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自己那是古典时期以后的事了
那仅仅是严格意义上的表达自我 原帖由 韩韩 于 2011-6-13 12:18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还有,德奥耳机为什么表现钢琴没人特别表扬?而说歌德,爱丽丝MPRO好?不是说德奥耳机音色准确嘛?
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德奥耳机,对于高频的表现比较保守哈。不如歌德那么抓耳。 这帖看的精彩纷呈啊:lol 其实这样才正常啊。 原帖由 gaomx 于 2011-6-13 11:56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就想知道一下你是否学过乐理?是否真的懂乐理?
我不懂乐理,压根没学过。不是专业人士,怎么了?我说的话和乐理有关吗?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是音乐。
你口口声声的“人民”,呵呵,这是政治范畴的东西,不要争论这个定义的内涵和外延了,好吧?
什么叫人民接受的才是好东西好音乐?唉 ,………………………… 原帖由 iverson 于 2011-6-13 15:32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不懂乐理,压根没学过。不是专业人士,怎么了?我说的话和乐理有关吗?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是音乐。
你口口声声的“人民”,呵呵,这是政治范畴的东西,不要争论这个定义的内涵和外延了,好吧?
什么 ...
新年音乐会的接受范围和程度非常高,尤其是斯特老实家族的影响非常大,可能超过很多古典类型。但是小白说不好。我是反驳小白的说法。又不是我说喜欢的就是好东西。我的观点是斯特劳斯的东西被广泛接受所以是好东西。所以我说被大众接受的就是好东西这是我的观点。你的理解力真是,我没有评价谁的东西不好是因为我不能接受,我也没有说过我代表大众。蓝色的多瑙河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可怜影响力和接受范围。这样的作品被称为空洞无聊,难道你是认可的?奥地利人民都是不正常的了
[ 本帖最后由 gaomx 于 2011-6-13 16:09 编辑 ] 原帖由 gaomx 于 2011-6-13 16:05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新年音乐会的接受范围和程度非常高,尤其是斯特老实家族的影响非常大,可能超过很多古典类型。但是小白说不好。我是反驳小白的说法。又不是我说喜欢的就是好东西。我的观点是斯特劳斯的东西被广泛接受所以是好东西 ...
圆舞曲好听,旋律优美,谁也没否认。但是,BUT,你敢说这些曲子含有丰富的内涵,哲学的思辨,马勒式的对死亡的思考,布鲁克纳对上帝的思考?
武侠小说和红楼梦的区别,OK 懂了吗? 人民接受的都是好东西,没错,所以大街小巷一度凡是有喇叭必播的“10大口水歌”都是我们时代的音乐精品佳作。 原帖由 gaomx 于 2011-6-13 11:56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就想知道一下你是否学过乐理?是否真的懂乐理? 怎么说着说着说道乐理了,人民了,唉,楼主只是问一下对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看法罢了,楼下也只是表达各自对施特劳斯的感觉罢了,有必要升华到如此高度么~
标题
原帖由 iverson 于 2011-6-13 16:28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圆舞曲好听,旋律优美,谁也没否认。但是,BUT,你敢说这些曲子含有丰富的内涵,哲学的思辨,马勒式的对死亡的思考,布鲁克纳对上帝的思考?
武侠小说和红楼梦的区别,OK 懂了吗?
你想表达什么观点呢?对不起看不懂你要说明什么。你既然基本的音乐知识都不懂,那请问你刚才的描述是自己参透的还是看别的说明知道的,你仅仅是重述,我相信你更是后者和人云亦云没什么区别。你还不够资历来评价圆舞曲没内涵,你说马勒有内涵也同样没什么说服力。我的观点很明确,被广泛接受的东西就是好东西。难道你用马勒好就可以说明圆舞曲差吗。蓝色的多瑙河的影响力和地位,有几首曲子可以敢说超过的 蓝色多瑙河非常好听啊,我个人觉得不管怎么说都是斯特劳斯作品里最好听的一首。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也很好听。吃饭时听非常开胃。只不过,它们还是不够经听。比方3个月没听,我偶尔想起它,还有拿出来听一遍的兴趣,但如果谁逼我每隔三天就要听一遍,我要骂人的!相反勃拉姆斯的交响曲我每3天听一次,一点问题都没有。马勒的交响曲比较“重”,做不到每三天听一次,但至少每次听,我都必定凝神细听。而蓝色多瑙河是不必正襟危坐、凝神细听的。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1-6-13 16:47 编辑 ] 原帖由 gaomx 于 2011-6-13 16:42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你想表达什么观点呢?对不起看不懂你要说明什么。你既然基本的音乐知识都不懂,那请问你刚才的描述是自己参透的还是看别的说明知道的,你仅仅是重述,我相信你更是后者和人云亦云没什么区别。你还不够资历来评价圆 ... 两位没什么好争的,各有所好。总不见得新年音乐会去演安魂曲~ 施特劳斯的东西大众化是公认的了。大众化有什么不好的,雅俗共赏不是挺好 其实太“好听”的东西,很多都有不够经听的问题。“沃尔塔瓦河”够好听吧? 典型的古典入门曲目,还有莫扎特的K525,经典的古典糖水作品,但它们经听吗?就未必了。
而古典音乐界内有不少公认为“伟大”的作品,那些经常被贴上“伟大”的作品,往往都是比较复杂、很经听,但并不特别“好听”的。大家可以自己想想是否如此。有多少人会用“伟大”去形容蓝色多瑙河、沃尔塔瓦河呢? 不过话又说话来,我中学时非常喜欢听施特劳斯的圆舞曲,现在偶尔拿出碟听,却怎么也听不下去了,总觉得少点什么东西,唉,作为我的古典启蒙乐曲,我很对不起他老人家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1-6-13 16:36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人民接受的都是好东西,没错,所以大街小巷一度凡是有喇叭必播的“10大口水歌”都是我们时代的音乐精品佳作。
白版狡辩
物质生活不那么丰富的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在港台歌曲还未流行时。收音机里经常传来古典名曲不要太频繁啊。不要说侬这位70后没听过。:lol 原帖由 jonathan8259 于 2011-6-13 16:52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白版狡辩
物质生活不那么丰富的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在港台歌曲还未流行时。收音机里经常传来古典名曲不要太频繁啊。不要说侬这位70后没听过。:lol
那是处于压制状态下的不正常时期。我们说点正常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