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chrisalex

[pc-fi软件] 你更喜欢哪一个(第19集)-----------SXT-2与PHIL6000的对谈(续在第8页)

[复制链接]

88

主题

1836

帖子

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1
注册时间
2003-10-19
发表于 2005-11-19 10: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哈哈,看到了。
小张的认真精神在现在不多见了。
RME FF400声卡+VDH MC The Source信号线+DIY功放+naim音箱线+B&W CDM 1NT
http://blog.headphoneclub.com/?95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63

帖子

5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5-5-19
发表于 2005-11-19 17: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俺素新手,想问问“转接板将两块单运放拼成双运放”具体操作,谢谢~
The wise never marry, they marry they become otherwise. @Mose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5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4-6-16
发表于 2005-11-19 21: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chrisalex于2005-11-17 20:33发表的:
PHIL6000:这是将细部浓密地表现出来的,富有细致感的像毛绒似的感觉与揣摩出来的纯度感构成的感触也相当优秀,不管是那种声音都略微带些艳丽和幽雅。对于落化流水似的冲击性音压感,对于喜欢强调张力及轮廓的重播的聆听者,仍然有些力不称心的地方。

爵士乐:ACCENTUATE THE POSITIVE第一轨
SXT-2:这是一张VERVE公司出品的AL JARREAU的爵士名片,拥有非常出色的现场空气感和乐器光泽度。一开声便呈现出开扬音场的活力四射,刺激带劲的那种,低频的BOOM力度也较厉害,播放这张唱片和播放另一张恐怖海峡的ON EVERY STREET唱片一样,都要扭大音量才觉得畅快淋漓,随时有跟着节拍摇头晃脑起身摆动的冲动。
[s:39]
不好意思有几个问题:什么叫做张力和轮廓?小提琴的张力和轮廓是什么?交响乐团呢?钢琴呢?还有落花流水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空气感是什么?爵士音乐最重要的是什么?演唱者的灵魂表达还是低频的劲爆?我记得刺激带劲的应该是摇滚音乐而不是爵士音乐。爵士音乐真正考验器材的应该是声场和人声。歌手的嗓音表达的情感,中频那个感情把握没有?
[s:28]  [s: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2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9 22: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huanzi1619于2005-11-19 21:24发表的:
下面是引用chrisalex于2005-11-17 20:33发表的:
PHIL6000:这是将细部浓密地表现出来的,富有细致感的像毛绒似的感觉与揣摩出来的纯度感构成的感触也相当优秀,不管是那种声音都略微带些艳丽和幽雅。对于落化流水似的冲击性音压感,对于喜欢强调张力及轮廓的重播的聆听者,仍然有些力不称心的地方。

爵士乐:ACCENTUATE THE POSITIVE第一轨
SXT-2:这是一张VERVE公司出品的AL JARREAU的爵士名片,拥有非常出色的现场空气感和乐器光泽度。一开声便呈现出开扬音场的活力四射,刺激带劲的那种,低频的BOOM力度也较厉害,播放这张唱片和播放另一张恐怖海峡的ON EVERY STREET唱片一样,都要扭大音量才觉得畅快淋漓,随时有跟着节拍摇头晃脑起身摆动的冲动。


不好意思有几个问题:什么叫做张力和轮廓?小提琴的张力和轮廓是什么?交响乐团呢?钢琴呢?还有落花流水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空气感是什么?爵士音乐最重要的是什么?演唱者的灵魂表达还是低频的劲爆?我记得刺激带劲的应该是摇滚音乐而不是爵士音乐。爵士音乐真正考验器材的应该是声场和人声。歌手的嗓音表达的情感,中频那个感情把握没有?

[s:28]  [s:28]
HUANZI兄,我是在聆听MCINTOSH的古典乐作品SACD REFERENCE时对PHIL6000有此感的,我觉得“张力”是指乐队力度、节奏的收放强烈,再加上各乐器的高/低频延展能力之强所营造出的一种音乐感染力,“轮廓”就是指有楞有角,某些听众要求乐器的外观形体与线条要相当清晰而不能模糊。“落花流水”指的是后面跟的“冲击性音压感”对听众重拳出击,听众被“打”的落化流水。

我是在聆听空气感的问题,之前在大家坛看到一个长达6页的帖子关于什么是空气感,最后也没有讨论出个统一的明确答案,台湾的写手劉漢盛是这样解释的:“當我們在形容拉奏、敲擊鍵盤樂器時,我們用的是「某某樂器的質感很好」。可是,當我們在形容管樂器時,我們通常不用「質感」二字,而用「空氣感」,也就是說吹氣的感覺。說得更清楚些,「空氣感」是指聲波振動的感覺,而質感大部分是「接觸」後剎那的感覺。當然,弦樂群除了拉奏時的擦弦質感外,它同時還有弦樂空氣中產生的「空氣感」。”我觉得与声音的堂音是否丰富,残响是否明显也有一定关系。关于后面爵士乐与摇滚乐的区别与理解,我觉得我们不能搞无米之炊,不能脱离唱片,我当时试听的是AL JARREAU的ACCENTUATE THE POSITIVE第一首:COLD DUCK。里面有乐器表演也有人声演绎,两部分我都相当关注,其实我更关注音乐表现部分,离开歌者,单纯的爵士乐同样可以表演。所以,“爵士音乐真正考验器材的应该是声场和人声。歌手的嗓音表达的情感,中频那个感情把握没有”也要看作品,你说呢? [s:21]
中國立體聲的LL論壇:www.stereosound.com.cn
立體聲之友專訪(連載9)———不聽老鼠言,吃虧在眼前:
http://www.stereosound.com.cn/vi ... &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5-3-9
发表于 2005-11-20 10: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chrisalex于2005-11-19 08:42发表的:
AD827AQ: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聆听这块运放的,时间追溯到几年前初次接触研究DIY耳放时,踏雪无痕为我制作第一款小体积晶体管耳放就可以换用不用运放进行调整音色,由于种种原因,很可惜当时没有聆听到一致公认的靓声运放AD827,至今倍感遗憾。更令我颤抖的是手中这块AD827是带有AQ后缀陶封装,散热部位改为陶瓷,导热性能好,性能稳定。表面光泽暗于塑封装,打的字也不是白色的,拿在手中掂量的份量要远远的超过2604、627等塑封装,一开声,我明显能够感受到与刚才的截然不同,不再是讲求冲击力和空间感的音响性,而是出现了强烈的音乐感和略显丰富的中低频倾向,音乐的韵味也倾向于温暖的色调。高频的能量感没有刚才这么的锐利,人声的表情也赋予变化,中频的厚度明显增加,但低频的冲击率也减少,我极力推荐这种搭配。

  [s:33]  [s:34]听音乐, 我就是想这样换!
随身听:EC7
PC:9632>sxt-2>balanced 650 or k1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5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4-6-16
发表于 2005-11-21 10: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chrisalex于2005-11-19 22:50发表的:
  
HUANZI兄,我是在聆听MCINTOSH的古典乐作品SACD REFERENCE时对PHIL6000有此感的,我觉得“张力”是指乐队力度、节奏的收放强烈,再加上各乐器的高/低频延展能力之强所营造出的一种音乐感染力,“轮廓”就是指有楞有角,某些听众要求乐器的外观形体与线条要相当清晰而不能模糊。“落花流水”指的是后面跟的“冲击性音压感”对听众重拳出击,听众被“打”的落化流水。

我是在聆听空气感的问题,之前在大家坛看到一个长达6页的帖子关于什么是空气感,最后也没有讨论出个统一的明确答案,台湾的写手劉漢盛是这样解释的:“當我們在形容拉奏、敲擊鍵盤樂器時,我們用的是「某某樂器的質感很好」。可是,當我們在形容管樂器時,我們通常不用「質感」二字,而用「空氣感」,也就是說吹氣的感覺。說得更清楚些,「空氣感」是指聲波振動的感覺,而質感大部分是「接觸」後剎那的感覺。當然,弦樂群除了拉奏時的擦弦質感外,它同時還有弦樂空氣中產生的「空氣感」。”我觉得与声音的堂音是否丰富,残响是否明显也有一定关系。关于后面爵士乐与摇滚乐的区别与理解,我觉得我们不能搞无米之炊,不能脱离唱片,我当时试听的是AL JARREAU的ACCENTUATE THE POSITIVE第一首:COLD DUCK。里面有乐器表演也有人声演绎,两部分我都相当关注,其实我更关注音乐表现部分,离开歌者,单纯的爵士乐同样可以表演。所以,“爵士音乐真正考验器材的应该是声场和人声。歌手的嗓音表达的情感,中频那个感情把握没有”也要看作品,你说呢? [s:21]
张版不好意思,麦景图的这张参考sacd我没有听过,请问曲目是什么呢?
交响音乐可不是一味的乐队力度、节奏的收放强烈的。慢乐章里面往往充满细腻的情感,如果追求收放强烈、加强节奏的话,那就不伦不类了,比如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卡拉扬的演绎就是有些收放强烈,加强节奏,无法再现田园的优美和意境,而瓦尔特的演绎就是收放自然,温文尔雅,真正展现了优美。也就是说,一部好的放大器,不仅要求他在动态上具有霸气,也需要在柔和的音乐出来的时候,线条细腻,又不乏细节,感染力强。有的放大器,要么就是追求动态而忽视了线条,要么就是追求耐听而不管动态,真正做到平衡收放自如的很少很少。所以我觉得收放强烈并不能说明什么。

“各乐器的高/低频延展能力之强所营造出的一种音乐感染力”这句话我觉得很不明白。每个乐器的高低频延展能力是什么呢?比如单簧管,它的最高音和最低音在哪里呢?
其实延展来延展去,也就是音响回放中的中频那一块,所以中频才是最最重要,最具备感染力的。如果没有中频,单纯的高频只是刺耳的杂声,而低频就是轰轰的声音。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高频和低频??因为高频是乐器泛音所在的地方,没有这些泛音,声音就会显得干涩,不够真实,而低频是基础,没有低频的音乐,就像跛脚的人,走起路来当然不够自然了。但是总而言之,感染力是中频的饱满真实换来的而不是高频
和低频的延伸得来的。

空气感我看了这个理解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可以疑问的地方。

最后就是爵士,的确是有没有人声单纯乐器的爵士音乐,但是我觉得就算是这样也不该像摇滚那样刺激带劲,感染力还是在中频。 [s: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836

帖子

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1
注册时间
2003-10-19
发表于 2005-11-21 10: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有一个问题:谈到曲目,还得考虑这个特定曲目究竟应该演绎成如何才算自己满意。
完美的系统应当是能还原这个特定曲目的特点的,包括了作者,演奏家、指挥和录音师的再创作。这方面当然需要仔细了解曲目的背景,还会加上些自己的想象。
RME FF400声卡+VDH MC The Source信号线+DIY功放+naim音箱线+B&W CDM 1NT
http://blog.headphoneclub.com/?95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5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4-6-16
发表于 2005-11-21 10: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yuhan于2005-11-21 10:17发表的:
其实有一个问题:谈到曲目,还得考虑这个特定曲目究竟应该演绎成如何才算自己满意。
完美的系统应当是能还原这个特定曲目的特点的,包括了作者,演奏家、指挥和录音师的再创作。这方面当然需要仔细了解曲目的背景,还会加上些自己的想象。
脱离音乐谈器材那叫乱烧,脱离器材谈音乐那还发什么烧? [s:27]

系统能还原作曲家,演奏指挥家、甚至是唱片录音师本来的意思,那才是好的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836

帖子

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1
注册时间
2003-10-19
发表于 2005-11-21 10: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huanzi1619于2005-11-21 10:27发表的:

脱离音乐谈器材那叫乱烧,脱离器材谈音乐那还发什么烧? [s:27]

系统能还原作曲家,演奏指挥家、甚至是唱片录音师本来的意思,那才是好的系统。
乱烧的,或者说有个性的还是很多的,哈哈。
能还原曲目的意思,得先研究本来应该有什么意思,这方面来说,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
RME FF400声卡+VDH MC The Source信号线+DIY功放+naim音箱线+B&W CDM 1NT
http://blog.headphoneclub.com/?95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508

帖子

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4
注册时间
2003-3-1
发表于 2005-11-21 11: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chrisalex于2005-11-19 08:34发表的:
后续报道二:
SXT-2出厂原机配置是OPA2604双运放+10倍放大模式,可能是SCD-777ES和MODEL 22B的输出电平过高,我一直觉得放大级数过大,总有一格过大,一格过小的感觉,甩师傅关照可以通过机内的短接线对放大倍数进行调节,同时,对音色有影响的运放也可以试试更换,喇叭也可以驱动玩玩(已经在105楼汇报)。于是,在SXT-2与PHIL6000对谈测评完成的隔天,我开始投入对SXT-2更深一步地了解中。

在熟悉了10倍放大的音色特点后,我根据使用说明将跳线改为7倍放大。用RCA连接,4PIN推动600耳机音量开到5格,如果不用4PIN达到同样的音量约到7格,准确的说是6.5格。只试听PAVAROTTI GREATEST HITS的DISC 2,与10倍放大相比,老帕的口型变化、音乐表情更丰富,人声显得略醇厚,细腻些,我发现用HD580聆听要比HD600好得多,尤其是1、2、3轨人声的表情丰富,共鸣细腻而不具面具化,让我们恢复到10倍放大,我又听到了SXT-2强大的劲抽力和控制力,整个空间弥散着老帕磅礴的歌声响应。

SXT-2玩法很多么呵呵,580比600好是因为600换了ZU线么?说实话换ZU的600偶真是听也不要听 [s: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5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4-6-16
发表于 2005-11-21 11: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yuhan于2005-11-21 10:34发表的:

乱烧的,或者说有个性的还是很多的,哈哈。
能还原曲目的意思,得先研究本来应该有什么意思,这方面来说,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
[s:34]  [s: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72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5-1-20
QQ
发表于 2005-11-21 12: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huanzi1619于2005-11-21 10:27发表的:

脱离音乐谈器材那叫乱烧,脱离器材谈音乐那还发什么烧? [s:27]

系统能还原作曲家,演奏指挥家、甚至是唱片录音师本来的意思,那才是好的系统。
每个人聆听一首曲子时都会根据自己对曲目的理解针对回放处的效果有所期盼。这种期盼就是每个聆听者对器材的要求,但这种期盼针对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完全是一种主观的意识。因此也没有对与错之分。至于器材是否可以还原作曲家本来的意图,我想是很难被正确感知的。就象我听卡拉杨指挥的交响曲,基本都不太喜欢,在不感兴趣的基础上就很难对卡拉杨的演绎有正确的判断。有时我会更喜欢切利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因为我认为这些曲目更应该深情一些,这种理解并不一定适合其他人,因此我喜欢的器材并不一定别人会喜欢。评判器材的好坏除了信噪比、分力度、频响范围等硬件指标外,其他的就很主观了。我的习惯是带着自己最喜爱的曲目去聆听,看看器材是否可以把上面说到的对作品的期盼演绎出来,随着个人阅历和年纪不断的变化,人的这种期盼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随之导致更换器材,甚至更换软件,就象我最近着了魔似的喜欢听小系统和小音量回放出的声音,比如室内乐、安静的人声曲目等。甚至想把我的音箱器材从40平米的客厅搬到8平米的书房来。现在音乐的质感对我来说比音场、气势要重要得多。个人看法,大家讨论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72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5-1-20
QQ
发表于 2005-11-21 12: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yuhan于2005-11-21 10:34发表的:

乱烧的,或者说有个性的还是很多的,哈哈。
能还原曲目的意思,得先研究本来应该有什么意思,这方面来说,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
听过了很多耳放后,还是觉得8PR是最全面耐听的,用它还原出的声音感人至深。其实吴刚的耳放素质也不错,功率再大一点儿,配合240DF播放弦乐、室内乐、人声应是很经济的搭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836

帖子

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1
注册时间
2003-10-19
发表于 2005-11-21 17: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240df确实不错。
RME FF400声卡+VDH MC The Source信号线+DIY功放+naim音箱线+B&W CDM 1NT
http://blog.headphoneclub.com/?95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2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1 21: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huanzi1619于2005-11-21 10:06发表的:

张版不好意思,麦景图的这张参考sacd我没有听过,请问曲目是什么呢?
交响音乐可不是一味的乐队力度、节奏的收放强烈的。慢乐章里面往往充满细腻的情感,如果追求收放强烈、加强节奏的话,那就不伦不类了,比如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卡拉扬的演绎就是有些收放强烈,加强节奏,无法再现田园的优美和意境,而瓦尔特的演绎就是收放自然,温文尔雅,真正展现了优美。也就是说,一部好的放大器,不仅要求他在动态上具有霸气,也需要在柔和的音乐出来的时候,线条细腻,又不乏细节,感染力强。有的放大器,要么就是追求动态而忽视了线条,要么就是追求耐听而不管动态,真正做到平衡收放自如的很少很少。所以我觉得收放强烈并不能说明什么。

“各乐器的高/低频延展能力之强所营造出的一种音乐感染力”这句话我觉得很不明白。每个乐器的高低频延展能力是什么呢?比如单簧管,它的最高音和最低音在哪里呢?
.......

关于MCINTOSH的这张示范级的SACD唱片,这里有详细的介绍:http://hillv.com/article.asp?id=260,有APE下载,我当时听的是TRACK 1/2/8,相信你听了此三曲之后应该有新的感觉,尤其是第八轨的SAXOPHONE和乐队的演奏可以解决“乐器的高/低频延展能力之强所营造出的一种音乐感染力”的听感问题。另有一点,我一直说这张唱片是古典乐专辑(请看第三页,测评项目也是古典音乐,不是交响乐,交响乐我是使用CHSKY的BRAVO这张唱片试听的)不是你所说的交响乐段落中的评论,所以,你说的“交响音乐可不是一味的乐队力度、节奏的收放强烈的”也就无从谈起了。

关于“中频才是最最重要,最具备感染力的”“感染力是中频的饱满真实换来的而不是高频和低频的延伸得来的。”,我的不同意见是,对于低端器材与回放听音可能是这样,但对于高端的器材与回放听音绝对是以平衡和自然为要求,通过声音的像真度来制造感染力的!决不会以强调中频,牺牲两端延伸来换取所谓的感人和乐感。只有真实的,才能引起听众共鸣,才能达到感人的目的!

最后,关于JAZZ,Duke Ellington是爵士,Chet Baker是爵士,Miles Davis是爵士,Billy Holiday是爵士,Charlie Parker也是爵士,AL JARREAU当然也是爵士。不同的爵士乐手与歌者,呈现出了变化多端的音乐氛围,爵士,本身就是一种即兴的音乐形式,没有人规定了框架。 [s:21]
中國立體聲的LL論壇:www.stereosound.com.cn
立體聲之友專訪(連載9)———不聽老鼠言,吃虧在眼前:
http://www.stereosound.com.cn/vi ... &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14 15:07 , Processed in 0.106968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