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904|回复: 170

[耳机] 掺和着谈谈HD800

[复制链接]

266

主题

6931

帖子

286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6
注册时间
2005-4-14
发表于 2010-4-2 15: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看来大家目前都比较着眼于800的声音素质问题,我也来掺和掺和这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吧,^_^

请先仔细观察下面两张图片吧?发现了什么?

有人研究过800特殊的振膜结构么?一个中间中空的巨大振膜。大家对540耳机的振膜还有没有印象?振膜中心有一个大大厚厚的黑乌子?

[ 本帖最后由 忽然散步 于 2010-4-2 16:00 编辑 ]
2009072313214143.jpg
2_19889_5cb9794e5ab398b.jpg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QQ群:23348565(同好同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6323

帖子

118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18
注册时间
2004-11-23

积极参与奖

发表于 2010-4-2 15: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避孕环=高瞬态反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10-4-2 15: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hd800是大范围手工制作,小范围工业操作,而不是反之,那540系列的辉煌历史应该能就此戛然而止了。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1万

帖子

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3
注册时间
2008-3-28
QQ
发表于 2010-4-2 15: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声原理都不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6931

帖子

286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6
注册时间
2005-4-1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w 于 2010-4-2 15:55 发表
避孕环=高瞬态反应?


哈哈借用了你的牛*照片,嘿嘿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QQ群:23348565(同好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6931

帖子

286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6
注册时间
2005-4-1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厚的黑乌子显然对振膜的震动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从振膜震动来看,圆心位置的轴向运动幅度最大),那深海为什么敢用这颗黑乌子。其实仔细想想:从一个侧面就说明振膜的中心位置对声音的还原贡献不大甚至有害(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研究一下振膜的厚薄,是否中心部分要比边缘部分厚呢?这对增加振膜中间刚度有利)。

确认这一点就可以继续明确一个事实就是:hd800挖空了“心思”,掏空了的振膜中心,呵呵,深海这回是彻底摒弃了振膜中心这块累赘并可能产生副作用区域的材料,并在掏空中心的周边加了一个加强肋来加强振膜边缘的刚度,这和540的振膜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hd800摆脱了中心振膜的牵制后,就可以向实现整块振膜的均质化震动迈进大大的一步了。

[ 本帖最后由 忽然散步 于 2010-4-2 16:09 编辑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QQ群:23348565(同好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6931

帖子

286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6
注册时间
2005-4-1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回想一下,007巨大的并且能提供更均质化震动的静电式电声转换方式的平板振膜为声音信息全频率的更完美还原奠定了基础,也是stax研制静电耳机成功以来一直自我标榜的技术标准(深海同样在大小奥上做了类似的探索,并且因此让它站上了hifi耳机界威望之极的位置)。再横向做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铁三角在向大振膜前进(53mm目前是它技术的巅峰)、sony在向大振膜前进(50mm是它技术的巅峰,另外EX700SL耳塞的侧置大振膜是它最大的技术买点,EX700SL在它发布的时候就宣称用到了耳塞中最大的振膜,为什么?因为sony很清楚,大振膜保证音质还原的基础,这很显然)、akg也在向大振膜前进(42mm是它技术的巅峰,kk差不多是这个尺寸,反观它最最经典的240m系列那小小的振膜只是对某一频段范围声音有极致还原表现就可以理解了,所以为了满足全频响应的要求,在单振膜技术没法实现大尺寸的时候,akg为极致的340配上了n多的从振膜来辅助,这也是变相扩大振膜的实证)、众多的动铁耳塞也在向着大振膜前进(高端的耳塞统统用上了多单元技术,其实就是变相扩大振膜面积的手段)。——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说明一个论点就是:大尺寸的振膜显然是耳机技术进步的重要方向。

[ 本帖最后由 忽然散步 于 2010-4-2 16:03 编辑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QQ群:23348565(同好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6931

帖子

286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6
注册时间
2005-4-1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Hd800就是这样通过技术的革命完成了有探索意义的前进。因此,hd800在越过580/600/650后走向540(540系列代表着老一代深海动圈设计水平的巅峰和极致表现,从此以后,深海的发展出现了重大的转折)的那种回归式的螺旋上升中完成了深海hifi动圈耳机整整7年原地踏步后的华丽转身,800的声音和540是否有点似曾相识的类似呢?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连续回旋上升的妙趣在其中。

谢谢!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QQ群:23348565(同好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1万

帖子

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3
注册时间
2008-3-28
QQ
发表于 2010-4-2 16: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HD540G的那个声音受限的因素太多了,包括它的海绵、耳罩等一堆的东西HD800,则就是单元,少许的滤音海绵,算是非常难得了这种单元的寿命更值得期待或者也可以说,森海终于做到在单元那部分,通过磁极和振膜,就搞定了99%的调音,而之前包括HD600/540G之类的,调音则复杂多了,比如HD600,搞了N个版本,前面的滤网都不同

[ 本帖最后由 davidxtb 于 2010-4-2 16: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3

主题

1万

帖子

481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
注册时间
2001-11-21

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0-4-2 16: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说一点,之前有某大神看到环状振膜的示意图就说HD800在单元中间位置声音肯定是空洞的
其实不然,考虑到声音扩散和叠加,实际效果并不像示意图那样是离散分布的一个个环:
下一个时序的声音叠加上上一个时序的声音,最终得到的还是一个面状的声音,并不会有中间的空洞。
示意图只是割裂开来的演示,和实际的结果不甚相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315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06-5-6
发表于 2010-4-2 16: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可惜540G再怎么听也比不上007的听感,当年它对007的优势只有不到1/4的价格

现在HD800又如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3

主题

1万

帖子

481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
注册时间
2001-11-21

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0-4-2 16: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步说得有些道理,数年前的设计思路可能会因为当时技术所限无法发挥良效,当技术革新后,尝试着回归以往的思路,说不定会有重大的突破
就好像喀麦隆的阿凡大,为何一定要等到3D技术相对成熟的今天才去斥资投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1万

帖子

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3
注册时间
2008-3-28
QQ
发表于 2010-4-2 16: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007表现大编织的可听性,感觉大大不如HD800
另外,我不喜欢007那种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3

主题

1万

帖子

481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
注册时间
2001-11-21

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0-4-2 16: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rk132 于 2010-4-2 16:02 发表
很可惜540G再怎么听也比不上007的听感,当年它对007的优势只有不到1/4的价格

现在HD800又如何呢?



近似的技术有一定是相同的表现?
推论就是相同的电路一定是相同的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315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06-5-6
发表于 2010-4-2 16: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vidxtb 于 2010-4-2 16:06 发表
007表现大编织的可听性,感觉大大不如HD800
另外,我不喜欢007那种味道


这就要去和84PK了,哈哈

我虽然认为007听交响的确有缺点,不过要是HD800可以小胜84他家那套007的系统,STAX的确可以关门大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9 09:55 , Processed in 0.119367 second(s), 42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