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小白

小白谈发烧: 关于结像----初烧的朋友应该掌握的

[复制链接]

264

主题

6931

帖子

286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6
注册时间
2005-4-14
发表于 2009-1-10 12: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号的声音有时比较远,那是因为用了弱音器的缘故,是响度差造成声音较远的感觉。

在高潮处,长号和小号声音往前冲是非常正常的,看看喇叭口就知道了,乐器里唯一朝向观众的就是铜管乐器中的小号、长号和短号,特别是在高潮时候,乐手一定会把喇叭口抬起朝向观众席,而不是弱奏时候的低头状态。

所以铜管乐声音往前冲也不能作为定位不准的依据。

[ 本帖最后由 忽然散步 于 2009-1-10 12:52 编辑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QQ群:23348565(同好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12: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这里,就自然而然地回答了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什么资深的发烧友一定要靠古典交响音乐来鉴别HI-FI器材的素质?

就因为古典管弦乐队一方面都是自然乐器(不插电的),是真实发出的音色,所以很容易用来判别一个HI-FI系统重播出的音色是否准确. 靠MIDI合成的音乐如何判别音色准确性? 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存在一个真实的参照物. 另一方面,古典交响乐队有着最为丰富的声部层次,在正确录制和播放时可以还原出庞大声场空间内各个声部的正确位置,结像形体,群感. 最后,古典交响乐队的演奏有着最为丰富的动态幅度和微动态表现. 相比之下,流行,电子乐,JAZZ,在动态幅度和微动态方面都差得很远.

说到底一句话: 如果一个系统能把最为真实和复杂的古典交响乐队播得一清二楚,那播放其他东西简直是小儿科. 所以鉴别HI-FI系统的素质,用古典交响,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当然也不是只靠它,因为一套还原古典交响出色的系统,尽管肯定具有良好的素质,但未必能播好JAZZ,ROCK等有一些特定要求的音乐种类.)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12: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忽然散步 于 2009-1-10 12:01 发表
坐在观众席上,特别色中后排观众席上,小提琴、木管之间的距离和小提琴、木管到观众耳朵的直达声距离的比值是很小的,从人耳识别距离的灵敏度来说,现场也不好识别,另加上观众席的升起,使得弦乐和木管到观众耳朵的 ...



听现场和唱片是有些区别的. 听现场如果坐在较后排,有时非但分辨不出乐队的纵深层次,甚至左右都是无法明显分辨了,闭上眼睛象是在单声道唱片. 说实话我自己听单声道唱片时喜欢把音量开得较低,然后想象自己就坐在音乐厅的后排. 差不多就是这个效果!

而制作唱片时一般是把纵深层次做了一定夸张的,所以录制良好的唱片在播放时,能清晰感觉到前排,中排,后排的层次感. 比大多数现场听众所感受到的,还要夸张一些(差不多等于坐在前排中央位置的听众所能感受到的).  

铜管强奏时声音前突在现场是常有的,但很多录制良好的唱片是避免这一点的. 所以在唱片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纵深感很强的铜管声部.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主题

6931

帖子

286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6
注册时间
2005-4-14
发表于 2009-1-10 12: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圆号和小号就差一排距离,有时还是同排的,这种差距也不是造成定位差距的原因。关键还是圆号的喇叭口朝左,不是冲向观众,自然不会那么前冲。

另外高频的指向性更强,频率越低指向性越弱,要感知低音提琴的精确定位要比感知三角铁定位的难度大的多,有时候三角铁的声音距离并不比弦乐靠后也是正常。

——我认为对耳机定位的平价,方向感的准确性要比距离感远近的准确性更重要。方向的准确说明耳放声道分离度的好坏,而距离的远近那是通过各声部音量的强弱虚拟出来的。
试想一下,做现场录音时,每个声部前都放一支麦克,那还有什么距离差可言?在唱片里能听到距离差,那是通过后期制作声音的不同增益调节出来的,而不是实际的距离差。系统如果不能反应出这种声音强弱差,只能说明系统的频响曲线不够好而已。

[ 本帖最后由 忽然散步 于 2009-1-10 12:30 编辑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QQ群:23348565(同好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主题

6931

帖子

286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6
注册时间
2005-4-14
发表于 2009-1-10 12: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像大小可能和回放系统的失真有关,也可能和录音有关。麦克风凑到歌唱者的嘴巴前录音,那结像完全有可能要比一支巴松还要大。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QQ群:23348565(同好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12: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忽然散步 于 2009-1-10 12:23 发表
圆号和小号就差一排距离,有时还是同排的,这种差距也不是造成定位差距的原因。关键还是圆号的喇叭口朝左,不是冲向观众,自然不会那么前冲。

另外高频的指向性更强,频率越低指向性越弱,要感知低音提琴的精确定 ...




唱片上的交响乐队声部的纵深层次和方位就是"做出来的",是多点录音,靠后期制作调出来的. 如果采用老式的三点录音,是做不到如此清晰的前后层次的.

但既然唱片被这样做出来了,重播时就可以用它来校验重播器材(包括耳机)的声场能力和结像能力,包括鉴别纵深层次感.  一张被"做得良好"的唱片,在良好的系统上重播时的效果,就可以模拟出那些坐在前排中央位置,甚至在指挥席位置,所听到的声场,结像排列的效果.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主题

6931

帖子

286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6
注册时间
2005-4-14
发表于 2009-1-10 12: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结像和定位还是两个概念,结像是声音形体感的意思,用大小表示;定位是距离和方向的概念,用远近和角度表示。“结像排列”这种说法似乎不妥。

[ 本帖最后由 忽然散步 于 2009-1-10 12:37 编辑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QQ群:23348565(同好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12: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结像的概念包括了定位(方位,距离)和形体两方面. 空的定位概念,只是一个有方位,有距离的空间点; 加上乐器的形体,才构成了一个"结像"的完整概念,即来自这个空间点的有形体的声音.  

当然这个是可以商榷的,似乎也没有业界的统一定义.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主题

6931

帖子

286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6
注册时间
2005-4-14
发表于 2009-1-10 12: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圆号为什么坐在铜管和木管之间的问题,因为木管和铜管的音色差异很大,一柔一刚,而法国号正是铜管和木管声部的衔接乐器,负责中间频段的衔接,圆号的声音是铜管里声音最柔的也是有这个原因。

另:法国号是所有铜管乐器中最难吹奏的乐器,因为泛音最为丰富,可以不按任何键吹奏出任何一个它的音域范围内的声音,所以对嘴唇的控制力要求极高,稍微控制不好就容易走音了。

[ 本帖最后由 忽然散步 于 2009-1-10 12:53 编辑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QQ群:23348565(同好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1284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7-6-24
发表于 2009-1-10 13: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2

帖子

-4

积分

乞丐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7-6-7
发表于 2009-1-10 14: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簧管和大管是有一点鼻音的,尤其大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主题

6931

帖子

286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6
注册时间
2005-4-14
发表于 2009-1-10 14: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S1000 于 2009-1-10 14:18 发表
单簧管和大管是有一点鼻音的,尤其大管.


什么意思?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QQ群:23348565(同好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2367

帖子

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0
注册时间
2007-4-29
发表于 2009-1-10 14: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真正有鼻音感觉的乐器应该是拉奏2弦且中把位时的大提琴。而如果说最具男性鼻音且具雄性魅力的声音的话,当属低音提琴的狂野拉奏--------
学了  用了  买了  听了  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1万

帖子

28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0
注册时间
2004-1-24

优秀版主奖

QQ
发表于 2009-1-10 20: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经常去听现场,对于了解正确的音色,帮助很大,但是对于判断器材的声场和结像是否正确,只是个辅助的作用,毕竟录音的麦克风和拾音器和听众座椅位置还是差很多的啦
PS2000e/PS1000e/GS2000e/GS1000I/RS1e/Mpro/RS2e/PS500e/GH1/GH2 目前的主力
STAX 407,507,L500,ESP950 搞几个静电玩玩
MDR-1000X 出差专用
MA900/SE-A1000/SHP9500 视频和ACG专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2

主题

5434

帖子

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0
注册时间
2008-9-1
发表于 2009-1-10 22: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可以介绍张古典的CD,结合具体的听感,对大家再具体介绍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23 15:36 , Processed in 0.111421 second(s), 4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