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point
发表于 2009-1-19 12:36:37
我下午一段乱喷让李大师发飙了....
下午可能没说的太清楚,我整理了一下思路说一下我的观点。
如果从纯粹HIFI的角度来讲,房间具有0混响时间,也就是接近消音室的特性。只有这样才能忠实还原唱片所记录的信息。但是这样做确实真的“保真”了,但是带来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唱片制作的时候都十分精良,都准确捕捉了录制现场的声学特性,也不是所有的唱片都在母带环节做的能适合大多数系统。对于这种房间,好录音放出来很好听,差的录音,放出来也非常难听,不利于艺术欣赏活动。如果房间具有了一定的声学特性,假设是恰当的,那么可以弥补较差录音的不足,同时不影响优秀录音的回放效果。
建筑声学对考评的一个重要指标是T60(混响声衰减-60DB所需要的时间)。好的厅堂应该保证各频率T60合适的比例。对于音乐用的房间,T60(500HZ)应该进行一定提升,提高声音的丰满程度,低频的混响时间允许比中频长一些,一般20%-50%,而2000HZ以上的T60最好保持和中频一致。但是由于室内声学常用材料,家具和听众对高频吸声都比较大,加上空气对高频的吸收,高频混响时间会有所下降。通常好的厅堂允许高频混响时间比中频(500-2000HZ)下降10-20%,对音质不会有明显影响。
小房间的声学特性很难处理好,首先是驻波问题。吸收低频制作的低频陷阱需要尺寸来保证,并不是所有的房间都可以做好。另外小房间的声容积不够,加上反射的问题,大音量下很难做到准确回放。为了处理好这个问题,一般要做吸音处理-吸收过多的反射能量。因此就很容易犯上面一段所说的高频混响时间大幅度下降的问题。许多房间声音发干,都是因为高频T60较中频下降了太多,所以听起来很难受。
由于小房间因为尺寸的限制,根本无法控制低频的T60,也就是说如果你吸音,吸的大部分都是高频,吸完发现声音不乱了,高频不刺耳了,但是声音干了许多,不活跃了。基于这个原因,我个人非常不推荐进行高频吸音处理。我的建议是在正常听音音量声音不乱的情况下,尽量做扩散,而不是吸收。室内声学设计,仪器非常重要,好的工具可以让你节省大量时间。这些都是我个人给别人设计了多个听音室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另外有一个值得参考的信息给大家,录音棚的立体声主控室一般都设计成半边寂静,半边活跃类型的,所谓寂静,就是做吸收处理,活跃就是做反射处理。扬声器单元一侧做吸收,监听位置一侧做反射处理。对于环绕声主控室,整体都做吸收。对于个人的视听室,我也推荐这么做。
[ 本帖最后由 hotpoint 于 2009-1-19 12:39 编辑 ]
hotpoint
发表于 2009-1-19 12:42:11
补充:周六下午我之所以音箱前后都加了反射板,就是因为那个房间高频吸收太严重了,不反射效果会更差。但是那2对LC8.1就是强弩之末,那个声压下失真已经大得不行了。可怜我的330D,饮恨...
winny
发表于 2009-1-19 13:13:21
原帖由 hotpoint 于 2009-1-19 12:42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补充:周六下午我之所以音箱前后都加了反射板,就是因为那个房间高频吸收太严重了,不反射效果会更差。但是那2对LC8.1就是强弩之末,那个声压下失真已经大得不行了。可怜我的330D,饮恨...
330D原厂可以提供吧
这个不知你是否看到过,还是贴一下吧
http://www.madisound.com/catalog/product_info.php?manufacturers_id=125&products_id=193
For Sale with Exchange of Old Esotar T330D Tweeter Pair ONLY
[ 本帖最后由 winny 于 2009-1-19 13:17 编辑 ]
hotpoint
发表于 2009-1-19 13:53:58
原厂能提供,也不贵,我写信都问好了,每只330D的价格是$420。我现在头疼的是单元和箱体之间有胶,拆着麻烦
谷雨
发表于 2009-1-19 19:24:58
要多多向HOTPOINT和WINNY学习!这两位都是超级大侠
我有些问题的确是搞不大明白,比如现在很多人录发烧片,狠不得钻到乐器里面录音,这个时候应该主要都是直达声,厅堂的作用可能不太大了。但这类东西应该这么录吗?钢琴怎么办呢?我觉得乐器里面,钢琴是录音录的最难像真东西的,是不是就是因为钢琴体积太大,而且周围环境对钢琴的影响也很大?为什么大家都录不好钢琴呢?
另外,请教小王,hifi是应该更接近近场监听还是应该接近返送监听呢?对录音师而言,那个应该是后期制作的时候应该重点考虑的呢?
谷雨
发表于 2009-1-19 19:27:09
有时候感慨,其实大家喜欢HIFI好多年,好多最基本的声学问题总是没搞懂。
声学这个东西能算物理吗?好像很多时候声学的问题是实验心理学层面的问题,没有客观解释,只有主观假说。
谷雨
发表于 2009-1-19 19:40:58
再有是关于耳机的,按说HIFI应该是高保真的还原唱片里面(或者数字文件里面)的信息,那么这样以来如果cd机很好,公房也很好,那岂不是耳机到成了最好的还原工具了吗?(或者说是不是起码对于中高频是这样的)
这个结论好像又明显不对
跟你丫死磕
发表于 2009-1-19 19:42:53
越谈越专业了,看样子论坛里还是不乏专业人士的,进来听课:D
asdffx
发表于 2009-1-20 13:40:30
原帖由 谷雨 于 2009-1-19 19:40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再有是关于耳机的,按说HIFI应该是高保真的还原唱片里面(或者数字文件里面)的信息,那么这样以来如果cd机很好,公房也很好,那岂不是耳机到成了最好的还原工具了吗?(或者说是不是起码对于中高频是这样的)
这个 ...
耳机是很好,不论气势的话,的确比很多系统平衡,以前不是说耳机等于10的喇叭,我觉得其实是对的,但前提是音源和放大都不能缩水。
不过耳机和音箱有点不同,可能要像KK那种全开放会比较完美了。
[ 本帖最后由 asdffx 于 2009-1-20 13:42 编辑 ]
asdffx
发表于 2009-1-20 13:47:48
原帖由 hotpoint 于 2009-1-19 12:36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下午一段乱喷让李大师发飙了....
下午可能没说的太清楚,我整理了一下思路说一下我的观点。
如果从纯粹HIFI的角度来讲,房间具有0混响时间,也就是接近消音室的特性。只有这样才能忠实还原唱片所记录的信息。 ...
仪器很重要,其实仪器相对hifi,仪器也不贵,而且还有些破解软件,买个好mic就可以测了。
不过小房间我还是觉得吸比较重要,但一定要仪器跟着,单一用料多数有问题。。。
不过如果对付低频,我可能用EQ算了,呵呵。
也有见过人把后墙整体做一个柜,然后可以赛东西,或者按需要间空间。。。我家房间原来就这样,低频注波不算多,现在想想可能和这个有点关系。
[ 本帖最后由 asdffx 于 2009-1-20 13:51 编辑 ]
asdffx
发表于 2009-1-20 14:01:32
原帖由 hotpoint 于 2009-1-19 13:53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原厂能提供,也不贵,我写信都问好了,每只330D的价格是$420。我现在头疼的是单元和箱体之间有胶,拆着麻烦
你只Andra出MK3了
http://www.21hifi.com/newshifi/20090104/10.htm
谷雨
发表于 2009-1-20 14:12:48
忽然又想起一个问题,为什么PMC和Egglestonworks都采用传输线方式呢?
有很大人说这个方式是被淘汰的,但为什么这两家都用呢,而且用的很好?
asdffx
发表于 2009-1-20 14:45:39
Egglestonworks那个应该不算是传输线设计吧
winny
发表于 2009-1-20 14:56:12
恩,egg的中低频部分是标榜用传输线的(非传统意义,不够长)记得就这个还有一番长篇大论,就是倒相也与别家的不同,大约是前后等压,自由呼吸云云,热点兄的箱子我绕到后面看看,疑问来了,严严实实的,那些开口哪里去了
pieryu
发表于 2009-1-20 15:13:11
原帖由 hotpoint 于 2009-1-19 12:36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下午一段乱喷让李大师发飙了....
下午可能没说的太清楚,我整理了一下思路说一下我的观点。
如果从纯粹HIFI的角度来讲,房间具有0混响时间,也就是接近消音室的特性。只有这样才能忠实还原唱片所记录的信息。 ...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