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Panshell

有请坛上的老同志,谈谈革命样板戏。。。

[复制链接]

57

主题

1285

帖子

128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8
注册时间
2003-9-9
发表于 2003-10-22 15: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惊动寨主了,呵呵!奉命继续。

   还说江青吧:江青闲暇时经常邀卫士打扑克,玩“争上游”。一次可能是太背运了,一晚没赢,气得她当时就和卫士嚷嚷开了,怪卫士不给她面子。这事有人把它作为江青小气的佐证,我倒从中感觉出她可爱的一面,就像赫鲁晓夫在联大敲皮鞋,我不觉得那是粗鲁没教养而是一种率直的潇洒!

再录江青的两首诗:

其一
XXX军战斗队,
能文善武啥都会,
能文赛过汉随陆,
善武灌周吓得退。

其二
江上多奇峰,
锁在烟雾中。
寻常看不见,
偶尔露峥嵘。

还有就是她和毛身边的卫士不止一人穿过她织的毛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2 21: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种肤浅认识,不知道是否对头,说了别见笑!
要说我们中国自己民族的音乐与艺术,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应该是发展的最高峰。民乐、民歌、地方戏、曲艺和音乐,包括京剧、说汉语的话剧和那些革命主题的现代戏剧。这里有文化的积淀,更主要的是艺术人士的真情实感,这是激发创作思路的源泉。他们都是真心拥护共产党,相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定会实现!

改革开放后的这些年,西洋音乐相关的某些领域,有所建树,但民族的却是江河日下。也许五花八门的各种歌唱,可以算是一个特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1285

帖子

128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8
注册时间
2003-9-9
发表于 2003-10-22 21: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和你有统一的时候,在这问题上我完全(是完全)同意你的看法。记得朱践耳的《翻身的日子》吗?有一幅著名的记实照片:画面中心竖插着一条被两手紧紧攥住的木排,上写“王才分地一亩半”。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大概是六十年代初期的童年,当时以为说的是在推磨。八十年代此曲又一次撞入耳际----那分明是一群头戴狗皮帽,破袄上扎着草绳,坐在大车上把鞭儿甩得山响的王才们!
我常感慨近些年来类似作品的苍白造作,就此疑问请教过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前辈,他们告诉说,当时内心深处真真实实充满一种换了人间,脱胎换骨的兴奋。于是我得到了答案。
近年的作品,王西麟的《云南音诗》也许可算个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2 23: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总觉得真正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东西,这个时候似乎是最好的了。刚才说了,原因几个,如时间的积累,老的一代人正进入创作鼎盛时期;文化的积淀,推陈出新到这个时候是峰颠的临界;情感的迸发,老的地位和身价提升的感激,新的不管留学归来的还是自己培养的,都是切身感激。很多是一种无偿的大协作的创作,如梁祝。借用陈纲的话说,那是特殊年代的特殊情况的创作,今后再也不可能了!

民族的东西,那个时候没有能救自己,现在就不用说了。那个时候的天才小姑娘闵惠芬,成了如今最后的二胡大师。陈纲和何占豪尽管一直还在创作,但都没有精品出现了。京剧再没有出现可以超越那个时候的,不管是杰出的经典戏和新编的历史剧,更不要说流派分呈的京剧大师。尹桂芳俨然成了今天独霸越剧舞台绝对的小生主导流派......

紧接着,大批留俄回来的,陆陆续续从思想和艺术上“成熟”起来,形成自己的个性,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俄罗斯的艺术,同化了我们民族的艺术,如所有的民族舞蹈民间舞蹈,都是俄罗斯芭蕾舞的味道。

当时尽管出现一时可称做颠峰的繁荣,但外来形式作品本身的民族化仍很肤浅。如《梁祝》,不过是学生的毕业之作,过去或现在把它当作可以媲美孟德尔松小协都是可笑的。

这个话题沉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1285

帖子

128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8
注册时间
2003-9-9
发表于 2003-10-23 09: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说江青:以毛的书法成就,李呐儿时写字向毛要范本,毛尚且说:“我的正书不行,叫你妈妈给你写吧”。后来李呐的范本就用江青(也用过朱德)的。江青喜欢摄影,她的工资大部份花在买器材和胶卷上,有时不够了就向毛要。她用的一个蔡斯就是托当住东德的大使捎回来毛替她付的钱。她的那幅庐山仙人洞照(毛为其题词‘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度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水平与现在很多的获奖作品相比如何已有公论。我还有她的字和另一些摄影,没数码相机贴不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3052

帖子

128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8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3 09: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6、70年代西方世界也不是什么太平盛世,那是一个激情的时代,相对那个时代的今天,反而是一个享乐的时代,正像今天的世界是一个科学发现的低潮时代一样,人们在享受着前人伟大发现的带来的种种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570

帖子

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0
注册时间
2002-10-13
发表于 2003-10-23 10: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长了见识。请继续!
对于地主和富农,我也从父辈多少了解了一些知识,可惜自从在外地上学以来在家呆的太少,没机会了解更多。
   不过隐约知道那时的“地主”、“富农”名额也是摊派出来的,类似现在的所谓“十大XXXXXX”之类,以致于全国人民都学习那些个“先进”。说实话,我就是想不通为什么让全国人民都学习什么“卖票的”、“收钱的”。。。。。。
   我也觉得“红色娘子军”有些交响的味道,特别是听陈佐湟先生的版本。其实对于红,我更喜欢听而不喜欢看。
   至于京剧,不还是那个大人物喜欢就能振兴起来的,要不为什么电视上几乎到处都是什么“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呢,新京剧有几个能说出来一些名字?
   否极泰来讲的关于江青等的话题不错,希望能了解更多: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3052

帖子

128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8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3 10: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红剧听比较好,老唱片说他们没有双人舞没有爱情云云是不对所,红白两剧中其实都有爱情主题,红剧中二场大提和小提的对话就是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1285

帖子

128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8
注册时间
2003-9-9
发表于 2003-10-23 10: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注意到一个现象没:现在而今眼目下(《抓壮丁》里王保长的话)饭局上多谈的是什么?由此我总会想到古罗马衰败原因。就象老唱片说的“这个话题沉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3 11: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大饼 发表
[B]对了,红剧听比较好,老唱片说他们没有双人舞没有爱情云云是不对所,红白两剧中其实都有爱情主题,红剧中二场大提和小提的对话就是嘛 [/B]

大饼版主你真行啊,连弦外之音都听出来还看出来啦:D
谢晋说红色娘子军最大遗憾就是少了爱情成分,舞剧那个年代不知道创作者长着天大的胆还是吃了豹子胆:confused: :confused: :confuse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1541

帖子

135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35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3 12: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问题请教几位前辈,当年各位在看、听样板戏和革命歌舞剧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态?30年之后的今天各位再看、听这些作品又是怎样的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3052

帖子

128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8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3 12: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有人类的历史中,没有文字时就先有了音乐,音乐是历史的一块活化石,是即使我们说不出也道不明的历史的最为生动的表情或潜台词。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前几天北京上演一出类似“老鹰
‘复出一般由浩亮、刘长瑜、袁世海等原班人马出演的现代京剧《红灯记》时,那么多人为之兴奋雀跃了。熟悉的旋律,熟悉的戏词。乃至熟悉的一招一式,都会唤起那一代人共同的记忆。《红灯记》的内容已不是主要的了,样板戏和我们知青自己编的歌以及那些前苏联的老歌所起的作用在这时是一样的,只是一种象征,作为载我们溯流回到以往岁月的一条船。它们能够让时光重现,让逝去的一切尤其是青春的岁月复活,童话般重新绽放缤纷的花朵。不知道别人听它时想到什么,我听到时就会忍不住想起那时待业和割豆子的情形,在特殊的音乐的荡漾中荡漾起一代人那无情逝去的青春泡沫。
有时候,音乐就是这样一种青春致幻剂。

肖复兴音乐笔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3 12: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黄淮电影音乐≥舞剧音乐≥组曲音乐
白:马可歌剧音乐≥舞剧音乐≥组曲音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3 13: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我的感受与这些大作家全然不同!

我听到这些总在想,如果没有这些刻意的杰出创作的东西,我们该欣赏到哪些自己的东西?如果都是真情的流露,粗俗一些我也高兴接受,比如自己编的小调小曲。

事实上,作家对音乐的关注,更大程度上只是他们下笔成文的一个借口。他们关心的不是音乐不是艺术,更不是爱乐人或发烧有关心的声音,而是他们文字的思想性。怀旧是一种自然人性的流露,但把这个扯到艺术,那是另一回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3 13: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祗园主人 发表
[B]有一个问题请教几位前辈,当年各位在看、听样板戏和革命歌舞剧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态?30年之后的今天各位再看、听这些作品又是怎样的心情? [/B]

说说我的感受吧!
当时很激动,很感动:这么好的精品!现在当然知道什么是精品!

这个话题相关的很沉重,也说点轻松的。
说一个不是笑话的故事。当时这些样板戏都拍成了电影免费组织大家观看学习。有天晚上看完《智取威虎山》以后,一个叔叔兴奋地告诉我们说,这个戏演的真是棒!因为他翻车住院,前二个月从医院出来。他说就像电影里那个演员那样飞出去,电影里是插到凳子里,他是插在树上幸免遇难.....这个叔叔的命很大,前前后后翻车8次以上,有一次是接他出院,途中又翻车送回了医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21 19:54 , Processed in 0.094950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