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小白

实话实说:我们到底有多需要“高规格音频重放能力”(96K、192K)?

[复制链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8: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一个严酷的事实是,假如现在手头有支持96、192高规格音频的PC播放系统,我们能选择的音乐资源,是很少的。面对CD时代20多年发展积累起来的无比庞大的44100HZ的数字音频资源库来,这些高规格资源,可说真是九牛一毛,毫不夸张的九牛一毛!

我们不能忽略这个事实:CD媒介在它20年的发展里程中,积累了一笔无比庞大的音乐资源——无数优秀的数码录音,是在CD时代,以44100HZ的取样频率录制的;又有无数优秀的、经典的模拟录音,是在CD时代,以44100HZ的规格实现数字化(digital remastering)的。这些普通CD规格的数码音频资源,庞大无比,是任何人几辈子都享用不完的。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71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08-10-29
发表于 2010-7-4 1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glmgl 于 2010-7-4 18:54 发表
小白要卖cd机~~~~


  这话说的真是过了....

白版这么说 必然有他的道理,与用意所在, 不用事实皆和钱挂钩....

弄个枪文 为了卖东西... 这种极为缺德的事情即使是在隔壁论坛也是禁止的 ... 至少表面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6927

帖子

131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31
注册时间
2009-11-21
发表于 2010-7-4 19: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以数量来说,高规格音频不少了,但是与CD一比就...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发烧友来说不可能纯粹的追求音乐,对效果多少是有些追求的,偶尔感受一下高规格音频带来的效果也是不错的。对于一个发烧友来说,我认为支持24/96还是有必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9: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目前可以得到的高规格音乐资源,包括我们可以预想到的,在近期的未来,会出现的更多此类资源,是否已经可以满足一些发烧友的需求呢?我想也是可能的。不管怎么说,高规格音乐资源,如果有人就喜欢,把它搜集全,也应已有几百个小时吧?古典音乐、人声、JAZZ为主。然后呢?这几百个小时的高品质音乐,也已能带给一些对音质要求很高的发烧友相应的享受。

但就象已有人提到的,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我要说的是:这些近乎毫无意义。

为什么呢?因为音乐爱好者是“想听什么音乐才听的”,而不是“想听什么录音规格才听的”...... 这里的思路是绝对不同的两种——比如,今晚我想听勃拉姆斯的钢琴三重奏,而且是美艺三重奏的演奏版本,所以我找出这张碟,或者这个碟的文件,来欣赏;或者,我就是想听高规格的录音文件,所以我就打开电脑,在那一百、几百小时的高规格资源的范围内,找出一张还比较想听的专集,来听。

这是彻底不同的两种思路、两种做法、两种人。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0-7-4 19:07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9: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把自己当作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音乐爱好者兼发烧友,站在这个立场上,我必须说一句,就我所接触过的那些高规格音乐文件,再加上我没有听过,但知其存在的高规格音乐资源,其中从音乐内容上能吸引我,对我来说有欣赏价值的,实在是很少。

我不会因为它是高规格录音的,就硬要去听它,即使其音乐内容不吸引我;而我95%以上的听音乐时间,都是在听自己真正想听的、喜欢听的音乐资源。这里面有没有高规格资源呢?偶尔有,但极少,极少。

所以就如我在前面所说,“近乎毫无意义”。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8661

帖子

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4
注册时间
2009-12-26
QQ
发表于 2010-7-4 19: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版那也没多少CD机卖  扣啥帽子呢= =
有没有这样一个人。曾让你对明天充满了期许 却再也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9: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这个事实有没有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呢?也就是说,有没有可能主流唱片公司,也开始“升级”到提供高规格录音文件的下载,而不再是44.1K规格?

这个可能性当然是有的。特别是,如果几个技术限制能实现突破,比如网速大大提高、硬盘存储设备的记录密度大大提高,使得下载高规格文件能很快(一张专集都是几个G的),存储这些巨大文件对于硬盘来说也不构成负担,那,还是存在这种可能的。

但是技术上存在可能并不等于一定会发生。回到SACD和CD的故事,我们还有信心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吗?唱片公司一定会把录音设备升级换代为96K、192K取样的吗?消费者有这个需求吗?消费者都觉得44.1K音质不够好了吗?会呼吁唱片公司把设备升级到96K、192K吗?说实话我个人对此是非常怀疑的。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0-7-4 19:26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9: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标题的问题:到底我们有多需要高规格音频重放能力?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因人而异的。对我来说,目前阶段我的个人答案就是:高规格音频资源对我来说近乎毫无意义。因为我是想听什么音乐、想听什么演奏版本,而听的。我想听的音乐的演奏版本,正好、恰好、凑巧,存在一个高规格音频文件,这样的可能性,“近乎为零”。


但我也理解也有一些发烧友,音质至上,而不是音乐至上,他们就是喜欢听高规格音频带来的一流音质,所以他们完全可以搜集齐那几百个小时的资源,就把他们的听音范围局限在这里面。犹如一些买了SACD播放器的朋友,既然买了,就到处搜罗SACD碟,尽量欣赏SACD碟。对他们来说,高规格音频的存在意义,或许是很大的,是他们每天听的东西。


所以就象大多数实际存在的现实问题一样,回答就是因人而异的。关键是,作为一个乐迷或发烧友,你先得搞清楚自己的听音习惯是什么,是想听什么音乐而听,还是想听什么规格而听!如果是属于前一种的音乐爱好者,那么,就象我指出的那样,在目前阶段,高规格音乐资源的存在意义,近乎为零。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9: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我想指出一个“错误的类比”。很多朋友一提到高规格音频的问题,就去联想到“高清视频”。我觉得这两件事物是有实质差异的,并不能拿来做类比。

为什么?

高清视频,已经是一个主流的标准,简单说从现在到将来推出的每一部精彩大片,都会有高清版本推出,都会有blu-ray disc,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其民意基础是:消费者的主流,对DVD的画质肯定是不满意的,是很希望从DVD升级到blu-ray的。

而数码音频完全不存在这样的民意基础。消费者的主流,更多时间是在听MP3!听CD、CD quality的文件、听“无损压缩格式”,对消费者主流来说,已经是很满意的音质了,不可能存在“对CD音质(以及相应的44.1K取样的音质)不满意,很希望升级到96K、192K”的情况。

所以我再说一遍,这是两个基础完全不同、情况完全有异的事情,是不能拿来类比的。视频圈高清化的普及,丝毫不能证明CD以及它的44.1K的规格一定要升级到96K、192K。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0-7-4 19:36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2554

帖子

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1
注册时间
2006-6-25
发表于 2010-7-4 19: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覺得小白的標題每次都安得很狡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332

帖子

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07-7-23
QQ
发表于 2010-7-4 20: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

高规格对整套系统要求更高 不是信息大了 密度高了就等于好听

平衡 大气 鲜活 饱满 通透等 都不只是播放高格式音频就能给予的

曾被广州典范播放24/192的高格式音频深深打动 不过那套系统也价值不菲(对于我)

器材实力不足前还是专心把16/44.1先玩好吧

软件资源方面 只能说等待其发展吧 又是一个蛋痛的地方
迷恋 wadia 64 --- 王者哈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1万

帖子

28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0
注册时间
2004-1-24

优秀版主奖

QQ
发表于 2010-7-4 20: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小白enough is enough的观点,其实说句那个什么的,真正能听出音质好坏的,毕竟是少数人,那些天天用几百块手机听mp3的人,却也不能说他们不是真正喜欢音乐。SACD非但没有取代CD,现在CD都是小众的东西了。现在北京想买个高仿的D版CD,都得求助万能的taobao了
PS2000e/PS1000e/GS2000e/GS1000I/RS1e/Mpro/RS2e/PS500e/GH1/GH2 目前的主力
STAX 407,507,L500,ESP950 搞几个静电玩玩
MDR-1000X 出差专用
MA900/SE-A1000/SHP9500 视频和ACG专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632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9-1-1
发表于 2010-7-4 20: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SACD和HQCD的价格还是不太亲民啊~~~所以CD可能还是主流~~可能现在各大厂家都想打指标噱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632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9-1-1
发表于 2010-7-4 20: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大家还是希望高规格CD更加便宜点吧~~~如果SACD和某些24K金碟的价格能一样就差不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096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8-4-5
QQ
发表于 2010-7-4 20: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0-7-4 18:38 发表
SACD不能取代CD的核心原因,简单地表达,我认为就是: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CD的音质已足够好!


什么叫“足够好”?意思就是,好到绝大多数人懒得去换血、去升级、去惹这个麻烦。如果男人有一个足够好的太太,就不会想离婚换女人,因为换老婆要支付的成本是很高的,惹的麻烦是很大的,而现有老婆既然足够好了,即使不是林志玲,不是范冰冰,也不值得兴师动众了。这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正常心理和做法。

Enough,这是一个神奇的字眼。我个人的哲学一直是Enough is Enough。而现在,我分析的核心是:CD的音质已经good enough


原来小白喜欢林志玲和范冰冰
想看精选美女图片吗?来耳机俱乐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22 15:48 , Processed in 0.096527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