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fenk

[发烧理念] 高格式录音真正改善的是什么?为此摘两段话

[复制链接]

168

主题

5466

帖子

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2
注册时间
2009-5-22
发表于 2015-5-9 19: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 发表于 2015-5-9 17:10
这个也不是真正实干的“技术党”,只是“空想派技术党”罢了。实干的、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党肯定会知道理论 ...

“技术党”这词本来是褒义的,只是在hifi里面用着用着变味儿了,成了迷信现有理论,觉得理想模型全知全能的代名词。高端一点的技术党不会否认听感的作用,不会觉得20khz以上信息对听感完全没有影响,不会觉得THD小,IMD小,信噪比高,jitter小就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567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5-8-24
发表于 2015-5-9 22: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术业有专攻,如果做音频产品的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问题上还比不过一般的爱好者,那基本都不用吃这碗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88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3-6-7
发表于 2015-5-9 22: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liulangdeyu 发表于 2015-5-9 22:05
术业有专攻,如果做音频产品的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问题上还比不过一般的爱好者,那基本都不用吃这碗饭了。

有些所谓做产品的,还真不如一些学技术的烧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2763

帖子

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6
注册时间
2012-5-30
发表于 2015-5-9 22: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liulangdeyu 发表于 2015-5-9 22:05
术业有专攻,如果做音频产品的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问题上还比不过一般的爱好者,那基本都不用吃这碗饭了。

一些外行与半吊子~批判音频技术人员,匪夷所思,后者压根不屑理睬吧

没专业技术的发烧友,还是老实谈主观的喜好吧,当然这方面他即便能说的天花乱醉~可能别人完全不认同他的听感偏好呢
简简单单看风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60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5-5-2
发表于 2015-5-10 10: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 发表于 2015-5-9 17:10
这个也不是真正实干的“技术党”,只是“空想派技术党”罢了。实干的、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党肯定会知道理论 ...

以我对技术的理解,看不出上面两位纯理论解释者有啥“争议”的,奇怪你俩还纠结什么?分明是两种极端状况的表述罢了。

但如果世纪格雷ID就是本次上海音展会上的两位老总之一的话,那么,不得不说,你们现场调音的能力有“乏善可陈”之嫌。好好的蓝光纯音乐节目源与丹拿的音箱都没呈现较高素质的音乐品质与音效,肯定是哪个环节没处理好的缘故!

下回,我只能期待在你们新开的旗舰店里有出色的表现?什么都不需要再争了,请努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85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3-11-11
发表于 2015-5-10 14: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一窍不通,能听到20K的飘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91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3-3-25
QQ
发表于 2015-5-10 15: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很早就和一位信号处理的专家讨论过。一位IEEE FELLOW。结论就是,你的耳朵听44.1K就足够了,但有实验数据证明身体的头骨还有部分骨头可以感知到20K以上的频率。也就是说高频宽的箱子系统可以更身临其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4-10-10
发表于 2015-5-10 16: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世纪格雷 于 2015-5-10 19:53 编辑
music-sam 发表于 2015-5-10 10:03
以我对技术的理解,看不出上面两位纯理论解释者有啥“争议”的,奇怪你俩还纠结什么?分明是两种极端状况 ...

本帖里很多人都看出了了分歧,你如果看不出还是不要介入这个讨论,这些问题可能已经超出你的专业范围及认知水平。

上海大展现场是有一位先生到了展房,未做认真听音即刻做:“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存在很大问题”的点评,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妥的对待发烧和音乐的态度。

从几个论坛里你和人交流的方式看出你的观点及说话的态度方式都与众不同,比较喜欢对不了解的东西轻易下结论,喜欢指出别人的不足但却提不出自己有水平的意见。上海有一群烧友在一段蛮长的时间仔细对比过同版本CD碟和蓝光音乐后,所有人都认为蓝光音乐优势明显,有很多甚至是不止一天进入格雷展房认真聆听。而我前面提到那位先生一进来就开始不停地发表一些泛泛言论,连听音乐都忘记了。

欢迎大家届时到上海的世纪格雷体验店去体验,如果有必要带上你们喜爱的软硬件去做对比试听。静下心来多比较多思考才会有更客观的结论并开启新的思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1529

帖子

220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20
注册时间
2008-4-4
发表于 2015-5-10 19: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非技术专业烧友耳朵收货就行了。听了一年多的HD音轨,凭感觉HD确实更好,听的时候耳朵明显更放松。
前段时间,刚好音乐版有位烧友上传了两轨卡拉扬60版贝三。我用很foobar和普通的床头系统(USB解码+耳放+耳机+线材不超7K)盲听了一下,ABX测试了八轮,前六轮每轨各听30秒,后两轮每轨各听10秒。结果前六轮全对,后两轮全错。也就是说,基本听30秒就能明显分辨出两轨的区别。
不过要说的是,这种对比必须要用同一次remasting的不同格式对比才有意义。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我的博客:www.MeeWuu.com | 迷雾森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60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5-5-2
发表于 2015-5-10 21: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纪格雷 发表于 2015-5-10 16:29
本帖里很多人都看出了了分歧,你如果看不出还是不要介入这个讨论,这些问题可能已经超出你的专业范围及认 ...

你明显多心了。我的大学课程里有过一门《信号与系统分析》,你觉得我还有兴趣加入你俩的“口水战”吗?

说到本次上海音展会上,你应该理解,如果我想直言“批评”的话——只会委婉的说你们的“调音能力”欠佳,没有呈现蓝光音乐和音响系统应有的“优势”!

当然,我注意到你的态度和性格的确属于“外柔内刚”的类型,也就不需要更多的“争执”。所以,我更期待以后在你们调整后的专营店里有机会让产品呈现出“优势”形象,而不至于令人失望。

坦率的说,对新生的国内音响企业有主观上支持的一面,但多少也有客观上“怀疑”的一面。因为“好大喜功、害怕竞争”往往是许多国内企业难以纠正的入门通病,希望贵公司的发展轨迹千万不要落入这一“俗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803

帖子

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4
注册时间
2003-7-9
发表于 2015-5-10 21: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44.1对22.05的还原,应该只是刚及格而已。
Melco N1=>Man301=》Lavry DAN5=》M902=》JR M125=>>Harbeth m3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5717

帖子

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1
注册时间
2004-7-27
发表于 2015-5-10 22: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尽所有可能提升采样频率应该是个绝对的概念,即提高采样频率肯定有助于降低信息失真,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可能会增大,比如可能会遇到技术瓶颈或成本瓶颈,所以,当前流行的采样频率,应该是一种妥协的结果。关键在于,有多少人能接受这种妥协。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236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14-8-17
QQ
发表于 2015-5-10 23: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子的主题很有点技术性还是值得引起更多人参与讨论的。 现在还未能说透,再深入点好。
  关于人的头骨能传导2wHZ以上的声波的事我补充一下: 人身的206快骨头都有此功能,另外人的皮肤也能传导声波。
   请学过信号与分析的玩家不吝赐教谈谈本帖中的技术问题,以饷我等众烧友,平时常为此事挠头,  谢了。
   
胡肇基[/c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289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4-2-27
发表于 2015-5-11 17: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music-sam 发表于 2015-5-10 21:29
你明显多心了。我的大学课程里有过一门《信号与系统分析》,你觉得我还有兴趣加入你俩的“口水战”吗?
...

本次上海大展,应该说上海烧友的认可程度是非常高的,当然不排除少数极个别的特例。
至于调音能力,我接触过的很多专业音乐人士都没有谁会不加细听就妄下结论的。
作为厂家,我们很重视那些客观认真的烧友的建议,但是以您的表现和认知特点,我估计到了专卖店,你也会跟到时在场的其他烧友格格不入的。

电子技术门类很多,不是什么都可以盲目套用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不懂音乐的电子工程师做不出好的音响产品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289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4-2-27
发表于 2015-5-11 17: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hjg 发表于 2015-5-10 23:26
这个贴子的主题很有点技术性还是值得引起更多人参与讨论的。 现在还未能说透,再深入点好。
  关于人的头骨 ...

有些技术问题确实太过于专业,不要说业余难以理解,就算专业学习的也很难掌握,我记得以前在大学,我们的电路,电机学,电磁场理论,补考率在70%以上。

要想把一些抽象的专业问题描述得通俗易懂,还真得费些时间考虑如何去写。

作为烧友,个人更赞成提高人文知识修养,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这样才更有助提高声音鉴别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17 20:52 , Processed in 0.111512 second(s), 4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