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magicbox4me

都说USB脏,可有人解决了吗?那个什么jitter什么的,怎么没人讨论了啊?

[复制链接]

10

主题

3232

帖子

8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8
注册时间
2011-1-11
QQ
发表于 2011-1-18 23: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图片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550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9-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00: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国外一名工程师的的论述:Jitter

                                                                                                                                                                                                                                                                                                                        1:什么是jitter

   所谓jitter就是一种抖动。具体如何解释呢?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假如你有个女友,你希望她每天晚上下班之后7点来找你,而有的时侯她6:30到,有的时候是7:23,有的时候也许是下一天。这种时间上的不稳定就是jitter。如果你多观察这种时间上的不规律性,你会对jitter有更深一些的理解。

   在你观察的这段期间内,女友最早和最晚到来的时间被称为“jitter全振幅”。“jitter半振幅”就是你女友实际来的时间和7点之间的差值。女友来的时间有早有晚,jitter半振幅也有正有负。

   通过计算,你可以找出jitter半振幅的平均值,如果你能够计算出你女友最有可能在哪个时间来,你就可以发现女友来的时间是完全无规律的(随机jitter radeom jitter)还是和某些特定事情有关系(关联jitter correlated jitter)。所谓关联jitter就是比如你知道你的女友周四要晚来,因为她要去看她的妈妈。如果你能彻底明白这点,你就已经是一个correlated jitter的专家了。

2:什么是时基抖动(Clock jitter)

   在数字音频中,我们要直接和数字信号的发送与传输打交道。声音以二进制编码被储存在光盘或者DAT卡带中,在回放音乐的时候,这些010101的信号被送进DA转换器(Digital-Analog converter)并被还原为模拟波形信号;在录制数字音频的时候,一个参考时钟信号会和音频信息一起被送进AD转换器(Analog-Digital converter),转换器把模拟信号转换为0101的数字信号并且记录下来。

   数字信号总是和一个参考时钟信号一起传送并且记录,一些数字音频传输格式如S/PDIF和AES/EBU,它们在一个信号中同时传送数据和时钟。数字音频的时钟信号是一种方波(square-wave),并且在频率以及振幅上被进行了修正,而且它的占空比要达到50%。信号的改变(方波波形的高低变化即电平的高低)记录着时钟信息。

   如果信号传输所用的时间不相等,那么就产生了时基抖动,实际上,世界上是没有任何一个不存在时基抖动的电路(就好像你的女友不可能总是以1/1000秒的精确时间到达:)

现在,你已经具备了时基抖动基本知识,下面,让我们看一些更深层的。

   Joe Adler是这样定义时基抖动的:“对于数字信号在时间上正确位置有重大影响的短时间的改变。”("Short-term variations of the significant instants of a digital signal from their ideal positions in time")在Adler的这篇文章中,他还讲了关于如何测量jitter的技术。

3:什么产生了jitter

   需要精确的东西都是越精确越难以做到。在后面的文章中,你将了解到,数字音频需要非常非常高的时钟精确度,因为我们的耳朵对于声音的质量似乎异常敏感。因此,为了得到最精确的结果,我们需要非常精确的测量仪器。通常,数字音频设备的时钟都是由非常精密的晶体振荡器产生的。

   正如Mike Story说的:“基于晶振(晶体振荡器以及压控晶体振荡器产生的)产生的时钟具有非常的低的jitter,但是jitter仍然存在。”

“在设备中还有其他产生远比压控晶体振荡器产生更多jitter的jitter源。”

这里所说的其他jitter源主要是电源供电部分产生的电压波动,这些波动对于DA转换器是很致命的,它会导致转换点在逻辑上发生时间变化 。

4:CD player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果电源噪音(电压波动)导致切换点逻辑上的时间抖动,那么播放器(CD,MD,DVD,DSD,DAT)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个简单的CD播放器里面有多个马达,驱动电路以及控制电路。为了能够正常读取盘片,机器要做以下工作:首先,主轴马达驱动CD盘片转动并达到预定速度,控制光头位置的定位马达驱动光头定位到预定轨道上,最后,驱动回路控制光头聚焦,光头发射激光并且接收反射信号。每一个马达和回路都会增加电源噪音,这些噪音直接影响DA转换器的内部工作状态。所以,每一个马达和回路都会为数字信号增加另外一种jitter(频率,振幅以及波形上的不同),这些干扰通过不同方式都会影响到声音的质量。

   如果你明白了以上原理,我就可以给你解释那些HIFI爱好者以及录音师争论得很激烈的以下问题:

   1,为什么不同的CD片镇(就是主轴上面用来固定盘片的铁片)会造成听感上的不同。
   2,为什么一些转盘制造厂商使用皮带传动
   3,为什么不同的转盘音质不同
   4,为什么一些厂商在转盘中使用stray light(???)
   5,为什么一些类似“消磁作用”的产品对转盘有效果
   6,为什么不同的存储介质音质不同,尽管他们记录的都是0101的数字信号

   答案主要是如下几点:

   一些CD播放器或者CD转盘价格非常昂贵的原因是他们将整个解码系统源头,即读取设备产生的jitter降低到了最小。为此,它们需要使用非常稳定和干净的电源,多路供电,精确的时钟生成电路以及造价昂贵的机械结构。在后面,我们将在价格因素尽量小的情况下比较jitter的影响。但是,如何确定上面说的这些可以全面的解释jitter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将在“jitter听起来是什么样子”用具体讨论。让我们先关注一下别的。

5:产生jitter的源

   jitter可以分为两种:交界面产生的jitter(interface jitter)和采样中产生的jitter(sampling jitter)。

交界面产生的jitter可以进一步被划分为传送过程中产生(transmitter jitter)的(比如为了把数字信号输出到转盘外部所产生的)和线材引起(line induced jitter)的。

当我们把CD的数字输出和外部的DA转换器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不管使用同轴线缆,还是TOSLINK光纤接口,或者SToptical接口,都将在源信号中引入jitter。
有趣的是,不同的接口会引入不同类型的jitter(波形,频率,振幅以及相关性上的不同)。

具有了以上知识,你已经可以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不同的数字接口(光纤,同轴)音质不同,尽管他们传送的都是相同的信号。
   2,为什么线材长度会直接影响音质。
   3,为什么不同厂家生产的同样长度的同轴线缆音质不同。

   这些都是线材引起的jitter。

6:采样jitter(sampling jitter)

   在声音再生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许多方法削弱在DA转换器之前产生的jitter,对于这个,我们将在“如何消除jitter”中具体讨论。

但是你应当知道,如果在数字信号的录制过程中jitter就已经产生了这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重新录一份:)

数字录音过程中产生的时基抖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答案是正确的采样记录在了时间轴错误的位置上。而在录音之后,这是jitter完全不可以被矫正的。

传输过程产生的以及线材引起的jitter对于整套数字录音系统的品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作为数字录音系统的主要器材,AD转换器的时钟发生器会夹杂相当数量的jitter。
这些夹杂着jitter的时钟信号通过数字线路,被传送到AD转换器中,而在这个过程中,又会引入线材产生的jitter。
这些带有jitter的信号会成为参考时钟信号被送入AD转换器,并且决定信号采样点的位置最终记录下来。
AD转换器内部的电路可以削减一部分外部产生的jitter,但是它不能去掉全部。
因此对于录音师来说,AD转换器时钟信号中引入越少量的jitter,最终得到的记录质量就越好。

Bob Katz在他的文章中这样说:“模拟-数字转换器是整套数字音频电路中最容易受到jitter影响的部分。”("The A to D Converter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digital audio components susceptible to jitter")

   对于低成本的设备来说,使用内部的参考时钟的AD转换器可以避免因数字接口以及参考时钟和外部转换器之间产生交界面jitter,但是如果需要在已有的音轨后面添加新的内容,那么就需要同步AD转换器和已经录制的音轨。这种情况下,你就需要一个外部参考时钟。高质量的录音工作室通常使用高精度(通常是可以控制的)的参考时钟来同步AD转换器。如果你有一个好的时钟发生器,它会大大减少传输过程中产生的jitter,但是你仍然要和传输过程中线材引起的jitter做斗争

   以上就是关于jitter的总体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550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9-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00: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摸脱裸拉 于 2011-1-18 23:56 发表
楼主的图片不错


谢谢,你的头像也极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550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9-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00: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引用:

深夜原创:谈谈Jitter吧

Jitter的话题越来越热了。大家都在喷,有卖CD机的,有卖刻录机的,有卖刻录盘的,八仙过海,不一而足... 此贴只希望能告诉烧友们到底Jitter是个什么东西,什么不是数码音响所说的Jitter,什么是Jitter?Jitter有什么坏处,怎么减小Jitter造成的影响?

什么是Jitter?什么都可以是,地铁不准点就是。Jitter的原意是抖动,就是不准点的意思。所以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释,比如说今天看到一奇贴把Jitter说成是CD上凹坑的长度误差,无语。不过也不能说他不对,因为jitter本没有官方定义,他爱怎么说他高兴就好。但是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说法时,发烧友们就晕乎了。

稍懂一点数码传输常识的朋友应该知道Jitter在这个领域是有业界广泛接受的特定含义的:数据传输单元(小到bit,大到packet)之间的传输延迟的变化。拿CD来讲,jitter就是PCM编码传输中两个bit之间的时间间隔比标准的平均间隔偏离多少。拿公共汽车来讲,说好5分钟一班,结果有时是4分钟,有时是6分钟。

为什么CD凹坑的长度误差不是数码传输领域所讲的Jitter?CD凹坑的长度变化(CD凹坑长度的Jitter)影响的是CD一次读取的成功率。但是读错了可以纠错,纠错失败可以重读,今天的CD机对基本合格的CD纠错重读都失败的概率基本可以不用考虑了吧?这些动作都不会也不应影响PCM数码输出的延迟,所以与数码传输中的Jitter概念是无关的。有人要问重读是否影响延迟?不会,你的CD机都能以十几倍速读盘,输出延迟和读取延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实在读取失败了你会听到“喀嚓”声,你不会认为是Jitter造成的吧?这样看来,把这个叫Jitter也不错,就像把敲打功放机壳发出的声音叫做功法的音质一样。

那么我们关心的Jitter会在哪里出现呢?在CD机内部的转盘输出单元和DAC(数字模拟转换器)单元之间,或者在CD机或其它数码音源(比如PC声卡数码输出)与外置DAC之间(SPDIF)。它是由数码音源的输出时钟不稳定造成的,数码光纤或同轴线也会影响Jitter。Jitter产生的根源是音源数码输出单元的素质问题。

那么Jitter有什么影响呢?CD的PCM编码传输时的Jitter会给DAC(数字模拟转换器)的数模转换带来麻烦,产生失真。严重时可以造成同步失败,也就是DAC不知道收到的是哪个bit,甚至于是不是bit(火车站值班员不知道进站的是哪班车,甚至于是不是车)。劣质音源接一些宽容度差的高档DAC时不能同步就是这个原因。即使能同步(值班员能分出是哪班车),Jitter造成DAC失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不可避免的Jitter究竟有多大影响呢?这么说吧,稍微像样一点的音源(普通CD机,DVD机,中档PC声卡)的数码输出中的Jitter,没有Hi-End的后级器材,没有久经考验的金耳朵一般是听不出来的。你能听出来吗?不知道,试试双盲ABX试听吧。音响是非常主观的东西,双盲试听是这个领域最有效的测试手段,可惜除了在厂家内部,ABX试听在发烧界居然无人问津,可叹啊。

如果你碰巧既有称得上Hi-End的器材,又不幸炼成了一对金耳朵,那么怎么减小Jitter来减少失真呢?你可以买最贵的CD机,同时祈祷厂商使用了最好的数码输出单元和解码单元,而不是把钱都花在广告和媒体/专家评测上了。如果你没那么多闲钱,又信奉完美主义,你还可以自己做主,把音源和DAC分开。音源输出的Jitter不太离谱就行(车站值班员能分出是哪班车就行,不用太准点),由DAC通过缓存和时钟重生来大大降低Jitter。(这是音响发烧友的独特优势,实时数字传输系统中只能通过全局时钟同步或极小的缓存来对付Jitter,而音响世界中可以采用大到一秒的缓存来重生时钟,相当于火车站可以停70多万辆车来重排发车时间保证间隔精确)。

手敲麻了,希望能揭开Jitter的神秘面纱,对非数码专业的烧友们了解Jitter有所帮助。音响领域有太多的神秘论,弄得烧友们神经兮兮的,大把得撒冤枉钱,再从心理暗示中获得的音质提升上得到些许安慰。但愿此贴能帮坛上的金耳木耳们减少一样困惑,关掉一条走火入魔的通道。

引用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550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9-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00: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引用:


关于PC为什么不能HIFI一次总结                                                                (2010-12-07 02:31:29)               
      
                                                                                        写在前面的话:
      PCHIFI一直有些人将其捧得很热,这几天也有人在坛子里将其热捧为超越传统CD的音乐播放。在多次回帖解释之后仍然有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甚至缺乏一些最基本知识,因此单独开贴说明为什么PC不可能HIFI的原因,说明的时候会以分类和问答的方式,以助与阅读和理解。

时钟频率
      电子信号在电子设备中的传递都是有一个频率的,在电子技术中,脉冲信号是一个按一定电压幅度,一定时间间隔连续发出的脉冲信号。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周期;而将在单位时间(如1秒)内所产生的脉冲个数称为频率。因此不同的电子设备,它们的工作频率也不一样,CPU有CPU的频率,内存有内存的频率,同样PCI声卡的工作频率也和CPU、内存不一样。但是遗憾的是,PC的内部工作频率是固定的吗?不是,万恶的CPU本身就是个变频的家伙。
      
JIRRER
      PC不能HIFI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JITTER,JITTER又称为时基误差,JITTER的产生是个非常复杂的情况,有多种可能产生(便于大家阅读和理解这里不讲太多原理上的东西,有兴趣自己GOOGLE去)。简单的举个例子,当音源传输16BIT/44.1kHz信号的时候,44.1kHz就是数字信号的时钟频率,而DAC的工作频率如果恰好是在44kHz上,那么这相差的0.1kHz的误差就称之为JITTER。



      由此可见,由于PC的内部结构原因,当数字信号从被硬盘里读取的那一刻起,直到声卡输出,当中会产生多少JITTER?庞大的不计其数。


      那么JITTER对声音的影响有多大?如果你是有CD转盘的可以与PC做下对比,相对JITTER较低的CD,在播放音乐的感受是背景比较宁静,声音是顺滑平稳的,而JITTER高的PC背景就会比较吵杂,声音有断续并不平稳。当然我这样描述稍微夸大了点,在单独听的时候或许并不会发现,但是对于有CD的玩家来讲,做下简单的对比就可以发现。

晶振


      晶振全称为晶体振荡器,其作用在于产生原始的时钟频率,就是大家称为时钟的东西。也就是说晶振的作用就是消除JITTER的一个方法。当音源/声卡需要输出一段44.1kHz的信号时候,就需要靠一颗能提供44.1kHz的晶振。而这个晶振的工作频率是固定不可变的,也就是将如果还要求音源/声卡做到输出24/96或者24/192的信号的话,就需要另外工作在96和192频率的晶振来产生相应的时钟频率。
      遗憾的是,晶振有好坏,对于处理音源这种要求工作稳定且高质量的晶振是非常非常昂贵,也就是说没有声卡会同时集成数个高级晶振,即使是好一点的声卡如价格高达几千甚至上万的AESXX系列也仅仅做到有颗质量不错的44.1晶振而已。因此这里又粉碎了一批PC用户者对于认为PC作为数字音源更优秀的美梦,因为当你在播放任何24/92或者24/192规格音乐的时候,在声卡输出那端已经自动降格到了44.1上面了。当然庆幸的是大多数普通人听的还是由CD抓轨而成的16/44.1的声音。而至于那些经常听2496或者24192的人来说,他们显然不是“普通人”,不用去管他们。

解决JITTER的2个主流办法:

一、时钟
      关于这个方法在讲晶振的时候已经带到了,也就是说无论PC内部所产生的JITTER是多么混乱,在声卡输出的时候都可以通过高质量的晶振即时钟发生器来调整,从而得到时序稳定的数字信号输出。但是要做的这个代价也是非常昂贵的,AES系列的声卡并不是很多人有的。而且即便采用高级声卡来解决,但是当面对PC内部如此庞大的JITTER的时候,再高级的晶振也是杯水车薪。不过这仍然是种相对传统的解决方法。



二、异步
      由于第一种方法的高昂代价以及最终效果难以理想,因此聪明的人想出了异步这一方案,这确实是个聪明办法。何为异步?如果将上面那种强调时钟对等的方法称为同步的话,异步则正好想法。异步的原理是在设备中内置数据缓存。音乐数据到达异步设备后并不是被直接播放出来,而是先进入缓存,也就是说对下游设备(DAC)来讲音源并不是PC,而是异步设备,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管PC输出的信号有多恶劣我都不在乎。异步设备就像个水库一样,无论水源的水流是如何汹涌,但是下游的水流是受水闸控制的,一样可以得到平稳缓慢的水流。

PC在作为音源的时候为什么不如CD


     第一、PC会产生JITTER,CD同样也会有,但是CD由于工作设计原理是按照HIFI的要求来的,因此对JITTER的控制要比PC好很多。而且,即便是CD系统中那一丁点的JITTER都会有昂贵的时钟界面来处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HI-END的设备可以卖出几万甚至上六位数的天价。那么和这些万元级的HI-END设备比起来,区区几千块的声卡算什么?正是由于PC这种复杂结构对于HIFI来讲的先天性不足,如果要和HI-END设备比起来,要做到这个效果所需要的用料和设计代价要远远超越的多,事实上也没人会去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当然如果你说比尔盖茨家里那台PC可以达到HI-END水平,我相信的。


       第二、前面讲了异步是目前看来比较靠谱和聪明的办法。这个我同意,事实上从理论上来讲我也无法反驳。但是从事实情况上讲,这类设备要做到能够取代传统CD的地位,还有很长路要走。尽管办法从目前来看是可行的,但东西本身还是处于萌芽阶段。线路的设计和用料都不足以和正统HIFI设备所比较。CD走到今天这个地位花了数十年,所以在我看来PC相关的音频设备要赶超CD称为主流的话起码再过10年20年。如QB9就是采取的异步方案,并且高达1W多的售价在PCHIFI系统里也算的上是高端设备,但是同样和数万的CD系统设备做比较的话,QB9不还是个婴儿吗?并且采用QB9的PCHIFI系统所带来的效果还没有价值仅一半的转盘来的好,PC还有性价比吗?


      第三、上面讲了这么多,仅仅是说明了JITTER对音乐的影响,但是一开始我就讲了,JITTER问题只是PC不能达到HIFI的原因之一。还要再讲一个原因就是数据。


      数据是有校验的,所以数据的传递如复制、拷贝等等是绝对不会有损失。有人举例讲一个文件从PC移动到U盘,再从U盘移动到PC,只要东西不坏掉,无论移动多少次,文件都不会少1个字节。这个例子举的没错,同样也的确蒙骗到了大部分人。数据的拷贝和移动真的不会有损失吗?错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即使是数字信号也会由于如同干扰,电压不稳定等原因而损失。正是因为有损,所以才会有校验这个过程。但是校验就真的万能了吗?当在PC和U盘之间传递文件的时候的确由于校验的存在数据不会损失,但是别忘了,音乐的播放不同于文件的移动,音乐信号是连续的,有时序的。一个100M的文件从PC移动到U盘大约5秒钟时间,移动100次100M还是100M,但是这100次移动所需要的时间都是正好5秒一分不差吗?事实上没有任何2次移动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长的相差1秒,短的相差千分之一或者万分之一秒等等。如果在规定时间必须等同于5秒的前提下,那么移动复制100M的文件100次后,还会是100M吗?呵呵!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音乐信号在传递当中是不可能对全文件的数据进行校验的,所进行的一些基本的校验,即每个字节传输的完整性校验。而当字节中的数据连同校验码一块丢失的时候,就产生了断码,这一段音乐你就听不到了。为什么看片子的时候会看到马赛克,也是这个原因,这些马赛克地方的画面文件被丢掉了。所以用数字信号是无损的来解释音频播放和影视播放上面是不对的,是片面的。


      那么再回到PC上来讲,由于PC性能的不同,有人电脑配置好,有人电脑配置差,还有屏蔽措施及电源管理等等方面因素考虑。声音信号中的损失和干扰引起的错码情况就变的非常复杂了。而这些原因又不像JITTER那样有一定的预知性和调整性在里面,所以后期的弥补措施几乎没有。所以CD作为音源,由于线路简单,功能单一,在结构上就要比PC占有很大优势。


      另外还有很多人对那些数万元的转盘里面所采用的一些设备和原件规格相对PC里的要落后很多嗤之以鼻。其实这也是错误观点,就举个光驱的例子,大家都知道PC里的光驱已经能做到52X的规格,甚至更高,但是CD转盘里的可能只有1X2X这样,为什么不做的快点呢?因为完全没必要,HIFI设备讲究的是信号的稳定性,在考量器材原件是否好坏的时候,指标高不高不是看它的性能有多好,而是看他传输和处理信号的时候有多么稳定。CD这东西早在2030年前就有了,所以它并不是个高新科技的东西,HI-END的设备更本不需要设计的功能有多强大,但一定要足够的稳定,并且发展到现在几乎每样都务必做到精益求精,信号损失越小越好,JITTER越小越好!试问在这种环境和设计生产理念下所做出的产品,是功能花哨、繁杂的PC所能比的吗?

最后
      未来的趋势尽管可能是PC,但我认为要走到这步还很远,至少在系统构建方案和结构上要与现在有所改变,而现在讨论PCHIFI就要比传统CDHIFI要好,还言之过早。展望未来可以,但要混淆视听,扭曲现实那就是无知的表现。尽管我通篇批判的都是PC,但事实上我本人并不反对PC作为音源的一种可行性本身,并且从发展趋势来看PC取代CD的可能性很高。但我批判的是那些自以为是,颠倒是非的家伙,CD-HIFI系统已经存在了2030年未曾倒下过,必有其道理在,传统的东西是需要认识和尊重的。并且这几十年CD系统也在发展而且是更加的精益求精,而PC作为音源只不过是近2年新提出的设想,往设想的目标方向去靠拢去探索是正确的,但在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前就鼓吹新的一定比旧的好,怎么怎么,太无知了!
      另外对于那些动不动就把录音室搬出来的家伙,我不想和你们讨论什么。我也建议你们把录音室搬回家!谢谢!

引用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550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9-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0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到这里,

我知道,我该停止了。
8c1e1db068beed6b082302d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550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9-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00: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snap.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373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0-11-24
发表于 2011-1-19 00: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PerfectWave 用不着这么贵,最多2000刀就能搞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782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10-11-13
发表于 2011-1-19 08: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lz引用的最后那篇文章在大家坛被喷死,里面一些内容是错的,这个那个作者都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9

主题

8106

帖子

129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9
注册时间
2006-6-26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11-1-19 08: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猫不错
头条:激光鼠HiFi音响工作室
手机/微信:13901797159
淘宝店:https://orava.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5195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9-7-11
QQ
发表于 2011-1-19 10: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累死了,出去pee一下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一不善而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81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0-11-3
发表于 2011-1-19 11: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多花钱貌似目前没有可以更好降低jitter的方法.......................................
ARK,excellent sou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4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1-1-10
发表于 2011-1-19 12: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jitter在我看来是
音频流在传输过程中的速度无法保证是恒定速度运行的
因为传输介质的材料不可能是完全均匀,传输时供电也有很大的影响
dac对jitter的处理很重要
但是如果传输过程中jitter比较大而且超过了dac的处理能力
音质就会有问题

所以只要音源产生的jitter尽量要小于dac的处理能力就可以了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4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1-1-10
发表于 2011-1-19 12: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异步
就是usb缓存了,只要保证播放音乐时,缓存里的数据是足量的
也可以减少很多jitter吧
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977

帖子

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7
注册时间
2009-10-8
QQ
发表于 2011-1-19 13: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24 01:02 , Processed in 0.129052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