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小白

[音箱] 德国ADAM的艺术家3号有源小喇叭(Artist 3)

[复制链接]

4

主题

279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11-4-19
发表于 2011-5-19 16: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低频比a3、a5强劲多了,关键看频段衔接的如何了,a5、a7就是这方面被诟病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6: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danalex 于 2011-5-19 16:56 发表
听说低频比a3、a5强劲多了,关键看频段衔接的如何了,a5、a7就是这方面被诟病很多




嘿嘿,说得不错,低频设计得比A3、A5要饱满有力,下面说听感时我会提到。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4189

帖子

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3
注册时间
2010-8-16
发表于 2011-5-19 17: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ruceshen 于 2011-5-19 16:52 发表
死呆骡配这个倒是可以成为很有腔调的一套传统桌面CD系统哇

除了usb,抹油其他数字输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

主题

1万

帖子

253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3
注册时间
2006-12-28
发表于 2011-5-19 17: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ADAM的频段衔接问题我以前有提到过。就连落地箱pencil都有问题, 不过到了column级别加了ART中音和配备新的分频网络后就好了。

http://bbs.headphoneclub.com/vie ... 4825&extra=&page=35

[ 本帖最后由 bruceshen 于 2011-5-19 17:08 编辑 ]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屈蓄而有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41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1-2-28
发表于 2011-5-19 17: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高低音都是a/b类功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556

帖子

9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9
注册时间
2009-8-5
发表于 2011-5-19 18: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1-5-19 16:14 发表
我可以预告一下,同样这对Artist 3小喇叭,直接用USB接电脑时,和电脑接入MDAC5解码,再从MDAC5用信号线接到喇叭时,出来的声音,差别是很大的。



这个价位,解码比不过MDAC5很正常,不知道跟MDAC比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3936

帖子

8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7
注册时间
2008-5-8
发表于 2011-5-19 19: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ruceshen 于 2011-5-19 14:21 发表
看背板,没有散热器,估计内置D类公房  不知我猜得对不对?


记得说明书上标的是AB类
Ultrasone Panther+IQ pro
Accuphase dp700+Benchmark la4+Quested V3110
Pathos Aurium+ed15
roon core+epoch Canon
Inakustik2404+Vdh大主流+Gotham+Grim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103

帖子

8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8
注册时间
2007-4-1
发表于 2011-5-19 19: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不要沏茶,能连续一些么:D
DT860--ATH950LD--SOLO+MPRO/7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9: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Artist 3有源小喇叭的声音,整体来说是比较中性和透明的德国风格,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它的出声效果,受音源的影响很大。我实际试了用它的内置USB解码器——即用USB线直接连入电脑——以及通过MDAC5解码后,再接入喇叭的RCA输入,在这两种听音方式下,我们得到的声音,反差相当地大,不是一般地大。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9: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不说两种听音模式下的差异,说说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应该是ADAM Artist 3喇叭自身的固有特点,和音源关系不大。我注意到的这种“共同点”还是有的,一个是它健康结实、有一定量感的低频,第二,是它比较纤细的高频特性。

Artist有源喇叭的声音可能是经过了重新设计,和它原有的A系列有源监听喇叭相比,低频要略突出一些,有着健康饱满的量感、力度,我个人认为拿捏得是比较好的,既适当地加强了一些低频,同时并未过分,而且也基本不混,得到的是一种比较干净的、结实的、健康的小喇叭低频。注意我使用了“小喇叭低频”这个词,有经验的烧友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象这种4-5英寸口径的小书架喇叭,低频不可能有真正50赫兹以下的下潜能力,一般就是能延伸到60赫兹左右,在这个频点有一个适度的增强,只要保持好速度感,放大器能有效地控制好低频、不拖泥带水、不量感过分,就OK。在近场欣赏的情况下,听流行歌曲、古典管弦乐,我觉得Artist 3都能给出一个比较健康和“合适”的低频响应。不会觉得“没低音”,也不容易出现低频过量、发混的问题。 这是一个能体现设计师“拿捏功夫”的地方,我觉得德国ADAM的工程师在这里还是做得很恰当的。

纤细的高频,应该是得益于它的X-ART丝带高音单元。这是ADAM厂家的一个专有技术,使用在它的很多款喇叭产品上,总体的效果是细腻、纤细、细节良好而又不刺耳的高频。在这款小小的Artist 3身上,也能体会到这个高音单元带来的声音特性。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1-5-19 19:36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3964

帖子

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5
注册时间
2008-5-5
发表于 2011-5-19 19: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附赠的USB是270X芯片?
我爱俱乐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9: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我要说的是,ADAM Artist 3小喇叭用USB直接连入电脑——即用到它的内置DAC——和电脑用MDAC5解码、再从MDAC5接到Artist 3喇叭时,我注意到的差异点。

不得不说,差异是很大的。我分析了一下这种差异,觉得有些是风格差异,也就是声音风格上的不同之处,有些则是素质差距,是喇叭的内置DAC不如MDAC5所带来的。

先说风格上的差异:通过MDAC5解码时,出来的声音整体要厚实、丰满很多,特别是中低频要扎实饱满,而USB直连的模式下,由于喇叭内置解码器的原因,出来的声音就显得音色清淡、略显清瘦、甚至有些发空(不够饱满匀称),这样高频也更突出一些,高频段的细节更“跳”出来一些。

如果是听人声,那么USB直连时的声音,我觉得有些过于清淡了,缺乏一些底气、中气,音色也欠缺一些人声应有的“肉感”,通俗地说就是——不太好听。用MDAC5解码时的人声要好听很多,虽然仍不是英国声那种温暖、丰满的肉感,但至少有了健康的厚度、底气。

不过每个人的欣赏口味是不同的,我不排除有些人喜欢那种比较清瘦些、清爽些、高频“跳出来”一些的声音,因此喜欢喇叭的内置DAC的效果。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1-5-19 20:00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20: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有一个地方,我认为是毫无疑问,是素质的差距,是MDAC5更好的素质带来的。那就是——MDAC5解码时,出来的声音结像要扎实、稳固。内置USB时,听到的声音,结像水平确实有些差距。我想了一下,觉得固然和MDAC5解码器更好的素质有关系,但另有一个因素——两只喇叭之间的“过机线”,虽然长度只有2米,但毕竟会造成两只喇叭发声的轻微不同步——被动接受信号的那只喇叭会有个很微小的迟滞,这样会对两只喇叭的相位准确性带来一些问题,或许,这也是造成USB直连模式下,结像水平不如通过MDAC5解码器的一个背后原因。如果确实这个因素会影响的话,那理论上USB直连模式,比起2只喇叭通过2根信号线连入音源,都会稍微逊色一点。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20: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在digidesign RM1有源喇叭的身上,也有过体会。RM1也有数字输入功能,当然不是USB,而是AES/EBU,也是数字信号接入任意一只喇叭,再通过“过机线”进入另一个喇叭。在这个工作模式下,我也觉得声音有一点点微小的“不平衡”,毕竟一只喇叭的发声会滞后一点点。这个问题,或许是此类有源喇叭所共有的,很难解决的。现在具有USB输入的有源喇叭逐渐开始增多了,比如德国ELAC也有这么一款小有源,是带USB输入的,这样的方式确实能带来很大的使用便利性,但我恐怕这种便利性必须要付出一些音质妥协的代价。无论怎么设计,USB只能是接入一只喇叭的,然后通过过机线到另一只喇叭,那么除非喇叭电路里预先作了某种“滞后处理”,以消除2只喇叭发声的时间差,否则,听感上总是能发觉一点问题。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802

帖子

1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0-2-8
发表于 2011-5-19 20: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20 20:32 , Processed in 0.103985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