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旧号zhyipod 于 2019-1-29 14:08 编辑
讲讲Hi-end,这个词往往是烧友们的向往,Hi-Fi是大家都在搞的事情了,别人看不懂,听个音乐那么麻烦干嘛,还那么贵,还那么折腾,那么Hi-End就是大家的追求,有人做到了麽?
什么?你跟我说Hi-End是中国人搞出来的词汇,那么为什么外国器材官网上也用这个标识?专门给中国人看的?你若否认Hi-End,你却认为不同价位器材之间存在档次,乃至是不可逾越的?那么有趣?
换个理解《菊与刀》一书中写道,日本人文化中阶层观念很明确,那种各就各位的规则遵守及渴望。曾几何时,日本统治者规定不同“层次”的人家里小孩只允许买不同档次的玩具,这个美国人惊讶的牙掉下来,似乎觉得这和赤裸裸的侵犯人权没有差别。
但是美国人自己默认贫穷与富贵带来的差异,富人家小孩的玩具那么高级,穷人家可能没有玩具,只有玉米棒子啃完了,拿来玩,拿来感受大自然的造化,美国人却习以为常。
而日本人的划分方法,也基本上是依据实际情况来做的划分,不同层级人的经济实力就导致这个结果,如果你从结果反向看回过程,异曲同工,但是互相接受不了彼此,朝三暮四,自欺欺人,人之常情。
人就是喜欢通过观念捉弄自己,再没有丢掉所有成见,哪怕还有一丝丝一丁点,的时候,你都阻碍了自己进一步的认知,有一滴水的杯子,都不是空杯。
当然,完全不需要那么累,不需要那么折腾,或许自以为是的结果,也是错的彻头彻尾,或许不错也不是别人心里的标准格式,人有千种,理有千面,谁会在意?所以写帖为己,同器材一样,任人评说吧。
书归正传,Hi-End作为追求,应该是远大理想,做到了,也只不过是里程碑,追求不到但是始终追求,才更有剧情和情怀,不过我要说的是,可以通过趋势,做一个推断,就算做不到,我也能知道做到的方向,不枉烧一回。
再旁说一事,我之前在帖子《傲慢与偏见:湖人与Larvy、艺雅、柏林之声、法国米格等的对谈》中,说道“我尤其不想写那些非常素质的味道机,因为它们有着极高的价格,极高的级别定位,极其全面,八面玲珑,却又充满了妥协与无奈……”因为只有旗帜鲜明,才方便比较差异,矛盾统一,不容易看到区别,如是而已,这个帖子正是为那些机器而写。
那么怎么才能推断呢?用一些顶级品牌,产品线丰富,名气巨大,顶级货巨贵,然后看这个牌子下不同产品的声音走势。什么?我选额度品牌你认为配不上你心目中的Hi-End?这个并没有关系,用你认可的牌子亦然可以,越多样本量,越强规律性,越大可信度,这没什么不好。
这个逻辑推理的支撑,套不进来的有①独一件产品的顶级器材,那个大哥不带小弟,不能动用分别心,不能做比较,自然只能孤独求败,王婆卖瓜,唯我独尊,天下无敌。
②另外,还有一类,就是仅仅是功能增加,但是声音不变,价格变化的,比如追加了平衡口,比如组合了解码模块进去,然后价格提升。
有没有③④⑤?我想必然是有的,有例行就有例外,不小心就被带歪了,比如③可以是不同年代间的旗舰对比,假设越新年代的旗舰越“旗舰”,或者反过来,就可以轻松带歪主题,时也,命也,运也,但是我会举例为主题服务,这里不玩造反有理的巧辩。
先说一个概括,再举几个例子,概括就是,一个品牌的顶级器材,一定有着更高级的均衡,那个平衡点,素质与韵味,踩得绝妙,这样的器材,喜欢把自己的味道藏起来,有点闭月羞花的意思,不是那种很偏的、明显的、大张旗鼓的表露,有着更全面的适用性,不论哪国哪派的顶级,不对比其他牌子(为什么,后面讲),就纵向对比他自身的次级、次次级,次次次级,这个趋势比较普遍。
同一个品牌的器材,不同档位,就像少年、青年、成年、老的辣,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牛逼,为什么不说更小年龄段,因为,哈哈,复归于婴儿,返璞归真了,具体后面说。
比如Larvy,有个帖子里,作者说过,DA10比DA2002声音显得更活力一些,而这两者,我听过,知道什么意思。
再比如LINN的旗舰数播,听起来有点像意大利声,厚、醇,素质感,这几项比低级别的更加,但是倒角的处理,不如低级别的工巧,所以硬素质更明显,更全面,反而英国声的那种传统身影,一下子没有明显觉察出来。
北极星也是一个例子,同样,鲁迪的RPX35对于NX03很明显,或者RP030B之于RP010,越来越没有意大利影子。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英法意,是越牛逼越素质,德美日似乎是越牛逼,味越佳,这个趋势较普,遍但非定论。但是这不是主题,下面继续回归正题。
君子(rega)的机器也是这个路数,越高级越素质,那个阿波罗,那个土星,那个ISIS,英国之宝,也亦然。
还有美国艺雅,美国ARC,美国MSB,美国怀念……越顶级,越有深怕偏颇的感觉,也可以这么来看。
再看耳机中的,歌德爱丽丝M1与Mpro,我都有,很多人都玩过这一路,或者铁三角家的从入门到精通,其他就不一一枚举了。
这里有人又会说,为什么不举例声音严谨,求真,监听的那些三大件?而是要讲些味道机的例子?
因为顶级的艺术与顶级的工程,虽然属性不同,但是最终都是力与美的结合,都是人力与鬼斧神工的混搭,上楼有两把梯子,我用一把说明,比两把交替攀爬容易理解且更明晰。
做出一种风格的声音,总有一个起点,就是最基础的电路,和最“公版”的声音,然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手段,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风格,就像计量单位一样,总有个标准千克砝码作为原点。
原点不一定准确,比如8XR就是浓厚英国味,咋办?没有关系的,只要有参照,有对比,有差异,就行了,每人心中原点不一样,这个将会与最终帖子结论挂钩,慢慢来。
我的意思是,每个作者,在其认可的原点基础上,找到自己的风格,但是,为了这种风格的形成,他兜了很大一个圈子,去设计电路,去做取舍与互补,左搞右搞,不过不失,找到自己风格的平衡点,这种风格,就是他的自我认知,他的见地,他的喜好,就是他本人,就是他收拾出来的屋子的样子,就是小说中的主人翁,就是作者。
所以器材才会那么复杂,各种电路千奇百怪,其实很简单的器材,就能出个比较“正”的声音,比如收音机,那些不追求Hi-Fi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很多“原点”也那么复杂,比如8XR或者weiss、Larvy的那些录音用专业机,因为,顶级工具与顶级艺术的难解难分,没事,只要有一个参考系就行,不管他是艺术的“原点”还是求真的“工具”。
那么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分水岭,同品牌低价位,声音有差异的器材,是做高,还是做低?这个其实也是殊途同归,怎么讲?
先说做低,就是先做出旗舰机,再通过增加特性,降低素质,来做出低档机,当然,这个过程也要用力的哦,有时候甚至更难,器材显得更糊,更味道,更工巧,作者需要一个能退的技术,退而且不翻船,打假球但是不被发现,需要更多的技巧,有了更多的做作,所以不够质朴感,这个也能听出来,能感受的到那份刻意,戴面具总是不够率真的。
另,人生和进退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一个遥控器的核心,就是进退与选择,懂了再复杂也很快上手。
反过来说做高,看似难以理解相反的事物,其实一样的,一个艺术家创作,借助外物,映射自己的灵魂,他总觉得还不够像,还不够惟妙惟肖,所以努力啊努力,他一路上做出了很多型号,都报废了,或者作为里程碑,定位低端机,然后,最后做出了自己认为无可挑剔的那个,成为了旗舰,成为了参考级,卖个天价,但是却最接近自己,最质朴的自己。
就像出生的婴儿一般,脾气就那么容易看到,小葱拌豆腐般一清二楚,反而长大了要适应社会,就要妥协于别人,就没有那么率性,就变的不像自己。就让人看出了油滑,世故,俗套。
多生可以让你知道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多看也能让你知道婴儿秉性差异的巨大,完美的艺术品,就是最真实的作者,无以复加,所以这个层面,就是返璞归真,不是上了年纪受到环境点染的那个作者,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作者。
那么,为什么不同的作品有所谓的高下,就像单位年会上,不同员工上台歌唱表演节目一样,那个传说中的歌王歌圣,总能够唱出那股味道,总让人觉得搭调,应景,这个,就是天赋,你没有这个天赋,你会有那个,上帝关上一扇门,就打开另一扇窗,自卑和自傲,都是片面的,就像张爱玲曾经说过,人生不应该有大喜和大悲。
骗钱么?浮躁么?还是天赋不足呢?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研究这个干嘛,喜欢的要,不喜欢的扔,选择很简单,适时止损,不要一招棋错,满盘皆输,玩的不开心,只能怪自己。
最后,借用别人的经典名句,自己,写不出来,只能借,不给钱,不给钱的东西,最值钱,心里默默谢谢施主,然后依旧抢来用,不签合同,不搞契约,无需同意,我替你广宣,就这么流氓,就这么无奈。
《菜根谭》: ①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句子与其炼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②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技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