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小白

科普文章:电脑作为HI-FI系统的音源

[复制链接]

55

主题

4033

帖子

8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8
注册时间
2009-3-14
发表于 2010-5-10 07: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MDAC对我来说,就好比USB外置声卡"~~~
系统慢慢重建中~~~
带上耳机吹吹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98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10-3-21
QQ
发表于 2010-5-10 08: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pchifi.cn/viewthread.php?tid=46387

只说一点~新电脑的集成声卡数字输出不输500以下的独立声卡~

ALC889A完胜小夜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345

帖子

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3
注册时间
2007-11-11
发表于 2010-5-10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字一句的读了一遍,对DAC有了更全面更清晰的认知。谢谢!
牛¤个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704

帖子

-7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7
注册时间
2009-3-8
QQ
发表于 2010-5-10 09: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我一直說話都盡量到位的,只是有些話可能太超前,你暫時不能理解罷了."——pkshan

"我知道在这里瞎嚷嚷反对和不相信的其实都是不懂音响技术的耳机初级爱好者,我其实也不应该和他们去计较."——wzchen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神活在我们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50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8-11-29
发表于 2010-5-10 09: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解释的很清楚,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59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0-3-28
发表于 2010-5-10 10: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但我台机有光纤输出,如果用这个光纤输出到解码器的话,比用USB输出的,哪个较好?举例同样用MDA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5195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9-7-11
QQ
发表于 2010-5-10 10: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eniel1986 于 2010-5-10 04:30 发表
个人认为MDAC同轴强于USB DAC很多,差距就好像2D和3D一样,一耳朵就能听出来,同轴时用的CD机也就3000多的入门机,接了solo耳放,USB DAC时是直接插着听的。测试耳机是RS1i。

人家不是指明了要走PC路线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5195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9-7-11
QQ
发表于 2010-5-10 10: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95d8 于 2010-5-10 10:11 发表
学习了。
但我台机有光纤输出,如果用这个光纤输出到解码器的话,比用USB输出的,哪个较好?举例同样用MDAC
DAC过硬的,走SPIDIF路线还是找数字输出比较好的独立声卡比较好,USB就是图省事儿,然后MDAC出来的声音也不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016

帖子

8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8
注册时间
2009-10-28
发表于 2010-5-10 10: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DS/Transporter类音源有两个好处:
1.从本质上来讲不是一个连接在电脑上的东西,而是和电脑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的东西,受电脑的影响较小(当然我不相信完全没有)
2.只能用专门的软件,不用为用哪个软件哪个版本哪个设置发愁(当然专门的软件有可能很烂,但我们对其的评价是基于硬件+软件的综合结果,所以这是个黑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1: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en0706 于 2010-5-10 10:48 发表
个人认为DS/Transporter类音源有两个好处:
1.从本质上来讲不是一个连接在电脑上的东西,而是和电脑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的东西,受电脑的影响较小(当然我不相信完全没有)
2.只能用专门的软件,不用为用哪个软件哪 ...




你这两点说得很好。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1: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篇文章被新浪博客推荐到主页了(看左下角),呵呵。不过即便如此,在新浪博客里的点击数仍不及耳机俱乐部的帖子。
新浪博客.jpg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959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5-9-5
发表于 2010-5-10 11: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是可以做到完全没有影响的。机制做好一点,把文件传过来放在本地硬盘上,然后把网络切断。这样还会有什么影响?
透过音符构成的栅栏 我看到了一种纯粹的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2: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稍微说一点我对“PC-FI音质”的看法。这个问题比较主观了,很难做到彻底客观和不偏不倚,到目前为止,虽然开始玩PC-FI的人越来越多,也有不少传统烧友从CD机转到了PC-FI,但烧友间的看法大多偏激,要么是认为CD机老土了,音质也不行,高端CD机更是骗人玩意儿,要么认为高档CD机音质仍无敌,代表数码音频的顶尖,比起PC音源好得多。

我个人觉得,PC-FI确实是有它自身的声音特点的,与传统中高端CD机有差异。出于尚不很明白机理的某些原因(我猜测也许与硬盘磁头读取硬盘数据的过程有关),PC音源容易声音偏冷、偏硬、偏楞、偏薄,四个字“冷薄硬楞”大致可以概括。声场宽度好,但深度层次一般,整个声场容易扁平。不过,请注意,并不是说PC为音源最后搞出来的声音就一定是如此!关键是搭配的解码器,以及解码器之后放大器和喇叭/耳机的搭配。总的来说,在PC音源上,温暖的、厚润的、柔和的解码器和后端,是比较受欢迎,容易搭配出一个良好效果的,应尽量避免风格偏冷、偏硬、偏薄的解码器及后端播放设备。我举一个例子,Benchmark DAC1系列解码器,本身在它的价位是素质很好的解码器,但用在PC音源上,出来的声音,我始终无法喜欢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DAC1的声音虽然两端延伸很好,速度很快,但声底不厚,音色也不温暖(稍有些偏冷峻),还有些偏硬,这样的解码器,搭配多数电脑的后果,就是声音“不好听”。当然,我知道人的口味是差别很大的,有些PC玩家还用DAC1解码,接丹拿或真力的有源喇叭听音乐,追求“中性呈现”,还听得蛮开心,而这样系统的声音,我是肯定吃不消的。

除了所谓“美国三小强解码器”,最近我还听到并比较了一些更贵的解码器,如Weiss DAC2、Minerva、DAC202、Berkerly Alpha DAC、Ayre QB9、MSB Signature Platinum DAC IV等。对具体听感有兴趣的话可读这两个帖子:http://bbs.headphoneclub.com/thread-140029-1-1.html  http://bbs.headphoneclub.com/thread-139857-1-1.html

必须要指出的是,PC音源的一个突出优势在于,它可以播放高规格录制的音乐,如96K取样,甚至192K取样的音乐,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到非常惊人的效果,明显胜出普通CD的44.1K的规格。也就是说,再高档的CD机播放44.1K的CD,在一些方面也会不如PC系统播放176K或者192K录制的音乐。当然,我们都知道目前高规格录制的音乐数量还较少,无法做到“想听什么能找到什么”,但作为一个未来趋势,高规格录制的音乐在将来会大放异彩,而CD机仍只能播放44.1K/16比特的普通CD碟,尽管现在有了升频、升比特等处理,但这些“事后处理”的绝对音质总是不如原生高比特/高取样率录音的。

然而大多数人还是在PC-FI系统上听44.1K的音乐资源,因为最常见的音乐资源,仍是来自CD抓轨。在这个情况下,PC-FI系统的音质,就仍无法和同价位的CD机相比,这是我的看法。也就是说电脑+1万元的解码器播抓轨文件,音质会稍不如1万元的CD机播原版碟,电脑+2万元的解码器播抓轨文件,音质会不如2万元的CD机播原版碟。即使是4-5万元的解码器,非常高级了,播44.1K的抓轨文件,整体音质仍会稍不如4-5万元的高档CD机。有些人喜欢神化一些解码器,认为用在电脑上,音质多么多么好,能胜出同价位甚至更贵的CD机,但我的感觉不是这样。当然,这个我的个人结论里是包含口味成分的,如果有人不同意我的看法,应该也很正常。还有一点是,我们平时能听到的“电脑”,也都是普通家用电脑,据说有些专业级的台式电脑是非常强悍的,比如苹果的Mac Pro Tower,可惜多数人没机会聆听,我也没有,所以也只能存疑了。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10-5-10 1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是纯科普的被新浪博客推荐到主页可能性大些。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2: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ifeng 于 2010-5-10 12:24 发表
果然是纯科普的被新浪博客推荐到主页可能性大些。




以后我写东西都挂一个“科普”的名头,呵呵。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23 07:29 , Processed in 0.111633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