的“最好”是不是就不存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0-2-13 11: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太在意什么"原始","添加","失真"! 打个比方我们文明人都是不吃生猪肉牛肉的吧,总要烧成什么猪扒,什么蚝油牛肉才吃. 难道我们追求"原始","不加工","不添加",就都吃生猪肉,生牛肉去? 从生猪肉到一盘香喷喷,引人口水的猪扒,就是"失真"??

同理,原始的,未经任何处理的录音,很多就是不好听的,就是必须经过录音师处理的,就是不能生吃的! 录音师在原始素材的基础上制作出一张好听的唱片,就象厨师把生肉烧成美味菜肴一样,是必须要处理,添加的,而且,都可说是一门艺术.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0-2-13 11:15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楼主| 发表于 2010-2-13 11: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姑且将“生”数据、“生”牛肉、“生”猪肉等等都称其为“生”。“生”可能很多人不喜欢,但是“生”归“生”喜欢归喜欢,失真归失真。

但是应该说经专家或烹调师加工后的应是较为理想的,他们是专家,对普通人来讲他们对原始“生”的加工后的多数产品通常会受多数人认可或欢迎的。

只是应知道,加工后的产品是对原始的而言就是失真这一现实;引申而言我们尽量不要在失真的基础上再增添失真,如不必要的增加或追求所谓声场(耳机的、线材的),增加染色---->增加失真。

[ 本帖最后由 right 于 2010-2-13 11: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0-2-13 11: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如果生数据,生材料就已经很好听,很好吃,就不要什么加工了. 拿摄影做例子,很多原始照片是要做PS处理的,包括很多摄影师是拍"生照片"(RAW格式)的,在转为JPG时要做一些调整,但不排除有些照片RAW打开一看就已非常完美,无须任何调整. 同样,有些食物人就是生吃的,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东西生吃好吃! 就这么简单. 人选择生的,还是加工的,一个总的原则是: 是否好听,好看,好吃. 如果生的东西已经好看,好听,好吃,就不必处理了. 凡是必须经过处理的过程,就是因为生的形式不好吃,不好看,不好听. 所以根本不需要去纠结"生的好""加工的好""是否失真"这种问题.

所以归根结底,对HI-FI整个流程链来说,最终纳入人耳时,既好听,又自然逼真,乃是最好的,是最高境界.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10-2-13 11: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的帖子

这境界九成九的人达不到的,所以有人先追求自然逼真,也有人先追求好听,总体还是个爱好问题。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22 01:19 , Processed in 0.096356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