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iyiraneva 于 2013-8-8 15:16 编辑
器材如IP5渣土,线材全部为天仙配OPUS MM2。所有感受只基于此房间,以及在场的器材,请坛友们意识到结论的局限性。
第一轮试听,XLR接驳音源。音源电源全部来自麦氏电处MPC1500
1) MCD500>>C50前级>>MC601单声道后级
麦景图单独开声还是吓我一跳的。贝6(貌似是贝6……回家又听了会贝交,搞得我记不清在店里到底是听的是贝几)上来就感觉厚得喘不过气, 整个声场缩在房间里,不开扬。 铜管乐器表现的不好,亮且有侵略性,显得突兀。群奏时缺乏层次感,各声部有些混在一起,小提琴组感觉缩在乐队当中。低频量大,成片状扑来,略散,规模大却缺少冲击力。说实话如此豪一套装备出来这个声实在无法接受。2分钟后大编制便不想继续听下去。全套麦景图推这对喇叭或许搭配并不合适。
2) MCD500>>Alpha DAC Series2>>C50前级>>MC601单声道后级 假装认真听了5分钟后,让店家换上BADA2,直接橡胶鸡脚骑在麦氏头上(真是一堆昂贵的垫材),拆了一条100多美军的天仙配同轴数字线加一个BNC转接头,MCD500数字输出至BADA2,一根鸡电源线(菊花一紧,顿觉这是要跪的节奏)。其余线材依然为天仙配顶班线材。纵使鸡线加持,一开声还是将麦氏自身解码比了下去(自然也不能忘了麦氏好歹贡献了转盘)。开声依然感觉略厚,但层次感顿时凸显。铜管乐器具有光泽且无突兀感。爆棚感十足,低频变得凝聚,下潜皆大为改善。终于让人觉得这是一套大系统,大作品。声场也总算是突破了房间一些,但仍缺少置身现场的感觉。总体而言还是表现出了大便纸的特点,可以继续聆听下去。BADA 2是一台声音不wow,不出挑,厚重大气具有模拟味的dac,用D喵前辈的话来说,强在finesse。(我并没有听过series1,所以对1,2对比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http://forum.audiogon.com/cgi-bin/frr.plrdgtl&1337913744&openflup&14&4#14)
上次听classe驱动B&W 803D那出色的脱箱感,那不食人间烟火的声音,那巨大的声场让人仿佛置身美妙音符之中。相比之下,这里同样一套麦景图系统推动这对妩媚亮骚的世霸,并不如上次驱动旁边的802D来的合适,上次802D也没有享受到这么牛逼的喇叭线(不过相对而言,个人要喜欢classe得多,可以说这次搭配商家这个搭配比较失败)。隔壁的naim厅里,则有个洋鬼子用naim西装津津有味地听着吵闹的洋摇滚。。。。
而接好bada后店小二居然将我丢下。去外面签单签了将近半个多小时……害得我对那对硕大夸张如蟒蛇般的天仙配喇叭线垂涎三尺。听罢此房,想再听听上次架势和BW的搭配,不料已被拆散;想转至上次弄了半天没出来声的dcs音源+威信。结果被告知,做了世霸后威信不做了,那对威信也不见了……实在是给人泼了一头凉水。由于老板认为puccini接驳不便难以AB(旁边只有classe后级,没有前级),总之是又没听成dcs套。这家店也代理歌德,我便逗他Grado HP2是否搞得到?犹豫了半天,还是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第二轮试听,RCA接驳音源。音源电源全部来自麦氏电处MPC1500
3) MCD500>>NAIM DAC>>C50前级>>MC601单声道后级
无奈之下,老板搬出一台naim dac(这厮给我报了4000美军),又回到了麦景图展房。此番,我拿出了stealth v10 digital以供2台解码器使用。一样的曲目,NAIM的铜管乐器依然不令人满意,呈现出与麦氏类似的问题。大场面的控制力显得不足,群奏时缺乏爆棚感。小提琴则相当亮眼,时不时弥漫出一阵清甜沁人心脾,令人欲罢不能。NAIM即使没有XPS(好歹也是过了麦氏电处的),这也不是一台如传说中般厚腻,声音昏黄浆糊的dac,他还是有韵味有毒性有魅力的(此结论受V10及麦氏电处影响)。
4) MCD500>>Alpha DAC Series2>>C50前级>>MC601单声道后级
换上v10电源线的BADA表现出更强烈的舞台感,其他方面均有提升(具体详情与沉迷,D喵等坛友对v10的描述基本一致,在此便不再多言)。
小结:粗略听罢居然已过2个小时。我不禁问自己,今天bada的表现在自己电脑上可以找到吗?答案其实开声一刻已经有数:不能。至少在这台没有优化过,仅仅接着一个国产界面的电脑上是根本无法实现这种声音的。或许在彻底优化的软硬件下,甚至接驳了昂贵的alpha西装界面后,存在超过接驳传统转盘的可能性。但我知道这样做的代价甚至比传统转盘还要昂贵。近年来PCFI有进展,但依然还有很长路要走。而我的电脑,看来还得像各位pc帝学习,狠狠折腾一番才行,这个声音可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