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3-1 12: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aomx 于 2011-2-27 14:32 发表 
我个人曾经仅仅相信信号线对声音有影响,电源线的影响虽然理论上有,但是我一直认为很小。不过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电源线的影响,(因为之前不相信,所以没有特意去换,有一天
突然从家里翻出来一个老的进口机线 ...
您好,有一点说得对;不可否认,几乎所有关于信号与系统的书籍或课程是基于线性时不变(LTI)的,有的并直接冠以“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
从客观和发展的眼光看,必须客观承认现实生活中严格的线性系统很难找,或者说大部分不是线性的。换言之,非线性是普遍的,线性是非线性的特例。非线性系统的研究任重道远。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认可了否定或怀疑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理论的观点,或作为否定或怀疑线性时不变理论之理由。
看一下例子,譬如说到您的“无论耳放,解码,线材都是非线性的”;好,先承认它们3者的非线性时变成立,而且承认由此造成声音的变化。
这样当换了线材,但由于它们3者都是非线性时变,那样其听音的结果怎么能说是由于线材造成呢,应该3者都有关系吧。正因为3者都有关系,那么声音的改变不能只确定为是线材造成呀。并且这样的非线性时变系统,故对每次的试听都会有不同的结果,而只与换不换线材无关。到底谁造成的?这样分析起来是不是更乱。
基于线性时不变的信号与系统理论以应用为目标,其概念和方法能应用到广泛领域中,在分析和解决许多复杂问题中显示出其重要意义(不举例说明一些实例了)。并且对非线性系统的分析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性的作用。
不妨可以再考虑考虑:
什么是线性系统、为什么引人和研究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能不能转换为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什么条件下可转换为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能不能分解为若干线性系统(什么条件下),非线性模型能不能做线性化处理(什么条件下)。这样是不是有助于理解线性时不变理论的实用性。
再有,应十分清楚,世间很多事务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变的。线性与非线性的确定是有前提或条件的,换句话,当满足某些条件,系统可视为线性系统;而当满足另些条件,系统可视为非线性的。
回来说线材,就是传输线(统称),其中有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什么情况可用集总参数分析,什么情况就并不能用集总参数而用分布参数分析;这都是有条件的;又如在什么条件下传输线可为“均匀传输线”,而什么条件下就不行;又如在什么条件下传输线的集肤效应可以忽略,而什么条件下不能忽略.....等等。(注:传输线的分布参数,由它使用的材料以及其几何结构决定。)
传输线(线材)除了分布参数还有如:传输线防尘及其正弦稳态解、均匀传输线上的波动性质、无损传输线、传输线的阻抗匹配....等等(不多说),这些都是对传输线产生相应的影响。但是它们不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在应用层面上更多的是用他人研究的结果(即上升到理论的知识)来指导实践。
哦,对于“突然想起了信号与系统”,不会是要用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傅氏变换、拉氏变换、卷积、Z变换、零极图......等等来分析研究我们的HiFi系统吧。不会用非线性来代替Jitter说线材吧。说过的,应用层面上更多的是用他人研究的结果(即上升到理论的知识)来指导实践。
咳,说那么多,可与我们的HiFI系统似乎远了些吧。不管是线性系统还是非线性系统,我们先放一边。
正确地传送信息,即不失真地传送信号不论是通信系统还是HiFi系统都是主要任务。就是常说的,HiFi追求尽可能的低失真。因此,关注信号的失真与否才是关键。什么是失真,对于模拟信号可以通过对信号的波形是否失真进行判断,对于数字信号可以通过对数码值是否失真进行判断,即是否误码进行判断。通过判断失真情况来评判HiFi,来评判线材。只要系统或线材能达到不失真或极低的失真就够了,或达到目的了。这样不失真或极低失真,就可认为音质没有被改变。
要特别强调的是凭感觉判断失真往往是不准确的。
仅供参考吧
哦,最后说一句,支持您今后对非线性系统的研究,并希望为此对国家对人类都会有贡献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