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陈_Jack

[转盘] 一台转盘的数字输出素质都取决于什么?

[复制链接]

85

主题

6927

帖子

131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31
注册时间
2009-11-21
发表于 2010-7-28 10: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转盘的转盘结构只是一小部分,就跟解码的芯片似的,一样的芯片能出来截然不同的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792

帖子

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3
注册时间
2007-12-1
发表于 2010-7-28 10: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陈_Jack 于 2010-7-27 19:44 发表
自从入手了VRDS转盘,就对数字输出这部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逻辑版给了我一份很全的所有CD机的转盘型号名单(在此感谢逻辑版)。我发现了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我手中的这台TEAC VRDS-50使用的转盘结构叫做VRDS ...


70是黄铜片镇,桥架也不一样,非常漂亮。

P-70Transport.jpg
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6606

帖子

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5
注册时间
2002-10-4
发表于 2010-7-28 11: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沉迷于用料,在hifi上是很低的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1万

帖子

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3
注册时间
2008-3-28
QQ
发表于 2010-7-28 11: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品牌的CD机用的是电脑的那种光驱的,但口碑一样很好。
不过TEAC的转盘结构看起来,非常扎实稳重,读盘时候一丝振动都感觉不到,这本身应该就是音质的包中。
但是电路部分的差别就应该是很大了。
转盘的素质,机械结构肯定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很多CD机厂商也不是不能做,不过是受限于成本而已。但电路部分则是声音的关键所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10-7-28 11: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陈_Jack 于 2010-7-27 20:44 发表


是啊,但是ESO能立足HI-END还是有些本事的吧?



本事自然大大的有,但说用了vrds才能如何如何,我是没太大兴趣的。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10-7-28 11: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vidxtb 于 2010-7-28 11:33 发表
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品牌的CD机用的是电脑的那种光驱的,但口碑一样很好。
不过TEAC的转盘结构看起来,非常扎实稳重,读盘时候一丝振动都感觉不到,这本身应该就是音质的包中。
但是电路部分的差别就应该是很大了。 ...



石头牌CD机,天价货色不也用的dvd-rom。。。

还有EMT、meridian等等品牌。。。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0-7-28 11: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光驱的数字输出,jitter指标肯定是劣于采用VRDS那种转盘,但采用光驱方案的厂家,一般在数字处理上很强大,可以依靠后面的数字处理技术去降低jitter,获得良好的音质。

机械性能优秀的转盘,其实主要还是成本高,很多厂家不愿意采用。毕竟厂家要计算产品价位的,弄出个一万美金的CD机,有多少市场,他们知道得比我们还清楚。所以前面省点,用光驱,靠后面精心设计数字处理和解码(当然还有模拟电路设计),一样能获得良好的音质。这样应该是性价比更高的方案。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1万

帖子

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3
注册时间
2008-3-28
QQ
发表于 2010-7-28 11: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忌学会乾坤大挪移只用了三个时辰

原帖由 mifeng 于 2010-7-28 11:34 发表
本事自然大大的有,但说用了vrds才能如何如何,我是没太大兴趣的。

那个是末技吧,整体设计,尤其电路部分反而是高深所在,算是内功了。武侠中的高手都是内功深厚的,张无忌因为有九阳神功护体都可出来逢人便打,虚竹得无崖子七十余年的北冥真气,也几无敌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1422

帖子

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8
注册时间
2004-3-31
发表于 2010-7-28 11: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一些数字的问题,回归到实现上,还就是电器性能方面的设计,也就还是模拟的问题,信号质量的好坏(这是最基本的,校声我觉得又是一个层次,就是对什么样的信号对人耳来讲是“好”的,设计师给出自己的诠释)否则再好的算法也是白搭,好像奔三上跑win7一样。

jitter似乎对于信号质量这个宽泛的概念而言,只是一方面,不过包括各大专业的评测都爱用罢了,但还不够,所以更专业的就要付上其他指标(数据不单单只是数字,图谱和曲线一般的厂商也不会给你),但大家都知道这样还不够忠实的反应一个器材,所以就还是要付上主观测试结果。(并非客观测试不够“客观”,就像医学诊断手段都是人定的,但是手段有限,而非不够客观,而病症都是客观的,但辅以人脑的模糊逻辑,在做关键性决定时往往更有效)

[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10-7-28 12:04 编辑 ]
除了苹果,我啥都不剩
除了苹果,我忘却了一切。
CDM4飞利浦老米格整箱扔了,CEC 51XR转盘遗弃国内不知死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792

帖子

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3
注册时间
2007-12-1
发表于 2010-7-28 11: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vidxtb 于 2010-7-28 11:46 发表

那个是末技吧,整体设计,尤其电路部分反而是高深所在,算是内功了。武侠中的高手都是内功深厚的,张无忌因为有九阳神功护体都可出来逢人便打,虚竹得无崖子七十余年的北冥真气,也几无敌手。


Wadia新版SACD机应该是又用回了Esoteric VRDS-NEO VMK-5转盘。其实好的转盘对厂商还是有些吸引力的,前面抓好了,后面的dejitter电路相对就轻松些。而且只要价格合适,这类成熟转盘机构比一般光驱耐用度高很多,在玩家来讲口碑也好,厂家售后也轻松,何乐不为呢。可惜这些卖转盘的机构卖得太贵了。
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1万

帖子

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3
注册时间
2008-3-28
QQ
发表于 2010-7-28 12: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WADIA的新产品价格贵的要死,实在是难以考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2275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06-7-3
发表于 2010-7-28 13: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ragon 于 2010-7-28 11:26 发表
沉迷于用料,在hifi上是很低的水平


言简意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2275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06-7-3
发表于 2010-7-28 13: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0-7-28 11:38 发表
光驱的数字输出,jitter指标肯定是劣于采用VRDS那种转盘,但采用光驱方案的厂家,一般在数字处理上很强大,可以依靠后面的数字处理技术去降低jitter,获得良好的音质。

机械性能优秀的转盘,其实主要还是成本高,很多厂家不愿意采用。毕竟厂家要计算产品价位的,弄出个一万美金的CD机,有多少市场,他们知道得比我们还清楚。所以前面省点,用光驱,靠后面精心设计数字处理和解码(当然还有模拟电路设计),一样能获得良好的音质。这样应该是性价比更高的方案。


强大转盘技术和强大数字处理技术,是做好cd音源的两大法宝。

前者的成本主要集中在研发、制造两个环节。后者的成本主要集中在研发上,制造环节的成本则很低。

在目前根据声音定价的hifi市场上,我觉得后者明显更加有利可图,因为成本更低。因此从趋势上看,一定是搞转盘的越来越少,搞数字处理的越来越多。

从现在音源pc化的大趋势来看,我觉得前几年努力搞数字处理的厂商,现在一定比努力搞转盘的厂商要活得滋润。高端转盘未必会死,但一定会像LP一样被逼很小一个角落里(甚至还不如LP,因为LP有音质优势),而数字处理和解码技术则将在今后得pchifi年代里大行其道。

[ 本帖最后由 ericzhu88 于 2010-7-28 13: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9

主题

8101

帖子

129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9
注册时间
2006-6-26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10-7-28 14: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搞清楚是什么因素影响到数字音频最后表现才是正道,搞清楚之后,不管是VRDS还是CD-ROM,不管是CD转盘还是PC,都能做出一流的产品
头条:激光鼠HiFi音响工作室
手机/微信:13901797159
淘宝店:https://orava.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1422

帖子

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8
注册时间
2004-3-31
发表于 2010-7-28 14: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riczhu88 于 2010-7-28 13:37 发表


强大转盘技术和强大数字处理技术,是做好cd音源的两大法宝。

前者的成本主要集中在研发、制造两个环节。后者的成本主要集中在研发上,制造环节的成本则很低。

在目前根据声音定价的hifi市场上,我觉得后者 ...
我倒觉得转盘技术中,用什么样的物理转盘是次要,光驱也不是不可以,CD不同于普通的数据盘,现代的纠错技术对于后者而言基本不会有一点偏差了,所以怎么从CD光盘上读取是最重要的。不过伺服和纠错在光驱里面就已经有做了,不理想的话后面再如何补救效果也有限(总觉得这点上英国之宝之类的厂商很不服责任,做一件事不给做彻底了,所以总给人一种噱头的感觉),所以可以考虑定制或者摩改光驱内部的伺服系统(说是改,我觉得要想立竿见影可能就得全重做),而并非拿来就直接能用。纯粹靠砸料或者精心设计机械结构,这货物料成本对于做器材的人来说还是过高,要搞也把这件事留给做光驱的去做吧,相信他们能更好的平衡成本和品质。其实纯粹搞信号处理真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物理上的任何偏差都要靠你巧妙补偿和回避,这就好像搞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一样,后者往往很头疼,效果还不好。前者又太不经济,而且我觉得也不是最佳方案,不如平衡一下好了。

最后从拾取机构出来到输出什么样子,一方面是软的东西就是信号处理,另一方面,还是信号质量,电路电气性能方面的设计,这个前面我已经说了。不光jitter,也不光一个de-jitter的算法就完了的。

[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10-7-28 14:13 编辑 ]
除了苹果,我啥都不剩
除了苹果,我忘却了一切。
CDM4飞利浦老米格整箱扔了,CEC 51XR转盘遗弃国内不知死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23 01:09 , Processed in 0.297742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