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212|回复: 167

[耳机] 梦死醉生 -- AKG传奇

  [复制链接]

12

主题

902

帖子

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4-8-7
发表于 2015-2-2 00: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mercuryknight 于 2015-2-2 18:11 编辑

【梦】
1975-1989

【K240 Sextett】

Screen Shot 2015-02-01 at 11.00.58 pm.png

故事始于1975年,这一年AKG以耳机史上华丽的一笔,踏上了近代高保真耳机研发之路。整个传奇从一只叫做K240 Sextett的耳机开始。 这是AKG首次以追求全频段响应为目标而设计的耳机。针对以往动圈耳机在低频回放上的缺陷,K240 Sextett首创性的在动圈耳机设计中引入了无源辐射器,即从动振膜技术。声波中高于200Hz的分量,可以穿透从动振膜,达到类似开放式耳机的效果。低于200Hz的分量则被反射回耳机腔体内,以类似封闭式耳机的原理来增加低频分量。得益于这种技术,K240 Sextett可以提供在当时很难达到的低频响应。

Screen Shot 2015-02-01 at 11.02.39 pm.png


在1970年代中期,K240 Sextett的出现,毫无疑问代表了当时动圈耳机技术的最高水准。除了大幅改善低频响应之外,中高频的轻盈灵动,颇有规模的声场,以及优秀的瞬态响应,都使其即便放在40年后的今天,也是一只值得一听的耳机。尤其可圈可点的是那热情鲜活而又轻盈通透的人声调音,这种不久后就被AKG抛弃了的调音风格,当20年后的90年代重见并发扬光大于歌德RS1之时,又开启了另一个传奇。

Screen Shot 2015-02-01 at 11.06.08 pm.png


当年K240 Sextett的成功程度,在今天或许不太容易想象。唯一能窥见一斑的就是七八十年代欧美录音棚的旧照。有些顶级录音棚里监听耳机甚至是AKG一家独大,到处能见到闪闪发光的铭牌,其中也夹杂了很多比K240 Sextett早一年问世的压耳式K140系列。这种盛况一直延续到若干年后K240 Sextett的后代K240 Monitor 以及 K240 DF身上。

Screen Shot 2015-02-01 at 11.20.09 pm.png


Screen Shot 2015-02-01 at 11.19.52 pm.png


当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不得不承认最初版本的K240 Sextett在改善低频响应上有些矫枉过正。一般表现在低频部分跟中高频的形态感差异过大。低频方面由于六个从动振膜反射叠加造成的相位混乱以及封闭耳机常见的闷闭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低频的结像和质量,跟结像细致、轻盈通透的中频高频在味道上衔接得很突兀。AKG的工程师当年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从1975到1979短短四年在产期间,对K240 Sextett做过两次有明显意图的调音改变。这也就催生了后来老AKG玩家总结划分的三种版本:以透过从动振膜看下方的带孔塑料垫片的颜色为标准,早期版本呈深橙色,中期版本因从动振膜与橙色塑料垫片之间加入一层滤纸而呈浅橙色,晚期采用灰色塑料垫片的版本则呈乳白色。

Screen Shot 2015-02-01 at 11.59.58 pm.png


K240  Sextett的两次调音改变,都如出一辙的在之前版本基础上削减了低频分量,提升了中频厚度,试图修复中低频衔接的问题。通过这种努力,晚期版本的K240 Sextett在调音完成度上明显胜过早期版本。不过遗憾的是,中高频的鲜活灵动感也被大幅削弱,使得晚期版本变成了一只放在当时或许素质更出众,但是如今回味起来却过于中庸的耳机。然而AKG在K240 Sextett改版过程中的探索,却对其随后几十年的耳机调音理念形成了战略层面的重要影响。K240 Sextett之后,AKG的几乎所有中高端耳机,都以中频醇厚为根本。这个调音理念最早能追溯到的型号,大概就是中晚期版本的K240 Sextett了。



【K340】

Screen Shot 2015-02-01 at 11.08.25 pm.png

K240 Sextett的成功并没有止住AKG在追求高品质声音上的脚步,恰恰相反,短短四年后的1979年,AKG又发布了一只在耳机史上地位与K240 Sextett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耳机,这就是K340。

K340堪称是耳机史上迄今量产过的型号里结构最复杂的耳机。在沿用K240 Sextett动圈振膜加从动振膜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驻极体单元负责4KHz以上的高频频段。由此组成了所谓的动圈静电混合系统。如此复杂的内部结构,使得K340的重量和体积都大幅超出平均水平。动圈单元加驻极体单元的发声方式,也给耳放的驱动能力带来极大挑战。

Screen Shot 2015-02-02 at 12.17.18 am.png


从声音风格上说,K340可以算是AKG近代耳机早期作品里的集大成者。经过K240 Sextett两次改版的尝试,AKG对于从动振膜结构下的中低频衔接已经拿捏得非常到位,早期版本K240 Sextett中低频衔接的问题在K340身上已经完全感觉不到。不过遗憾的是,中高频衔接上,K340并没有做到天衣无缝。不管是由于中频过于温润醇厚、高频过于清丽绝俗而导致的风格差异,还是中高频声场层次上的割裂,都时刻提醒着:它们是由两个不同单元发出的声音。

K240 Sextett两次改版的另一个趋向,提升中频厚度,到K340时代也发挥到了极致。K340中频之醇厚,绝少有耳机可以匹敌。时至今日,K340在某些特定种类人声的回放上仍然无可替代。然而也正因如此,K340面对一些严肃的古典音乐时声音会显得不够中正。

K340的另一个可圈可点之处是声场纵深。在这个AKG的经典弱项上,K340表现得异常出色。时至今日AKG所有耳机中,只有K812和驱动充分的K1000能出其右。即便是一般驱动条件下的K1000也无法与之比肩。此外在乐器分离度上,直到HD800/T1/K812这一代旗舰问世之前,K340跟当时一般高端动圈耳机(HD600、HD650、DT880、K701等等)相比也堪称出类拔萃。

K340在产长达14年之久(1979-1993),在此期间很多零部件都历经过改版。例如驻极体振膜分为金色和黑色两种,动圈单元后盖分为绿、红、灰、黑等颜色,从动振膜塑料滤片分为绿、黑、灰等颜色。跟K240 Sextett两次有明显调音意图的改版不同的是,K340的这些版本在时间上比较混乱,并没有一个准确而有根据的说法表明何种版本出自哪段时间。也没有证据证明新老版本的K340遵循过一个明确、连贯的调音趋向。驻极体振膜从镀金改为黑色,也能明显看出其削减成本的意图。所以新老版本K340的声音差异,也就不能定性为有意图的调音行为。



【K241】

Screen Shot 2015-02-01 at 11.08.38 pm.png

时间还是1979年,在发布K340的同时,AKG停产了短暂的传奇K240 Sextett。取而代之的型号就是这只K241。AKG内部就是否可以用成本更低廉的设计来达到近似从动振膜效果的争论由来已久。K340问世并继承了从动振膜设计后,退居二线的K240系列,便走上了这条削减成本的道路。

K241是一只很有特点的耳机,其耐人寻味之处,与K240 Sextett,K340均不相同。首先从结构上说,K241与其说是用造价更低廉的设计代替从动振膜,倒不如说是直接简单粗暴地把从动振膜从K240 Sextett上摘下来而已,除此之外,原本安装从动振膜处的圆孔,塑料滤片,以及滤音纸等等,除颜色外,结构上均没有可见的变化。

Screen Shot 2015-02-02 at 12.02.05 am.png


失去了从动振膜的K241,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低频分量骤减。其低频的残缺程度,几乎可以用壮士断腕来形容。这个情形也一直延续到了K241的直系后代K240DF身上。面对这种情况,AKG在调音上也另辟蹊径,一反醇厚中频的路线,找回了些许早期版本K240 Sextett那种轻盈鲜活的中频。这种调音风格让K241变成一只极大程度上偏重上盘的耳机,很多种类音乐都无法兼顾,但对于喜欢早期版本K240 Sextett调音,又嫌其低频过量的人来说,K241的价值就体现了出来。

K241在产时间仅有五年(1979-1984),从问世起就一直是K340的下级型号,如今存世量也没有K240 Sextett和后来的K240DF,K240M多。但这只耳机在K240系列演化过程中,甚至整个AKG近代耳机的调音演变中,起到过不容轻视的作用。K241虽然从命名上不属于K240系列,但从血缘关系上说,要远比后来的K240 MkII等耳机更应当归入K240系列。



【K240DF / K240 Monitor】

Screen Shot 2015-02-01 at 11.08.49 pm.png     Screen Shot 2015-02-01 at 11.09.00 pm.png

转眼间到了1984年,这次AKG并没有急于更新旗舰耳机,而是继续在K240系列上做文章。然而这一笔却造就了耳机史上的一个神话,并一举将K240这个牌子打造成耳机史上最耀眼的系列。K240DF名字中DF的含义是扩散场( Diffused Filed),这是AKG首次在耳机设计中引入扩散场均衡调音的概念,并且严格遵守德国广播技术学会的扩散场标准。遵循扩散场调音标准的耳机可以简单理解为:它发出的声音,在耳道入口处的频率响应等同于在理想听音室中一对理想远场监听喇叭发出的声音到达耳道入口处时的频率响应。

K240DF声音的最大特点在于人声回放,其人声还原的精准程度,即便AKG自家后世的顶级动圈耳机如K1000,K812等也未见能出其右。在录音棚控制室里戴上K240DF听话筒前的歌手说话,你会恍惚间怀疑声音并不是通过话筒、调音台、耳机传过来,而是跃过那层玻璃,直接通过空气传播过来。正因如此,K240DF自1984年问世到2006年停产,统治广播监听耳机领域长达二十余年。或许是为了把人声频段做得更完美,又或许是因为1984年的AKG还是没能研发出用简单结构趋近从动振膜的低频响应的技术,K240DF几乎可以说直接舍弃了低频响应。这使其对音乐种类的兼顾能力大打折扣,尽管K240DF下的某些人声类音乐所描绘出的画面,仍然可以用断臂的维纳斯来类比。

K240DF另一个值得一提的特点就要说到声场了,其声场宽度在当时AKG耳机里可称得第一,即便跟K340同台竞技也能略占胜场,虽然纵向声场上比之K340还是相去甚远。在那个年代,半开放耳机能达到这种声场宽度,极为不易。这也引领了一个AKG后来延续了二十多年的调音风格,即压缩纵向声场规模、追求极致横向声场。K240DF之后的AKG高端耳机,从K1000到K501时代,再到K701时代,无一例外。

K240DF最初版本设计结构上采用双边入线,这在AKG耳机里极为罕见。细数AKG至今所有旗舰耳机以及K2xx系列,除K240DF最初版本外,唯一采用双边入线的只有同样基于扩散场均衡调音的K1000。

Screen Shot 2015-02-02 at 12.00.35 am.png


在1984年与K240DF一同亮相的,还有一款K240 Monitor (简称K240M)。顾名思义,K240M设计针对的是录音棚监听。与K240DF相比,K240M在中低频处有明显突起,高频有明显衰减,声场规模略有压缩,在尽量维持乐器声场规模的同时,巧妙的把人声结像拉近。种种特点,都符合一个设计意图,就是录音棚人声监听。与定位广播监听的K240DF不同,K240M的人声并不能算完美准确,但却能起到类似放大镜的作用,使得人声在昏暗的乐器背景中尤为突出,仿佛舞台上聚光灯下的歌手,与灯光外的其他部分形成鲜明对比。得益于此,K240M用作混音监听耳机时,所能发现的人声细节中的瑕疵,常常是比它高一两个档次的耳机也不容易注意到的。这也成就了K240M在录音棚监听耳机里的霸主地位。

最初版本的K240DF和K240M物理结构上与K241并无不同,继续沿用共同祖先K240 Sextett六个从动振膜位置留下的六个调音孔。其后历经二十余年,内部结构做过多次改变。一般来说讨论这两只耳机的声音特点都以早期继承自K241的大调音孔版本为准。此期间动圈单元经历过至少一次改变,表现为最初版本声音较为温润晶莹,其后则较为紧致干净。传统上用调音孔滤纸颜色来区分,即三蓝三白、三黑三白。不过鉴于更早的K241也大多用的是三黑三白滤纸,三蓝三白更早的说法也就不一定成立,实际上也有大量的三黑三白滤纸版本声音特点跟最初版本趋于一致。大约从80年代末开始,大调音孔版逐渐被小调音孔版代替。此后这两只耳机的版本就进入混乱时期,一直到2006年停产时,出现过六个小调音孔、七个小调音孔、八个小调音孔等等版本,调音孔滤纸也分为几种不同纸质以及羊毛等等多种。若要细数所有搭配,会有十几种甚至更多版本。此期间的版本变化,已无调音趋向可言,可理解为模具的新旧更迭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变化。总体来说,这两只耳机从最初版本直到停产前的二十余年间,声音的演变可以归结为声音细节从生动到呆板的变化。

K240DF和K240M这两只耳机虽然从面世起就被AKG定位为中端型号,但它们在AKG耳机史上的地位丝毫不逊于任何一个旗舰耳机。尤其是人声调音风格,经历了从K240 Sextett到K340的摸索后,终于在这两只耳机上功行圆满。除了开启整个K2x0(K250,K260,K27x,K280,K290等)时代,引领AKG耳机产品线遍地开花之外,这两只耳机所奠定的“AKG式人声”,对其后来前后相隔二十余年的两代经典旗舰K1000和K812均有深远影响。




【死】
1989-1993

【K1000】

Screen Shot 2015-02-01 at 11.09.15 pm.png

K240DF面世后仅一年时间,AKG内部就开始酝酿另一个神秘作品。这就是直到今天在顶级动圈耳机里都能占有一席之地的K1000。K1000的研发最初是AKG的三位工程师私下里启动的,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实现完美的扩散场均衡调音。K240DF的半封闭设计,使其传播到耳洞入口处的声波特性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听者的耳廓构造。为了消除这个影响,K1000被史无前例的设计成全开放式结构。失去了腔体的结构设计,使得K1000单元必须提供极低的共振频率和极大的振幅,这也就要求有效振膜面积必须足够大、足够坚硬和足够轻。由于在那个年代电脑仿真程序还不是很发达,仅仅振膜的设计就花费了三年左右的时间。期间AKG的工程师曾经考虑过平板单元和静电单元,但最终还是传统动圈单元在比较测试中胜出。(此段参考自K1000三位设计师之一Heinz Renner先生在Head-fi的回帖)

Screen Shot 2015-02-02 at 12.00.44 am.png


最终在1989年问世的K1000,堪称AKG几十年中耳机作品的集大成者。声音平衡大气,素质味道俱佳,在合理的驱动条件下,即便跟今天的顶级动圈耳机相比,整体水准也不显逊色。得益于全开放结构的设计,K1000下交响乐的现场感是今天的顶级动圈耳机也要稍逊一筹的。更难得的是,在古典音乐有着优异表现的同时,其人声也充分继承了K240DF的精准和K240M的韵味,成为AKG耳机史上仅有的两只全能型高端耳机之一。

K1000的开放式设计也带来一个极大的麻烦:极低的灵敏度对驱动条件的要求异常苛刻。用一般的耳放驱动K1000时,听到的通常都只是一个线条孱弱,声场平面化的声音。要想充分发挥K1000的实力,特制耳放甚至喇叭功放是必不可少的。

Screen Shot 2015-02-02 at 12.00.54 am.png


K1000在产长达17年(1989-2006),经历过至少两次改版。首批大约前5000号,低频截止频率在25Hz。由于生产工艺的问题,其后AKG曾两次提高截止频率至35Hz和40Hz。因此早期版本的 K1000低频量感较足,中频比较醇厚。后期版本低频量感少,中频更加轻盈透明。

1989年,K1000的问世毫无悬念的拿下了量产动圈耳机王者的桂冠。在当时,甚至其后十余年内的整个动圈耳机领域,唯独同年发布的索尼传奇耳机MDR-R10能让K1000俯首称臣。此时的AKG上有K1000稳居王位,下有K240系列统治专业市场,本该风光无限,然而好景不长,短短几年后公司就出现了亏损,1993-1994年间创始人Rudolf Goerike逝世,公司被哈曼集团收购。AKG从此走上了一条令人无限唏嘘的道路。



【K501】

Screen Shot 2015-02-01 at 11.09.33 pm.png

1993年,K501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出现在人们眼前。实际上在90年代初,K501问世之前,AKG曾经短暂生产过一款型号为K500的耳机。然而时隔不久AKG便停产了K500,发布了升级型号K501。同时已经被哈曼集团收购、开始转向低成本路线的AKG也不出所料的在这一年停产了成本高昂的动圈-驻极体混合式耳机K340。一时之间K501成了除K1000外AKG高端HIFI耳机的唯一选择。在K1000的阴影之下,K501虽然从一出生就没有坐过旗舰宝座,但由于K1000相对高昂的价格、驱动条件方面的苛刻要求以及另类的结构设计,当年多数的耳机爱好者都很难直接把它列入考虑范围之内。于是K501从某种意义来讲就成了AKG从1993年到2006年这个时间段内事实上的旗舰耳机。

K501的调音可以看做是对K1000的一个低成本趋近。其声音特征与后期截止频率40Hz的K1000在未被充分驱动的情况下发出的声音颇为相似,同样是低频量感欠缺、下潜不足,声场横向开阔但纵向空间感狭小,声底瘦弱。而与K1000不同的是,K501的这些问题是没法通过前端来彻底弥补的。这也让K501很难兼顾所有的音乐种类。事实上当年在跟森海HD580、HD600、HD650以及拜亚DT931、DT880等耳机同台竞技之时,K501总是或多或少的输人一头。即便是跟AKG自家10年前出品的主打专业领域的K240DF、K240M相比,K501也未见得能明显胜出。遇到这种尴尬情形,AKG只能祭出杀手锏K1000来扳回局面。好在K501开阔的横向声场,颇为符合交响乐现场的频率响应,多少残留下来的些许经典AKG式人声调音,以及优秀的性价比,还是征服了相当一部分爱好古典音乐和特定种类人声音乐的发烧友。

K501(K500)问世的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意义在于,AKG在之后二十年(直到2013年K812发布之前)的所有高端耳机,都沿用了K500/K501的腔体设计。这些耳机包括整个K6xx和K7xx系列。令人唏嘘的是,或许正因如此,这个阶段的AKG一直也没能设计出一款超越K1000水准的耳机,因为从一开始,这个设计的意图就只停留在用低成本来趋近K1000而已。



【醉】
1993-2013

【K701】

Screen Shot 2015-02-01 at 11.09.41 pm.png

被哈曼集团收购后的AKG,停止了之前对优质声音的近乎偏执般的疯狂探索。从1993年起的13年间,高端HIFI耳机领域一直维持着靠K1000和K501两只耳机吃老本的局面。时间转眼到了2006年,在竞争对手们早已纷纷几次更新了旗舰耳机的情况下,AKG方才推出了这只K701。而代价却是包括K1000,K240DF,K240M在内的在AKG耳机史上占有至关重要地位的耳机都同时遭到了停产。K1000的停产,让人们不由暗暗揣测K701是否真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取代K1000成为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旗舰型号。然而事实却多少有些令人失望。尽管13年已经过去,沿用K500/K501结构设计的K701,整体上并没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不要说跟K1000相比,即便是跟比K1000低一个档次的来自竞争对手的HD650,DT880这些比K701早几年推出的产品相比,也只能说是堪堪追平。

K701的声音偏离了二十余年来逐渐形成的传统AKG风格,不再追求真实还原人声的路线,反而给人声加上了明显的音染。声场规模方面,受限于沿用自K500/K501的腔体结构,仍然是横向开阔、纵向狭小。值得一提的是,K701倒是除早期版本的K1000以外,AKG的第一个脱离了从动振膜技术后低频质量也还可以接受的耳机,尽管跟同时期的HD650、DT880等相比低频的下潜和力度始终还是AKG的软肋。 凡此种种,让K701还是只能在某些音乐种类上发挥优势。在最考验耳机整体水准的大编制古典音乐方面,始终要比竞争对手们稍逊一筹。

K701有过两次明显的版本变化,最初版本的K701侧面铭牌上印着由三个电容话筒心型指向图环环相扣构成的AKG商标(俗称梅花标),此版的声音特点是中频温润醇厚,但通透性稍差。第二版铭牌上的AKG商标被替换成AKG字样,这个版本声音偏薄,在一般驱动条件下声音普遍偏软,大动态大场面音乐很难演奏出气势。第三版是产地移到中国后的版本,相对前两版声音更加中庸。

K701的推出,开启了AKG整个K7xx产品线,其中衍生型号包括K702,Q701,K702 65周年纪念版,K712等。这些耳机风格上各有差异,但整体水准跟K701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突破。



【K702】

Screen Shot 2015-02-01 at 11.09.49 pm.png

K701推出后时隔两年,它的第一个衍生型号K702于2008年问世。K702定位专业监听市场,声音方面去掉了 K701对人声的美化修饰,声底更紧致准确。虽然跟K240DF,K240M等经典监听耳机相比,K702在特色上乏善可陈,跟同时期的拜亚、德国大师等品牌监听耳机相比也未见其优势,但中规中矩的声音总算尚可满足一般监听用途。

另一方面,采用跟K701一样的内部结构,使得K702声音的某些形态感和质感,也同样无法突破K500/K501时代便已确定的框架。原本跟HD650,DT880等耳机相比,K702尚可不落下风,怎奈此时时间已是2008年,一年后的2009年,面对纷纷亮相的新一代旗舰HD800、T1等耳机,K702瞬间失去了招架之力。



【生】
2013 - ????

【K812】

Screen Shot 2015-02-01 at 11.09.55 pm.png

从2009年开始的新一代动圈旗舰潮流,让AKG这个曾经光辉无限的耳机品牌,霎时间仿佛被甩在了二流厂商之列。仅有的 K7xx系列,已经完全无法抵挡以HD800和T1为首的新一代动圈旗舰的进攻,溃不成军。人们以为AKG从此就要沦落为只针对消费市场的普通音频设备制造商了。然而就在这时,2013年,AKG高调发布了新一代旗舰K812。在经历了K701时代的失望后,再看见K812这个命名,人们对它能达到K1000的高度已经不抱有太大希望。但这次的AKG却用事实挽回了顶级耳机厂商的尊严。

在K1000问世的24年之后,AKG终于能够拿出一款整体实力不低于K1000,考虑到驱动难度等问题后又能在某种意义上超越K1000的耳机产品。K812的设计,一举解决了AKG此前三十余年间在耳机设计中遭遇过的所有瓶颈:低频响应、声场规模(主要指纵向)、驱动难度等等。K812的低频一改AKG传统上孱弱、下潜不足、量感不足的性格,质感量感都不负顶级动圈耳机之水准。声场规模上也是AKG首个不需要特殊驱动条件就能达到宽度、深度、高度俱佳的耳机。此外K812想发出一个基本正常健康的声音,对放大器的要求也明显低于AKG史上从K240系列(此处指600欧阻抗的K240型号)、K340、K1000到K7xx系列的所有耳机。

更加难得的是K812的人声调音终于抛弃了K7xx时代的或人工美化、或强调紧致线条感的风格,经典回归了K240DF,K1000时代的精准、醇和、自然。这给整体已经平衡大气、彰显顶级动圈品质的声音上又添加了一笔不小的亮点。此外K812或多或少运用了当年K240M的手法,即尽量维持乐器声场规模的同时,把人声结像拉近,这样一来K812尽管拥有庞大的声场规模,却巧妙的避免了人声音乐可能出现的结像不实、假大空等情形。

行文至此,一部简单的AKG近代耳机调音发展史已经完结。本文从构思起到现在已有两年时间,期间经历过大量入手老耳机,根据声音比较的结论反过来大量修改文字,理清逻辑,时至今日最初版本中的文字已所剩无多。水平有限,错误纰漏在所难免,希望用这个帖子抛砖引玉,打造一个讨论AKG老耳机,以及AKG耳机调音风格演变的平台。


-----------------------------------------------------------------------------------------------------


Screen Shot 2015-02-02 at 12.17.54 am.png     Screen Shot 2015-02-02 at 12.18.16 am.png


补充一下前传部分,1949年的K120和1968年的K180。前者是AKG的第一个耳机产品,后者是进入“近代耳机史”前的最后一个“顶级”耳机型号。虽然比K240 Sextett只早了几年,但K180的声音仍然停留在缺乏最基本的两端延伸、声场规模等HIFI要素上,跟从K240 Sextett开始的新一代耳机相比,可以说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产品。因此本文选择从1975年的K240 Sextett开始讲述。

点评

好文!如不是历尽千帆,绝写不出这样的帖子。  发表于 2015-2-2 21:46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钱 +99 收起 理由
耳机俱乐部 + 3 + 99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169

帖子

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8
注册时间
2013-6-7
发表于 2015-2-2 00: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提一下K601
这耳机的感觉真的挺独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2554

帖子

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1
注册时间
2006-6-25
发表于 2015-2-2 00: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onthuang 于 2015-2-2 01:18 编辑

好文, 雖然我不是很認同對K7XX系列的評價

K501以降,有了哈曼集團的資源挹注,AKG陸續引進了varimotion振膜與扁線音圈
以及雷射振動分析等等新東西

這些都是比老AKG進步的地方

我自己覺得K7XX相比於老AKG,有著更優異的動態、頻響範圍與定位感
但是缺點是振膜質量相對較厚韌,不容易推出該有的速度與通透,驅動不好反而容易過推,導致腔體的諧振失控
(話說那個蜂巢狀腔體居然被SONY抄走了....)

K701的"奶油味"是如此,K702的"平平無奇" "箱音"亦是如此

另一方面,新AKG在商業、在廣告上可能有受到哈曼集團的影響,但是核心的研發維持了一定的獨立性
真正受到哈曼影響的耳機其實是JBL跟風出的那幾支....

這是日本代理商對AKG奧地利母公司的訪問,可以看出其在研發與製造上的一些堅持
http://ameblo.jp/e-earphone/entry-11951357652.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902

帖子

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4-8-7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00: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肠见参 发表于 2015-2-2 00:36
应该提一下K601
这耳机的感觉真的挺独特的

欢迎补充,其实Q701、K712、K702纪念版等也值得提一下,只不过由于我一直对7系列比较失望,这些也都没有长时间认真听过,所以只说了听的比较多的K701和K7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902

帖子

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4-8-7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00: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donthuang 发表于 2015-2-2 00:38
好文, 雖然我不是很認同對K7XX系列的評價

欢迎指正,各抒己见

点评

mvw
图里那个k120明显是改版之后的了,应该是70年代的,最初的k120和dt48样子差不多,就一块银白色的饼干大小。而罩耳式的k120和森海塞尔hd110差不多,其实应该都是学习自拜亚动力dt100的。  发表于 2015-4-20 15: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902

帖子

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4-8-7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01: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donthuang 发表于 2015-2-2 00:38
好文, 雖然我不是很認同對K7XX系列的評價

K501以降,有了哈曼集團的資源挹注,AKG陸續引進了varimotion振 ...

多谢补充

其实我并没有说7系列怎么不好,相反在文中我也一再提到7系列是不输于HD650/DT880等耳机的。只不过站在一个历史框架里看,7系列确实是AKG最低谷的时候。K240,K340,K1000出来的时候都是可以代表当时动圈耳机的最高水准的。但7系列领衔旗舰从06年到13年7年间,前三年面对的是HD650/DT880,后四年面对的则是HD800/T1。不能不说让人很唏嘘,尤其是后四年,在K812出来之前,人们普遍认为AKG也就这样了,再也拿不出来跟HD800/T1等相近的东西了。文章这段主要表达的这么个情感。

点评

K812用的振膜就明顯跟K7XX不同了,受益於1.5T的磁路,音圈扎數也少了,實際上反而輕量化了  发表于 2015-2-2 01: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0-1-3
发表于 2015-2-2 0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出几个个人听到的不同观点
1.关于SEXTETT系列,EP也许有低频过多的感觉,但一没感觉到发毕闷感二没感觉到相位有啥问题,跟MP比较这点不明显,相反我听到的MP是开始有后面240的没高没低的开始。虽然这些都跟海面可能有关系。另外,MP的从动振膜是外圈红色中间白色,我在拆开MP的时候没发现您说的滤纸这一说,个人观点是从动的工艺改了。

2.K340如果我没记错也有两个版本高低频版,虽然有说法是驻极体失效与否,但也有人评价是两者差异比较大,特别是中低频的形态上,而且如果没记错后期生产的应该是低频版,后期的反而驻极体失效这一说多少有些说不通,另外我听的高频版并不像文中说的那样醇厚,相反相当轻盈,相当特立独行追求一种干净。

3.关于K240M和DF,版本差异真的是比较大的,个人无缘听DF,仅仅以听过的M为例,一版顺滑油亮,二版中正饱满,后期的,我觉得就是S的升级版了,堕落到跟S一个段位的感觉。

4.关于K701,其实应该还有1~2版加入,大概是2W号前后的那部分有些梅花底字身,也有字底字身,还有全梅花标的,这部分比我听过的6k要清淡,但是通透,反过来比后面的新版奥产的透明度稍微降低一些,但是甜美,也许是个例,但那段时间生产很混乱。还有就是国产早期的其实声音相比奥产后期7~9W号声音没什么变化,至于国产新版就不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210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4-11-22
发表于 2015-2-2 02: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li199010 于 2015-2-2 02:41 编辑

真正的好文啊,AKG党顶
LZ好像对K812评价不错,不过貌似K812出来没多久,争议还是蛮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4-12-29
发表于 2015-2-2 02: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非常的感谢楼主,这对我的科普实在是太好了!如果有可能也把其他几家的耳机发展史也说一下!那就太好了!再次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4

主题

7745

帖子

13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30
注册时间
2013-2-20
发表于 2015-2-2 04: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拜读。没听过812,找机会一定要听一下。

唯一不太同意的也是AKG K701的评价。这只耳机的确有染色,但是这只耳机染的水平之高不亚于我听过的任何耳机。这么说,设计出HD650,DT880这样的耳机,靠的可能是扎实的工艺以及科技水平。而设计出K701,那需要绝对的想象力以及对音乐的独特美学。记得我当初第一次听高档耳机,听了HD650与DT880,我的反应是“嗯,高档耳机果然牛逼”。之后听了K701,不由得叫起来“卧槽耳机还可以射击成这样!”
具体点说,对于歌剧而言,我想不到有什么耳机可能比K701更好的了。

点评

可能是我的口味比较偏监听吧,有些染色的耳机我承认很美,乍一听很带劲,但是长时间听的话还是听不下去  发表于 2015-2-2 12:02
时隔一年再次出碟,请搜我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3816

帖子

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4
注册时间
2011-3-28
QQ
发表于 2015-2-2 09: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旭日东升 于 2015-2-2 09:58 编辑

501还不如提一下500   akg最喜欢的还是头版240m 非常感动的声音
学会:做人,做事,相处,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3691

帖子

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5
注册时间
2012-10-25
发表于 2015-2-2 10: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的有内容有文采的好文,看起来赏心悦目又长姿势,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9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15-2-2 10: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对楼主所有的看法几乎无一例外的认同,无一例外,完全认同。我对akg所有听过的耳机的看法在这儿都被楼主表达出来了,哈哈,有机会一定要当面聊聊。

我对比kk和340的时候,觉得340更像是个旗舰,kk更像是一个怎么说呢,广告式的作品,而且和大o不太一样,和gsk性质倒是相似。

黑盒kk声音比黄盒的要平坦和准确很多,这是一种非常巨大的差异,或者不客气的说,差距。后者的声音和701相似,有明显的染色,且不及701染得成熟。

812努力挽回老akg的严谨和高贵,但并没有彻底逃掉701的色彩,最终是一个清澈典雅的风格,有340时代的神韵。但在近乎丧心病狂的准确性和严谨性上,应该没有朝240df这个级别尝试。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觉得812还是个偏向audiophile定位的耳机,而不像是pro定位的耳机。

最后,必须要说,虽然我很不愿意接受,但好东西真的不便宜(真的是会肉疼的那种),无论在哪个时代。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1525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4-8-17
发表于 2015-2-2 10: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lili199010 发表于 2015-2-2 02:40
真正的好文啊,AKG党顶
LZ好像对K812评价不错,不过貌似K812出来没多久,争议还是蛮多的

其实没有啥好争议的,去买一台ECBA耳放,原线直推。
就能让你欣赏到近乎完美的声音。

K812,和K1000,都是毋庸置疑的顶级动圈水准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9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15-2-2 10: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lyy829 发表于 2015-2-2 02:36
提出几个个人听到的不同观点
1.关于SEXTETT系列,EP也许有低频过多的感觉,但一没感觉到发毕闷感二没感觉到 ...

也不能说s就是堕落,我第一次听到812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s,其次才是340。我觉得s的声音特点就是这个时代的属性——大众化的美。

我觉得一个人,一个个体,不能妄自否定一个时代所具有的特点,因为没人能改变这些,责备一个时代并不能改变什么,只能体现出做这个评价的人不愿意接受自己也是这个时代一员,甚至自己就是堕落者或帮凶的现实。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13 08:41 , Processed in 0.114451 second(s), 42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